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妙趣横生话科学(走进科学丛书)
10461900000065

第65章 植物也会欣赏音乐

一般人们总认为“草木无知”,以为植物既无大脑,又无视觉、听觉,无论是多么美妙动听的音乐,还是紧张恐怖的音响,似乎都与它们无缘。然而事实上,不少草木是“音乐的爱好者”。

据报道: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生着一种会听音乐的小树。如果有人在树旁播放音乐,树身便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摇曳摆动。树顶的细枝嫩叶,还会随着音乐作出180度的转动,宛如傣族少女舞蹈中的“扭腕”动作。音乐一停,树身便立刻恢复静止状态。据观察:如果播放轻音乐或抒情歌曲,小树的舞蹈动作便明显地变大;音乐越优美动听,小树的动作就越来越婀娜多姿。但是,一旦改为播放强烈的进行曲或嘈杂的音乐,小树马上就会停止舞动。更为有趣的是,人在小树边慢声细语,它也会舞动;若大声喧哗,它就不动了。因此,当地群众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风流树”。

既然草木也能“知音”,那么,如果人们通过某种途径,来尽可能地满足农作物的“音乐”需要,是否会对农作物的高产起到奇妙的功效呢?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做过这方面的试验,并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

法国农业科学院声乐实验室的一位科学家用耳机让一个正在生长的番茄每天“欣赏”3小时的轻音乐,结果这只番茄“心情”舒畅,竟长到4斤重,成为世界之王。英国植物学家格?艾尔把立体声耳机贴在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上进行实验,结果使一棵卷心菜长到34斤,一株萝卜长到4.5斤,一束蘑菇的外径可达0.6米,一个番茄竟长到4.7斤。还有一位英国科学家用音乐刺激法培育出13斤重的甜菜,50多斤重的卷心菜,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前苏联科学家采用同样的方法,则种出了足球般大的甘薯,5斤重的萝卜和篮球般大小的蘑菇。我国的科学家在这方面也不示弱,早在1958年就曾用超声波“音乐”处理小麦、玉米、小稻、蔬菜和药材等农作物。结果使小麦种子的出芽率和出苗率大大提高,生育期缩短,增产百分之十;棉花提前3天吐絮,并提高了结桃率。

音乐之所以能影响植物的生长,是因为音乐是一种有节奏的弹性机械波,它是一种能量。它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化学效应和热效应。由于它对植物细胞产生机械的和温热的刺激作用,促使细胞内的养分受到振荡而分解,被有效地输送,这样就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增加了作物的产量。我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苹果树中的养料运送速度,平常每小时只有几厘米,而在和谐的钢琴乐曲的刺激下,每小时的运送速度竟达1米以上。此外,适当的声波刺激,会加速细胞分裂,但若声波过强,会使植物细胞碎裂而死亡。如美国科学家把20种花卉放置在喧闹与安静环境里,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噪音使花卉的生长速度平均减慢百分之四十七。人们还发现,在140分贝以上的喷气式飞机的机场附近,农作物产量很低,有的甚至枯萎,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