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智慧必读丛书)
10545500000024

第24章 以良好心态与行动选择成功(7)

30岁,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轻微下降:皮肤失去弹性,出现皱纹。听力开始下降(最佳听力时期在10岁)。心脏的肌肉变厚。脊椎骨彼此距离缩小,身体的姿势前倾。女性达到性高峰。人体发育达到顶点。

40岁开始,可以明显看出衰老:出现白头发,发际后移。大多数男性在45岁后出现远视。身体抗病能力下降,杀灭癌细胞的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杀灭其他病菌的能力也下降。体重稍有增加,身高降低。

50至55岁,衰老速度比较快,皮肤松弛,皱纹显而易见。味觉迟钝。多数女性月经停止,生育能力丧失。胰脏的胰蛋白酶和胰岛素分泌减少,易患尿崩症。拇指指甲生长缓慢。

55至60岁,衰老变得更加剧烈,脑细胞机能低下。男性说话声音更高,并且声音发颤。肌肉及其他组织退化,体重减轻。但由于新陈代谢低下引起体内脂肪积蓄,因而体重减少并不明显。而男性仍保持一定生殖能力,但精液量减少。

60至70岁,衰老速度相对减慢:身高比青年期降低2至3厘米,味觉更加迟钝,只有青年期功能的30%—40%。肺活量较青年期下降50%。60岁的人,肌肉力量只有25岁时的一半。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无法抗拒时间在我们身上刻下一道道印记,更无力改变生命终归会结束的现实。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悲观,因为我们可以改变对待生命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心理年龄。

据报道,有一位名叫弗拉索夫的俄罗斯老人,在过完61岁生日之时,郑重地向家人宣布:他决定徒步穿越俄罗斯。家里人都坚决反对,因为这一路要经过漫长的人迹罕至的山林,并且大多数时间都要与冰雪相伴。面对这一艰险的行程,即使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不敢做决定,一个老人又怎么能完成呢?

但是老人的信心丝毫没有动摇,他最终说服了家人,同意了他的这个决定,但接下来的难题是,必须找一位朋友相伴。

刚开始,有一位挚友陪伴弗拉索夫老人一起行走。但是,那位朋友只坚持到西伯利亚的托木斯克,大约行程5000公里,便告退了。

此后,弗拉索夫老人孤身一人,在西伯利亚旷野上跋涉。

经过艰苦跋涉,他到达了俄罗斯最东端的萨哈林岛。但是,他并不满足这一壮举,而是继续北上,终于到达了与阿拉斯加隔海相望的楚科特加半岛。弗拉索夫老人总共花费了13年的时间,徒步3万公里,横穿了俄罗斯,从而创造了个世界奇迹。

记者在采访他时问:“你这么大的年纪,为什么还要做出这么一个常人难以承受的决定呢?”

老人的神情非常平静,微笑着回答说:“我只是用行动来证明,一个人在退休和进入70岁高龄之后,仍然可以生活得朝气蓬勃。只要你的信念不老,那么衰老的只是年纪。”

的确,变老的,只是年纪!

契柯夫在他的《生活是美好的》一文中,这样写道:“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着火了,那你应该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

“要是有穷亲戚上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是要喜气洋洋地叫道:很好,幸好来的不是警察!

“要是你有一颗牙痛起来,那你该高兴:幸好不是满口的牙痛。

“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很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到眼睛里!”

契诃夫在文章最后写道:“以此类推……朋友,照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活就会欢乐无穷了。”

点燃希望的灯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的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叫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惟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生存的支柱,有了希望,生命之树才会常青!

很多人就是因为对治愈疾病一直抱有希望,才会忍住病痛的折磨,坚持着活下来。而当你心中的希望之火熄灭了,停止了追寻生命的步伐,死亡之神的脚步也就近了,

从前,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老一小两个相依为命的瞎子,每日里靠弹琴卖艺维持生活。一天老瞎子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将离开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头,紧紧拉着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说:“孩子,我这里有个秘方,这个秘方可以使你重见光明,我把它藏在琴里面了,但你千万记住,你必须在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才能把它取出来,否则,你是不会看见光明的。”小瞎子流着眼泪答应了师父。老瞎子含笑离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用心记着师父的遗嘱,不停地弹啊弹,将一根根弹断的琴弦收藏着,铭记在心。当他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当年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小瞎子已到垂暮之年,变成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双手颤抖着,慢慢地打开琴盒,取出秘方。

