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的忠告(智慧生存丛书)
10523200000026

第26章 请相信自己(6)

“财富犹如蘑菇,长在阴暗之处。”但索罗斯并不理会这一点。自1992年狙击英镑之后,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公众人物。1992年12月,一位电视记者采访索罗斯:“你投资于黄金,大家便都认为该投资黄金,你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马克的汇价就下跌,你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的房地产就被看好。一个人应该有这么大的力量吗?”事实上,索罗斯正是想通过金钱来推广他的社会理念。从1980年起,索罗斯开始给东欧异议分子以金钱资助,1984年,他以每年捐助300万美元的规模在匈牙利成立了一个基金会,进行文化教育活动。索罗斯选择了米可洛思·瓦萨赫利担任匈牙利基金会的总裁。瓦萨赫利是1956年匈牙利动乱之时该国总理的新闻发言人,苏联入主匈牙利后,瓦萨赫利被逐出共产党,判刑5年。

80年代后期,索罗斯试图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面以讨论一项援助苏联的计划。他将这个设想中的计划命名为“撒切尔计划”。遗憾的是,撒切尔夫人直到下台之后才与索罗斯通过一次电话。1989年,索罗斯又想与美国总统布什谈一谈应付苏联的新策略,虽然他要见一见戈尔巴乔夫的想法未能如愿,索罗斯还是用1亿美元建立了国际科学基金会来向俄罗斯的科学家们提供帮助,使3万多名科学家每人能拿到500美元的救助。

索罗斯资助欧洲的行为赢得了“一人马歇尔计划”的赞誉。以1996年为例,他向俄罗斯捐助了约5800万美元,而美国政府的经济援助为1亿美元。那年,包括俄罗斯在内,索罗斯共向10个东欧及中欧国家撒出了1.5亿美元以上,其中他对匈牙利等3个国家的资助超过了美国政府给予那些国家的经济援助。

在东欧用金钱推动其“开放社会”理念的同时,索罗斯也希望能把美国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1996年,他花费了100万美元以说服加利福尼亚的选民同意医生可以在给吸毒者的处方中开出大麻以减轻他们的痛苦,他还打算在5年之内为一个毒品政策研究小组提供1500万美元的经费,来反对美国现行的“反毒品战”。他对美国有160万囚犯的事实也颇为不满,用500万美元建立了一家研究犯罪文化的中心。他对美国每年死掉不少人的状况不满意,花2500万美元资助一个死亡研究中心,力求加大临终关怀的力量和减少新生儿天亡的情况。他对美国的移民政策同样也不满意,捐出5000万美元的经费帮助移民能够获得美国国籍。他索性在巴尔的摩成立了一家办公室,给出2500万美元的经费来看一看他还能对美国的哪一种现状表不不满。

但是,身为犹太人,他并未向以色列提供过捐助。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历史的记述就是对历史的一种解释。

1997年2月,阿尔巴尼亚的武装分子颠覆了由选举产生的自由主义政府。

乔治·索罗斯坐在他伦敦市区的家中,平静地对《福布斯》杂志的记者说,他的阿尔巴尼亚基金会“很好地控制着局势”。

1997年3月,混乱状况又出现在泰国,但这一次并非武装暴动,而是挤兑风潮。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5日、6日两天,有10家出现问题的公司就被投资者提走了近6亿美元。3月7日股市大跌。5月,泰铢对美元的汇率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泰国中央银行动用50亿美元的外汇进行干预,大量买进泰铢,以保泰铢不贬。6月,泰铢继续下跌,泰国中央银行行长与财政部长引咎辞职。

东南亚经济繁荣的神话因此而遭受打击,泰铢贬值幅度超过38%。与此相关联,7月始,印尼盾下降了21%,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贬值约15%。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将这场金融风暴看做是一场战争。他说,西方国家嫉妒东南亚的经济发展速度,以传统的独裁方式“让我们忍气吞声”,这种方式包括使马来西亚的货币贬值。他说:“西方国家现在企图利用自己的财富和经济力量来实行他们的新殖民化政策,以便重新奴役我们。”马哈蒂尔说西方的投机者“强暴”了他的祖国,他把索罗斯称作“疯子”和“罪犯”,尽管索罗斯一再坚称他未参与东南亚的金融投机。

事实上,泰国政府在1996年出口量大大降低之时,本可以降低利率,但他们怕900亿美元的外债额因此增加,便采取了保护泰铢的政策。欧洲经济分析家说,这等于向金融投机者发出了邀请信。没人相信索罗斯会无视这样的邀请。

9月21日,在世界银行另一场题为“向全球性开放社会迈进”的研讨会上,索罗斯反唇相讥。他说马哈蒂尔关于禁止货币买卖的言论不值得认真考虑。他说,近两个月来,他并没有参与抛售林吉特,反而有所买进,所以他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样能左右市场。他列举一系列经济数据来说明林吉特下跌有其必然的原因,马哈蒂尔及其政府要对此负责。

