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快乐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10545700000004

第4章 有好朋友是一生的快乐(4)

赞美中所谓的"大"就是对方明显的优点和长处,而"小"则是指微小的容易被忽视的优点和长处。赞美的时候,注重大的方面很重要,但是小的方面也不能忽视,因为很多人更在意小处的赞美,这是不能忽略的部分。所以在生活中不能对某些"小事"熟视无睹,只要是好事,无论大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赞美。对很多人来说,能被人注意到自己"小"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赞美,他会很感激赞美的人,产生好感的程度也就会增加。不过赞美的人也要记住,赞美要适度,如果小题大做,只能起到反作用。

一个人搭计程车,下车时,他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是在寻我开心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是呀!"司机说完,便驾车离开了。

"你为什么会这么说?"他的朋友不解地问。

"我想让城市多点人情味,"他答道,"唯有这样,这城市才有救。"

"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怎能办得到?"

"我只是起带头作用。我相信一句小小的赞美能让那位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今天载了20位乘客,他就会对这20位乘客态度和善,而这些乘客受了司机的感染,也会对周遭的人和颜悦色。这样算来,我的好意可间接传达给上千人,不错吧?"

"但你怎能确定计程车司机会照你的想法做?"

"我并没有确定,"那人回答,"我知道这种做法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尽量多对人和气,多赞美他人,即使一天的成功率只有30%,但仍可连带影响到数百人之多。"

"明暗"并举

明,就是指当面的赞美;暗,就是指背后的赞美。虽然当面的赞美是必要的,但是背后的赞美也是不可忽视的。背后的赞美也许不为人知,却会让人感到你的真心。如果只在人前赞美,背后却说此人的是非,那是小人的表现,说明之前的赞美是虚伪的,可能是动机不纯了。所以只有人前赞美,背后也以同样的态度赞美,才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赞美。这里,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明暗"并举的赞美。因为大部分当面赞美别人的话都多少带有一点恭维的成分,对被赞美的人来说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背后的赞美,借"第三者"之口的赞美,更容易让被赞美者接受,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恰到好处

如果你身边的人取得了好成绩,你就应该由衷地对他说:"做得好,你真的很不容易。"对方就会觉得很高兴,因为你肯定他的成绩是别人所达不到的。如果你说的是:"你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是难得!"对方也许会觉得你的话是在讽刺他,虽然也可能你根本没那个意思,可是说出的赞美却给人以言不由衷的感觉,所以真正的赞美应该是恰到好处的。

总之,在人际交往中,因重视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进行适当的赞美,不需过多的言辞,就能让对方产生好感,从而获得很好的人缘。当然,赞美需要掌握分寸,要讲究艺术,更要讲究限度。交友忠告:尝试夸赞你身边的人,爱人、朋友、同事都可以,可以夸赞对方的衣着,或者发型,或者好的气色。要发自内心的、真心诚意的夸赞别人。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当面夸赞,一张卡片,一条短信,都是不错的选择。

懂得倾诉更要懂得倾听

为人处世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学会听别人说话,这是对人的基本尊重。对于别人说的话,需要耐心地、仔细地倾听,因为这样才是对人尊重的表现。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有些人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认为自己在这个方面懂得的多,就不顾对方的感受任意打断对方的话,进而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行为是相当不尊重别人的。所以应该尽量在别人把话说完之后再说话,不要随便打断或插入对方的话,打断对方思路,让人产生反感。但是真正的倾听应该是有选择的,而不是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还应该主动地回复。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如果你不赞成对方的观点,应该以婉转的态度表示你的疑问,比如"对不起,打断一下,我觉得你说的观点有错误。"即使要指出对方的缺点,也要用委婉的口气去说:"我记得好像不是这样的……"对方就能明白你的疑问,从而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倾听不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一个真正的听众,能激起倾诉者的情绪、思维,以及对方的想象力。因为倾听不仅是一个用耳朵去听的过程,而且要在倾听时,用自己的身体语言、简单的话语,给对方以鼓励。倾听还要注意根据地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倾听方式。如果你的地位比说话的人低,就不仅要认真地听,有必要的时候还要做笔录摘要,这就会让说话的人感到你的重视,会有很好的效果。当话题里有不明白或不清楚的地方,就主动提出来,请对方再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面对地位比你高的人,你的态度应该是坦然的,而不是唯唯诺诺的,更不能向对方表示过度的献媚,过度的低头哈腰只会让对方看不起你。如果你的地位比说话人的高,就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听话时所表现出的诚意,以关心的真诚的态度认真地倾听,让对方感觉到你愿意听他说的话。即使对方是向你发牢骚、抱怨,态度还很不友善,也不要因此冷对别人,不要马上出口责备对方,而应该通过倾听,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因为通常地位低的人在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说话的时候,都会认为只有愿意倾听的人,才是真正了解、关心他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会对你更加信任和尊敬。有的人是很好的听众,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倾听的姿态及附和的话语,表示对倾诉者的重视。但有的人却不是一个好的听众,他们毫不顾及倾诉者的暗示,毫不客气地打断对方的话,甚至插进自己的意见,自顾自地说下去,完全转换了身份。

