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无法靠想象完成的旅行
10528700000009

第9章 圣芭芭拉:圣诞将至(1)

无法靠想象完成的旅行

抵达圣芭芭拉看第三场电影《霍比特人2》时,我在电影开场前看到了《白日梦想家》(The Secret Life Of Mitty)的预告片。

《白日梦想家》讲述了一个名叫沃尔特·米蒂的一名杂志社相片管理员,过着再平庸不过的生活。沃尔特生性胆怯,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做白日梦,幻想自己成为英雄,幻想自己经历各种冒险。但事实上他从没有做过什么值得和人分享的大事,也没去过什么地方。他暗恋同公司的女同事,却没有勇气跟人家搭讪,每次只要一跟她讲话就会思维混乱。结果有一天,为了寻找一卷遗失的底片,沃尔特意外踏上一场真正的冒险之旅。

开车经过一号公路的时候,我只要往窗外看就可以看到加州连绵的海岸线和蓝蓝的天,有时候连我也不敢置信自己真的做到了--在旅行,在加州旅行,在加州自驾旅行。

我的手机是中国电信的合约机,如果换卡会被锁机。基于在加州全程陪伴的3个小伙伴,都有美国当地的电话卡,而我基本上跟他们都在一起,所以我最后没有再租一部当地手机。来美国之后的所有时间我都接不了任何电话、收不到任何短信,只有在到了旅馆或酒店时连着WIFI我才能和国内的一切重新建立联系。

我一天大概会发两条朋友圈,很少更新微博和豆瓣。行程中那些令人赞叹的美景和当地的建筑会是朋友圈内容的主线,一般早上发出去后我就不再注意手机,等到晚上回到旅馆我才有时间看朋友们的回复。

有一天,有一个人问我“你到底哪里来的钱”。

我觉得实在是哭笑不得,好像她的惯性思维中一个在她同等年纪的人如果不是出身富庶便没有理由靠自己赚到去美国旅行的钱一样。

微博红人猫力,最初在穷游更新自己和男友环游世界的旅行时,也会有人问起她这样的问题来:“哪里来的钱”、“怎么样赚到去XX的旅费”,诸如此类。我有时候觉得一个成年人问出这种问题,实在令人很无奈,没有人在免费提供你旅游锦囊后还要教会你怎么赚钱和谋生吧。我一点都不喜欢这种思维,它不仅对人没有帮助,还会不断腐蚀你的心,最后剩下的就是酸腐,让你忘记自己也有实现这个梦想的权利。

并不是真的没有钱就不能去旅行,穷游的案例就不多说了。就连作家保罗·科埃略在他的成名作《牧羊少年奇遇记》中也描绘出了一个靠卖水晶制品赚足旅费实现寻宝和朝圣的年轻人的形象。

而我之前在伊斯坦布尔遇到的美国年轻人Mike,18岁高三毕业,想要环游世界,家人不给钱,他自己到伊斯坦布尔的hostel打工,每天给人整理床铺,赚足旅费再去其他城市。人生的“旅行”分为很多种,挣取物质回报也算是其中之一,如果自己习惯于碌碌无为、不敢冒险也不肯努力,甚至不愿意去寻找或相信机会,那也实在没必要天马行空地想着环游世界的事了。

当然不排除,除了经济条件以外,世界上有很多像沃尔特·米蒂一样的人,常常只是做做白日梦,从来没想过将冒险真的付诸实践。

一年前,我在豆瓣看到一篇日志,日志就是一张照片和一段话。照片是豆友在穿越美国33号公路时拍的照片,长长的路不知伸展到何处,两旁是沙漠和戈壁,照片中就只有他的一辆车。我清楚记得那段话的最后一句:“坐在电脑前是想象不出这种旅行的。”

当时我就告诉自己,一定不要成为“想象派”,当我想去做、有机会去做的时候,我一定要去完成,绝对不给自己给借口。有句话说起来很烂俗,但人生还真就是这样: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在我们忙于看上去很重要的东西时,还记不记得心里有过一片属于自己的梦想,而那些东西实际上比这些看上去重要的东西重要得多。

保持现状和冒险之间往往就隔着一个决定、一个瞬间。不要永远只是空想,所有的旅行都不是靠想象就能完成的。哪怕你现在正在看这本书,我也希望你有一天能开启属于自己的旅程,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瞬间。

