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做事做生意做推销
10423100000035

第35章 生意场人情关系秘诀(1)

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商业竞争固然激烈残酷,可是有时候也需要表现出一种真挚的温情。你可能欣赏一个商业上的朋友,并真心帮助他做一件事,但这与商业人情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你是否有意要造成对方的心理负担。

商业人情是代表某人或因某人请求而作出的姿态,目的就是为了使他觉得欠你一份情。但是如果为别人做好事却被视为“为了偿还什么”,那么其效果将会大大减弱。

有些老板常常把人家为他们办的好事和他们为人家做的事记录下来,以便有机会“扯平”,其实这样做是极不明智的。

一位精明的老板应当十分清楚该如何把握与员工的人情,而哪些人情又是不必要偿还的。

例如,你帮助了某人的一个伙伴,而对方却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既然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感激你,你的人情也就算白做了。当你为他人作了一项好事之后,应当很随便地让他们知道它,比如“前天我为你的朋友提供了一部汽车”,“某某知道您帮了我们的大忙”等等。

顺水人情也是商业交往中经常会遇到的事。但如果你做得太明显。就很容易被误解并造成亏欠的感觉。另一方面,你的良好用心不一定十分符合他人的利益,很可能会使他发怒或者根本不感激你。

比较高明的做法是花些时间拜访某人,请他到一家有名气的饭店吃饭,席间和他去谈一件两分钟就能谈完的事;你还可以打一个时间较长的电话或干脆写一封长信,尽情地把你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有时候,最令人感动的人情却是间接的。维尼和鲍勃是一对生意上的伙伴,一次偶然的机会,维尼得知鲍勃的小儿子是美国著名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狂热歌迷。

不久,维尼先生恰好参与组织了一场杰克逊的个人演唱会,于是他便给鲍勃打了电话,告诉他有关演唱会的事,并询问他的儿子是否愿意得到一场贵宾入场券。鲍勃儿子得知此事欣喜若狂,而鲍勃对维尼也是万分感激。

如果你想打动你的主顾,那就为他的孩子们做点事情吧!孩子的快乐也就是父母的快乐。这有时虽然很容易做到,但让人感觉到你的用心良苦并为之感动却不太容易。对你的主顾来说,这要比你为他本人做任何事还要好得多。

关于你商业上最重要的伙伴的家庭,你知道些什么?对此,你是否关心,或者花过时间去了解?其实朋友的家庭生活情况往往包含有大量对你有用的信息。

如果你想做一个能让人长期感激的人情,那么你不妨去做对方的中间人,把同你没有直接利害的双方撮合在一起,这样双方都会铭记你的功劳。

对于一些商业方面的小事,人们似乎记忆得最长久,而没有给予重视或不了了之的诺言则会牢牢地印在别人的脑海里。几年一晃就过去了,直到某一天,人们会突然提起某件事,念起你来、想起你的好处,那么,这种深刻的“良好”的印象会使你的生活、生意都获益匪浅。

“人情”真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你从事经营活动,无非是想丰富你的生活,实现你的价值,使理想付诸于行动。而所有的这一切,归根结底,它们使你幸福、有成就感、有充实感,总而言之,“快乐”围绕着你。而“人情”这东西不仅给你财富,还使你拥有被人群欢迎喜爱的充实感、快乐感。记住,“奸商”只能造就一时的得意,却不能让你品味美好人生。只有“与人为善”、“共同发财”才能让你长久而不孤单地成功下去。

即使竞争也要照顾对方的利益

善待他人是李嘉诚一贯的处世态度,即使对竞争对手亦是如此。我们知道,商场充满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能做到善待他人这点,不少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过去,香港《文汇报》曾刊登李嘉诚专访,主持问道:“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经历那么多艰难风雨之后,您为什么对朋友甚至商业上的伙伴,抱有十分的坦诚和磊落?”

李嘉诚答道:“最简单地讲,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的勤劳、节俭的美德。最要紧的是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不同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是我引以为荣的事。”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老竞争对手怡和。李嘉诚鼎助包玉刚购得九龙仓,又从置地购得港灯,还率领华商众豪“围攻”置地。李嘉诚并没为此而与纽璧坚、凯瑟克结为冤家而不共戴天。每一次战役后,他们都握手言和,并联手发展地产项目。

“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商场上,人缘和朋友显得尤其重要。

在李先生看来,善待他人,利益均沾得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诚实和信誉是交朋友的保证。正如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一样,李嘉诚的人缘之佳在险恶的商场同样创造了奇迹。有人说,李嘉诚生意场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几乎每一个有过一面之交的人。都会成为他的朋友。所以,李嘉诚在生意场上只有对手而没有敌人,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照顾对方的利益。愿李嘉诚的故事给我们深思和启迪。

制造人情债

十个欠你人情债的人当中至少有九个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一个人不可能赚到大钱。只有很多人的协助你才可能赚到大钱。因此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有形无形地欠下很多人情债。

想要赚钱的人,应有个观念: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帮助你。所以你应对社会上所有的人存有感激之心。

这样,你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当然,并不是只要存有感激之心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即便你有许多长处也不要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如果你看不起别人,别人也会看不起你。

你答应别人的过多,很难一一兑现。一旦有一件事落了空,你将不好交差。如果类似事件发生两次、三次,你就会在别人心目中降低形象,只会被别人说成“不办实事”。久而久之,你的威信将一扫而光,谁还会来尊重你呢?