似乎是要印证索罗斯的观点,9月22日,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的汇率跌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业内人士评价,这是由马哈蒂尔在世界银行会议上的演讲引起的。同样面临危机,泰国和菲律宾的沉默反而使投资者能恢复信心,口舌之争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并无好处。索罗斯的态度实际已经比马哈蒂尔更能影响马来西亚的经济。

据估计,在夏天的“泰铢保卫战”中,泰国的外汇储备损失了150亿美元,而马哈蒂尔大动肝火的原因在于这场金融风暴“使马来西亚的经济状况倒退了10年”。就像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失利者检点损失,获益者指点江山。在经济领域的战争中,没有飞机、导弹和坦克,交战的是货币,没有领土的概念,但也有“侵略者”和“保卫者”的较量。如果没有意识形态掺杂其中,那么索罗斯玩的不过就是一场数额较大的游戏。不过现在,这游戏变得不好玩了。

美国记者罗伯特·斯莱特曾写过一本书,叫《索罗斯投资的24个秘诀》,但由索罗斯自己来说,24个秘诀未免多了些。他说他的真正秘诀是“沉迷于混乱状态,了解金融市场的革命性过程从而做到谨慎,但并非裹足不前”。

索罗斯曾把他的投资理论写成一本书,那本书有一个诱人的名字叫《金融炼金术》。他在书中阐述了他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射理论”和“盛衰理论”。简而言之,他认为参与市场者的知觉已影响了他们参与的市场,市场的动向又影响他们的知觉,因此他们无法得到关于市场的完整的知识。但市场有自我强化的本领,繁盛之中有衰落的前奏。遗憾的是没多少人能说他读懂了那本书,就连一些与索罗斯共事多年的金融专家也称该书不知所云。但这本书的命运比索罗斯未完成的哲学著作《意识的负担》要幸运许多,索罗斯说他在写《意识的负担》时看不懂自己前一天都写了些什么。好歹《金融炼金术》还至少有作者本人明白。

但哲学并不是不知所云毫无用途的废话,索罗斯的基本哲学概念是,“我们对这世界的所有看法都有缺陷和扭曲。”有了这个概念,索罗斯就可以蔑视经济学关于股票市场有其理性的逻辑的分析,他试图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待市场并找出其中的缺陷。

分析与直觉,这是所有投资者都具有的本领,索罗斯异于他人之处的本领在于胆略。他曾说过,一个投资者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并不是大胆鲁莽,而是过于小心谨慎。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可以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趋势,但当有利的状况变得越来越有利时,反而会紧张得不敢相信自己,过于的谨慎,让他们裹足不前,丧失了良机。打起精神来,你是个男人

《挑战大自然》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不是别的,而是人类勇敢的精神。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全世界共有七档《挑战大自然》节目在五大洲播放。我总是入迷地观看着来自50多个国家的男男女女心甘情愿地参加到我的比赛中来。他们在赛前花数月时间苦练跑步、山地自行车、举重和划筏子,希望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能更加强健,准备能足够充分,以便应付出现在我的跑道上和大自然母亲怀中的任何障碍物。就像我以前所说的,除了在比赛前夕我会公布一份赛前简报,此外我决不会泄漏任何有关比赛安排的详细消息。因此,这些人知道他们必须实实在在做好一切准备。

《挑战大自然》是一个关于人生的隐喻:这个节目把男人和女人们汇聚到了一起,告诉他们要携手共度每一天的每一分钟,无论多么寒冷、疲惫、饥饿和悲惨。投身到我的比赛中的那些勇敢的人们无不快乐地忍受着深山、江河和丛林的考验。平常人在平常的境况下,很难想像我的队员们在险恶天气中进行的户外冒险。我很自豪地说,《挑战大自然》的远征者们将这一切视为游戏的一部分,从不抱怨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事实上,他们热爱这些困难。而且,那正是人们参加《挑战大自然》的原因之一(其他原因包括亲近自然,上电视,锻炼体魄等等)。因为他们知道,艰难困苦是他们认识真实自我的惟一途径:面对严峻的挑战,他们是否会退缩,能否找到足够的勇气和胆识,成为自己的英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怎么玩这个游戏。我发现这种想法的纯粹性非常振奋人心。

永远令我惊叹的是人类的聪明才智。当一个团队或个人在迫切需要某样东西的时候,他们总是会绞尽脑汁寻求解决办法,即便是最最令人棘手的问题,他们也绝不放弃。这让我想起1997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举行的一场比赛中日本“东风队”的表现。“东风队”来澳大利亚的时候带着必胜的决心。他们公开宣扬他们的武士精神,说这种勇猛的武士精神会为他们赢得胜利。武士精神的含义包括战士的昂扬斗志;内在力量的至高无上;只能赢不能输;任何问题都有解决方法;身体只是为思想所控制和指挥的驯服工具。东风队压根儿没想到,他们将以最令人惊奇的方式来体现他们的武士精神——不是通过胜利,而是通过失败。

