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是荷兰政府所在地,全国的政治和商业金融中心,人口45.8万(2003年)。
它位于西南海岸,距北海约3英里。城市中心区有皇家官邸和政府官邸,很多政府机关、外国使馆和大公司、大商号、办事机构均设于此,是南荷兰省的行政中心。
海牙(荷语意为“树篱”,指当地一片林地)早年为荷兰伯爵狩猎驻留地。1284年建立城堡。后四周建起“爵士宫”(1280年)等建筑,形成城市核心部分,称“宾尼霍夫”(“内院”)。1350年市北开挖哈夫瓦季弗人工湖,14世纪王宫区西面兴起村庄。
1585年尼德兰联合省和荷兰省府机构迁此。17世纪成为国际城市。17、18世纪,建筑不断增加,修起运河、港湾。1870年渐向现代化城市发展。随着财富增加,艺术也繁荣发展起来,海牙风景画派闻名世界。1899、1907年在此举行和平会议,海牙成为永久性国际法中心。20世纪以来发展迅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军占领,战后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和扩建。
海牙历来以市容美丽、环境幽静著称,当地建筑兼有荷兰和德国风格。街道宽阔,运河交错,景色如画。街头两侧树木荫翳下的商店和住宅,鳞次栉比。多公园和名建筑,其中如耸立在威廉斯公园中心的国家纪念碑,是为庆祝1813年荷兰重获独立而建。市内博物馆,藏有品种繁多的现代艺术品、古老的手工艺品、乐器和印刷品等。
海牙沿北海海岸而建,海拔高度约4.6米,受墨西哥海洋流影响,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高于其他同纬度地区。沿海有一个宽阔沙丘作为屏障,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二,这里都要举行华丽的化妆游行庆典,因为这期间女王将亲临国会。而到了6月15日左右,海牙全市更热闹非凡,因为闻名世界的荷兰音乐节和芭蕾舞节要在这里举办。因此,海牙被称为“欧洲最大、最美丽的村庄”。
海牙是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1668年,英国、瑞典和荷兰三国同盟条约和1717年英、法国和荷兰三国同盟条约均签订于此。1899和1907年两次国际和平会议也都在此举行,现在这里的一郊区别墅——林中之屋,就是举行第一次和平会议的会址。雄伟巍峨的和平宫是第一次大战后成立的国际常设法庭所在地,现在是联合国国际法院所在地。
海牙也是商业金融中心,交通方便,有许多运河、铁路与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及其他城市相连。工业不甚发达,有印刷、造纸、食品加工等工业,壳牌石油公司总部设在这里。海牙有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吉米特博物馆收藏许多艺术家的作品,设有乐器、音响的图书馆藏书达数万册,还有海牙历史展览馆。监狱门博物馆以收藏古刑具著称。此外,还有国家人种博物馆、市立博物馆、皇宫画廊、大学城、国际鸟类公园、斯宾诺沙塑像及海滨的旅游度假胜地等等,都是该市的诱人之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牙的“小人国”。它作为海牙一大景观,是荷兰“童话”城马都拉丹。马都拉丹位于海牙与著名的海滨避暑胜地斯赫文宁根之间,占地面积只有1.8万平方米,市长就是荷兰女王。城市虽小,却有从古到今的荷兰各式建筑模型,堪称荷兰的缩影。在这里可以看到全国最大的圣·让教堂、华丽的阿姆斯特丹皇宫、鹿特丹港的壮貌、“鹿特丹”号远洋轮、女王驾乘金马车去议会主持开幕大典的盛大场面和风车、乳牛的荷兰农村风光。这些模型和人物并不是静止的,教堂的钟会响、轮船的汽笛能鸣、飞机能在跑道上滑行、火车可沿站驶行、交通路口的信号灯时明时暗、人行道上的小人走走停停、乐队可以演奏,入夜则灯火通明。人们只要在铁箱的狭孔里投进一枚铁币,一切就都动起来了,湖上的轮船起锚,“皇家队伍”缓步移动,小人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游泳、踢球……做各种精彩表演。
模型城是荷兰马杜洛夫妇出资建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杜洛夫妇在战争中失去了心爱的儿子,为纪念自己的儿子,他们建造这座模型城,捐献给荷兰儿童,模型城成了儿童游乐的“天堂”,也是成人旅游的乐园。人们在这里买一张昂贵的门票,就可进入“童话”城。自1952年开放以来,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四至10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是马都拉丹城的对外开放时间。这里已成为迷人的游览胜地。
知识链接
海牙国际法庭:离海岸不远,座落在一片开阔的树林中,暗红色外墙的大楼,左侧高高矗立的钟楼与旁边二层坡顶楼房一竖一横形成鲜明的对比。大楼前有一片宽阔的草坪,草坪尽头是一排长长的雕花铁栅栏,大楼周围安静平和,偶尔有几辆轿车从栅栏门中进出。它的知名度因关押南联盟的米洛舍维奇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