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10517700000010

第10章 总会有一个地方,是值得铭记的(1)

如果,喜欢一个地方,不是因为某个人,只是单纯地爱着这个地方。若干年以后,即使苍白了容颜,蹉跎了岁月,记忆却依旧清晰,那么,这样的铭记,便可以成为永恒。

一碗LAKSA开始的槟城之旅

对于槟城,最好的代名词便是美食。

槟城在马来西亚全境内,都是美食之城的代名词。吃上三天三夜也不会重样的美食,大多数都集中在一个广场。桌子按数字编号,点单了后报桌号,最后,一桌子的各式美食便会呈上。

知道我要到槟城,马来西亚的朋友几乎都是说着同样的一句话:“槟城的美食太多了!”这句话,便可以体现出槟城食品的多姿多彩,更反映出了不同族裔的烹饪艺术和饮食风味。

槟城的美食,从中国菜到马来菜,从印度菜到娘惹菜,都是各具特色,惹人垂涎。街边贩卖的Asam Laksa,Hokkien Mee,CharKoay Teow和Pasembor,都不容错过。

槟城的美食城内,各家小店的老板都是烹饪大师,很简单的食材在他们的手中加工一下,便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槟城最出名的炒果条,以嫩豆芽和宽粉面配炒,再加上各种海产类的佐料,鲜美而清香。福建的虾面汤味鲜甜,配以各种香肠、鱼丸等,让人吃了一碗还意犹未尽。LAKSA,自然是到槟城不得不品尝的小吃了,用米粉制成的面条,配以鲜鱼肉碎,再把碎碎的辣椒、黄姜、小葱、香叶等一起熬煮,一碗美味的亚参LAKSA便完成。这样的鱼汤芬芳清甜,丝毫没有鱼腥味。槟城人特别钟爱这道粉食,它的用料都是易消化的蔬菜,很多人都是一碗接一碗地吃,直到吃得撑住,憋出一身热汗来才肯罢休。

槟城的娘惹饮食文化是最具本地特色的饮食瑰宝。最出名的Cendol,是很多来旅游的人都会品尝的一道很美味的甜点。娘惹糕点的主要用料是香兰草汁、椰浆及一些从花朵中提取的颜色染料。在娘惹的各种食物中,属糕点种类最多,而且精美细致,甜度适中,不腻不燥。

朋友带着我在槟城转了几圈,这个地方不大,可能和中国二级城市差不多,但是却有着她浓浓的特色和味道。街上商铺的店面,有的是马来语,有的是华语,有的是印度语,这样多元文化融汇的地方,在不同的面容与肤色之中,倒是让人有一些应接不暇。前一秒还在感受传统的中国文化,后一秒就在看不懂的马来文中茫然失措,再加上擦身而过的印裔姑娘们黝黑的面孔,让人就像穿行在不同的国度之间。

在槟城的华人,大多数都是以做生意为主业,很多人开餐馆或者公司,也有一部分华人,从事华语教育行业。我之前认识一位在马来西亚工作了三十年的华语老师,问及他做老师的感受,他说得最多的,都是他想让华人的后代们能够说华语,让华人的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得到传承。他说自己没有想过在马来西亚要做上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只是想他所教授过的华人学生,能继承更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有些触动,在马来西亚,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华人,为了马中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直在做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如同我认识的那位教华语的老师,他们或许已经无从查证自己的家乡到底是中国的哪里,但是他们却深深地眷恋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一代又一代地将之传承下去。

在马六甲开花车的印度小伙子

故事发生在半年以前。

新年时节,我和一位女友一起旅行,马六甲是我们此次东南亚四国旅行中的一程。从吉隆坡到马六甲的路上,风美不胜收,两层的小洋楼一排一排地在热带丛林中排列着,红色的房顶和香蕉树、椰子树相映成趣,让人赏心悦目。

我的心情出奇地好,热带的景色总是会让我欣喜若狂。

巴士刚刚在车站停下,就感受到了专属于马六甲的浓浓文化氛围。一缕慵懒的阳光照在车站的椰子树上,在破旧又古老的17路公车上,我第一次,真实地看到了马六甲的模样。

17路公交车破旧得几乎快要散架了,但是乘坐的人很多,有当地人和来马六甲旅游的外国人。公交车一路叮叮当当缓缓向前开着,我坐在靠窗的位子上,任凭窗外街道上的一家一家店铺与我擦身而过。

公交车在荷兰屋前停下。当我伫足停留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是这里曾经的影像,就像新加坡剧集《小娘惹》里一般,有关于历史的,有关于生活的,也有关于爱情的,它们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将马六甲的故事谱写得精彩又好看。

马六甲曾经的历史,是有血有肉的。马六甲古老的中国式建筑,在岁月的斑驳中,不知不觉地就将这些故事在时光隧道中永恒地记录,让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的思绪中,遥想着曾经多少华人带着一个南洋梦来到马六甲。对外来的游客来说,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景点而已,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可是,对于曾经来到这里的华人来说,马六甲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在这里辛苦地打拼着,在各种各样的苦难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条马六甲河穿城而过,缓缓地流动着,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古老的故事。我拿着相机兴冲冲地四处“咔咔擦擦”,没有料到脚底下一块松动的石板像跷跷板一样危险。

