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打不骂穷养男孩
10442500000045

第45章 帮男孩跨越青春期障碍(3)

有一天中午,龚小丽在自己的租住处,关着房门吃饭,陈天昊来找她,敲门数分钟后,龚小丽开门让陈天昊进屋。随后龚小丽坚持让陈天昊离开,但陈天昊不理睬。龚小丽就独自去教室上课,陈天昊就在屋内待了一下午。晚6时许,龚小丽放学后回到住处,见陈天昊还在,于是再次要他离开,但是陈天昊仍不离开,两人发生撕拉。龚小丽随即拿起一把水果刀对陈天昊进行威吓,向他的背部轻轻地戳了一下。“你再纠缠下去,我可对你不客气了!”陈天昊一直还以为是开玩笑,仍没有走的意思,龚小丽就向他的腹部猛戳了一刀……

早恋,一直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很难说清它到底是对还是错。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早恋会给青少年朋友们带来很多很多的问题。

(1)影响学习,磨灭理想。每个青少年朋友都有自己的理想、宏伟的抱负,都渴望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甚至是栋梁之材。任何理想、抱负的实现都离不开勤奋努力,学习知识。十七八岁,正是为各方面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的最佳时机,可谓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充满了青春活力,精力旺盛,思想活跃,记忆力强,对新生事物极为敏感,是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好时期。因此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为将来建设祖国、攀登科学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这个时期被恋爱问题纠缠,必定分散学习精力,浪费大好时光,这无异于置一生远大前途而不顾。这种所谓爱情,极可能会葬送青少年朋友们的才能、事业和前途,待到以后追悔莫及。

(2)对青少年朋友的心理承受极为不利。青少年早恋,自知会受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的责备和议论,因而就要躲躲藏藏,远离人群,长此以往,影响了与同学、家人的关系。同时,他们在思想上会产生很多负担,影响了青少年朋友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的甚至会改变性格。

(3)草率地对待恋爱,会酿成终生苦果。爱情之所以被称为人的终身大事,意味着它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可是青少年由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生活经验欠缺,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感情胜过理智。因此,在辨别人和事、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草率行事,一时感情冲动,超过理智,与异性确立了爱情关系,以后伴随着心理上的变化、发展、成熟,可能会对对方产生不满,进而中断彼此间的感情。这种情况,会引起青少年的失望情绪,使之消沉,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青少年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4)出现过火行为,引发犯罪。青少年早恋,大多是由于感情的冲动或是出于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而已。这种神秘感、好奇心使青少年盲目地效仿成人。当强烈的好奇心和感情上的冲动构成合力时,十分脆弱的理智防线就会被冲垮。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过火行为,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造成青少年心灵上的创伤。

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和逐步形成。在性意识发展的过程中,男女生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有一种与有好感的异性同学相互接近、了解、交往并结为朋友的需要。

有个初二的男孩在日记中写道:“不知怎的,我近来一看到那个女孩,就不由自主地脸红心跳。我害怕遇到她的目光,就像小偷躲避警察一样,但又禁不住想多看她几眼。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她已经占领了我的整个心。白天上课的时候,时不时地看她几眼,我就觉得心里特别舒服。我都没有精力去学习了,好像失去了她就像失去未来一样。我像一只没有目的的蚊子,到处乱飞……”

向往异性是青春发育期孩子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和心理现象,是人的情感世界中美丽而珍贵的内容,男女同学相处,是青少年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内容。人类异性间的交往,也是最富有魅力、最激动人心的,尤其对青春期的男女来讲,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心理学家认为,男女两性交往会产生神奇的异性效应,这种异性效应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性别角色的完善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人的心理发展往往会狭隘,远不如既与同性又与异性的多向交往更能丰富人的个性。多向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补充,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

所以,与异性同学交往是必要的。只要父母加以适当的引导,就会避免孩子陷入早恋的误区。

(1)告诉男孩,与女孩交往要真实坦诚。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坦荡无私、以诚相待,相互信任是建立和发展良好异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这是指异性交往的态度问题,也就是说,与异性交往,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

(2)教育男孩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虽然是结交朋友,但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尽量予以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分拘谨;在与某位异性的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不要走得“太深”、“太远”,以免超越正常异性交往界限。

