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女人要懂得点人情世故
10450700000020

第20章 生活中的那些雷区(3)

一天,动物园里着了一场大火,大象被活活烧死在拴它的柱子上。而刚被送进来的、依然有着野性的小象却安然逃生。

是什么原因让力气大的大象被烧死,而小象却能逃生?答案就是:因为习惯。大象已经被习惯限制住了力量,放弃了逃跑的努力,它是被看不见的习惯绑住了,而小象却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所困,所以小象才能成功逃生。

看看自己,再看看周围,好习惯造就了多少人生的辉煌,而坏习惯又毁掉了多少美好的人生!习惯一旦形成,就极具稳定性。生理上的习惯左右着女人的行为方式,决定着女人过怎样的生活;心理上的习惯左右着女人的思维方式,决定女人的命运。

有一个很穷的女人,家里一贫如洗。因此,她连做梦都想着有一天会发大财。偶尔有一天,她从一本旧书上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于是,她来到海边的沙滩上,按照书中的记载,寻找一颗变金石。书上说这颗石子如果拿在手里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好像是个活的东西,任何东西只要让它一碰,就会立刻变成金子。如果有了这颗变金石,她将会拥有无尽的财宝,她的命运也将从此改变。

刚开始的时候,她坐在地上,一块一块地捡起那些石头,摸一摸,然后往大海里扔去。日复一日,过了很多天仍然没有发现她要找的那颗石头。但她相信书中的记载。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在做着这件事情,直到有一天她摸到了变金石——但她并没有发觉,而是习惯性地又将它扔到大海里。当她意识到自己刚才所扔的石子有一种自己寻找了很久的感觉时,石子已经随着那条弧线落入了大海。

很多女人总是自认为怀才不遇,并且相信一旦有机遇走来,自己一定会抓住机会,冲天而起。但是,她们一天复一天地浑浑噩噩,机遇一个接一个地从她们身边溜走,而她们毫无觉察。她们的日常表现,也就是她们的习惯,其实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机缘——要把每一粒石子都当成变金石,并积累在自己身边。

记住,当你把石子一粒粒抛向大海时,坏习惯就注定了你可悲的命运。

自卑是自卑者的墓志铭

许多女人在人前总是表现得不够自信,甚至自卑,所以她们很难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总是自惭形秽,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我喜欢,进而演绎成为别人也看不起的位置。

自卑的心态就像一条啃啮心灵的毒蛇,不仅吸取心灵的新鲜血液,让人失去生存的勇气,还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最后让健康的肌体发霉甚至腐烂。

有自卑情结的女人可能会很胆小,由于要避免可能使她感到难堪的一切,她就什么也不做;由于害怕别人认为自己无知,就忍住不去征求别人的意见;由于担心受到拒绝,就不敢去找个好工作。由于压抑,自卑的女人会变得更加敏感。日益敏感,再加上日益怯懦,精神状态就日益低落。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不能长时间把精力集中在任何事物上,只能集中在她本人身上,因而常常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大部分不能走出生存困境的人,都是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他们就像一棵脆弱的小草一样,毫无信心去经历风雨,这就是一种可怕的自卑心理。

王璇就是这样,她本来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却被自卑折磨得一塌糊涂。

王璇毕业于某著名语言大学,在一家大型的日本企业上班。大学期间的王璇是一个十分自信、从容的女孩。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是男孩追逐的焦点。然而最近,王璇的大学同学惊讶地发现,王璇变了,原先活泼可爱、整天嘻嘻哈哈的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变得羞羞答答,甚至其行为也变得畏首畏尾,而且说起话来、做起事情来都显得特别不自信,和大学时判若两人。每天上班前,她会为了穿衣打扮花上整整2个小时的时间。为此她不惜早起,少睡2个小时。她之所以这么做,是怕自己打扮不好,而遭到同事或上司的取笑。在工作中,她更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甚至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

原来到日本公司后,王璇发现日本人的服饰及举止显得十分高贵及严肃,让她觉得自己土气十足,上不了台面。于是她对自己的服装及饰物产生了深深的厌恶。第二天,她就跑到精品服饰商场去了,可是,由于还没有发工资,她买不起那些名牌服装,只能悻悻地回来了。

在公司的第一个月,王璇是低着头度过的。她不敢抬头看别人身上正宗的名牌西服、名牌裙子,因为一看,她就会觉得自己穷酸。那些日本女人或早于她进入这家公司的中国女人大多穿戴一流的品牌服饰,而自己呢,竟然还是一副穷学生样。每当这样比较时,她便感到无地自容,她觉得自己就是混入天鹅群的丑小鸭,心里充满了自卑。

