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10517700000016

第16章 别人的故事,自己的轨迹(1)

一个人的一生,会遇上多少人呢?到最后留在自己生命中的,又有多少人呢?总是会有许许多多的过客,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着插曲的角色,转瞬即逝;也总是会有一些人,在不经意间,变成了经久不衰的乐曲,可以反复唱颂。

珠穆朗玛的星空

25岁那年,我在《西藏旅游》杂志做一线记者。

我和一帮怀着西藏梦的兄弟姐妹从成都来到了拉萨。我们住的地方,是一座两层的藏式别墅小院。

非常幸运,我住的二楼有着一个大大的阳台。阳台有着不知道是谁种的五颜六色的花。

这便是我一直很喜欢的感觉。

每天睁开眼睛,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便从阳台照进房间,阳台上的花朵上还有未散去的露珠,打开窗便可以闻到花朵的芬芳。

每天清晨起床,我便为自己热上一杯牛奶。楼下住的美女,我们都亲切地叫她小师妹,单眼皮,齐刘海,笑起来的时候,一双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每天清晨她就开始千呼万唤,让大家下楼品尝她刚从市场买回来的牦牛酸奶。

小师妹的装扮总是很应景,把围巾都裹到了头上。外面的紫外线很强,空气也很干燥,所以,这样的保护很必要。

在拉萨工作的日子,很自由。

当地的人说,这便是西藏风格。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很慢,工作节奏也很慢。我每天往返于北京路,有时候会提前下车,在北京路上逛上一圈。沿着北京路,一直走到布达拉宫,在布达拉宫广场,我会默默地念着仓央嘉措的情诗。

那一日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有多少人,能成为别人遇到的人呢?

仓央嘉措的情诗打动了无数的人,他的爱情,也成了千古佳话。

布达拉宫的广场很大,很空旷,很多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人,只为了一睹布达拉宫的雄伟。

很多人的心里都有着一个西藏梦。

因为这是一片圣洁的土地。很多人都把西藏的旅程当成是可以释放自己的心灵之旅。

空旷的天空之下,布达拉宫伟岸而骄傲地伫立着。

我很喜欢去大昭寺转悠,因为大昭寺的八角街上,有很多好看的、好玩的东西,绿松石、天珠、围巾、藏式小毡帽,以及佛教祭祀用品等,应有尽有,也有很多尼泊尔运过来的东西。不管是街头还是街尾,常年游人如织。

有一天突发奇想,想要去看一看珠穆朗玛峰。

一个人,坐上去日喀则的班车。

班车上有很多藏族人,也有很多外国人,班车很有意思,一辆车上至少会有三种语言的交集,碰上交流障碍时,总是会出现很多好玩的画面。

半路上来两个拦车的男孩,背上背着超级大的背包,一看就知道是背包行走西藏的人。

一个男孩刚好坐在我邻座,车子开动后,他就和我聊了起来。

他们都来自武汉,都在武汉机场上班。一个在安检工作,叫章鹏。一个是做飞机检修的,名字我早忘记,或许我可以给他一个代号,叫哥伦比亚,因为他借了一件哥伦比亚的冲锋衣给我穿。

聊天中,我们似乎是一拍即合,因为我们都是去同一个地方:珠穆朗玛峰。

我一个人,他们两个人。或许我们还可以找上两个人拼一辆车上珠峰。

章鹏性格很外向,这和他的长相很搭,大块头配上大胡子,粗犷随性。他在班车上一个接一个地做起了访问,结果,他成功地将两位原本计划去尼泊尔的人拦截下来。五个人便约定一起上珠峰。

这是一对情侣,来自西安,男生在非洲工作,女生在西安工作,男生刚好有假期回来,两人便来到西藏一起旅行。

于是,我们五个人便在定日下了车,开始了我们的珠峰之旅。

其实,我一直对哥伦比亚印象深刻,不爱说话的他,一路上帮助我不少,虽然面无表情,但是却很细心。

那对情侣异地恋太久,相见自然亲密到当所有人都是空气,但正是因为他俩的相伴,也让我们原本陌生的五人显得有了更多的人情味。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辆丰田越野,凌晨五点就起床,藏族司机折腾到十点才出发。还好,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换车风波后,总算成行了。

五人带着无限的兴奋和期待踏上了去珠峰的征程。

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

到达边检的时候,我们还逗起了边检战士喂的藏獒。它温顺到我们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一只血统纯正的藏獒,我们和它一起合影时,它懒洋洋地根本不搭理我们。

