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快乐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10545700000020

第20章 快乐总与自由和创造相伴(10)

提起节俭,人们马上就会想起金钱,其实节俭不仅适用于金钱问题,而且也适用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从明智地使用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到养成小心翼翼的生活习惯。节俭意味着科学地管理自己和自己的时间与金钱,意味着最明智地利用我们一生所拥有的资源。

罗斯贝利勋爵在论述节俭时认为,所有伟大的帝国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节俭。

"就拿伟大的罗马帝国来说吧,它有许多方面在历史上都是最伟大的,曾经一度雄霸世界。它因节俭而建国,然而当它奢侈浪费时,就开始衰退并走向灭亡。又比如普鲁士,它开始时是位于北欧的一个小而窄的沙滩地带。正如有人所说的,从普鲁士的地形到它全副武装的居民,所有这一切都使普鲁士咄咄逼人。弗雷德里克大帝赋予普鲁士以节俭的品格。他甚至通过近乎吝啬的节俭手段敛聚了巨额的财富,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节俭最终成为普鲁士建立伟大基业的有力武器,并且今天的日耳曼帝国也由此发迹。再比如法兰西,在我看来,法兰西实际上是最节俭的国家。我不知道法兰西人是不是总把钱存在银行,是不是也像其他某些国家一样去计算有多少存款。然而,在1870年这个灾难的年头以后,当法兰西顷刻间被外国军队击败,因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承受的赔款而遭受重创时,你知道什么事情发生了吗?法兰西的农民把他们多年的积蓄统统献给了国家,在短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时间内付清了巨额赔款和战争费用。罗马和普鲁土以节俭建国,而法兰西以节俭救国。"

节俭不仅是敛聚财富的一块基石,也是许多优秀品质的根本。节俭可以提升个人的品性,厉行节俭对人的其他能力也有很好的助益。节俭在许多方面都是卓越不凡的一个标志。节俭习惯表明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也证明一个人不是其欲望和弱点的不可救药的牺牲品,他能够支配自己的金钱,主宰自己的命运。

一个节俭的人是不会懒散的,他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他精力充沛,勤奋刻苦,而且比那些奢侈浪费的人更加诚实。

如果你养成了节俭的美德,那么就意味着你证明了自己具有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意味着你已开始主宰你自己,意味着你正在培养一些最重要的个人品质,即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谨慎小心、深谋远虑,以及聪明机智和独创能力。换言之,就表明了你有生活的目标,你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

一个作家在谈到节俭时说:"节俭不需要超常的勇气,也不需要超常的智力和任何超人的本领,它只需要常识和抵制自私享乐欲望的能力。实际上,节俭不过是日常工作活动中的常识。它不一定要有强烈的决心,而只要有一点点耐心和自我克制。养成节俭习惯的方法就是马上开始厉行节俭!自我克制者越节俭,节俭就变得越容易,他们为此所做的牺牲就越快得到回报。"

资金的生命在于转动

初涉商场比较顺利地赚到一笔钱,就想打退堂鼓;或把这一收益赶紧投资到家庭建设之中;或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或一味地等靠稳妥生意,避免竞争带来的风险,而不想把已赢得的利润又返回投资做生意再去赚钱,更不想投资到带有很大风险性的房地产、股票生意之中。从而造成把本来可以活起来的资金封死了,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实,经营者最初不管赚到多少钱,都应该明白俗话中所讲的"家有资财万贯,不如经商开店"、"死水怕用勺子舀"这个道理。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钱再多也不够花。为什么?因为"坐吃"必然带来"山空"。试想,一个雪球,放在雪地上不动,只能是越来越小;相反,如果把它滚起来,就会越来越大。钱财亦是如此,只有流通起来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正所谓"钱财滚进门"。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爱钱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变卖以后,换成一大块金子,埋在墙根下。每天晚上,他都要把金子挖出来,爱抚一番。后来有个邻居发现了他的秘密,偷偷地把金子挖走了。当那人晚上再掘开地皮的时候,金子已经不见了,他伤心地哭了起来。有人见他如此悲伤,问清原因以后劝道:"你有什么可伤心的呢?把金子埋起来,它也就成了无用的废物,你找一块石头放在那里,就把它当成金块,不也是一样吗?"