服饰还是小事,令王璇更觉得抬不起头来的,是她的同事们平时用的香水都是洋货。她们所到之处,处处清香飘逸,而王璇自己用的却是一种廉价的香水。

女人与女人之间,聊起来无非是生活上的琐碎小事,主要的当然是衣服、化妆品、首饰等等。而关于这些,王璇几乎什么话题都没有,这样她在同事们中间就显得十分孤立,也十分羞惭。

在工作中,王璇也觉得不尽如人意。由于刚踏入工作岗位,工作效率不是很高,不能及时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有时难免受到批评,这让王璇更加拘束和不安,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此外,王璇刚进公司的时候,她还要负责做清洁工作。看着同事们悠然自得地享用着她打的开水,她就觉得自己与清洁工无异,这更加深了她的自卑意识……

像王璇这样的自卑者,总是一味轻视自己,总感到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也比不上别人。怕正面接触别人的优点,回避自己的弱项,这种情绪一旦占据心头,结果是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犹豫、忧郁、烦恼、焦虑便纷至沓来。倘若遇到一点困难或者挫折,便是长吁短叹,消沉绝望,那些光明、美丽的希望似乎都与自己断绝了关系,这与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自信心和宽广胸怀是格格不入的,必须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注意。

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有其优势,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自卑是一种没有必要的自我堕落。一个人如果陷入了自卑的泥潭,他能找到一万个理由说自己为何不如别人。比如:我个矮,我长得黑,我眼睛小,我不苗条,我嘴大,我有口音,我汗毛太多,我父母没地位,我学历太低,我职务不高,我受过处分,我有病乃至我不会吃西餐,等等。因自卑而焦虑,于是注意力分散了,从而破坏了自己走向的成功步伐,导致失败。失败——自卑——焦虑——分散注意力——失败,这就是自卑者自己制造的恶性循环。一个人如果陷入了自卑,在人际交往中除了封闭自己以外,就有可能会奴颜婢膝,低三下四。

一个女人如果自卑,她不仅不敢有远大的目标,同时她将永远不会出类拔萃;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自卑,只能当别国的殖民地,站不起来,也不敢站起来,只能跟在别国后边当附庸。

自负的人摔得最惨

有人说,自负是我们自掘的一个陷阱,当我们自负过头的时候,常常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剧作家王尔德说:“人们把自己想得太伟大时,正是在显示本身的渺小。”自负害人,它甚至能夺走人的生命。

当许莉自杀的消息传遍整个大学校园的时候,人们不禁为之震惊,尤其是熟悉许莉的同学、老师和老乡,更为她的轻率而倍感痛心。

许莉4年前以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这所重点大学。进校后,学校领导、老师对她倍加重视,他们说“终于有机会发放5000元的状元奖金了”。仅她个人的宣传就搞了半学期,许莉成为全校闻名的人物,全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师的宠爱、同学的羡慕以及一些人的吹捧,让许莉有了飘飘然的感觉。她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从此,她变得极其自负、高傲。老师的话她有时还能听进去一些,同学的话她从来就不听完,还总是借机嘲笑、贬低别的同学,对什么事都嗤之以鼻。由于她的过分自负,她没有一个朋友,孑然一身更让她对谁都瞧不上眼。每天她都在想着头顶上省状元的桂冠,自鸣得意。她经常因为觉得老师讲课讲得不好而不去上课,她从不参加集体活动。她时常沉浸在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世界里混沌度日。老师为她的滑坡而担忧,经常劝导她要戒骄戒躁,可是她总是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她自负地认为,自己这么聪明,对付那些考试是小菜一碟。就这样,虽然她从未在期末考试中挂“红灯”,但成绩不容她乐观。自己得不到奖学金,她就说别人只会读死书;自己评不上优秀称号,她就说别人只会溜须拍马、笼络人心。