章鹏最兴奋,跑在第一个,还和藏獒说话,说你乖一点,不要咬我,差点儿没乐死那对小情侣。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奇怪。

就像我与这四个陌生人,因为珠穆朗玛峰结缘,原本大家的距离都像隔着一座山一样,都是说着泛泛之辞,可是当我们看到珠峰的身影时,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车子行驶到一个山坡时,司机让我们全部下车走路。在高原,不只人会有高原反应,车子也会。

白云就在头顶上,我们几个人爬上一个小山坡,就开始喘气,虽然此时的海拔才四千米左右而已。

凛烈的风迎面吹来,高原上多变的天气实在让人畏惧。

一路颠簸,终于到达珠峰脚下的大本营。

大本营就像一个小市场,两边都是帐篷,还有些临时商店,厉害的是还有老外骑自行车。我不得不佩服起这些外国人,居然将自行车骑到了珠峰。

在这里,抬头就可以望见白雪皑皑的珠峰。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限的,望着眼前壮阔的雪峰,感觉到人类是多么的渺小,渺小到连一粒尘埃都不及。

但是在这样的地方,生命却显得诚为可贵,在这样恶劣的地方,动物和人类依旧可以生存,特别是看到绒布寺的经幡,让人的内心变得很宁和。

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爬上了一个小山坡,这个山坡可以拍到珠峰的腰身。几个人兴奋到无法言语,在山上做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拍照,在珠峰面前留下了无比激动的瞬间。

回程。

大家马上变成了像是相识几年的好友。

章鹏为了打发几个小时的无聊时间,一直打趣我。我找哥伦比亚帮腔,他只是笑笑,并不言语。

一直到天黑。

抬头的那个瞬间,我惊叹起来。

这是一个怎样的星空呵。

星星密密麻麻的,不停地闪烁着,俏皮地眨着眼睛。

那一刻,我甚至怀疑我是否像穿越剧一样,突然就来到了另外一个星球。

星星与星星,天空与星星。

我的心里,眼里,全部都是满天的星星。

此时此刻,天空是为了星星而存在的。

许个愿吧。

面对着满天的繁星,将心底里最虔诚的心愿向星空诉说。

闭上眼睛,心里开始默默地念着。

我们的丰田4500在青藏高原的山路上努力地奔驰着,旅途安静得近乎寂寥。只是,我的心底,却一点也没有孤独的感觉。

因为一路上,都有星星的陪伴。

就算远处依然是没有人烟的荒漠,就算远方,仍旧看不到灯火。

星星就像亲密的好友一样,如此的善解人意,贴心而温情,为旅途,抹去了倦容,也挥去了疲惫。

随着越来越远的距离,可爱的星星们,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最后,我们回到定日,那一片可爱的星星们,却留在了原来的天空。

在定日,我再也见不到那样的星空了。

好吧。

无声地与你们道别。

但是,我却永远记住了那样的一个画面。

在一望无垠的苍穹里,满天繁星。

在青藏高原的草地,雪山,珠穆朗玛。

这,就是我的西藏梦。

一个关于星星满天的记忆。

八角街的旺堆

如果到拉萨,我想,每个人都会去八角街吧。

对拉萨来说,八角街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时钟,辉煌壮丽的大昭寺就是钟轴。

八角街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最主要线路,位于拉萨的中心,是拉萨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萨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整个西藏风土人情的集结地,西藏民族手工艺品的历史和现状清晰地书写在了八角街上。

不管是背包旅行者,还是团队游客,都会到八角街来转上几圈,在这里买上一些西藏当地的特产或者纪念品。

八角街上常年游人如织,在这条商机无限的商业街上,很多来自各地的商人们,将内地的货物,运送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另一个国度——尼泊尔,然后将尼泊尔的货物,通过青藏高原,传输到中国的内地城市。

就如旺堆,以及他的东孜苏古玩店。

走进旺堆的古玩世界,就像穿过了历史的时光隧道,西藏的文化一一呈现眼前。

见到旺堆的时候,他正在店里接待八角街上的游客。四十四岁的旺堆,有着热情率直的秉性,言谈举止之间,无不表现他热情好客的性格。刚进到他的店里,他就给我们倒上了香浓的酥油茶,喝了一口后,他便马上把杯子斟满。

