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品义士
10432200000003

第3章 多情刺客,无情剑(2)

但是,欧冶子告诉楚王,我不造假冒伪劣产品,我制造的宝剑必须需要特殊材料才行。

楚王一拍大腿,那有何难?我出路费,先生您尽管去找。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彻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亮石慢慢磨制宝剑。

欧冶子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

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手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所以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楚王见剑大喜,赐此宝地为剑池湖,唐乾元二年此地置县就以第一把宝剑为县名,叫龙渊县,因避唐高祖李渊名讳“渊”字,改叫“龙泉”,一直叫到今天。为了纪念龙泉宝剑鼻祖欧冶子,后人在剑池湖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成了一方千年古迹。

欧冶子最后炼剑太痴迷了,到了忘我的境界。古人相信宝剑在铸造的时候要用鲜血来祭祀才能最终锻造成功!为了达到这个境界,铸剑时,他们夫妻二人,竟然一起跳入冶炉中,宝剑方才炼成,一代大师就用这种近乎残酷的方式终结了他的事业。

又过了几十年,老楚王已死,新楚王即位。这时,江湖上最著名的铸剑师从欧冶子变成了他的徒弟干将。

这新任楚王的脾气比起他爹来,可是要小气得多。他同样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

干将同样在多年后,铸成一口宝剑,这是他一生中铸得最好的剑,自认为比起师父的剑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干将清楚楚王的脾气,要是他得到了世上罕见的宝剑,一定会把铸剑的人杀掉,免得将来再铸出更好的剑来,那样他就无法炫耀了。

这时,干将的妻子莫邪快生孩子了,这使干将更加愁眉苦脸。到京城交剑的日子到了,干将对莫邪说:“我这一去肯定回不来了。我留下了一把剑,埋在南山上的大松树底下。等孩子长大了,让他替我报仇。”

莫邪大惊,送剑怎么还有生命危险?干将就把自己的担忧一五一十跟妻子说了。莫邪一脸不舍,但还是含泪答应了丈夫的要求。

果然不出干将所料,干将带着宝剑去见楚王,楚王一得到宝剑,二话不说,留下宝剑,立刻命令士兵杀死了干将,然后哈哈大笑:“这下天下没有比我的剑更好的宝剑了!”

楚王的得意为他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一口剑却是一条人命换来的,古代君王残忍的占有欲,让人感到了统治者的冷血、无情。

干将死后不久,莫邪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赤鼻。莫邪牢记丈夫的遗言,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带大。

十多年以后,赤鼻长成了一个小伙子,莫邪便把儿子叫到跟前,把他爸爸的不幸全部告诉了他。赤鼻顿时流下了热泪:“我那可怜的父亲!母亲,您放心,我一定要杀死楚王,为父亲报仇!”赤鼻就跑到南山上,把父亲埋在大松树下的宝剑挖了出来,日日夜夜练剑,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报父仇。

中国人一向讲究“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两种仇恨是根本无法化解的仇恨。

现代,我们的法制已经可以通过对凶徒的惩罚来还受害者公道,但是古代又有多少人为这些弱者主持公道呢?

所以,“父仇必报”几乎变成了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公理!就连古代法律都规定,为报父仇而杀人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就在赤鼻加紧练剑的时候,楚王接连几天做了同一个梦,他梦见有一个愤怒的少年提着宝剑朝他冲过来,说要为干将报仇。楚王吓得直冒冷汗,他忙派大臣们去打听,才知道干将果然有个儿子,正准备进城刺杀他。楚王害怕极了,一边派人去抓赤鼻,一边命令士兵守紧城门,防止赤鼻混进城来。

赤鼻只好带着宝剑逃进了大山。没法为爸爸报仇,赤鼻伤心极了,天天在大树下哭鼻子,此时,正好树林里走来了一位壮士。问赤鼻为什么痛苦,赤鼻便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位壮士。

壮士非常同情赤鼻的遭遇,决定帮他一起报仇:“能为你报仇,不过,我要借你身上的两样东西。”

“什么?”赤鼻止住了哭声。

“你得把你的头和你的宝剑借给我,我带着你的头去请赏,趁机杀死楚王。”赤鼻一听这话,立刻跪下给壮士磕头:“要是你能为我们父子报仇雪恨,我什么都愿给你。”说完,他提起宝剑就自刎于壮士跟前。壮士拾起了宝剑,割下了赤鼻的头颅,伤心地说:“放心吧,我一定要杀死楚王。”

壮士来到王宫拜见楚王。楚王见这头和剑跟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高兴极了,要赏壮士。壮士说:“大王,要是你把赤鼻的头放在锅里煮烂,他的鬼魂就不会来伤害你了。”

楚王赶紧叫人架起大锅,用大火煮头。谁知煮了三天三夜,赤鼻的头还是没有烂掉。壮士对楚王说:“大王,要是您亲自去看一看,赤鼻的头就能煮烂了。”

楚王觉得奇怪,就亲自走到大锅边,伸长脑袋朝里看。壮士趁机拔出那把宝剑,用力一挥,把楚王的头砍落在大锅里。卫兵们大吃一惊,过来抓他。壮士手起剑落,又把自己的头砍落锅里。

至此,悲壮的故事结束了,这个故事里的所有主要人物都死了(莫邪也没有逃过楚王的追杀)。那位壮士的名字没能留下来,但是剑还在!

干将造的一对宝剑留了下来。人们把其中一把叫做干将,另一把叫做莫邪。

后来,楚国吞并吴越之时,著名铸剑祖师欧冶子、干将、莫邪等人虽已去世,但吴越地区的冶金及铸造兵器技术依然以其铸剑精良而闻名于世。据传,欧冶子所铸的“湛卢剑”屡易其主后,到晋代被名将周处所得,后由其子孙转赠给抗金英雄岳飞。岳飞风波亭遇害后,“湛卢剑”就失传了。

剑是有灵魂的,欧冶子、干将、莫邪、赤鼻、壮士、岳飞都配拥有“湛卢剑”,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怀有一颗义士的心,他们可以为事业、爱人、父亲、知己付出生命。而楚王虽然贵为王侯,却只有一颗盗贼一般龌龊的心,宝剑跟了这样的人,即便再锋利也会生锈的。

图穷匕见!最抢镜的刺客荆轲

战国后期,经过长期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秦国。

自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施行变法,为秦国的富强打下了良好基础,并逐步向东扩展。而秦惠王、秦昭王时期继续扩张,推行军功爵制,按军功颁赐爵位,以爵位赏赐土地和隶农,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军事实力大增。同时,秦国物产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经过由孝公至庄襄王六世百余年的苦心经营,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远胜于其他六国。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死去,其年仅13岁的儿子嬴政继位为秦王,但当时的国政大权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同时也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军攻占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接着便把兵锋直指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