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你感动的200个友情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10479700000041

第41章 假如不挺身而出

19世纪,在英国的名门公立学校--哈罗学校,常常会出现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不良现象。有一天,个膀大腰圆的高个子男生,拦住了一个矮半头的新生,颐指气使、蛮不讲理地命令他替自己擦鞋。新生初来乍到,不明白其中原委,断然拒绝其无理要求。高个子男生恼羞成怒,一把揪住新生的头发,劈头盖脸地打了起来,嘴里还骂骂咧咧:“你小子,为了让你学聪明点儿,得先用拳头好好开导开导你!”新生很有骨气,尽管痛得龇牙咧嘴,却并不肯乞怜告饶。

那些旁观的学生或者起哄嬉笑,或者冷眼相看,或者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一走了之,只有一个外表文弱刚刚入学的男生,看着这以强凌弱的一幕,渐渐涌出了同情的泪水,忍不住愤怒地吼了起来:“你到底还要打他几下才肯罢休?”

高个子男生朝那个又尖又细的抗议声望去,原来是个身单力薄的新生,就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那个新生向前走了几步,用含泪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忍受一半的拳头吧!”

高个子男生看到他的眼泪,听到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愣住了,羞愧地停住了手……

愤怒出诗人。第二天,那个身单力薄的新生将自己连夜赶写的一首小诗,署名“无畏者”,贴在了学校的《文学创作园地》上:

假如有人用暴力欺凌新生,我们不挺身而出,因为我们不是新生;假如有人用暴力欺凌女人,我们不挺身而出,因为我们不是女人;假如有人用暴力欺凌老人,我们不挺身而出,因为我们不是老人;假如有人用暴力欺凌弱小,我们不挺身而出,因为我们不是弱小;假如有人用暴力奔我们而来,到了那个时候,还会有人为我们挺身而出吗?!

这首题目为《假如不挺身而出》的小诗,在校园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从那以后,学校里反抗暴力、主持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帮助弱者的行为也日益增多,见义勇为逐渐蔚然成风。

患难识朋友。两个新生在爱与善的基础上,在正义与勇敢的基础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莫逆之交,奋力拼搏在出类拔萃的道路上。

当时那位被殴打的不屈少年,就是日后英国颇负盛名的大政治家--罗伯特比尔,那位挺身而出、愿为陌生弱者分担痛苦的无畏少年,就是日后扬名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誊他忍受一半的拳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