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这一摔,直接的结果就是我再也站不起来了,女友吓傻了。此时,我们到达马六甲还不到半小时。在异国他乡,不要说是朋友了,连认识的人都没一个。

我的脚已经变形,右脚无法用力,只好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此时心里全部是沮丧与无助。一个骑着花车的印度小伙子一脸笑嘻嘻地问我们要不要坐他的“蝴蝶”三轮车,他并不知道我受伤,只是来招揽生意而已。女友看我一步也不能走,便问他附近有没有医院,他一听,点点头说当然有,在不远处有一个诊所。

我们问他多少钱,他说要四十马币。四十马币折合人民币就是八十元,女友对他说三十马币,他摇摇头,骑着车想离开。我叫住了他,让他带我去医院,此时,他才看到我肿得已经完全变形的右脚。

他有些意外,便从女友手里接过刚从“三叔公”买来的跌打损伤药,打开瓶盖把药水倒满一手掌心,开始帮我按压,他说他刚好懂一些治理跌打损伤之类的技巧。我无法讲出我当时的感觉,还没有来得及清洗我的右脚,但是他却已经开始在我的脚掌上做按摩和推压。

完了后,他示意我们上了他的“蝴蝶”花车。“蝴蝶”花车还配着《江南style》,女友为了鼓励我,一路上都按压着音乐播放器,让原本心情灰暗的我轻松了许多。诊所是马来人开的,大厅有一些排队就诊的人,看到有一些华人,我便放心不少,光着一只脚跳着在候诊区等待。

这时,印度小伙子才问我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他说他的印度名字很长,很多人都记不得,所以他给自己取了个简单的英文名叫Sam。他原本是一名私立学校的老师,做了一年后便去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打工,他以为那里很好,但是去了后发现一切并不是他想的那样,所以他又回到马来西亚,现在临时帮助他的父亲开这辆“蝴蝶”花车。

诊所帮我进行了简单治疗后,他便送我们回去旅店。我们下车时,他突然叫住了我们,问我们要不要去广场和大家一起庆贺新年。女友转过头看了看我,看她一脸兴奋的表情,我明白她并不想把新年夜浪费在旅店里,我示意她和Sam一起去广场,我可以自己待在旅店。这时,Sam二话不说,从三轮车上跳下来,到路边一个小摊贩那里,帮我买了一双人字拖,递给我说:“穿上这个,我们扶你,一起去吧。”

结果是我拖着一只受了伤的右脚,和他们一起来到了一个广场上。

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人们都非常开心地唱着跳着,这样的场面我第一次见到,Sam也很开心,买了很多啤酒请我们喝,我因为受了伤就只能喝白开水,他还邀请女友一起在街边和大家一起跳舞。

这一刻,我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伤痛,看着他们跳着笑着。原本压抑的心情开阔了许多。凌晨离开买单时,Sam付了一百多马币,我和女友都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只收了我们40马币的车费,却倒贴了几十马币来请我们喝酒。

Sam把我们送到旅店时,说谢谢我们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说祝我们回吉隆坡的路上一路平安,也希望我回到吉隆坡后能马上医治我受伤的右脚。其实,我很想告诉他,他或许永远也不知道,我当时的失落与无助感,我在他们的搀扶下光着脚和大家庆祝新年,又是多么的感激他。

看着他和他的“蝴蝶”花车离去的背影,我和女友相视一笑,我明白,女友和我是一样的心情。我很感谢Sam,虽然在马六甲不幸受伤,但是因为有了他的陪伴与帮助,让我马六甲的新年之旅,才没有那样的糟糕与不堪回首。

怡保的白咖啡

最早知道怡保,是因为白咖啡的产地。

第一次喝白咖啡,我并不知道怡保这个小城。

也是因为对白咖啡的喜爱,让我开始去找有关于怡保的所有记录。

阿牛导演的《初恋红豆冰》,让我让对剧情中的马来西亚有一种莫名的憧憬。散发着浓浓老中国味道的旧街道,剧里怡保的小清新,让这个城市多了几分温婉,写满的都是安静恬淡,与世无争。

我第三次到马来西亚时,才终于来到了怡保这个小城,亲自感受白咖啡产地的独有魅力。

白咖啡已经有接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有冷热两种。热的会比较甜一些,用一个150ML的小杯碟盛放;冷的白咖啡,在马来西亚被叫做“咖啡冰”,用一个200ML左右的透明的杯子装着。圆滑香甜的味道让原本不喝咖啡的朋友都要喝上一杯。

白咖啡曾经被很多人误解成为白色的咖啡,其实它并不是指颜色,而是它的制作方法。经过低温的烘焙除去了咖啡碱,将咖啡的苦酸味和咖啡因降到最低,最重要的一点是白咖啡不会伤及到肠胃。

