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培养优秀孩子的超级实用技巧全攻略
10545400000033

第33章 表率法——好父母胜过好老师,父母要做好表率(2)

对儿童平等的尊重,体现在成人给予儿童发表意见的机会,并支持儿童合理的决定。这种做法并不仅仅意味着支持儿童的一个决定,同时还传达给儿童这样的信息:你有决定自己人生方向的权利,只要你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是合理的。

成人应当给予儿童做决定的机会,以培养儿童的果断处理事情的能力。例如:让儿童决定今天买玩具的种类。是买变形金刚还是买小汽车?星期天活动的内容,是逛公园还是打电子游戏?暑假里学习的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

成人切忌对儿童的生活做出全方位的强制规定,无论这种规定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会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自主决定自己事务的能力,在长大后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很可能不是冲动鲁莽,就是优柔寡断。

家长并不是无事可做,而应引导儿童尽量迅速做出合理的决定。

果断性品质所要求的就是迅速地做出合理的决定,合理意味着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迅速意味着当机立断的能力。未经深思熟虑就做出决定是鲁莽冲动,而深思熟虑后迟迟不能决断则是优柔寡断,这是与果断性相对立的两种品质。

首先,成人应教会儿童仔细思考,审慎地选择。由于儿童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有限,会不加思索地做出决定,但很可能立即就会后悔。所以,在儿童做出任何一个决定之前,成人都应明确地告知,这是自己作的决定,不能轻易改变,最好在下决心前仔细想一想。

其次,应引导不能迅速决断的儿童尽早作出决定。儿童由于缺乏判断力与决断力,或由于自身天性与兴趣的影响,会有优柔寡断的现象出现。例如,在选择玩具与活动内容时,出现两个都难以割舍的现象,成人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力,选择其中一样,并把原因告诉儿童。例如告诉孩子家里小汽车已有许多辆,还是变形金钢比较新奇,从而促使儿童早下决心。

但若是儿童作了在成人看来不合理的决定时,成人该怎么办呢?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人看来不合理的决定,儿童却自有道理,成人应尽量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接受儿童的决定,这种情况应是居大多数的。

另一种就是对儿童身心发展均不利的决定,确实应是不合理的决定了,若是不太重要的事情,可让儿童在尝试的基础上改变这个决定;若事情比较重要,成人应当在说明、劝导的基础上来引导儿童改变这个决定。如儿童在上完体育课后,还想玩一个需消耗体力的游戏,成人可向儿童说明道理,并建议玩一个儿童感兴趣的安静游戏。

在做决定之后,家长要督促儿童坚持自己的决定。

果断性品质还包含着作出决定后把决定贯彻到底的素质,即对毅力方面的要求。若有决断而不采取行动,“只说不练”,仍然不是果断性的完整含义。

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作出了一个决定:从今以后,回家做完作业后再看电视。坚持了两天,就放弃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孩子的意志力是比较脆弱的,易受自己情绪与外界情绪的影响,把决定付诸实践的能力较差,因此言行不一的情况常常出现。

所以,成人应把儿童做出的决定变成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口头或书面协议,有明确的奖赏与惩罚条款。若是书面协议,还可张贴在显眼的位置。在儿童能够坚持的情况下,过一段时间予以嘉奖。而当儿童不能够坚持执行决定时,则可提醒与警告,并可进一步采取强制性的惩罚。

儿童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性别与年龄不同,气质与性格各异,在意志果断性上的表现也不同,这种差异性便要求成人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对于鲁莽冲动的儿童应多培养其理智性和坚持性,对于优柔寡断的儿童则应着重于培养决断力与行动能力。中国几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面对性格特征明显不同的两个弟子,分别做出了“想干就干”与“审慎多问”的指示,这是果断性品质教育方面的良好典范。

年龄的不同也影响着培养果断性品质的方式。毫无疑问,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成人所提出的要求应越来越高。在方法上,低龄儿童如幼儿(3-6岁)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与能力的相对低下,要求成人更多采用引导的方法,而对于年龄较大一点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更应注意儿童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在内容与范围上,低龄儿童做决定的事务应多是属于生活范围的小事,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则可扩展到家庭、班级与学校事务。

对于性别不同的儿童,按照传统习俗在果断性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女孩,成人通常更多地要求服从与细致,相应地对其决定前的深思熟虑作出较高的要求,而对于男孩,通常成人要求主动与独立,并且对其当机立断的能力更为注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两性都同样都需具备自主性与果断性的品质。

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尊重、平等、民主这几个方面。有利于建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尊重的意识。