比赛从安德拉的火山岩隧道附近开始,穿越澳大利亚内地草木葳蕤的酷热的内陆,然后划独木舟沿赫伯特河前行,直到赫伯特河瀑布,在那儿再进行一档绳索攀爬的节目。比赛中途,各队将进人雨林,然后攀登巴特尔·弗里尔山,它有一英里高,是昆士兰州的最高点。最后,他们从巴特尔·弗里尔山下来,跋涉到海边,然后划筏子沿大堡礁朝北,直到位于凯恩斯的终点。

在比赛进行到第七天下午,“生态一因特网队”奋浆划过凯恩斯的终点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香槟飞溅,祝贺的拥抱蜂拥而来。就在这时,我的无线电话传来一个可怕的消息:比赛中途发生了可怕的情况。“东风队”远远落在后面,还在第24个检查站,正要攀登巴特尔·弗里尔山。他们的问题是,惟一一个女队友叶山西本在进行65公里山地自行车比赛时跟腱严重受伤。她还能走路,但已经相当困难,而且只能在平地上走,爬山是不可能了。

第24检查站的医务人员为叶山做了检查,然后告诉“东风队”一个坏消息:他们将不得不放弃比赛。她是绝对不可能攀越巴特尔·弗里尔山的。这座山峰本身就相当险峻,覆盖着难以穿越的丛林和尖锐锋利的岩石,很不好对付,去年夏天就有一个独自登山者在山上失踪了。山上还有一种像鸵鸟那般庞大的叫食火鸡的鸟,长着食肉禽的巨爪,据说会攻击人。到处都是水蛭和毒蛇。整座山阴森可怕,使人无法靠近,当地人都相信它是一座神山,有神灵在佑护着它。

最关键的是巴特尔·弗里尔山相当难爬。比赛前,我和登山向导一起走完了全程。我发现巴特尔·弗里尔山魅影森森、困难重重。从叶山现在的情况来看,“东风队”不可能再继续前进。澳大利亚医务人员不得不公布这个消息。

“东风队”的队长铃木笃却作出了惊人的决定:他向大家宣布,他们的队伍不打算放弃比赛。他们来澳大利亚的目标就是要完成《挑战大自然》比赛的全程,他们决心实现这个目标。他用嗑磕巴巴的英语对医务人员说:“如果她走不了,我们会背她走。”

医生们都觉得难以置信,“你要做什么,伙计?”

“我们背她!”

医务人员给叶山紧紧地绑扎了脚踝。她能够骑35公里的自行车到达山脚,然后还能徒步走上几公里平缓的山坡,直到几乎垂直的丛林道。然后她的三名队友(从澳大利亚的这次比赛起,每个队的成员从5个改成了4个)轮流背她爬山。铃木决定继续比赛时是这么说的:“每个人都要服从《挑战大自然》的比赛要求,接受《挑战大自然》提出的挑战。”

巴特尔·弗里尔山从海平线突兀而起,拔地一英里高,它的坡度极为陡峭。叶山好几次重重摔倒在地,一次从队友的背上滑下来,滚到一堆锯齿状、覆满藻类的岩石上。她的队友们难以保持自身的平衡,还要背负一个重100多磅的女人,走得相当缓慢艰难。当我事后看胶片时,看到他们那么百折不挠地爬过横挡在地上的大树和嶙峋的岩石,我不禁惊讶叹服于他们的坚毅。“把她背到山顶成了我们的比赛内容,”铃木事后说,“我们日本有一句谚语:你摔倒一次,就离死亡更近一步,但是你还没有死。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鼓舞我们把她背上山顶。那是针对我们的挑战。”

“东风队”花了漫长的十个小时才登上山顶。他们是一步一挪走上去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吃力。他们偶尔会碰到一片空地,能感觉到阳光照射在他们的脸上,但大多数时候,他们的漫漫征程都是在异常潮湿阴冷的雨林中穿行。山顶云雾缭绕,因此当“东风队”走出丛林,来到检查站时,他们活像是些神秘的幽灵。终于,他们可以将叶山放下,好好休息片刻了。他们完成了他们的目标。他们接受了挑战,展现了武士精神。

我很少领略到那种精神。像“东风队”那样远远落在后面的情况,人们是很难找到理由继续前行的。他们想要取得圆满成功的光荣梦想早已失落,艰险、疲劳和苦痛彻底征服了他们。而“东风队”不仅找到了理由继续前进,而且他们是在本来有理由体面地放弃比赛的情况下作出继续前进的决定的。他们本可以打道回府,没有人会责怪他们,受伤也是人生必须面对的现实,但“东风队”为自己确立了完成《挑战大自然》比赛的目标。他们谨守这个目标,甚至将登上巴特尔·弗里尔山视为一个挑战,一个目标,我相信,这给予了他们无穷的动力,情况越是艰辛,他们就愈战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