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的忠告(智慧生存丛书)
10523200000046

第46章 如何把握财富的法则(11)

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是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在以往的数十年才有的变动,如今只要数天便可达成;在以往得几个月才能到达的地方,如今只要几个小时。这许多的变化有好有坏,像是寿命延长了,生活富裕了,但也更趋近于核子毁灭和环境恶化。

事实上今天人类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人类所制造的问题也倍于往昔。如果我们同意人类问题的根源是在于过去处事不当,那么当我们有了新的处事态度,过去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我们曾谈过,人们的态度行为乃是肇因于内心储忆的结果,如果我们愿意且有效地改变这储忆,我们便能产生正确的态度行为来。

令人兴奋的是,现代拥有能传送信息到世界各地最便捷的媒体,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和印刷。今天我们在纽约和洛杉矶看到的电影,明天就可能在伦敦和巴黎上映,后天就可能在贝鲁特,大后天就可能全世界都在上映了。随着电影的放映,它里面的信息就很快地散播到世界各地。电影如此,电视、广播及书本具有相同功效。如果这些媒体能改变一国人民的内心储忆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那么它们也能改变整个世界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相信你一定从爱尔兰歌手吉多夫所发起的援非饥民音乐会中,看见电视所激起的全球各地伸出援手的媒体效果。所以我们若能善用现代传送信息的科技,就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

媒体的影响力大得令我们想不到,在此我可以举个例子。当你问起美国青年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派兵远渡重洋到欧洲作战的看法时,差不多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肯定那一次的行动。当时美国各地都播放着“到海的那一边”的曲子,各地都张贴着山姆大叔说着:“我要你”的海报,有许多青年受此感召,以担任民主的维护者自居,去拯救受侵略的国家。然而,越战的情形又是如何呢?从每天的新闻中所得到的信息,逐日改变了他们的内心储忆。人们开始怀疑美国参加这场战争的意义,没有人愿意“到海的那一边”,而是守在电视机旁看那些对越战所做的透彻描述。结果是美国各地的反战示威风起云涌,没有人愿意美国的子弟埋尸异国,越战终于以悲剧结束。在此我想请问同样是出兵异国,为何一次世界大战获得美国人的支持,而越战却遭美国人反对?原因就在于媒体的引导,先使人的观念改变,继而带出相对的行为。

你一定看过《第一滴血续集》这部电影吧!在那部电影中兰博的表现,让你对战争有什么看法呢?是不是使你觉得在烟硝弹雨中是十分刺激和神勇的感觉呢?是不是会造成你也想跃跃一试战争的滋味呢?很明显,一部电影要想影响全国人观念的改变是并不容易的。不过我们可以看见史泰龙多年来所拍的电影,从《洛基》到《第一滴血》,都一系列地呈现出透过刻苦坚忍的训练,可以突破层层韵限制,达成想像不到的地步。这种精神的阐扬将对世人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要特别地留意自己的心思意念,是不是全神贯注地去支持我们达成心愿。

想想看,如果你有能力扭转世人对战争的看法会怎么样?如果你能唤起世人致力消除歧见、促进大同又会如何?是不是有这种科技呢?我相信绝对是有的。请你别弄拧了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只要拍几部片子,在世界各地放映,就可达成世界大同;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对周围乃至世界投以长期的关切。如果我们想对自己的家庭、社区、国家、世界能有所贡献的话,那么就得心存这种意念。

人生有两种,一种是像巴甫洛夫的狗,听从外来的信息;另一种是运用自己的脑子,选择能使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好的想法和做法。我们所处的时代几乎是每个月都在变动,如果你有说服能力,便能成为趋势的带动者而不是跟随者,你能掌握住自己的方向,而不是随波逐流。

趋势的产生绝对是由个人所带动的。例如感恩节之所以能成为国定假日,不是某位政治家之功,而是由一位强烈盼望全国每个家庭都有团聚机会的女士所完成的。她的名字叫莎拉·海尔,在她之前242年,感恩节并非美国的传统节日。

许多美国人以为感恩节成为美国的传统节日,可上溯至1621年10月清教徒的第一次感恩开始。其实是大错特错,从1621年以后,有155年之久,殖民地都没有任何可资庆祝的正式节日。直到独立战争的胜利,才有了第二个感恩节,不过这还未成为传统。第三次感恩节是在1789年的11月26日,因为庆祝宪法的签署完成不久,由华盛顿宣布全国共同庆祝,不过也还未成为国定假日。

到了1827年,莎拉·海尔以无比的决心和毅力希望感恩节能成为法定假日。她当时已是5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养家,她以从事职业作家为生,这在当时还很少有女性成功的例子。她身为一份女性杂志的编辑,在她的努力下,这份杂志成为全国性的期刊,每期发行量高达15万份。为了使全国能有一个永久的感恩节,她把杂志当作一个带动趋势的强大工具不断地呼吁。差不多有36年之久,她不断地写信,把她的那个梦告诉历任总统和各州的州长。