有一次,君去参加好朋友在家里举行的小型派对。其中有个男士引起了君的注意,因为这个男士非常喜欢打断别人的对话,而且自己说话的时候完全不注意听众的反应。君的好朋友谈起一个共同的朋友,告诉君,那个人最近出了车祸。还不等君说话,那个男士就插嘴说道:"天啊,那还真是不幸,是不是因为他的技术不好?你知道我也开的是那款车,我觉得……"君和好朋友只好耐着性子听完那个人对车的评价,然后君的好朋友说出医院的名字,打算和君约个时间去探望一下。没想到那个男士又插嘴了:"那家医院啊?我给你们说,那家医院不好,我的一个朋友曾经住过,那里的条件……"君注意到好朋友的脸色很不好看,就找了一个借口拉着她"逃离"了那个没礼貌的男士。"我以后再不会邀请他参加我组织的活动了。"君的好朋友如此说。君心里也有同感。如果你赞同对方的观点,就在对方发言的时候,用点头的方式表示你的赞同,还要主动地回应对方的话。要是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有疑问,就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让对方为你再解释一遍。这样不但会让你清楚之前不明白的部分,对方也会觉得你专心地听了他说的话,进而也就会产生知己的感觉,话题也就能更深入地表现出彼此内心的真实想法。

人在交谈的时候,一些下意识的动作能表示对对方话题的反应。比如两眼凝视对方,就表明你对所听的话题产生了兴趣;如果眼睛东张西望,就表示你心不在焉;而有意无意地看手表,则传递出你不耐烦的信息,表示你不想听下去了。倾听的时候还要注意表情的变化,要与对方的神情和语言相一致。比如当对方说的话很幽默时,你的笑容就是鼓励对方说下去的最好方式。不过表情的反应一定要自然,不要做作,更不要做假。交友忠告:倾诉前,把自己假想成倾听的对象,问自己是否对所倾诉的话题有兴趣,会不会觉得此话题毫无意义。

倾听的时候,要做到全神贯注,能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听,而且听得很仔细,可以用一些手势、动作表示你在倾听。

守口如瓶,保守秘密

朋友之间必须患难共济,那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友谊。你有伤心事,他也哭泣;你睡不着,他也难安睡。不管你遇上任何苦难,他都心甘情愿与你分担。

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人之交,信为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讲诚信和信用,因为这是人起码应该遵守的生活准则。如果没有朋友,人生不过是一片空白;但如果没有诚信,则无友谊可言。在西方国家,据说有这样一个交友准则:"替对方保密。"这其实和我们的传统美德"人之交,信为本"是一样的。

青青在某公司实习,主要负责做文件信函的处理工作,每天要拆阅大量的信件,然后分门别类送给有关部门或领导。一天,青青拆了一封只写有"总经理收"宇样的信,一看,竟然是涉及总经理夫人生活作风问题的私信。无意中知道了领导的隐私,该怎么办?青青很快冷静下来,把信装好,立即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单独把信交给他,并诚恳地说:"总经理,很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是您的私信,刚看了个开头,发现不对,就赶紧给您送过来了。这是您的私事,我向您保证绝对守口如瓶!"青青说到做到,得到了总经理的信任和欣赏,实习期满顺利转正。

每个人都有秘密,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隐私的东西。既然是秘密、是隐私,就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最多是朋友,尤其是好朋友之间的你知、我知。

