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做事做生意做推销
10423100000031

第31章 不要难为自己(3)

与家人、朋友的共处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当孩子们放学回家时,他带给你的天伦之乐可以让你暂时忘掉工作中的烦恼。孩子们稚语中谈到的学校的话题以及家人的私事将会把你的工作和生活截然分开,让你充分享受家庭的幸福生活。

在假期里充分休息,过一段新鲜、快乐的日子也是放松情绪、消除压力的灵丹妙药。假日里,外出旅行,去郊游,去踏青,在春光明媚的大自然中充分享受造物主所赐与的美景。这很容易使你头脑保持清醒、身体更加轻松,假期结束后,很自然地提高了效率,有了较高的工作质量。

不断地改善自己或许也可以使我们轻轻松松换种生活方式。或是谈恋爱,或是美容,或是认识新朋友,或是学习钢琴演奏,只要觉得自己在变化,就会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新的欢笑和愉快。即使是去购物也比千篇一律地重复着上一周的日子要好得多。

我们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幽默感,看看喜剧片,读些幽默故事和笑话,与那些性格开朗的人说说笑笑,在尴尬与窘困时自我解嘲,这或许是你放松压力最快捷的方法。

无可无不可

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万事万物,并没有规定怎么样处理好,也没有规定怎么样处理不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只要合理恰当,就可以了。因此,对于身边的事理如何看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孔子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孔子在评价古代几位名人时认为,伯夷、叔齐是一代贤人,坚持真理,有所不足,但他们“言中伦,行中虑”,说话合乎法度常理,行为经过深思熟虑;虞仲、夷逸的特点财是“隐居方言,身中清”,能逃避现实,隐居下来,放肆直言,洁身自好。而他自己则不属于这些人,是“无可无不可”。也就是说,对上述这些人的行为,有的他是肯定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有的他则是不赞同的,他本人就拒绝这样做。这种“无可无不可”的处世哲学,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坚持原则,又必须机动灵活。

不坚持原则,一团和气,就会使我们丧失目标,犯大错误。比如经商,根本原则是为了卖货赚钱。利国利民,这个必须坚持,伪劣商品虽然赚钱,但违法害民。不能干赔本贱卖,虽然能获得消费者欢迎,但不能赚钱,违背经商之道,也不可为。

不机动灵活,生搬硬套,就会使我们失去机会,坐以待毙。再以经商为例,在坚持利人赚钱的前提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价格,决不能一成不变,热情服务,随行就市,才能成功。经商如此,为人处世也不例外。

生活中,凡事不可认死理,大事聪明,小事糊涂,难以下结论、难以辩是非的东西,采取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品德。杏则,聪明过度,妄下结论,往往会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甚至引火烧身。因此,对“无可无不可”的问题,应作如下理解:

(1)能上能下,随遇而安。也就是说,自己既可以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也能安心守贫,面对艰难困苦。不论是一帆风顺,还是荆棘坎坷,都能以平静的心情,坦然处之。

(2)能贵能贱,人乡随俗。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对富贵者不卑不亢,面对贫贱者不骄不狂,量体裁衣,不墨守成规。特别是待人接物。要能做到入乡随俗,与人打成一片。因为各个地方生活习惯往往没有什么优劣高低之分。

(3)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因而也就是尊重自己。

(4)能进能退,左右逢源。为人处事,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进不越规矩,退不丧失志向;令人惊叹而不惊奇,让人尊敬而不畏惧。羡慕而不嫉妒,进退自如。

(5)能争能容,皆大欢喜。对于该得到的东西,要理直气壮,努力争取,决不客气。优柔寡断,是无能、懦弱的表现,必须克服。同样,要有宽容之心、大度之情,要能容得下别人,理解和体谅到他的难处,力争使每个人都得到满意。

有求有不求

得到世上所有最美好的东西,获取事业上最伟大的成就,赢得同行中最高额的利润,是人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际结果往往会同主观愿望有很大的差距。有的东西人们唾手可得,有的东西人们经过努力也可以得到,而有的东西对人们来说,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就要求我们以平静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结局,做到有求有不求。

