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演讲好口才
10423500000009

第9章 创造语言的“强磁场”(1)

赞扬是一笔投资,只需片刻的思索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报酬。如同微笑一样,它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

受人欢迎的说话态度

与人谈话态度如何,一定程度上决定你是否受人欢迎。一个与人和颜悦色交谈的人总能打动对方的心。那么,怎样才是良好的谈话态度呢?归纳起来有五点:

1.表现出兴趣

别人讲话时,要注意倾听,如果你望天望地望别处,或是玩弄着小物件、翻弄报纸书籍等等,别人就会以为你对他的话没有兴趣,会很扫兴。

在人多的时候,你还不能只对其中的一两个你熟悉的人发生兴趣,你要把注意力分配到所有的人身上;对于那些话说得很少,或是精神不太自在的人,你更要特别留神,找机会特别关照一下他们。你的注意、你的关心,对他们是一种尊重和安慰,正好把他们从冷落中挽救出来。

2.表示友善

如果你对别人表现出刻薄的神情,或者你对别人所谈的话表示冷淡或鄙视,那么对方谈话的兴趣也就消失了。

哪怕你不喜欢听他的话,或者你不同意他的意见,但是你对他本人还应该表示友善,不要因为他说了一句不得体不适当的话就否定了他的人格。你尊重他,并不妨碍你表示与他有不同的意见。没有经验的人,一听到不喜欢的话,立刻就表现出不快和不满来,把彼此的关系弄坏、搞僵,而失去了继续交谈、深入了解的机会。

3.轻松、快乐、幽默

真诚、温暖的微笑,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钥匙。人的心灵好像对温度有强烈的敏感,遇见抑郁的、冰冷的表情就凝结了起来,变硬了起来;但遇见了欢乐的、温暖的笑容就柔软了、融化了、活泼了。所以,真诚的、温暖的微笑,快乐的、生动的目光,舒畅的、悦耳的声调,就像明媚的阳光一样,使一切欣欣向荣。使谈话进行得生动活泼,使大家谈笑风生、心旷神怡。

至于幽默感,需要慢慢地培养,它是一种兴致的混合物,富于幽默的人,常常能使客厅中充满欢声笑语,有时一个笑语,或是两句妙语,就能驱散愁云、消弭敌意,化干戈为玉帛、化凶戾为吉祥。

4.适应别人

跟自己趣味相投的人在一起就舒服、话多得很,一遇见趣味不投的人就感到别扭、不想开口。像这样依着自己的脾气去接近别人,真正投机的人就少了。

跟别人谈话多关心别人,重视别人的口味,善于适应。有的人喜欢讲大道理,有的人喜欢高谈阔论,有的人喜欢娓娓而谈。有的人喜欢深思,有的人拙于应对,你都要能调节自己去迁就一下别人的兴趣与习惯。有满腹经纶的,让他尽情地宣泄;有守口如瓶的,由他吞吞吐吐;失意的,多给予一些安慰与同情;软弱的,多给予一点鼓舞和激励。假如对方对某一个问题发生特别、强烈的兴趣,就让他在这方面继续发展,畅所欲言;假如对方对某一个问题不想多谈,就及时转换话题把谈话引到另一个方向,免得引起不快的局面。

5.谦虚有礼

谦虚有礼决不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客气话,谦虚有礼是一方面真诚地尊重对方、关心对方的需要,尽力避免伤害对方。另一方面严格地要求自己,对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带着一种“可能有错”的保留态度,虚心地昕取别人的意见,关心别人的感受和反应。

请记住吧,与人谈话态度的好坏,是你和别人谈话成功与否的关键。

发现对方的“闪光点”

很久以来,“投其所好”作为一个贬义词为人所鄙夷。这主要是因为“投其所好”者的目的往往是自私的、不可告人的。假如目的是光明磊落、合乎情理的话,“投其所好”就可以正名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引导行动。积极的情感,比如喜欢、愉悦、兴奋,往往能产生理解、接纳、合作的行为效果;而消极的情感,如讨厌、憎恶、气愤等,则会带来排斥和拒绝。所以,若是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要使别人对你的态度从排斥、拒绝、漠然处之到对你产生兴趣并予以关注,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引导、激发对方的积极情感。“投其所好”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和激发的过程。

这种过程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经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1)发现对方的“闪光点”。要善于赞扬别人,善于从理解的角度真诚地赞美别人。而且要富于洞察力,善于发现对方美好的一面。

(2)寻找对方的“兴趣点”。在与别人交谈时,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不是在听你说,而是在做或在想别的事情;或者是嘴里应付着的,眼睛却注意着别处;或者是转移话题,跟你瞎扯……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应该尽快放弃你的话题,寻找他的“兴趣点”。

唐代大诗人自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之后心动,心动之后理顺,而理顺之后,事情自然就会朝着有利于你的方向发展了。

柯达公司的老总伊斯特曼发明了胶片以后,才能拍摄电影。他的发明为他带来了巨额财富,并使他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人之一。尽管如此,他仍然像平常人一样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

伊斯特曼曾在洛克斯达城捏造“伊斯特曼”音乐学校和“凯伯恩”剧院,用来纪念他的母亲。纽约某座椅制造公司经理艾特森想得到该剧院座椅的订单,于是他就和伊斯特曼约会见面。

一位工程师告诉艾特森说,伊斯特曼的工作极忙,每次访问占用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艾特森也准备如此。

他被引进总裁办公室时,看见伊斯特曼正埋首于桌上堆积的文件之中。听见有人来,他抬起头朝来者方向说道:“早安!先生,有什么事情吗?”