很多人喜欢白咖啡也是因为它较低的咖啡因,不像美式和意式咖啡那么强劲,让咖啡因过敏的人会心跳加速和失眠。

像我这种喜欢咖啡,同时也会被失眠困扰的人,就对白咖啡情有独钟,不管是它的口味还是低咖啡因,都让我深深地喜爱。

我在金马伦高原的朋友Alex,专程开了两个小时的车,来到怡保给我做导游,带我去吃好吃的,拍好看的照片。

车子停在怡保旧街场一家华人开的商店门前,大红的装饰,古朴得很有老中国的味道。下车拍照的时候,店里的华人店员似乎对我这个“外国人”仍旧有些小小的好奇,都纷纷行注目礼。也或许是因为我手里的单反太不低调,在我脸上写上了“游人”两个字。

在怡保的新源丰茶餐厅,我终于品尝到了最地道的白咖啡的味道。新源丰茶餐厅店面很简单,没有任何装修,却让这个茶餐厅多了几分原汁原味的味道,还在店外,就闻到诱人的咖啡香传来。

茶餐厅里三三两两的人在桌位上,简陋得有些破旧的餐厅并不影响当地人对它的喜爱,除了咖啡,还有很多当地的小吃,点心和炒米粉等等,构成了独特的怡保式“high-tea”。

坐在茶餐厅的一个角落里,点上一杯加冰的白咖啡。华人店主带着“粤语味”的华语很特别,有很多人会把“咖啡冰”打包带走。打包的是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插上一根吸管,在袋子口用线系好。朋友说,咖啡冰装在袋子里,不会变味,比装在杯子里好喝得多。

我又点了杯热的白咖啡,因为要品尝到最正宗的白咖啡,一定要热咖啡才可以。白色的青瓷咖啡杯配着瓷杯垫,小小的咖啡杯虽然略显粗糙,但正是因为这份粗糙,才让白咖啡显得更加特别。

茶餐厅除了售卖一些常见的餐品外,主要还是以卖咖啡为主,还推出了自己品牌的“新源丰白咖啡粉”外卖制品。

用简易透明的袋子把磨成小碎块的咖啡装包,十三马币一袋,五百克,价钱很便宜。老板说他们的咖啡都是用这样的咖啡碎制作而成,自己在家就可以做一杯好喝的白咖啡。

白咖啡在整个马来西亚都很有名,不管是在吉隆坡,还是在槟城,甚至是邻国的文莱,在餐厅里都可以在单菜上看到饮料栏上的白咖啡饮品。

我可以算得上一个很专情的Cafe Lover,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都会去感受当地的咖啡馆。不止是咖啡的种类繁多,连咖啡馆的风格也是各种各样的,时尚的韩式、简洁快速的美式、庄重的欧式以及各种各样的世界连锁咖啡馆,都让我流连忘返。

唯独只有白咖啡,一定要在简单随意的茶餐厅里,才可以将白咖啡的文化完美地融合。一份烤面包,配上一杯白咖啡,无可挑剔的组合。

白咖啡在无声无息间,代表了马来西亚特定的文化特色。就像它在茶餐厅里演绎的角色一样,将它的文化,通过浓浓的咖啡香,传递到世界各地。

LCCT,是终点也是起点

对LCCT,我有着特殊的感情。

LCCT是吉隆坡的一个小机场,准确地说,是一个廉价航空的机场,以亚航的飞机居多,只是,这个机场的繁忙程度真是让我很意外。

第一次坐亚航的飞机从成都到吉隆坡时,因为是凌晨四点半降落,临行之前,我一直很担心深更半夜下了飞机后无着落。

每次出国,其实最担忧的事情就是半夜降落机场,一出机场四处漆黑一片,加上完全陌生的一切,心里便会萌发出一种恐惧感。

当飞机落地,出了机场,我所有的疑虑和担忧都烟消云散。到四五点还在排位的Old Town White Coffee, ATM机排队取钱的人,在走道上就地而卧等待航班的旅客,提着行李来来往往的人……眼前的这些情景让人轻松不少,机场停车道上还有通宵发往吉隆坡KL—SENTRAL的大巴车排成队等候着……

这样的情景,我想只有中国的火车站才会有吧。

在后来的时间里,LCCT慢慢不再陌生,甚至我能够把机场的平面图及店铺画出来,给第一次到吉隆坡的朋友们做地图用。

所以,对于LCCT的情感,除了熟悉,更多的憧憬和向往的原因在于,它有许许多多的期待:我曾经在这里转机去其他国家,开始我另外一段旅程。

每一次,从成都出发,都无一例外地在凌晨四点半降落在LCCT。

睡眼惺忪地,我走出AIR ASIA的机舱。

每一次的感觉都是一样的,LCCT,我有一些想念。

依然还是熟悉的海关,依然还是带着头巾的马来海关工作人员。

LCCT出口,Old Town White Coffee依然还是那么忙碌,即使是凌晨四五点,也依然没有空位。

Old Town White Coffee收银的男孩华语讲得很生硬,让我没听明白他到底是在讲英语还是在讲华语,甚至是在讲马来语,只不过在他灿烂的笑容中,倒是让原本很疲倦的我多了几分轻松。

微笑,一直是全世界都不用翻译的语言。

在LCCT待得最久的一天,是一次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