因为这才是我记录这段旅行,并把它通过文字传达给你的意义。

重感冒的平安夜

因为从洛杉矶出发去往各地的航班比较多,而且价格相比较圣地亚哥也更便宜。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行程跟大部分驴友不太相似,会先绕远路先到圣地亚哥待上3天,再折回洛杉矶乘坐飞机各回各家。

在抵达圣地亚哥前,我们先会在圣芭芭拉度过一个晚上。离开莫罗贝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匆匆看了一个叫卡尔斯巴德的丹麦风情小镇后,就驱车前往圣芭芭拉。关于卡尔斯巴德这个小城,因为只停留了一个上午,所有我便没有着墨多少来介绍,但我准备了一些照片,相信大家看到之后会喜欢上这个小镇。

圣芭芭拉和卡尔斯巴德一样,有着有别于美国其他小镇的独特异国风情。圣芭芭拉城中许多建筑保留西班牙殖民时代风格,是个名副其实的“西班牙风情城”,但这个城市远比卡尔斯巴德要大得多。

圣芭芭拉算是我们从旧金山离开之后所到的最大的一个城市,我们抵达的时候是下午的1点左右,大概是前几天吹多了海风,是吃得太上火,我从昨晚抵达莫罗贝的时候就有一点点感冒的迹象。果不其然平安夜那天更严重了,我坐在车上止不住流鼻水,然而车子开过圣芭芭拉的街道时我还是超级开心的。因为今天我们没有任何所谓的景点要逛,就是逛逛这个小城,顺便购购物,绝对是完美的平安夜之选。

小伙伴们都说完全理解国内来的亲们到了美国之后抑制不住想要购物的欲望,因为即使加上加州政府征收的税(美国大多数州都没有退税制,但有一些州免税),这些商品的价格还是比国内要低,更不要说圣诞节这种大打折的时候了。我在来之前,就已经肩负着好几个国内小伙伴的使命,大家以一种恨不得把美帝搬空的架势列出了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

在旧金山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时间是在路上,虽然当时看到梅西百货在打折,但我们也没有去逛。之后所经过的小镇,虽说我每一个都喜欢至极,但小镇不比城市,实在是没有什么商店可以逛。况且我们在路上停留的时间也短,几乎白天都在一号公路的各个景点,自然也没有什么逛街购物的机会。而这一次在圣芭芭拉,赶在平安夜前一天,可以把今年犒劳自己的圣诞礼物买足。

趁着Jason和Kiki吃饭的时候,我跟菲哥决定上街逛一逛。圣芭芭拉的主街上,所有圣诞的灯饰已经高高挂起,各个大小商铺都在橱窗上贴满了“SALE”的标志,一些服装店的折扣最高低至75%。一个小时之后,当Jason和Kiki吃完晚饭与我们会和时,我们两人手上已经提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了。我一边流着鼻水一边认真地对看起来惊诧的他们问了一句:

“你说我要不要再买一个旅行箱?”

这是平安夜的前一个晚上,没想到隔天我的“流鼻水”就演变成了重感冒。

即使拖着病怏怏的身躯,也不能阻挡购物大军的脚步。我们开车从圣芭芭拉前往圣地亚哥的路上会经过一个Outlets,与其说是经过,不如说是小伙伴们为了满足我刚被勾起的购物欲,特意绕路带我去的。这个Carlsbad Premium Outlets并不算很大,里面的品牌也不算是很多,但却承载着我“第一次”在Outlets购物的意义。

早在国内出发之前,就已经了解美国的Outlets文化,特别是“北美省钱快报”一类的微博账号,常常会刷美国各地区的Outlets地址,加上圣诞新年的双节庆,折扣力度更是大到惊人。难怪在穷游之类的游记分享网站,网友们常常说Outlets几乎就被中国占领了,以至于我到了Outlets之后发现他们连广播都有中文版本。

开车将我放到Outlets之后,小伙伴们就开车去就近的海边看日落了。

晚上我们的行程团还会增加一名新成员--史意,这个来自浙江的小女生,目前在纽约州的伊萨卡(Ithaca)上学。她准备回中国度过新年,在回国前3天,与我们在圣地亚哥会合,参加我们最后一段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