终于南北战争的爆发给了莎拉一个绝佳的机会,能把她的看法告诉全国人民。在1863年10月份的杂志上,她呼吁道:“如果我们能永久明订一天为感恩节,岂不是对社会、国家、信仰有很大的好处?让我们全国人在那一天忘掉国家分裂的痛苦,让我们停止战斗,一同向上帝献上由衷的感恩,谢谢他在过去一年之中的保护和赐福,这样岂不更显示我们的高贵和是个真正的美国人吗?”她同时还写了一封信给林肯总统,由国务卿转呈。林肯认为全国每个家庭都能有一天全家团聚是个极为正确的观念,乃于4天之后,明令于1863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为国定感恩节。从此这个节日就沿袭至今。这全是这位女士锲而不舍的精神,加上有效运用媒体所产生的说服力所致。

在电脑界里有句名言,那就是“垃圾进、垃圾出”,它的意思是指你从电脑中所得到的是什么,全看你当初放进去的是什么。如果你放进去的是坏的、错误的、不完全的资料,所得到的结果也是如此。今天有许多的人也是这样,根本不注意自己每天所吸收信息或经验的品质。根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天看电视7个小时。我们让自己的心灵每天有如此长的时间在媒体控制之下,怎不令人忧心忡忡。记住,我们的心灵也跟电脑一样,我们必须密切地注意每天放进去的东西,是否能促进心灵的滋养和成长。如果我们放进去是不好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一生就会为其所毁。

现在你比以前拥有更大的能力,来助你形成引导行为的认知方式。我不敢说这个认知会比以前更好,但最起码它具有无穷的潜力,我们应当把它给释放出来,这是人类所面对最重要的问题。

创造趋势得有人带动。现在你知道如何善用脑力,知道如何沟通,知道如何化解冲突。不过你若真想做出一番事业,你还得知道如何做一个领导者,如何去说服别人和你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别忘了,这个世界是掌握在具有说服力之人的手上,如果你能把你的想法和看法流畅且有效地散播出去,你便可以改变从家人到世人的未来方向。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合适的伙伴是成就一项伟大任务的标志。经过明智选择找到的合作伙伴,无论你需要去完成怎样的目标他们都会给你支持,不管这个目标多么吓人,或看起来如何难以企及。然而伙伴选择不当,就会让最简单的追求也变得艰难起来,并且会使队伍最终变成一盘散沙。当我把“高卢袭击”抛在身后,集中精力要让《挑战大自然》成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冒险比赛时,我知道这个任务艰巨之极,正是那些加入到我的事业中来的人们,分担了我的非同寻常的梦想,并且承诺把它变成现实,不管它看来显得多么怪异。

2001年5月,我乘坐一架小飞机在肯尼亚横穿赤道,我想通过这条路径核查一下《幸存者3》新的秘密外景地,这时候我朝右看到了雄伟庄严的肯尼亚山,它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伙伴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叫费利斯·本努兹的意大利人在1924年作为战俘被囚禁在肯尼亚中部的高地上。每天他都会透过监狱围墙上带刺钩的铁丝网,出神地凝视着高原上的制高点——17058英尺高的肯尼亚山白雪皑皑的峰顶。在本努兹的心目中,这座山是一个带着神话色彩的地方,是自由、梦想以及个人胜利的象征。日复一日,这座山改变了本努兹,他开始产生了一些狂野而古怪的梦想,希望自己能够屹立于高山之巅,不是在战争结束以后,而是尽可能快地站在那里。他不是一个登山队员,身体也不特别强壮,事实上,监狱里的伙食已经让本努兹虚弱到了营养不良的程度。但是不管存在多少艰难险阻,本努兹仍然想攀登那座山。

他给自己订立了目标:从POW354监狱逃走,徒步走到肯尼亚山山脚下,再攀向山顶,然后返回POW监狱投降,而不是向北走到葡属东非(现索马里),再尝试回到意大利。他非常清楚自己这么做会被击毙,至少也会因为逃跑而被毒打。这个想法很荒诞,但本努兹毫不介意。“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么疯狂的事?”他后来这样写道,指的是其他犯人在谈及他的梦想时所说过的话,“竟然拿胸口上挨一颗子弹的事来冒险,就是因为觉得在山上被冻死或是被野兽咬伤是件好玩的事。”

本努兹一定是一位极具性格魅力的人,他浑身上下充满了对梦想的激情以至于其他人也渐渐跟他有了相同的愿望。当本努兹开始计划他的漫漫征程时,有两个POW监狱的狱友自告奋勇加入这一行动,不管要冒多么大的风险。

本努兹和他的狱友们期望从登山中得到什么呢?这样做不会出名,也得不到财富,当然他们也绝不是为了最基本的登山乐趣。大多数人会觉得这种追求很愚蠢。本努兹渴望得到的是从山顶往下看的视野——他永远无法忘记的视野,即使卫兵用棒子猛揍他,把他单独监禁起来也在所不惜。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值得为了这种无形之物去冒险,但是本努兹知道,即使被幽禁于囚室,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仍会让心灵充满伟大的宁静。