经介绍后,艾特森说道:“伊斯特曼先生,当我在外面等着见你的时候,我很羡慕你的办公室,假如我有这样的办公室,我,一定很高兴地在这里面工作,你知道我是一个本分的商人,从来不曾见过这么漂亮的办公室!”

伊斯特曼答道:“你使我想起一件几乎忘记了的事。这房子很漂亮是不是?当初才盖好的时候我极喜欢它,但是现在,有许多事忙得我甚至几个星期坐在这里也无暇看它一眼。”

艾特森走过去用手摸壁板,说道:“这是英国橡木做的,不对吗?和意大利橡木稍有不同。”

伊斯特曼答道:“对了,那是从英国运来的橡木。我的一个朋友懂得木料的好坏,他为我挑选的。”随后伊斯特曼领着艾特森参观了他自己当初帮助设计的房间配置、油漆颜色、雕刻工艺等等。

当他们在室内夸奖木工时,伊斯特曼走到窗前,非常亲切地表明要捐助洛加斯达大学及市立医院等机关一些钱,以尽心意。艾特森热诚地称许他这种慈善义举的古道热肠。

两个人接着谈了许多生活中的、工作中的、商业中的事,艾特森总是适时地表达着自己的赞叹。他们的谈话远不止五分钟。艾特森不仅得到了那笔桌椅合同,还与伊斯特曼成了好朋友。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要在人际交往中投其所好了吧?不表达赞美的种种理由

生活中,有许多人不愿表达赞美,究其理由有以下一些方面:

(1)刚刚认识某个人,还比较生疏,对人家的情况还不大了解,怎么好对人家表示赞美呢?

(2)异性之间交往,不好意思赞美,尤其是当你面对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郎,尽管你觉得她是个美人儿,可如果你嘴里说出赞美的话。人家会认为你居心不良,还是不说为好。

(3)关系亲近、朝夕相处的人,彼此间早已相知,何必还要表示赞扬?对方从不怀疑我对他的感情和信任,似乎再没什么必要表示自己对他的喜爱和赞赏,弄得不好反倒显得不自然,尤其是一家人之间何必还要讨好卖乖?

(4)有的人明知人们对他的成就评价很高,他已经够幸运,够得意了,我们也没必要当面再去称赞一番。如果再去称赞这种人,他岂不是更得意,而显得我们更不如他了吗?

(5)对于售货员、服务员和某个商人,没有必要表示我们对他们的商品和服务很满意,因为他们做得再好,也是为了赚我们的钱。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理所当然,声什么必要再对他们表示满意和感谢呢?

(6)对于领导者更不可随便表示赞扬,也许你的上司确实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可你对这种人尽说好话,而他的职务、地位、权力是明摆着的,别人发现了岂不要说你溜须拍马、讨好领导吗?

(7)有的人太平常了,还有不少毛病,实在不怎样,就算有点可取之处,但也不过是些琐碎、细小的事情,对这种人表示赞扬有什么意思?

若想寻找不必对别人表示赞扬的理由还可以找到若干条。这些想法在逻辑上也许不错,但它却严重阻碍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走向最佳状态!

许多人为什么会这样想问题?大体上有这样几种原因:

(1)对赞扬的意义理解不深,或是主要从庸俗的角度来理解,似乎只有有求于人或巴结讨好人才会有意识地给对方戴几顶高帽子,而心地坦诚、作风正派的人何必要搞这一套?

(2)为人拘谨,老实巴交,不好意思对别人表示赞赏,同时又顾虑别人会对自己有什么怀疑和不好的看法。特别是对陌生人、异性和领导者表示赞美更容易产生这种顾虑。

(3)由于心态不良、心理不平衡,有嫉妒心和虚荣心,便对职务和成就比自己高的人不肯赞扬,而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又不屑一顾。

(4)只想自己需要别人的赞扬,而从不考虑别人也很需要得到自己的赞扬,尤其是有自卑心理的人,即使多少能想到别人的需要,但又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对别人赞扬不赞扬,无足轻重,没什么意义。

(5)因为没有掌握赞扬的艺术,怕自己说话不恰当,或是曾经赞扬过别人,但效果不佳,因而便误以为赞扬没什么价值,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总的来说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态不够积极,另一方面是不大懂得交际的奥秘。

