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10517700000019

第1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2)

我有一位马来西亚的朋友Zjun,曾经参加过宣明会的公益活动,他和一些志愿者们一起来到了泰国北部的偏远山庄,帮助那里的小朋友们。他说那一趟公益之行,给他的感触非常深刻,如果不是亲自来到那些地方,他永远也无法想象,还有一些人群的生活和普通人的生活有那么大的差别。

他希望有机会继续去做志愿者,不论是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好,还是帮助他人做一点事情也好,他都非常愿意,也很开心做这样的事情。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去过中国西部很多偏远山区的小村庄,那里的孩子们很天真,也很羞涩,这些孩子就像纯洁快乐的精灵一样,清澈的眼神可以直抵人的内心。

我一直很感谢公益组织的Sponsor,他是一位我非常敬重的人——Pink先生,他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慷慨让人感动。

他是一位香港某知名集团的二代老板,从小在香港和英国受到西式的教育,生活态度一直奉行不浪费的原则,几年来一直匿名出资来帮助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每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他便会通过飞机、转车等等途径,来到连GPS都会迷路的偏远山村和孩子们一起度过儿童节。

他曾经告诉我说,他希望有机会,自己可以去山里支教,和山里的孩子们为伴。

问及他做这些事情的初衷,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在没有给自己造成负担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他人,我觉得这就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简单而质朴的愿望,便成就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的希望。

只是,对于善行,在这几年之间,我有了很多新的感触。虽然,我们仍旧有很大的空间去帮助这些孩子,但是物质,其实于这些孩子而言,似乎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他们之中很多还并未理解物质本身的概念,通过他们天真的笑脸,不管是在偏远的西北山庄,还是在需要步行十个小时才能到达的云南少数民族村寨里。我们在此最大的善行便是做孩子们的朋友,如他们嬉戏打闹的小伙伴,给他们讲山外的故事,再听他们讲山里的故事。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慈善”就一定是如国内大腕一样,捐出多少多少善款。每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同的,而且能够给予他人的帮助也是不一样的。某某大腕捐出一亿人民币,普通人扶一位年迈的老人过街,某个层面上,这其实是一样的,真正的善行,是随心而为。

我曾经策划过很多企业的公益公关类活动。

但是最让我动容的,是香港城市置业和世界奥运冠军林丹先生的两次公益活动。

一次是与邛崃市特殊学校的孩子们亲密接触,另一次是与来自偏远山区的师生爱心面对面。

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出于何种契机,我可以看到林丹先生脸上的笑容和表情,是非常真诚的。他和孩子们在一起吃饭,一起打羽毛球,孩子们叫着闹着说,赢了他就是世界冠军。

那一刻,他并非是一个体育明星,而只是一个关爱孩子们的普通人。无法开口讲话的孩子们伸出大拇指给他示意,他也回应给孩子们一个大拇指。

善行大爱,始于初心。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最纯粹和善良的一面,只是,或许是被现实磨砺,或许是被俗事烦扰,已经无暇再去理会所谓的初心。

于我,所谓的善行,或许只是一个微笑,可以温暖他人的心灵。尽管世事浮华,生活忙碌,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让自己停歇下来,追随于自己的本性,遵循自己的内心。

迪拜男孩在成都

有很多外国人离开自己的家乡,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生活。

从迪拜来到成都的海东,便是其中一位。

海东的迪拜名字叫Alshahrani,我问他的全名是什么,他掰起指头开始数数,数了好几次后,他笑着说他的名字有几十个字母。

在迪拜,当一个孩子出生后,取名时要把家族的名字都写上,所以他们的名字就有了很多字母。我记不住他迪拜名字的发音,所以就只有记住他的中文名字了。

关于海东的迪拜名字,有一个让他自己都觉得很好笑的故事。

他在网上买了一张去丽江的机票,付款的时候不小心在名字后面多写了个字母,因为是特价机票,他致电到航空公司时,被客服告知无法修改名字。当他在柜台换登机牌时,工作人员很快就给他办理了通关手续,他估计工作人员只是核对了他名字的前面十几个字母。这件事情他觉得非常戏剧,他在中国办事的时候,工作人员看到他的名字就一脸惊叹的表情,因为字母实在是太多了!