自己能办到的事,不要让人帮忙,免得让人说你无能。当然,作为朋友或他人主动帮助你,那是另一回事。另外,你也不要非让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使他们按照你的意图做了,别人心里一定很不痛快,当然也不会尊重你了。

假如你能做到如此,以这种心情和他人相处,你就会不好意思欠他人的人情债。

但是,即使你不愿欠别人人情债,在现实生活中,你仍会不知不觉中受他人好处,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人情味的人,常被唾骂为无情、不懂道理。

所以,你最好有这种观念:“至少,不要随便接受他人的好意帮助。”以这种态度和他人交往,你的心里才能坦荡,毫无牵挂。

当然,最好是你制造人情债给他人,尽管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不过,你仍要坚持制造人情债,将来,也许有一天,你能获得大大的回报。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还人情债。不过,总是有人会还的。因此,有机会的时候,你应让别人欠你的人情债,有一天,你会连本带利收回的。

同行不是冤家是朋友

豁达之人大都有着对同行的真诚友情。俗话有“同行是冤家”,这种观念在现代商战中已经成为过时的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同行间若既能各挣各的钱,又能保持友情,经营效果肯定是引人注目的。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在做生意中既挣钱,又讲友谊的人。

20世纪80年代,当时香港大富豪包玉刚,看到九龙仓股票发展势头甚猛,大有暴利可图,他便于同僚商议,立即定下吃掉这块“大肥肉”的方案,并派人暗中收购九龙仓股票。可这时李嘉诚早已动手进行此事,并一举夺得九龙仓股票2000万股的记录。当九龙仓股价由原来10多元港币涨到40元港币时,出乎人们的意料,李嘉诚则主动以每股36元港币转让给包玉刚。对此,下属实在不理解为啥到嘴的肥肉还吐出来送人,李嘉诚则回答说:“做生意是为了赚大钱,但只要有门道就可以赚到,而友谊却很难用金钱来购买啊!”李嘉诚讲的是豁达之人的肺腑之言。

由此可见,豁达之人大都非常注重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这一点,海外华人有着光荣的传统,多年来,以赤子之心,对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从多方面给予了关注和支持,如投资建厂、捐资办学等,充分展示了海外华人的豁达心胸。

让自己为别人所用

我们喜欢结交勤劳诚实、为人大方的朋友,亦即是不斤斤计较、不怕吃亏的朋友。于是,凭勤劳诚实、为人大方取悦他人,便不失为一种做人的艺术。

比勤劳诚实、为人大方更重要,也许会更受欢迎的人,是直接“对别人有用”的人。

古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此说甚妙!无可否认,我们大都不是什么“社会精英”的一类,但要说的却是,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点“对某人有用”的用处。

这个“用处”是什么,因人和因情况而异。

极具讽刺意味的地方就在这里:你“自以为是”的长处,对某人可能因为“没有用处”而不被视作你的长处。相反的是,有些你认为不足挂齿的小事、小本领或小关系,也许对某人刚刚“有用”,使你在他心目中升值。

不能武断地说朋友关系纯粹建筑在“用处”之上,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对某朋友的用处,实在是“促进他对你的友谊”的一大重要条件。

一想之下,我们不禁想到我们对“朋友们”的不少用处,包括从请客吃饭,到介绍工作、介绍朋友,甚至买票和在欧洲买那边较便宜的Chanel手袋。连“借出耳朵”听人诉苦并予以排解,或者拿我们的古董笔出来切磋研究,都是我们这个“不才之人”对吾友们的用处。为此这些用处肯定“有助友谊”。

问题就在这里了,我们用我们的“用处”对一个朋友作出直接的贡献,有时不费吹灰之力,比勤劳诚实、为人大方还省事得多。更要指出的是,我们可能不自知,原来自己可以对朋友们如此“有用”,并因自己有用而成为他(她)的“好朋友”。

一招极重要的做人的艺术,是针对什么人或什么事,发掘自己对这个人或这件事的“用处”,利用这“用处”来换取什么他可能对你同样有用的东西。

最划算的事,莫如自己对人的“用处”这件根本不费事的东西。要学这招做人的艺术,其实只要用脑想一想:“好罢,我想和这人交个朋友,我有什么对此人‘有用’的地方令他(她)看上我?”