店里的店员正在忙着招呼顾客,我们生怕打扰到旺堆做生意,但他却笑笑说没关系,他说客人来了一定要招呼。

旺堆长得胖乎乎的,脸上还有若隐若现的高原红,看上去是一个很可爱的商人。

他不停地招呼我们喝茶,非常礼貌也很客气。

在十八年的古玩店经营中,旺堆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还会用英语流利地向外国人描述这些古玩。他说,因为经常有外国游客光临,所以他在空闲的时候,也学了一点点日语,方便和游客进行交流。

旺堆是八角街上著名的商人,他的东孜苏古玩店经营了整整十八年。他十三岁独自一人来到西藏佛学院学习,到如今已经拥有了两家古玩店,最著名的便是位于八角街上的东孜苏古玩店。

旺堆的店里,大部分的货物,来源于西藏本地的民间,一到淡季,他便亲自到西藏各地区的农村去收集。民间总是各种宝贝的最佳来源地,旺堆去的地方通常都是很远的,有时需要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

他很喜欢去乡下,因为每次去乡下,都会遇上很多长者,那些长者会告诉他很多古玩宝贝的故事,也会告诉他久远年代的事情。旺堆也跟着这些长者学到了不少的风土人情,他很注重这些古玩的来历,这也让他学到了很多辨识的能力。

旺堆在西藏民间收集了很多有价值的古玩,淘回店里后,进行分类和鉴别,再将它们售卖给热衷西藏佛教文化的外来游客。

如此一来,旺堆非但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还积累了很多鉴别经验,他可以肉眼就分辨出一些石器或者珠宝的种类。

除了在西藏本地收集古玩之外,旺堆还经常往返于拉萨和尼泊尔之间,他店里的东西,有一部分来源于尼泊尔的泰美尔区。旺堆说,尼泊尔的手工艺很发达,他们的手工艺品制作精美,深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旺堆除了从尼泊尔的泰美尔区直接进货外,还会将纯银带到泰美尔区,把需要加工的款式拍成照片,让泰美尔区的尼泊尔手工艺作坊根据要求加工制作。

旺堆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个私人的博物馆,他对古玩的感情已经远远超出了做生意的层面。他很珍爱所收集到的古玩,希望有一天自己会开一个西藏民俗类的博物馆,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都珍藏起来,而不是让它们随意地流向民间。他希望这些古玩的存在可以延续民族的文化传承。

道别旺堆时,他热情地留下了电话号码,希望我们再回拉萨时,一定要去他的店里做客,他会给我们讲很多新鲜有趣的见闻。

看着他红扑扑的高原红,唯有祝愿他私人博物馆早日开馆。若他如愿,他为保护民族的文化,尽了一份自己的心意。

兰桂坊的下午三点钟

周末的下午,我和Nat都喜欢去兰桂坊发呆,各自抱着一台电脑,在咖啡店对着窗外冥想,发呆,写写东西,看看书。

窗外的街道,精心打扮的潮人嬉笑而过,或者是西装革履的白领男女华丽丽地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把市井的所有一切都阻隔在了街区之外。

应该说,兰桂坊本身就带着一种气质。

这样的气质,不是美艳的外表就可以包装出来的幻象,而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内涵。像极了一个磁场,所吸引的,一定会是和磁场相符的元素。

白天,这里是悠闲而惬意的,到了晚上,这里便成了热闹和繁华的聚集之地。各种各样的酒吧人潮涌动,这个城市所有新鲜的时尚的都集合在了这里,音乐的舞动让每个人血液沸腾。

如果恰好碰上节日或者嘉年华,那就是人山人海的画面。我曾经到过香港的兰桂坊,那是几年前,和香港的一位做媒体朋友约见在一家小酒吧。我们坐在路边的高高的桌子旁,他用非常不标准的普通话和我讲香港的事情,也讲兰桂坊的事情。他说在这里经常会看到一些明星,褪下鲜亮的包装,他们就和普通人一样在这里谈笑风生。

成都,自然与香港不同。

这个城市的性情就是一个字:慢。

有很多外地人都会奇怪,为什么街上永远有那么多看起来不用工作的人,慢吞吞地散步逛街?为什么街上那么多茶楼和咖啡店永远都那么多人?

在成都,很多人的工作就是喝一杯茶或者喝一杯咖啡,几句话便敲定所有的工作。

他们并不需要中规中矩的办公室。

所以,成都才会吸引很多人,只是因为慢生活。

Nat就职于外企的金融行业,她的喜好是宠物、旅游、咖啡与甜品,一切与时尚有关的事物。她最爱去香港朋友古古开的酒吧,每个周末,她都会和公司的同事在那里聚会,和同事聊天喝酒,认识一些新朋友,这几乎成了她的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