一个人,当他到了青春期的时候,随着思想的成熟,自我意识也相应的加强了。这时候就开始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就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向别人保密,甚至是自己的家人和自己最亲近的父母也不例外。有意思的是,这个秘密却通常会告诉身边的好友,当然是有条件的,就是希望好友能为自己保密。如果朋友有意无意地泄露了秘密,那么不会有人再对他说秘密了,而泄露秘密的人也就失去了诚信。比如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伤心的事情,可能是家庭纠纷,也可能是生理缺陷等等,这些都属于不愿意让更多人知道的隐私,是秘密。可是这些隐私埋藏在心里会很不舒服,所以总想找个人说出来,希望有人能够倾听,适当给予一些意见。通常都会把这些隐私说给我们的好朋友,哪怕得到的只是朋友的一些主意,甚至几句安慰的话,对自己来说都很需要。

但是如果朋友把告诉他的秘密转述给别人,让隐私公开,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大的伤害。因为有些隐私一旦公开,就可能以讹传讹,最后歪曲原来的事实,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或损失。"人之交,信为本",只要是答应为别人保守秘密,或者是知道对方的秘密是不应该泄露的,就要切实地做到替人保密。张扬别人秘密,扮演"小喇叭"的人只能失去别人的信任,成为不讲道德的人。

古时候,有个小国的使者到邻居的大国朝见,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价值连城,让皇帝高兴极了。可是这小国的使者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以证明大国人才济济。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禀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回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回答:"答案正确。"

稻草从第一个金人另一边耳朵掉出来,这是指这个金人听事却不记事;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出来,就是说这个金人听事后就随意传播出去;而最后那个金人的稻草却掉进了肚子里,说明他把事记住了。做人也要这样,多做少说,做到善于倾听,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如果你的朋友把秘密告诉了你,即使他没有说要你保密,但也是出于对你的极度信任。而你将秘密泄露出去,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是对朋友的失信,必将失去朋友的信任。若是无意泄露的,好好向对方解释一下,或许朋友还会接受,取得对方的谅解;若你是有意张扬出去的,对方以后就不会再和你分享任何秘密,而你也可能失去朋友。只有能为朋友保守秘密、守口如瓶的人,才能获得朋友的信赖,才能加深友谊。相反的,如果忽视保密的重要性,不把保密当作一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是热衷飞短流长,做个没有诚信的"小喇叭",不但会失去朋友,还会失去周围所有人对你的信赖,最后也许会沦落到孤家寡人的地步。要想有朋友,就要做"守口如瓶"的人,而不做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小喇叭"。交友忠告:只要是朋友私下告诉你的话,即使对方没有表示让你保密,也千万不要做传播者。给自己一个设想,如果当你私下告诉朋友的话,在"第三方"那里听到,你会有什么心情。最惹人厌烦的人就是"小喇叭",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正在靠近这种人?

不要以为对方是你的朋友,是认识你的人,说话就毫无忌惮。有的时候,可能是你自己的一个小习惯,在说话的时候无意间表现出来,惹得双方都不愉快。人应该养成简单明了、不说废话的习惯。

沟通中,最忌讳废话

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候,最忌讳的是多言或废话,尤其是用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或者简单几句话就能表达出的意思,就不要说过多无用的话。其实朋友之间很多的话不必说得非常明白,对方也能领会,要对对方有信心。当然,这是一种沟通的技巧,需要双方的默契。所谓最好的说话技巧,就是能够在话题开始的时候,很自然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果为了表达一个意思,不断地解释,增加不必要的废话,只能招人讨厌。越是没有修养的人,越是容易在说话的时候,过多地做一个"发言人",毫不在意别人是不是愿意听,只顾自说自话。因为这些人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之所以不断地说话,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不过效果往往是相反的。

现在有不少人喜欢模仿西方人的说话习惯,尤其是模仿电视电影里的说话方式。其实西方人说话都比较简洁,这和语言本身有关,如果把影视中艺术化的语言习惯用在生活中,只能起到反作用。

炫耀又爱说教的坏习惯

每个人都有爱表现的心理,只不过各自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其实习惯说废话的人就是出于一种爱表现的心理,这样的人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如果你不仅废话多,还喜欢炫耀和说教,那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