并非思想功利,只是因为人际关系上“用处”最能“促进友谊”。所以请你不要埋没阁下对别人的有用之处。你也许拥有许多“用处”还没有拿出来“换取你的需要”。

人情投资要从长计议

我们知道,在日常交往中,人情总是要有的,但是刚有了一点交情就要拚命用完的人确实是太目光短浅了。因为人情就好像你在银行里存款,存的越多,存的时间越久,红利越多。

你送朋友一个人情,朋友便欠了你一个人情,他是一定要回报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有人会觉得,这样一往一来,仿佛商品买卖,我给了你钱,你就必须给我商品。

其实不尽然。人情的偿还不是商品的交易,钱物两清便两讫了,那样太没人情味。你不欠他,他不欠你,他日你去找他,他凭什么给你面子?所以,人情的偿还必须有机会,否则交情变成交易,你与朋友的脸上都挂不住。

有的人为朋友做了事,送了人情,等到大功告成,他便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简单的说成复杂的,小事说成大事,生怕人家忘了。

好比有一个人,他帮朋友解决了借贷难题。以后,他每次碰上朋友,聊着聊着就谈到了这个话题上,说上一两个小情节。以说明他的本事有多大,久而久之,他的朋友怕他了,见了他就远远地躲开。

这叫赔了夫人又折兵,人情送足了,却因人情的善后问题而功亏一篑。没有朋友会因为你不说。就会忘记你送的人情,多说反倒无益。人家可能尽快地还你一个人情,之后会敬而远之,即使你再有能耐,朋友亦会另请高明。

所以,做足了人情,给够了面子,你该坐享其成,不要夸大其辞,最好不夸功,甚至不认账。不认账,只是你不认,并不等于朋友不清楚。一旦时机成熟,这些人情就会像出嫁的闺女一样,都会回到自己的娘家来。

生意场人情投资三原则

生意场上的人情投资应遵循以下几条比较切实可行的原则。

(1)当你手中拥有几张初交者的名片,你必须迅速出击,把它充实为十倍、百倍。它将是你人际交往的生命线,是随时可以启动和挖掘的“存贷”。这一点的难点是要突破清高顾面子、不主动与人交流的心理障碍,要点是不可太急于将陌生人变成为客户,而需要慢慢“和面”。生意之道是慢工出纲活,不能操之过急,交朋友也是如此,要有耐心,通过事实、时间来争取别人的理解和信任。

(2)要做到细节真诚,而细节的真诚又来源于内心的真诚。“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色衰而爱移;以诚交者诚至而谊固。”某种意义上说,客户至上并不是说给客户听,而是说给自己的内心听,让内心将其消化,然后散发到点点滴滴的行动中,“润物细无声”这一点的关键是对对方的理解。理解后才能真诚相待,才能平平淡淡地把人情做到点子上,让人真正感到你的友善。那种热情夸张、殷勤过火的行为。反倒显得过分勉强,不够真诚。

(3)要树立你的个人口碑,进而树立你的企业形象。通过品德的修炼,对惯例及规范的秉持,慢慢积累你的影响力。直到大家众望所归,说这个人很不错,口碑很好,处理问题极其到位。这个时候你的社会资源就非常多,就会有为数不少的人有意无意地捧你、支持你,你的才能就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生意人要树立对人际关系的长期投资的观念。有些短期内看似不重要的人和事,长期看就可能很重要。所以精明的生意人如果能把钱适时地投在人才上面。投在一些比较有能力的朋友身上,“弹指一挥间”,回报必定远远超过你的投入。

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和气生财、与人为善、共荣共利等观念的流行,经济圈中新型人际关系的衍生,社会生活也发生悄然变化。从生意场走出来的人往往变得谦恭、变得和气,而他们的谦恭和和气又影响着周围的更多的人,而这无疑是人类的一种进步。

交际高明的秘诀

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个性,我们甚至可以说,世界上绝不可能存在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探讨他人的性格,是与他人保持良好交际的重点之一。例如,你的对手是个注重诚意的人,若你有言行不一致的行为,正是你与他交往的致命伤。相反的。要探讨了解对方的弱点,并利用这个弱点使情况转而对你有利。只要人类还操纵着社会生活,而你不懂得这样的战术,就等于是个无能的人,会被社会印上无能的烙印,无论如何也不能施展才能。

我们此处所说的探讨对方弱点,并不是抓住对方的弱点或秘密,来以此威胁对方,获取利益;而是探知对方的心情,配合对方,使形势转成对我们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