海东今年二十八岁,在成都一所财经类大学攻读金融专业的硕士学位。我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选择成都,他一脸认真地说,因为北京、上海的外国人太多,他讲中文的机会就很少,所以,他选择了成都。而他选择来中国的原因,是他觉得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他会有很多机会。

事实上,他的决定是对的。但是这也给他增添了很多小小麻烦。因为普通话和成都话有差异,他经常弄不明白别人的意思,甚至会误解。比如他有一次去一个小店买东西,店主就用成都话问他:“你想买好多?”意思是你要买多少,可是他却听不懂。他说,他学习到的中文,并没有这样的说法。后来他才知道,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甚至中国的南方人也未必会懂中国北方的语言。

最初认识海东的时候,出于对他宗教信仰的尊重,会和他聊一些关于宗教类的话题。可是出乎意料地,他说只信GOD。他并不会去求神保佑他能够得到什么,他只相信,收获一定要靠自己的认真和努力才能换来。

海东每周有四天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班上就他一个外国人,老师有时候用成都话讲课,这让他有些崩溃,有的老师尽管用普通话讲课,但是“川普”的发音让他听起来非常吃力。他只能把这些困难当成是一种动力,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好中文。

在成都生活的这段时间,海东受到过很多“不公平待遇”。当他在小店铺买东西,别人看他是外国人,就认为“老外一定很有钱”,原本卖十元的东西,一定会卖他两倍甚至更多的价钱。如果一听说他是从迪拜来的,所有人都会赞叹地说,你们很有钱!

我笑说你们国家是真的很有钱啊,哪个国家的警车会是法拉利呢?海东一脸的无奈,他说他只想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在这里生活而已。虽然他知道别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他当成本地人,但他非常不喜欢别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只是从一个很有钱的国家来的人。

他狡黠地说:“很多人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就说印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海东很崇拜历史悠久的地方,他对埃及的金字塔非常感兴趣。他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因为金字塔的建造实在是让人无法想象。他也很喜欢在网上搜索与之相关的资料。

海东有八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七。有时候,他会非常想念家人,他把自己的签名改成Homesick,他说他最想念的人,是他的妈妈。他说夏天的时候,他会让他的妈妈来中国感受一下这里的生活。

他很喜欢成都,喜欢成都缓慢的生活节奏。他也喜欢这里的文化,他说他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融入本地的文化。

海东希望能够在成都定居,等他拿到硕士学位后,他还会再考CPA,然后再考CFA。他很认真地练习中文发音,他希望他讲的中文,不止是别人能听懂而已。他希望能够讲一口流利标准的中文。最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如果能在成都找个女朋友结婚的话,就完美了。

好吧,一个远道而来的外国人,有着关于成都的梦想,那么,我只有祝福我的朋友,能够在他喜爱的地方,过上他喜欢的生活。

与Luza的那个冬天

2012年的冬天,非常冷。

在我的记忆里,这个冬天,与一个叫Luza的小朋友有关。

第一次见到Luza,是在星巴克的门外。

我无法相信一个十六岁的男孩会比我高出一个头,至少有一百八十三公分,长长的头发到耳朵下面,自然地卷曲着,他见到我,伸手就把手里的摩卡递给我。

我看了看杯口,洁白的杯子满是溢出的摩卡的棕色浸渍。

“你喝过的吗?”

“YES!”

我奇怪地看着他,把摩卡还给他,我告诉他我从来不和别人同喝一杯饮料。

他接过摩卡,憨憨地笑了笑,自己拿起来喝了一大口。

这便是我和Luza的第一次会面。

一位朋友在离开中国时拜托我照看一下这位来自巴西的小朋友,于是,Luza便成了我的小跟班。

他的父母很早就离异了,母亲在巴西,他跟着父亲在成都生活。他的父亲在NINE WEST工作,长年出差奔波在外,他学完中文和英文后,每天都很无聊,他说他的生活,除了KFC,就是MC,然后便是踢足球。

说起足球,他兴高采烈地跟我说,他踢得很好,所以总是会赢得别人的夸奖。他是巴西人,足球踢得好,可能是天生的吧。

和Luza的第一餐,是在一个中餐厅。

他说他不喜欢中国菜,因为太辣,他也不喜欢火锅,因为太油。

我说你这么直接地批评我们的美食,你不怕我不高兴吗?他说那他没有办法,这是事实。

他想去吃麦当劳,看着眼前这个难搞定的小朋友,我内心燃起一股莫名的“征服欲”。

我点了一份小炒肉和莲白,再加上一份泡菜。

刚开始他坚持不吃,坚持要等我吃完,陪他去麦当劳。我没有依他,给他盛了一碗饭,推到他面前,说:“你必须吃,因为我吃不完这么多菜,我们不能浪费。”