然而,别人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泪水滴落在纸上,他笑了。

老瞎子骗了小瞎子。

这位过去的小瞎子如今的老瞎子,拿着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为什么反倒笑了?就在拿出“秘方”的那一瞬间,他突然明白了师父的用心,虽然是一张白纸,但却是一个没有写字的秘方,一个难以窃取的秘方。只有他,从小到老弹断一千根琴弦后,才能了悟这无字秘方的真谛。

那秘方是希望之光,是在漫漫无边的黑暗摸索与苦难煎熬中,师父为他点燃的一盏希望的灯。倘若没有它,他或许早就会被黑暗吞没,或许早就已在苦难中倒下。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盏希望的灯的支撑,他才坚持弹断了一千根琴弦。他渴望见到光明,并坚定不移地相信,黑暗不是永远,只要永不放弃努力,黑暗过去,就会是无限光明。

真正的敌人是自己

一些成功学研究大师分析许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天时不利,也不是因为能力不济,而是因为自我心虚,自己成为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碍。这些人真正的敌人是他们自己。

每个人在一生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怀疑自己,或自觉不如人的时候。

其实,不必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较来决定自己是否成功,应该以自己的成就和能力来决定自己是否成功。

拿破仑·希尔指出: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如果你都能够尽力而为、尽情而活,你就是“第一名”!

许多人喜欢看NBA的夏洛特黄蜂队打球,特别喜欢1号博格士。他身高只有1.6米,在东方人里也算矮子,更不用说在即便身高两米都嫌矮的NBA了。

据说博格士是NBA有史以来破纪录的矮子。但这个矮子可不简单,他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精准,甚至在高个子队员中带球上篮也毫无所惧。

每次看到博格士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心里总忍不住赞叹。其实他不只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酷爱篮球者的心。

博格士是不是天生的好手呢?当然不是。

博格士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他非常热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玩耍。当时他就梦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为NBA的球员不只是待遇奇高,而且也享有风光的社会评价,是所有爱打篮球的美国少年最向往的梦。

每次博格士告诉他的同伴“我长大后要去打NBA”时,所有听到他的话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笑倒在地上。因为他们“认定”,一个1.6米的矮子是绝不可能混到打NBA的地步!

他们的嘲笑并没有阻断博格士的志向,他用比一般高个子的人多几倍的时间练球,终于成为全能的篮球运动员,也成为最佳的控球后卫。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像一颗子弹一样;运球的重心偏低,不会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抄球常常得手。

战胜自己的畏惧,曙光就在前头。

四十几年前,华德·迪斯尼连维持自己的三餐都成问题,现在全世界的人几乎都深爱他所创造出来的卡通人物。

这位从前经常身无分文,如今却已成为大资本家、大企业家的华德·迪斯尼,将所赚到的钱又全部投注在事业上。他表示:“与其每年继续赚上数百万元,不如制作更好的电影回馈给观众。”这种执著的精神委实令人钦佩。

迪斯尼原本是住在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最初的心愿只是想当一名画家。某日,他到堪萨斯城的明星报社想找一份差事,他把自己的作品呈示给主编看,主编瞧了几眼便说:“不行,你一点也没有绘画的才能嘛!”迪斯尼听毕,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

不久,他终于找到一份工作,工作内容是装饰教会的绘画。但是,由于他的薪资过于微薄,根本无法租一个像样的工作室,所以,他只好将父亲的车库改装成自己的工作室。虽然那时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但当迪斯尼日后回忆起那段日子时,更深深地体悟到,正是因为当初在那弥漫着汽油味和机油味的车库中工作,才激发了他的创作潜能,使他创造出风靡全世界的米老鼠。

有关米老鼠产生的过程,有一段极为有趣的故事:某日,一只老鼠在迪斯尼的工作室中跑来跑去,他于是放下手上的工作,一直盯着老鼠看,不久并拿些面包屑丢给老鼠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逐渐地,那只老鼠竟与迪斯尼熟悉起来,而且终于爬上画板。后来,迪斯尼到好莱坞去谋求发展,他制作了一连串的卡通电影,例如“奥斯华幸运兔”等,但却全部失败。由于工作毫无进展,他变得身无分文。但他并没有灰心,没有放弃。有一天`,当他正在寄宿的房间中思索自己的未来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影像,那就是堪萨斯城车库内的那只老鼠。于是,迪斯尼立刻动手画出那只老鼠可爱的模样——这就是米老鼠诞生的由来。

目前,在好莱坞拥有最多影迷、收到最多信件的明星便是米老鼠。它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明星。