到了大学四年级,保送研究生的名单上自然没有她。她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报考研究生或找工作。然而她仍自负地认为,自己是省状元,我不上研究生谁上。于是,她自负地向全班同学宣称,她要考上全国某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硕士研究生。从此,她也开始起早贪黑地学习。无奈,由于大学期间专业功底太差,她学习起来总是力不从心。3月份公布成绩时,她的专业课均没有上线,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她拿到成绩通知单时如霜打的茄子一般。第二天早上,人们在14层高的办公楼前发现了许莉的尸体,她的口袋里装着一份浸透了鲜血的成绩通知单和一封遗书。她说:“因为我知道自己再也骄傲不起来了,对我而言,没有了骄傲就如同剥夺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在深深惋惜许莉年轻的生命的同时,更察觉了人性深处的悲哀,也许许莉到最后也不知道,是自负让她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是自负剥夺了她生存的欲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谁也不是常胜将军。自负者习惯沉浸于虚无的胜利幻想中,他们常常因为一次的成功就自我满足,眼前闪现的永远是早已逝去的鲜花与掌声。他们把别人给予他们的荣誉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如今自己都做了些什么,都收获了什么。自负者总认为曾经的成功能长久,总认为别人一直会甘拜下风。所以,他们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更有甚者非但自己不思进取,还伺机嘲讽别人的努力,最终导致正常心理的扭曲,无法承受长期以来积压的负担,选择了纵身一跃。

自闭如同画地为牢

自闭的人往往有些孤独,这种人大多在生活中犯过一些“小错误”,又由于道德观念太强烈,导致自责自贬,自己做错了事,就看不起自己。

有位叫张燕的女人,自从参加了一位朋友的生日宴会后,就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惧,不敢外出见人,终致无法正常上班而闲在家里。家人也为此整日愁眉不展,后来在朋友的百般追问下她才道出了原因。她对朋友说:“两年前我与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同事一同去赴一位朋友的生日宴会,都是同行,但她更受朋友们的欢迎,不少人争着和她聊天,像众星捧月似的,搭理我的人却很少。于是顿感心中不安,中途退席回家。从此,不时感到惶恐不安,老觉得我不如别人,感到害怕。开始还只是怕和她在一起,后来连见到她也害怕,整天担心她会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不久,就连和客户会面都让我感到害怕。这种状况已有一年多了,我不知道还会持续多久,我老公现在也不想和我生活在一起了。”

张燕的遭遇让我们了解了自闭的可怕。自闭不仅让自己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而且做任何事情都心灰意冷,精神恍惚,最终自己不能容纳自己,走向极端。

自闭是心灵对外开放的一剂毒药,是对自己融入群体的所有机会的封杀。自闭不仅会毁掉自己的一生,也会让周围的朋友、亲人一起忧伤。总之,自闭会葬送一生的幸福。所以,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走出自闭的牢笼,走人群体的海洋。

暂时的自闭孤独有时也是一种休息、放松及宣泄。但是这种自闭只能是暂时的,如果长时间陷入其中,必然会导致心灵的失衡,最终走向极端;而且,长期的封闭还会阻隔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处在封闭环境之中的人,很容易导致精神的萎靡,思维的僵滞。它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

在一家生物公司工作的小张便是这样。她和一名同事一起参加优秀员工的角逐,但结果她落选了,她的同事被选上了。小张很不服气地说:“论能力、论口才,我哪一点比她差?可她被选上了,而我却落榜了,不就是因为那个副经理是她老乡吗,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以后其他的活动她也“不屑”参加。应该承认,工作中好多事情也是少不了人情的,有些事情也是依靠人情才能解决的。既然现实已经如此就不得不接纳,并去坦然面对。像小张这样的人一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很容易走向自闭的牢笼中。

在社会上,经历小张这般遭遇的人为数不少。起初,他们都是抱着一腔热忱,想在工作中大展身手,但现实却令他们失望,受了点挫折便自暴自弃了,甚至“心如死灰”,似乎“看破了红尘”。这些人大多数在上学期间活泼开朗,只是到了工作时才“连连受挫”,因此也无意于“争名夺利”了,也不再“出头露面”了,逐渐变得内向、自闭起来。

自我封闭的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年龄层的人都可能出现。其症状特点有:不愿意与人沟通,害怕和人交流,讨厌与人交谈,逃避社会,远离生活,精神压抑,对周围环境敏感。由于自我封闭,所以他们常常忍受着难以名状的孤独寂寞。人类的内心世界是由感情凝结而成的,所以才能在邻居或朋友之间建立起诚挚的友谊。才能在夫妻间建立起美满的婚姻和家庭,社会也才能通过感情的纽带协调转动。真挚的感情无影无形,但它却比任何实际的东西都更有价值。

如果一个女人总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圈子内,对自己、对社会都没有好处,所以自闭的女人们都应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注意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并大胆表现一切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