(3)要尊重孩子的纯真情感,不要轻易贴“早恋”的标签。男女同学之间亲密一点,手机发几条短信,过年过节送几张别样的卡片,写上几句俏皮的话,某天晚上回家很晚……于是,家长就紧张了,捕风捉影地认为是在“交朋友”了,“早恋”了……然后轻易给孩子贴上了“早恋”的标签,使美好的纯情失去了光辉。这样,他们反而会把委屈的孩子推进“早恋”的泥坑。其实了解一下就不难发现,有许多例“早恋”的当事人,最早都是不自觉的,而是在最后,被家长“逼”成自觉的,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吸取这些沉痛教训。

(4)用“冷处理”的方法处理早恋迹象。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了一些早恋迹象,家长一定要冷静、宽容和理解,不能心急;更不能公开批评所谓“早恋”的对方,扩大知情人的范围,甚至采用硬性手段拆散,结果扩大事态,反而弄假成真。因为这些做法无意中会造成对孩子负面的刺激,他们的心理会更加逆反,走向反面。所以,一定要在弄清楚原因后,再顺势引导,才会以理服人。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孤军奋战,将事情弄得更加糟糕。

(5)引导孩子多思考。可以问问孩子,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感情;想一想,幼儿园时喜欢的小朋友到了小学还喜欢吗?小学喜欢的女孩到了中学还喜欢吗?让孩子明白,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喜欢和需要的都会有所改变。让孩子明白,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包括求学和职业选择等,时间和距离都是魔鬼。

(6)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期望。告诉孩子,恋爱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事情,可是真的体会到它的美妙是需要条件的。偷偷摸摸(怕老师家长发现)地谈肯定体会不到它的美妙,最多是刺激。

爱情之花是圣洁的,只有到了一定年龄,能够正确理解它,懂得珍惜它的人,才能栽培并以真诚之水使之永远盛开。对于孩子来说,在爱情生长的土壤还不具备的时候,最明智的办法是筑好防线,集中精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拒绝接受和传播爱情的种子。

分享阳光、分担风雨

小金在一家报纸做“性情”版的编辑。可是自报纸开设这个版面之日起,她就陆续接到一些读者电话,反对开设“性情”版,每次他们都要把“性情”版撕掉,这样就能避免家里的孩子看见。虽然,很多家长都意识到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必要,但有了认识未必能带来正确的行动。从家长们撕掉报纸的“性情”版,以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这件事,不难发现家长对性问题的敏感和恐慌。

事实上,家长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家长以何种态度对待性知识,将直接影响孩子对性的认识及相关的人格发展。青少年是通过体验社会、家庭对其性活动的反应(奖励或惩罚)和给予他的有关信息、知识,来建立符合社会赞许标准的性唤起和性行为的模式。这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称为“性欲社会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他们并不像一架编好程序的计算机那样只是一个消极接受的工具,他们的个人好奇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矛盾,这很可能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亦即,父母和社会成年人的与性有关的活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演示,都是提供给他们的无数行为模式的一部分,他们在有意无意中会有一定的接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行为模式就会通过正面的、反面的种种作用方式,使他们对性活动的态度产生广义的决定性影响。所以青春期是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教育之好处在于:

一是有利于身心健康。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发育的日臻成熟,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现象,如少男的遗精、少女的月经初潮、伴随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而突如其来的性冲动等。如能及时进行性教育,男女青少年就能正确对待、处理这些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这对于促进他们身心正常发展,防止性生理和性心理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有利于培养性道德。在青春期及时进行性教育,有利于引导青少年遵守性爱、性行为的社会道德,做一个性道德高尚的人,可有效防止早恋、婚前性行为、少女怀孕及性变态、性犯罪等问题的发生。

三是有利于预防性疾病。男女生殖器官的各种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绝大多数是由于不注意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引起的。对青少年加强性教育,防患于未然,可大大降低婚后性疾病和性障碍的发生率。

四是有利于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性生活是夫妻生活的重要内容,它的和谐美满与个人、婚姻、家庭、社会都有密切关系。一些已婚青年的精神痛苦、夫妻不和、婚外恋以至家庭解体,以及因此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都与青少年从小缺乏必要的性教育有关。