他很无辜地看了看我,有些不情愿地拿起了筷子。

“嗯,筷子用得不错!”我笑了笑,鼓励他,“你来到中国,来到成都,就要适应这里的习惯,你要讲中文,这样你才可以在这里好好地生活。”

我把菜分成了两半,让他把另一半吃完。

看他乖乖地把这些东西吃完,我心里开始偷着乐,原来“整治”这些未成年人,还是得来硬的。

吃完饭,Luza小朋友说我们去星巴克喝咖啡吧。

我说我带你去一个我经常去的咖啡店吧,是我们这里本土自创的一个品牌。

到了咖啡店,他便自己玩了起来,拿出手机玩各种游戏。玩到一半还给我看,讲了半天后,看我一脸的茫然,他有些扫兴,说我真笨,这也不懂。

我让他千万不要再给我说任何的游戏,因为我从来不玩游戏。

他很失望地看着我,低头继续玩他的游戏。

我对着电脑做着我自己的事情,他就在沙发的一个角落里玩着他的游戏。

他是一个黑白颠倒的家伙,他说他有时候只睡两个小时,第二天也精神很好。我不得不感叹年轻就是好,我问他不睡觉都干嘛,他说他玩电脑,玩手机,因为他很无聊。

我明显感觉到他与中国人的思维差异,直截了当。爱好兴趣以及他的生活方式,也跟中国人不一样。这个年纪一般都是在高中天天啃书本,他倒是乐得自由而悠闲,每天的任务就是为了打发一大把的时间。

和他的见面,大多数的时间,我都在咖啡店里对着我的电脑做事情,他就在一边安安静静地待着。他也总能找到自己的事情来做,一会儿玩游戏,一会儿研究电子产品,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新兴的产品,我摇了摇头后,他一脸鄙视的表情继续研究。

他从来都只是叫我“Seven”,我说你是不是该叫我姐姐,他说他才不要呢。我生气的时候就会骂他是猪,他每次只要听到“猪”这个字,反应非常地强烈,他无法理解,我为什么会把“猪”字用在他身上。

我说中国人在说别人“猪”的时候,更多的是夸别人可爱。他不以为然,他也拒绝接受我叫他“猪”。这样的称谓,在半年后,他才慢慢接受,并爱上了这个称呼,在即时通讯发消息时,用一个“猪”的表情代替了HI。

每次买单,他都会大大方方地问我,你买还是我买?我说你是小朋友,我怎么忍心让你买呢?他可不以为然,他说我们应该AA。

所以我和他的出行,就成了对等的买单方式,我买一次,第二次一定是他买。

有一天,他突然告诉我他有女朋友了。

一个十八岁的大一的中国女孩,他说他很爱她。

他一脸遗憾地告诉我说,女朋友太矮了,还不到一米六。他说他们KISS的时候,太困难了啊。接着,他很忧伤地说:“我并不想把我的First time留在中国,我要好好考虑一下。”

我有些难以言表我当时的感觉。

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一切的差别,就像他如此直白地给我表达他的想法一样。我不知道如何去回答他,其实他并不需要我的回答。

他的恋爱持续了一个月,他不时会告诉我一些他与女友的花边消息。他说他都不敢告诉他的女友我的存在,他说怕他的女友吃醋。我有些哭笑不得,能和十几岁的小孩相提并论,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愤怒。他摇了摇头,说你们女人都是一样的,小心眼。

他应该有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才能告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

直到有一天,他忧伤地在QQ上给我发了一个哭泣的表情,他说他的爸爸要去印度工作了,所以他也要离开中国回到巴西和他的妈妈一起生活。

对于他来说,这或许是一件好事情,回到巴西,才会有真正属于他的生活吧。

离开时,他送了一个可爱的米奇给我,说这个米奇和他一样帅。让我以后不要忘记他,有机会去巴西看他。

我突然有一些感伤,我想,再次见到他,或许他都长大了,也或许,再见,就意味着永远也见不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