正如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和过错一样,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没有值得赞赏的优点和长处。持有偏见的人,对某人某事常常固执地同于自己的看法,即使事实证明他错了,也不肯轻易改变。如果你对某个人说:“我一看见你就觉得讨厌!滚开!我再不想见到你!”这不仅是不尊重别人,也是封闭和扼杀自我,使自己变、得令人厌烦。我们要让别人喜欢自己,自己就要先喜欢别人。关心他人,了解他人,我们要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关心和了解,而不是只了解和关心别人的缺陷。我们要看到别人的潜力,而不只是看到别人已经体现出来的价值。如果这样想和做,你就不会认为有什么人“实在不怎么样”,一点值得赞赏之处也没有。

最重要的是你能否看出对方的优点;即使这个优点很渺小,你应当独具慧眼,有伯乐的眼光,善于发现和赞赏。这一点对于学会赞扬别人,对于发展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有很大的好处,有时候甚至会成为你一生中的重大收获。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发现别人有什么优点,就及时和直接地表示赞扬。不要等到与对方分手时才想到人家的优点,不要等到日子过去才去寻找其可爱之处;不要等对方死后才想起他的好处、说上几句好话,给活着的人献上一朵鲜花,要比给死者送去豪华的花圈强百倍!不要等到将来,不要等到对人有所求时才想起来,也不要以为这是客套话和恭维别人,真正的赞美是把人与人之间应当存在的相互尊重与友爱表达出来,不表达出来就等于不存在。而且,当你称赞别人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愉快,正如同艺术家把美献给人们时,自己也会感到愉快一样。

赞美十要诀

赞美辞也是一把两面有刃的利剑,它能增进人际关系,也能破坏人际关系。恰当赞美可从以下的一些方面入手。

1.赞美出于真诚

不真诚的赞扬,给人一种虚情假意的印象,或者会被认为怀有某种不良目的,被赞扬者不但不感谢,反而会讨厌。言过其实的赞扬,不能实事求是,会使受赞扬者感到窘迫,也会降低赞扬者的威信。虚情假意的奉承对人对己都是有害而无利。

2.赞美要不失肘机

对朋友、同事身上的特点,你要尽可能地随时随地去发现。如果你真心诚意,就要抓住时机,积极反馈。他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你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赞美的时机多种多样,当时、事后、大庭广众之下,俩人独处之时都可进行,但一般以当时赞美、当众赞美为好。

3.力争是第一次发现

你所发现的对方的特色、潜能、优势最好是别人谁也没有发现,甚至是他自己也没有发现的内容。你的赞扬会令他恍然大悟,瞬间即增强自信,从而对你产生好感。

4.与对方的内心好恶相吻合

他自己认为是缺点,内心极为厌恶,但却被你夸奖,这会令他无法接受。如你赞美某个朋友像某个电影明星,而他恰好讨厌这个明星的相貌或性格,那你的赞美就适得其反。

5.寻找对方最希望被赞美的内容

各人有各人优越的地方,有自知优越的地方,他们固然盼望得到别人公正的评价,但在那些还没有自信的地方,尤其不喜欢受到人家的恭维。例如女孩子,都喜欢听到别人夸赞她们美丽,但对于具有倾国倾城姿色的女孩就要避免再去赞扬了,而应称赞她的智力。如果她的智力又恰好不如别人,那么你的称赞一定会使她雀跃无比。

6.间接恭维

引用他人的评价,对某个朋友、同事过去的事迹,也就是既成的事实,加以赞美,被称为“间接恭维”。这证明你对他的成就、声誉有所了解,对方会欣然接受你的亲切、热情。

7.背后赞扬

在背后赞扬人,是一种至高的技巧,因为人与人之间难得的就是背后能说好话,而不是坏话。如果朋友知道你在别人非议他时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一定会非常感激你。

8.引其向善的赞美

赞美与谄媚、奉承、拍马屁的区别就在于其是“引其向善”。你希望对方拥有哪些优点、巩固哪些优点,你就要发现这些特点的体现,并及时予以鼓励,对方的自尊心受到激励后,会朝你赞许的方向努力。

9.含蓄性的赞美

过直、过露的赞美时常会令对方感到过分和肉麻,抽象含蓄的赞辞却可使人迷醉。语辞本身含有多方面的意思,可做多种解释,对方会不自觉地往好的方面去想。譬如你赞扬他:“你的眼睛好漂亮!”如果对方真的如此,她只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并非如此,这便成了一种讽刺。所以,倒不如说“你很有气质”,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10.直观性的赞美

初次相识时,可较多地使用这种方法。从对方的饰物人手,对其衣着、装饰等具体事情予以发现性的适度赞扬。这会让对方感到轻松、自然,从而使气氛活跃起来。

寻找对方的“兴趣点”

在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中,实现双方兴趣上的一致是很重要的。只要双方喜欢同样的事情,彼此的感情就容易融洽,这是合乎逻辑的,推而广之,对其他许多事情,彼此也就愿意合作了。

每一个人都有某个方面的兴趣。兴趣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有关系的事物的兴趣,一种是对无关系的事物的兴趣。所谓有关系的事物,是指与你和别人共同发生兴趣的事物。利用这种兴趣,常常可以在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