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世焕突然接到高中同窗镇范的电话,说想一起小酌一杯。见到老同学,镇范便开始大倒苦水——因为自己儿子的成绩直线下降,自己和老婆大吵了一架。可就在几天前,他还在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儿子有多么多么聪明,有这样一个儿子自己又是怎样怎样幸福。
“当然……最伤心的人还是老婆。我心里很清楚,只有这样一个宝贝儿子,老婆对他的期望也是特别特别地高……”
“然后呢?”
“然后问题就出在这里。老婆抓孩子学习抓得紧啊。耐不住老婆唠叨,儿子泰永就假装坐那儿学习的,实际上成绩一点儿没提高。这下子我那位火气更大了,可她越是这样儿子越是较劲。这几天俩人搞冷战呢,关系岌岌可危啊。”
镇范说完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该说点什么好呢?世焕苦恼了一会儿,想起了不久前读过的一本书。
“我在书中倒是读到过这么一句……把目标写在纸上怎么样?据说把目标写在纸上最见效了。”
“啥?写下目标来?”
“嗯,没错儿,让孩子把自己的目标简单明了地写在纸上。”
“把目标写在纸上……那会有什么效果吗?”
“你就按我说的去做吧。”
俩人又继续商量了下方案怎样实行才能取得最大效果。回到家后,镇范把儿子泰永叫了过来:
“儿子,如果你这次在班里拿了第一,想要什么老爸就给你买什么。”
这话让儿子心头一动。正在读初二的泰永成绩在班里算是不上不下,不过,泰永也曾一度拿过第一名。而镇范正是为了鼓舞儿子才添上了这样一句话:
“现在你在班里虽然成绩平平,可是你也考过第一啊。想想那时,树立一个拿全班第一的目标,然后再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令爸爸意外的是,儿子竟然对自己的这番话毫不抵触:
“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也想考班级第一名……”
“是吗?那就先把你的目标写下来吧!”
泰永拿出一张白纸写了起来。
“我的目标是班级第一名!”
然后,他又对每天学习几个小时及如何将这些时间合理分配到各门功课上进行了详细的计划。
镇范认为,最好将目标定得更加准确一些。于是两人最终决定将泰永这一目标改为“下学期期中考试班级第一”。
泰永将这张纸条贴在了自己的书桌上。
每天早上一起床,泰永就会看一眼贴在书桌上的纸条上的目标。不管是坐在书桌前,还是待在房间里,纸条上的目标总能清晰地映入眼帘。每当看到儿子的时候,镇范也会以“第一名的孩子眼睛亮晶晶的”、“要想拿第一就得好好吃饭,爸爸给买……”这种方式向他打招呼。起初,爸爸的关心给了泰永不小压力,可渐渐的,这些话反而让泰永越发动力十足。泰永非常想实现目标。有时候遇到不能按照计划进行的情况,他也会找老爸一起商量。
这一方法并没有很快见效。在接下来的一场考试中,泰永的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不过仍然离目标有段距离。但父子两人都没有因此而失望泄气,泰永仍然继续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着。
年末时,世焕和镇范见面后又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一番探讨。正在这时,镇范的手机响了。
“呃,好的好的,知道了。辛苦了啊。”
挂掉电话,镇范兴奋地对老同学说:
“你的话真准!”
“什么?”
“泰永这次期末考试考了班级第一名!”
“真的?太好了!”
朋友,老师,甚至镇范的老婆都吃了一惊。
自此以后,不管计划什么事情,泰永都会拿纸写下目标。他说,自己正在通过一点一点地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慢慢地成长。
可以说,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有些目标可能很近很近,也有些目标可能很远很远;有些目标可能微不足道,也有些目标可能雄伟宏大。我们都在不断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步步前行。可是,孩子们的生活却与我们不尽相同。
孩子的目标会随时改变,他们的梦想也出奇地多。小时候,人人都拥有五彩缤纷的梦想,但随着年龄渐长,人们开始瞄准唯一的目标。在制定目标的最初,孩子的内心可能是坚定不移的,但他们的意志也会被时间一点点削弱。如果不能明确确立一个目标,就会对孩子造成最大的影响,因为这种东西太容易被忘掉了。
1953年,美国针对耶鲁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一项关于目标的调查。对于“你有没有写下过人生目标”这一提问,仅有3%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剩下97%的学生则回答说没有想过要写下目标,甚至干脆没有什么目标。
20年后,也就是1973年,美国继续以之前的人们为对象进行了一次大调查。令人吃惊的是,当时对人生有具体计划和目标的3%的人所拥有的财富比剩下的97%的人所拥有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
写下目标,就好比将目标铭刻在了内心深处。从小在心中树立目标的孩子,往往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实现更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