现在,大家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人所劝说的话,是颇有一番道理的。那个藏金块的人是一个爱钱的人,他把金块当做富有的标志,忘记了作为"钱"的黄金只有在进行商品交换时才产生价值,只有在周转中才产生价值,失去了周转,不仅不可能增值,而且还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那么和埋藏一块石头,确实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那个人能够把黄金作为资本,合理地加以利用,一定会赚取更多的钱。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对资金做过生动的比喻:"资金于企业如同血液与人体,血液循环欠佳导致人体肌肤失调,资金运用不灵造成企业经营不善。如何保持充分的资金并灵活运用,是经营者不能不注意的事。"拿着这位成功的企业家的比喻,我们试想一个问题,即便一个公司领导手中有一定数额的资金,但他从思想上已不再愿意把钱用来再赚钱,不愿意把钱用来周转,那么对于他未来的事业来说,就像是人体有了充分的血液,但心脏已坏死,不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一样,他的事业也会静止不动而死亡。

马克思谈到资本的时候曾说过这么一句:"它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在现代商场上,持在经营者手中的钱,虽与资本在本质上有区别,但就运动性而畜,却是一致的。经营者只有把手中的钱再合理地运用到经营过程中,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资金只有在不断反复运动中才能发挥其增值的作用。经营者把钱拿到手中,或死存起来,或纳入流通领域,情况则大不相同。经营者完全可以把钱用以办工厂、开商店、买债券、买股票等等投资之中,把"死钱"变成"活钱",让它在流通中为你增利。其实。学过一点资本论的人都知道,流通增利的奥妙在于钱财能够创造剩余价值。一个简单的道理,用货币去购买商品,然后再把商品销售出去。这时所得到的货币已经含有了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原来的货币已经增值了。假若经营者能够出色地管理着自己的工厂,办好自己的公司,看准炒股的时机,让它健康地运作,时间越长久,钱财的雪球便越来越大,经营者手中的钱财也会变做一棵摇钱树。

也许有许多经营者会反对上述的阐述,也许有许多经营者还是认为储蓄能够使自己的钱财四平八稳的增值。是的,储蓄不是不好,但世上有哪个百万富翁是靠储蓄起家的?经营者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储蓄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不是经营者储蓄的钱重要,而是那份决心,自制才重要。经营者千万不要指望你的储蓄会使你致富。即使地下市场的高利息也不足使你致富。一块钱在一年内赚不到15%,便是错误的投资。也许你说储蓄很安全,赚利息也很容易。试问一下,当你知道死储蓄只会使你一天比一天穷困,你还会觉得安全吗?

安全与否,事实上与你的钱又有什么关系?是借出去安全呢,还是拥有比较安全?从现实生活中以往记录显示,将钱存人银行,最多可以获取6%的利率,甚至更低。不说别的,以6%的利率,等上12年后才能使一元钱变成两元钱,更需要使你清楚认识的是,只要10年时间,通货膨胀就可以使你的购买力降低一半。有些经营者在投资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分不清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区分。稳定性是在未来一定的年限中,投资报酬率保持一定的数字,而安全性,是使你的购买力保持着相同的程度,你可以保持稳定的投资,但不见得安全。就像你每年很稳定获得6%的报酬率,在同时,通货膨胀也很稳定地降低了你的购买力,稳定但不安全。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资金的生命也在于运动。作为金钱可以是静止的,而资金必须是运动的,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资金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害怕孤独,不堪寂寞,需要明快的节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把赚到的钱存在手中,把它静置起来,总不为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的上策。因此,奉劝公司领导们:尽管你家有万金,你还是应该继续努力,而不能"坐吃山空"。从这一古训出发,你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既然剩余价值是从货币--商品--货币流通中产生的,那么,为什么不用已有的钱财去投资经商,而把他死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