有求,指客观条件具备,主观条件又许可,我们能够得到的东西,要敢于追求,努力争取。

有不求,指客观条件不具备,或主观条件不许可,我们永远难以达到的目标,要果断放弃,决不留恋。

因时制宜,机动权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使自己获得成功。即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做官不成就经商,三十六行各显能,行行都有状元郎。

孔子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弟子,名叫子贡。子贡才能出众。善于辞令,同人交往非常得体。

有一次,孔子获悉齐国要攻打鲁国,非常着急,齐强鲁弱,鲁国又是自己的父母之国,鲁国有难,自己怎能袖手旁观呢?为了救鲁之难,孔子想到了子贡,于是就派子贡到齐国去游说。劝阻齐国攻鲁。

子贡到齐国后,利用自己的渊博知识,向齐王分析了进攻鲁国的利弊得失,取得了齐王的信任,终于使齐王放弃了攻鲁的念头。此后,他又出使其他国家,显出了超人的外交才能,赢得了各国诸侯的尊敬,鲁国、卫国还先后聘他为卿相。在外交方面,子贡如鱼得水,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取得巨大成果,乱齐、破吴、强晋、越霸,都有子贡的一份功劳。

当子贡在外交方面频频胜利,如日中天之时,他渐渐地发现,形势的变化,已使他不可能再有多大作为。再在这方面努力,希图一时成功,已无什么必要了。于是他果断地中止了自己在外交方面的追求,辞去鲁国和卫国的相位,转向了经商生涯。

他利用自己做过卿相的经历,以及雄厚的财力,首先贩运货物,囤积居奇,牟取利润,随后将经营逐步扩大。

他派人向各国国君和贵族馈赠礼物,加强联系,同他们经常交往,谈论政情和商情,了解各地特点及需求。在经营珠宝、美玉当中,他虚心向人请教,掌握了珠宝美玉的辨别鉴定方法,合理确定价格,使自己由外行变成了内行。

由于他善判断,懂管理,能预测,勤经营,在商务活动中屡屡取胜,很快就发了大财,成为当时有名的大商人,为同行所敬重。

人生就要不断学习和总结

李嘉诚指出,不会学习的人就不会成功;不会总结的人就难以战胜失败。正因为如此,李嘉诚一直以不断学习和不断总结的精神督促自己,不断前进,不断进步。

李嘉诚认为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直到今天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仍然坚持从中英文报刊上吸收各种知识。长江实业的一位高级职员曾经将一篇有关于李氏王国的翻译文章送给李嘉诚看,李嘉诚一看立即便说:“这不就是《经济学家》里面的那篇文章吗?”原来,李嘉诚早已看过原文。

不仅如此,李嘉诚的阅读非常广泛,他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来陶冶自己的性情,李嘉诚曾说:

“一般而言,我对那些默默无闻,但做一些对人类有实际贡献的事情的人,都心存景仰,我很喜欢看关于那些人物的书。无论在医疗、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对全人类有所帮助的人,我都很佩服。”

除了学习,李嘉诚还十分善于总结。在规划与统治自己的李氏王国的过程中,李嘉诚曾经给自己总结出日常管理的九个要点,以利于自己不断自我鞭策。

(1)勤奋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要勤力工作,对企业负责、对股东负责,

(2)对自己要节俭、对他人则要慷慨。处理一切事情以他人利益为出发点。

(3)始终保持创新意识,用自己的眼光注视世界,而不随波逐流。

(4)坚守诺言,建立良好的信誉,一个人良好的信誉,是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5)决策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应开阔胸襟,统筹全局,但一旦决策之后,则要义无反顾,始终贯彻一个决定。

(6)要信赖下属。公司所有行政人员。每个人都有其消息来源及市场资料。决定任何一件大事,应召集有关人员一起研究,汇合各人的资讯,从而集思广益,尽量减少出错的机会。

(7)给下属树立高效率的榜样。集中讨论具体事情之前,应预早几天通知有关人员准备资料,以便对答时精简确当,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8)政策的实施要沉稳持重。在企业内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注重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一决定一件事情之前。应想好一切应变办法,而不去冒险妄进。

(9)要了解下属的希望。除了生活,应给予员工好的前途;并且,一切以员工的利益为重,特别对于年老的员工,公司应该给予绝对的保障,从而使员工对集团有归属感,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