本努兹和两个助手开始制定计划。他们没有登山经验,没有地图,没有适当的装备和衣物。他们从食堂偷来空罐头听,把它们改装成简陋的铁钉鞋底,把金属的帐篷钉磨尖后绑在扫帚柄上充当冰斧。狱友们贡献出了备用的衣物让他们缝在一起做成简陋的御寒衣物。

本努兹和两个伙伴逃出监狱后,徒步跋涉了九天才到达肯尼亚山的山脚。在正常情况下三天就应该到达,但是他们身体虚弱,又没有地图,所以速度非常缓慢。

他们三个人组成小队共同协作,一起选择最佳路线,然后穿过岩石和险崖到达了通向山顶的积雪地段。他们整整爬了三天,后来因为身体虚弱,缺乏专业技能,再加上一个伙伴生病,而被迫撤回。本努兹没有因此而胆怯,他把注意力转向了肯尼亚山另一座16000英尺高的勒南纳峰。本努兹和两个助手开始再次往上攀登。上回生病的狱友这次又病倒了,但本努兹拒绝再一次返回。他为那位生病的伙伴支起了个小棚子,向他许诺下山的时候再回到这里。

一天以后,本努兹终于站在了勒南纳的峰顶之上。我喜欢想像他在这个时候极目远眺找到了山下很远处那座监狱时的感受,他一定感觉到了一种庄严的神奇——他的梦想竟然带着他走了如此之远。没有伙伴们的帮助他永远无法站在那里。

本努兹和伙伴们开始下山。这3个晒得黝黑、肮脏不堪、饥肠辘辘而又得意洋洋的人开始返回监狱。他们把装备扔在了身后,他们想轻装前进。到达监狱前的4天里他们断了粮,但是他们继续往回走——即将要面对的不是胜利、名誉和迎接凯旋英雄的欢呼,而是挨打和监禁。确实如此,当他们最终到达监狱后,震惊万状的追捕者打开大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因为越狱的罪责对他们大打出手。

伤口终会愈合,荣耀却无法磨灭。本努兹和登山队友们一直沉浸在关于他们所作所为的浪漫传说中,他们周身充溢着这种浪漫度过了剩下的监禁生涯。“你所成就的梦想会留在你的记忆中,”本努兹在几年后写道,“那是一种永远不会褪色的快乐。在以后的一些年里它会永远鼓舞着你。”

《挑战大自然》就是我的肯尼亚山,我在拿我所拥有的一切作为赌注来攀登它。我把信用卡销售生意中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投到了《挑战大自然》上,我甚至抵押了房子。我在银行里现在只有不到13000美元,还要抚养孩子。如果减少家里的开销,这点钱也只够过上几个月,我需要的时间可远不止这些。

我去向伯特咨询对筹措资金的建议,他告诉我再坚持一年。如果到那时我入不敷出,他会在我的钱用完之前帮我支付款项。他的提议给了我勇气和希望,我因为有了喘息之隙而大大松了一口气。但是我依然没有逃出困境。暂且不去管伯特的话,如果这次失败了,我就会在经济上破产。想到在海滩上卖T恤衫,我再次觉得这似乎是一条大大的退路。我发誓要做一切应该做的来养活我的家人,并且为《挑战大自然》付出我的所有。

这是我在1995年新年第一天时的心态。我紧张吗?是的。我害怕吗?是的!!

但是我兴奋吗?是的!!!

恐惧之外,直觉告诉我《挑战大自然》一定会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我希望《挑战大自然》这个品牌在全世界声明显赫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西恩的三个朋友——怀特、查理和奥里弗想让西恩同他们合伙投资一项新产业的运营。西恩认为这是一宗赚钱的大买卖而跃跃欲试。洛克菲勒以一名老实业家的观点向西恩说明投资一项新产业要慎重再慎重,必须充分估计到合伙运营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他的告诫使西恩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投机事业。

星期日一早,西恩就出现在客厅里,一副兴奋的样子。看到洛克菲勒从楼上走下来,他一面迎上去,一面说道:“你好,爸爸。”

“你好啊,西恩,怎么这么早?”

“我有个好消息,想要跟你说一下。”

“哦?”

“你知道怀特和查理吗?”

“那不是你的大学同学吗?他们还是你们棒球队的队员吧?”

“对,就是他们两个,昨天我们一起吃了一顿饭,他们给我带来一宗赚钱的大买卖。”

“赚钱的大买卖?”

“对,我们想一起投资于服务大型的建材设备。据说利润是相当惊人的。”

“建材设备?”洛克菲勒重复道。

“西恩,你不觉得那离我们的行业太远了吗?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迄今为止,我们从来没有涉足过这一行业,你不觉得太冒险了吗?”

“可是,爸爸,有怀特他们啊。”

“西恩,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找你合伙呢。就你们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