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事细节全书
10452400000043

第43章 做事的技巧(17)

迈克小时候,有一次和祖父进林子去捕野鸡。祖父教迈克用一种捕猎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迈克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野鸡受撒下的玉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迈克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

他们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来一群野鸡,共有九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六只野鸡走进了箱子。迈克正要拉绳子,又想,那三只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儿那三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三只。迈克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迈克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吧。终于,连最后那一只也走出来了。

那一次,迈克连一只野鸡也没能捕捉到,却捕捉到了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而机会却稍纵即逝。贪欲不仅让人难以得到更多,甚至连原本可以得到的也将失去。

炒过股票的人对这个故事体会最深:当手中的股票开始赚钱时,想着还会再涨,等等吧。当已往下跌时,想着前几天那个高点都没卖,现在卖只能赚这么点钱,等涨回点儿再说。结果成了套牢一族。煮熟的鸭子还会飞,就是这个道理。

聪明的报童

任何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用不同的脑子去思考都会有不同做法。同是卖报,有的卖得很好,有的就卖不出去。人们都说行行出状元,道理就在于此。

某一个地区,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份报纸,二人是竞争对手。

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第二个报童肯用脑子,除去沿街叫卖外,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合,一去了后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再来收钱。地方越跑越熟,报纸卖出去的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些损耗,但很小。渐渐地,第二个报童的报纸卖得更多,第一个报童能卖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谋生路。

为什么会如此?第二个报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

第一,在一个固定地区,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我的,就不会买他的,我先把报纸发出去,这些拿到报纸的人是肯定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等于我先占领了市场,我发的越多,他的市场就越小。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构成打击。

第二,报纸这东西不像别的消费品,有复杂的决策过程,随机性购买多,一般不会因质量问题而退货。而且钱数不多,大家也不会不给钱,今天没零钱,明天也会一块儿给,文化人嘛,不会为难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压些报纸,二则他已经看了报,肯定不会去买别人的报纸,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小小的一个卖报生意,就有这么多的技巧,可见,生意经是本永远学不完的书,任何时候,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就会有独特的收获。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做事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指责对面太太很懒情:“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家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每一个人都曾经见过不少愤世嫉俗的人,或者,你也有过一些看什么都不顺眼,永远觉得命运对自己比较坏的朋友,但在倾听他们的怨言之后,总会发现有句老话说得很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些。而把错怪给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检讨自己和责怪自己,又是两回事了。,于是,愤世嫉俗的人常从年轻愤怒到老,遇上有人过得好,都想咬他一口,斜视久了的眼晴看什么都不顺眼。

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会只看到自己的阴影,连别人看你,也只会看见你脸上阴黑一片。只拿愤世嫉俗来替代反省自己的机会对自己的成长是一种最大的耽误。

不要让自己落入到愤世嫉俗的圈子里去,这样戴着有色眼镜去做事只能让你更加看不清这个世界。

凭空想象的可悲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辆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

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在想:“要是没人来开门怎么办?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他妈的,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弄得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精神病人,“砰”地一声就把门关上了。

在这么一段路上,年轻人走进了一种常见的“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中,经过不停的否定,他实际上己经对借到千斤顶失去了信心,认为肯定借不到了,及至到了人家门口,他就情不自禁地破口而骂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会对自己做出一系列不利的推想,结果就真的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

在做一件事前,你是否常在心中对自己说:可能不行吧,万一怎么样怎么样,结果可能还没去做,你就没有信心了,事情十有八九就会朝着你设想的不利方向发展。

思考敏于行

1980年大学还没有毕业的美国青年戴尔靠卖电脑配件赚到了1000美元,他在日记中写道,用这1000美元可以做:一、搞一次不为世人所知的酒会;二、买一辆二手的福特轿车;三、成立一家电脑销售公司。第二天,戴尔就用这1000美元注册了公司,开始代销IBM电脑。一年后,他开始组装电脑,并推出了自己的品牌。由于可以采纳世界上各家电脑公司的配件,能满足各个档次的用户的需求,戴尔电脑很快成为热销品牌。如今,戴尔电脑的销售额全球第二,利润额全球第一。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我们真的需要学会思考,思考我们现有的资源,思考我们如何把事情串联起来达到它们最佳的用途。在行动前,这种发散性思考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和考虑事情,将所有的思考结果在头脑中进行过滤,找出最佳选择。

超级逆向思维的威力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他在一个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想在那儿宁静地打发自己的晚年,写些回忆录。

刚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静的环境对老人的精神和写作很有益,但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几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很喜欢看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一块钱。”三个小青年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的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五毛钱。”

小青年们很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小年青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老人退休前是一家单位的工会主席。

工资福利是刚性的,只可涨不可跌,加之年轻人的逆反心理,老工会主席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如若不是这样拐弯抹角,而是直言相斥,毛孩子们则会更加调皮难缠。

做一下换位思考

一个人的错误,往往来自只从自己的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就得学会换位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行为的“频道”。

换位思考就是完全转换到原来对方的位置思考,从而更理解人、宽容人。

一次,大家要砸死一个妓女。耶稣说:“可以,谁没有犯过错误,就可以动手。”在场的每个人都问心有愧,最后谁也没有砸她。

为何所有人在耶稣的这个问题前变得不敢动手了呢?因为没有一个人有动手的资格--只要想到自己原来也有可能犯错,就能同情这位妓女了。

即使最没本事的人,在责备别人时往往也能够大发议论;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在对待自己缺陷时也往往糊涂。