五是有利于预防青少年的性犯罪行为。加强性科学知识的指导和教育,可以抵御黄色淫秽读物、音像制品和西方社会“性解放”、“性自由”的思潮对青少年的诱惑和腐蚀,有效防止青少年性犯罪的发生。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谈性呢?青春期教育大体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三个方面。教育内容的安排与选择是以性生理知识为起点,性心理指导为特点,性道德教育为重点。通过性教育使青少年正确认识青春期身心的发展变化,注意保护身体,养成卫生习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正确对待男女之间的友谊,珍惜青春年华。

在这方面,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1)采取开明的态度。性知识解除性愚昧,带来性道德。封锁这方面知识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而孩子从非正常渠道获得的非科学性知识危害更大。

(2)给孩子一本关于青春期的科普读物。如果你的观念确实很传统,认为很难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有关性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尝试买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青春期教育科普读物,让孩子自己启蒙。孩子自己阅读,自己琢磨,比咱们在一旁喋喋不休要科学多了。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书的选择一定要适当,选成《性知识手册》就超量了,应选针对青春期孩子的科普读物;二是书选好后,不一定当面交给孩子,可以好像是无意一般放在桌上,不必叮咛,他自会拿去阅读。要给像含羞草一样敏感的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3)通过琐事对孩子进行观念渗透。所谓观念渗透,是为了避免生硬灌输、直接说教而采取的一种议论生活中其他教育素材,以传递性道德教育观点的暗示方法,这对初中生是有明显导向性的。例如,电视剧中一位姑娘轻率地许身于人,我们家长叹息一番、议论一番,还可以假设姑娘婉言谢绝的情节来续编后面的故事;再例如,将报纸上受骗少女、误入歧途少年的一些案例作为一家人谈论的话题,在议论中,表明成年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审美意识。这显然比叮嘱孩子、耳提面命要有更好的接受效果。

(4)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对他们的变化予以肯定。少男或少女在上厕所、洗澡或从事某些活动时,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身体。而父母作为他们最亲近的人,也可以在有意或无意间观察到他们的体象。这时,父母的表态相当关键,其所起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对孩子今后的观念形成影响很大。要注意孩子身体的变化,对他们的第二性征给予肯定和赞美,可以谈一些自己身体状况发展的情况,帮助孩子了解身体结构、生理卫生、心理需求,并引导他们正视自己。

电脑那端的小朋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早恋就成为让家长万分头痛的难题;几年前,我们似乎还在对“网恋”瞠目结舌;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另一种高科技形式的“早恋”,以更加隐蔽、更不易为家长所察觉的方式,大举入侵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它就是“网婚”。

“网婚”,即“网络婚姻”。在家用电脑的基础上,只要有一条电话线和一只“猫”(调制解调器),“网络婚姻”之路即成通途。利用语言、图片所创造出来的刺激场景和虚拟温情,使那些尚不知婚姻真谛的少男少女,热衷于这种虚假的“卿卿我我”,毫无遮拦地谈“情”说“性”,其造成的危害,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日益显露出来。

而这种新兴网络游戏的高明之处,在于成功地摆脱了家长、学校的监控。没有确切的数据显示,到底有多少青少年网民参加了“网婚”游戏,但有一个事实足可以反映这个游戏在青少年中的风行程度。2005年,上海一家网络公司推出的“爱情公寓”创办仅一个月左右,“入住”用户已达到10万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15~20岁的青少年,最小的只有10岁。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青少年喜欢“网婚”?

首先,寻求释放压力是主因。当前,升学、就业压力使部分青少年心理负荷过重,他们渴望逃避现实生活,并通过“网络同居”来找到心灵伴侣,释放情感,放松自己。除此以外,当今独生子女人际交往能力弱,责任感淡薄,也在为“网络婚姻”的流行推波助澜。

其次,好奇心的驱使。青春期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对新奇事物有一种本能的接近和探究的渴望。网络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种通过敲击键盘产生“恋情”的新的“恋爱”形式,其本身就有较强的神秘性和吸引力,加上各种媒体对“网恋”或褒或贬的报道,更是激发了对爱情充满憧憬与渴望的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把童话变为现实,美梦成真。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许多中学生掉进了网络虚拟世界编织的美丽谎言的陷阱——“网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