家长运用的一个原则,就是要首先表明你对事件的立场,例如:“我不喜欢你穿膝盖磨破洞的牛仔裤到学校去,我觉得这样对老师及上课不尊重,穿那样到学校去不太合宜。”若小孩坚持不同意见,听听他的说法:“可是每个人都是那样穿呀!明天班上集合要献唱时,我就会穿比较正式的衣服。”放开胸襟去聆听,如果自己也觉得认同,就要勇于承认。“好吧!听起来满合理的。”

如果你不认同的话,就得解释原因。“那天我去学校接你,大部分的小孩都穿得很整齐呀,破洞的牛仔裤只适合周末穿。”然后,别让这类的对话沦为唇枪舌战,“我听到你的意见了,如果你喜欢穿破牛仔裤的话,那就穿吧!但是要在合宜的场合穿,我觉得穿去上课,场合不对。下课后,你高兴怎么穿都随便你。”

没有人喜欢被否定,这比不过问还糟糕,因为被否定会令人觉得不受尊重,还有受伤害的感觉;后者只是令人有点烦而已。当你跟小孩表明立场的时候,就等于告诉他,他有权知道你心中的想法及做法。当你聆听他的想法,也等于是在告诉他,你在乎他的观点。

而且,真心诚意的沟通,比进行争辩要重要许多。小孩会察觉出来你愿意倾听的真诚,自然就不会那么好辩,容易生气,特别是在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不但表达了对小孩的体谅,同时你自己也在稍作让步。他从坚持不妥协到退让的程度,会随着你愿意去斟酌他的想法而提高。

父母的权威不是建立在命令的基础上,“我说什么你就给我做什么”,而是建立在传达你对小孩尊重的基础上,同时,孩子不会有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你是在教导他们如何‘敬人之人,人恒敬之’的道理。

表明自己的立场。不管任何时候,你表明自己的立场,真诚的倾听孩子的心声,都是在鼓励他独立的思考。

米萝下星期五晚上想跟她的两位朋友外出,预定待到很晚才回家。妈妈认为她太小,不宜在外逗留太久,并且也认为她花太多时间,跟这两位朋友混在一起,这令妈妈很不舒服。虽然他们看起来,还算乖巧,不过妈妈认为,他们在家一定没有受到适度的管教。

“我们只是想去比萨屋,然后去中学晃一会儿”米萝坚持己意地说。

“抱歉了!”妈妈摇摇头说:“只可以去吃比萨,然后就得回家,现在天色暗得早,学校有时也会有混混出没。老实讲,米萝,我觉得露露和凯特老做些超乎年龄的事。”

“哦!你老是把我当小婴儿。”米萝气呼呼地叫着。

“我可没把你当小婴儿看。”妈妈平静地说。

“我想跟我朋友一起玩嘛!”米萝坚持到底地说。

“你可以跟他们一起去吃比萨,可是吃完之后就得回家,我不管你怎么跟他们说的。就说我们太严格,把罪怪到父母头上就好了,就说:你也很讨厌这样,不过我父母就是这样。如果还是不成,撒点小谎也无伤大雅,就说我们家有客人,或是你要写作业,或者说我们全家要外出。”

“这样很不公平。”米萝一直辩解:“凯特要……”。

“我会这样决定是觉得这样对你最好。”妈妈平静地回答:“我了解你想跟朋友在一起的心情,你可以跟他们一道吃饭,就是这样。如果你觉得不够公平,那就现在说。或是你就待在家里吃晚饭,你自己选哪一样?”

“去吃比萨。”米萝走开时还念念有词。

“请在六点半以前回家。”你说“祝你玩得愉快!”

米萝虽然不大高兴,可是妈妈晓得她会明白两件事:第一,妈妈了解她心里的想法;第二,妈妈把她的安全摆在一切之上,她觉得妈妈爱她,虽然受到了限制。

就像米萝的妈妈一样,她不仅传达自己对孩子的信心,认为他有能力做出理性的判断,同时也表达你希望他这么做的心意。这样等于告诉他,他有权表达自己,值得让别人去聆听他的心声。建立这种互相沟通的模式,代表你们双方都能从中学习,永远敞开胸怀去体会不同的观点,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不过,得设下底线。这样才不会争辩不休,同时也在自我掌控的范围内。你希望小孩明白他的观点当然重要,但你应主导整个情势。关键在于在广纳意见之后,再选择其一作决定。如果你可以把这样的意见表达出来,那就等于告诉他独立思考是值得努力的事。

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如何思考是很重要的。

家长当然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和需要,但是我们也必须认清孩子任性的无理要求或真正的需要,才能施予不同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