此后华德·迪斯尼每周必会到动物园去,以便研究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叫声。

某次,他想起儿时母亲曾讲过一个“三只小猪与大野狼”的故事,他觉得很有趣,遂决定制作成彩色电影。然而,工作人员对此构想均持反对意见,虽经迪斯尼一再提出计划,工作伙伴们仍然反对,不得已只好暂停计划。

后来,经过迪斯尼再三的要求,终于与伙伴们达成共识,决定试试看。尽管如此,他们谁也不敢对这部电影抱有太大的期望。同时,他们觉得制作一部米老鼠的影片需要90个工作日,如果“三只小猪与大野狼”也得花费同样的时间,未免太浪费,所以大家决定以60个工作日来完成这部电影。

结果,这部电影刚一推出就马上赢得全美观众的热烈赞赏,并且创下了重映七次的记录,这在卡通电影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

“一切成功的秘诀即在于热爱自己的工作”——人生如果仅是为了追求财富,那么便失去其真正意义了。迪斯尼的成功,正是由于他对工作的执著所促成。

做任何事只要半途而废,那前面的辛苦就等于白费。惟有经得起风吹雨打及种种考验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此,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放弃,要一直不断地努力下去,以求取最后的胜利。

人生的成功如登梯,爬得越高越累,但是只要你不放弃你就能走上顶层。

电影明星史泰龙,在未成名之前十分落魄,身上只有100块美金,甚至连房子都租不起,每天睡在车里。当时,他立志要当演员,自信十足地跑到纽约的电影公司应征,但因为外貌不出众以及说话咬字不清而遭拒。但他没有就此放弃,在被拒绝了1500次以后,他写了《洛基》剧本,并且拿着剧本四处推荐,又被拒绝了1800次,但是,他还是不灰心,终于遇到一名接纳他的老板,坚持到底的史泰龙如愿以偿,最后成为名闻国际影坛的超级巨星。

恒心是走向成功的基础。当你在向目标挺进的时候,千万别被别人嘲弄的声音、讽刺的话语、卑鄙的评论所吓倒,只有蒙起你的耳朵,别去理睬他们,才能继续前进。

假使你在人生旅途中遇上了麻烦或阻碍,你及时去面对它、解决它,再继续前进,这样问题才不会愈积愈多。同时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其他问题有时也自动消失了。

只要坚持不懈,很快地,你就会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转变,干劲增强了,自信心也提高了,你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活。你的工作也比过去做得更多更好,你的人际关系也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你在前进的时候,一步步向上爬时,千万别对自己说“不”,因为“不”也许导致你决心的动摇,放弃你的目标,从而返下楼梯,前功尽弃。

如果通往成功的电梯出了故障,请你走楼梯,一步一步来。只要还有楼梯,或是任何梯子,通往你想去的地方,电梯有没有故障都是无关紧要的事了,重要的是你不断地一步一步往上爬。

逆境是人生的必修课,不要被逆境吓倒,只有坚持才能使你拿满学分。

下面是一位成功训练专家的真实故事。

1992年,南下海南特区一年的他走上了创业之路,他参与创立的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规模曾超过2亿元。后由于碰上国家宏观调控,未能顺利渡过“房地产泡沫潮”的公司于1995年宣告破产,他的身上也一下子背上了一大笔债。

经过对形势的分析比较,他决定到深圳去开始新的创业。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且身无分文,想打下一片天地谈何容易。两年中他先后遭遇三次大的失败,最穷困潦倒时经常口袋里拿不出钱来吃饭……困境中的他这时想起了自己曾在海南听过的成功训练课,身无分文的他决定将此作为新的创业起点,他走上了自由职业讲师之路,讲授的就是对他影响颇深的成功学。

而他自己也正是在用这些方法来激励和鼓舞自己。从每天出门前照镜子给自己以鼓励,到进行自我训练来改变思维习惯,从订立并付诸实施三年成为百万富翁的目标计划,到通过增加做俯卧撑的次数来强化自己的意志力……由于融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的课很受学员的欢迎。开始时,他只能靠每晚1小时36元的讲课费度日,到了第二个月,他一天能得到2000元的讲课费;再后来,他每小时讲课费达到8000元。这离他失意地告别海南只有四年左右的时间。

现在,他成立了自己的主要从事成功训练的咨询公司,手下有五十几个员工,这在咨询公司中已属于中等偏上的规模了。

当我们遭遇挫折、陷入困境时,往往容易感叹世事不公,或者抱怨,或者等待。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会被逆境打垮,他们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都能鼓励自己,并且会尽量将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周围的同伴;永远积极乐观,从不抱怨,总是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准备,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地行动,因此他们总能让希望之火重新点燃直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