走出非黑即白的误区

在组织里,很少有绝对的黑白。我们常碰到的情况是,许多决策出来时,执行的同仁很容易立刻看到这个决策的缺点。

执行者需要的是更大的弹性与视野。所谓大的弹性,是能够反应决策的时间点;大的视野是上面的人下决策时,经理人就想办法扩大决策的优点,管理可能的后遗症与缺点。

一、克服“非黑即白”障碍,可以寻求主管的指导。而主管与部属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是有效指导的基础。

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常因为坚持一套标准,与主管或同事步伐不一致,就该主动问主管,从主管的角度去了解这个决策的优缺点考量基础是什么。主管如果发现同仁有这种问题,也该主动指导,告知决策的基础,以免影响团队的绩效。

二、提升自己的视野,了解公司决策背后的环境与竞争情势。

持续阅读与学习新知识很重要。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智能,才能正确地依据公司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做法,与团队一致。一个人若是不阅读,也不会有慧根去依据主管的建议做调整,这就进入“彼得定律”的无能级:升迁到一个自己无法胜任的职位。

不要把你的柠檬弄丢了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可能被命运给予一些自己本来不希望拥有的东西。我们希望命运给我们的是黄金和钻石,但是命运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柠檬。怎么办呢?大多数人会说:“完了,我还能做什么呢?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于是我们可能把这个仅有的柠檬也给抛弃了。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吉斯特在谈到如何获得快乐的时候曾经如此说过:“我一直尝试着遵照一个小小的忠告去做我的事情,这是已故的西尔斯公司董事长裘利亚斯?罗山告诉我的,他说,如果有个柠檬的话,就想一想如何做柠檬水。”

住在美国佛吉尼亚州的一个农夫,出巨资买下了一片农场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上当了,因为这块地差得既不能种水果,也不能养猪。这里能够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和响尾蛇。在一番痛苦和后悔之后,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主意,要把这块坡地的价值利用起来--那些响尾蛇是关键。他的做法令每个人都很吃惊,因为他开始做响尾蛇生意。几年后,他的生意已经做得非常大了,每年到他农场来参观的人高达几万人次。他把从所养的响尾蛇所取出的蛇毒,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做蛇毒的血清,把响尾蛇的皮以很高的价钱卖给厂商去做鞋子和皮包,把响尾蛇的肉作成蛇肉罐头进行销售。由于他独到的眼光和天才般的贡献,他所在的村子现在已经改名为响尾蛇村。

威廉波里索曾经忠告世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不要拿你的收入来当资本。任何傻子都会这样做,但真正重要的是要从你的损失中获利。这就必须具有才智才行,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傻子和聪明人之间的区别。”

我们大多数人不幸被威廉波里索言中,我们根本没有想过如何从损失中创造性地获得利润,我们都缺乏把眼前的不利因素巧妙地转化为有利因素的能力。不过,这种能力的缺乏恰恰主要是因为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耗费在无聊的痛苦上了。我们舍不得花点脑力,想个办法来观察柠檬,所以我们从来都不曾做出一杯柠檬水,就更用不着谈什么成功这样伟大的事业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想像而已。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具备完全理想的条件和资源,我们惟一能够抓住并有效利用的就是手上可供支配的这些资源,无论是金银珠宝抑或废铜烂铁,不要气馁,不要埋怨,不要随手将它们抛弃,它将是你走向成功的最原始的支点。

尼采对超人的定义是:“不仅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忍受一切,而且还要喜爱这种情况。”从无数成功者的历程中可以看到:他们刚开始的起步条件并不比我们优越多少,甚至还不如我们,他们所不同的就是没有在痛苦、抱怨中沉沦,而是积极地利用现有的这点资源努力进取,甚至把缺陷也做成了“特点”,慢慢地,他们也就创造、积累了更多、更好的新资源。

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失去联想也就失去很多

在美国各大学心理学论坛上最流行、常为专家学者津津乐道的例子是两位专家买猫的启示,这个例子形象逼真地阐明了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意义所在。

美国有一位工程师和一位逻辑学家,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一次,两人相约赴埃及参观著名的金字塔。到埃及住进宾馆后,逻辑学家仍然习以为常地写起自己的旅行日记,工程师则独自倘佯在街头,忽然他耳边传来一位老妇人的叫卖声:“卖猫啊,卖猫啊”

工程师一看,在老妇人身旁放着一只黑色的玩具猫,标价500美元。这位妇人解释说,这只玩具猫是祖传宝物,因孙子病重,不得已才出卖以换取住院治疗费。工程师用手一举猫,发现猫身很重,看起来似乎是用黑铁铸就的。不过,那一对猫眼则是珍珠的。

于是,工程师就对那位老妇人说:“我给你300美元,只买下两只猫眼吧”

老妇人一算,觉得行,就同意了。工程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宾馆,对逻辑学家说:“我只花了300美元竟然买下两颗硕大的珍珠”

逻辑学家一看这两颗大珍珠,少说也值上千美元,忙问朋友是怎么一回事。当工程师讲完缘由,逻辑学家忙问:“那位妇人是否还在原处?”

工程师回答说:“她还坐在那里。想卖掉那只没有眼珠的黑铁猫”

逻辑学家听后,忙跑到街上,给了老妇人200美元,把猫买了回来。工程师见后,嘲笑道:“你呀,花200美元买个没眼珠的铁猫”

逻辑学家却不声不响地坐下来摆弄琢磨这只铁猫,突然他灵机一动,用小刀刮铁猫的脚,当黑漆脱落后,露出的是黄灿灿的一道金色的印迹,他高兴地大叫起来:“正如我所想,这猫是纯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