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受青少年感动的人生忠告故事全集
10546500000008

第8章 洞察百态篇--用上帝的耳朵倾听(7)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被分配到一个僻远的林区小镇,作了一名不起眼的老师,工资低得可怜。其实我有着不少优势呢,教学基本功不错,还擅长写作。于是,我一边抱怨命运不公,一边羡慕那些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拿一份优厚薪水的同窗。这样一来,不仅对工作没了热情,很多事情都是草草应付,而且连写作也没兴趣。我经常发牢骚,整天琢磨着“跳槽”的事儿,幻想能有机会换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能够拿到一份优厚的报酬。

就这样,两年的时光匆匆地过去了,我的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写作上也没什么收获。这期间,我试着联系了几个自己喜欢的单位,但最终却没有一个接纳我。

就在我黯然抱怨命运不公之时,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一直想改变的命运--

那天学校开运动会,这在文化活动极其贫乏的小镇,无疑是件大事,前来观看的人特别多,小小的操场四周人山人海,围出一道密不透风的环形人墙。

我来晚了,站在厚厚的人墙后面,努力翘起脚也看不到里面热闹的情景。这时,身旁一个很矮的小男孩的举动,吸引住了我的视线。只见他一趟趟地从不远处搬来砖头,在人墙后面耐心地垒着一个台子,一层又一层,足有半米高,我不知道他垒这个台子花费了多长时间,不知道他因此错过了多少精彩的比赛,但他登上那个自己垒起的台子时,冲我粲然一笑,那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却是那样地清楚。

刹那间,我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简单的事情啊:要想越过密密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矮个的小男孩就要往高处站。要不靠别人,一个看似辛苦却很实用的办法,就是给自己脚下多垫些砖头。

我很自然地联想到在果园里常见到的一种情景--人们经常要站在凳子或梯子上,才能摘到高处的果实。

进而我联想到自己师大毕业以来,总是想改变自己的处境,总是在望着高处,徒然地翘着脚尖,却忘了“增高”的最好方式,便是给自己的脚下垫些实实在在的“砖头”。

哦,我明白了:要摘取远处的玫瑰并没有错,但不能踏坏眼前的菊花。那更大的机遇,需要珍视眼前的一个个小小的机会。

从此以后,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很快,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编辑的各类教材接连出版,各种令人炫目的荣誉纷纷落到我的头上。业余间,我不辍笔耕,各类文学作品频繁地见诸报刊,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

每当有人赞叹我事业有成时,我总要结合自己的经历,由衷地告诉他们:其实每个眼界高的人都一样,只要不辞辛苦,默默地在自己的脚下多垫些“砖头”,就一定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远方,就一定能摘到挂在高处的那些诱人的果实。

给自己的脚下垫一些砖头,就是让自己的视野再开阔一些,让自己志向再高远一些,让自己的登攀再向上一些,让自己的优秀再出类拔萃一些……给自己的脚下多点一些砖头,就是要学会审时度势,学会向别人学习和借鉴,学会克服自身的不足,学会在默默的耕耘中收获心中向往的美好。

有些美丽的梦不要急着绽开

高二那年,他和她都迷恋上了文学。由于整天忙着写稿、结交文友、跑印刷厂印他们自办的文学小报,他俩落下了很多功课。老师几次找两人谈话,劝他们暂停创作,先好好复习,等考上大学以后再用心写作也不迟。

她听从了老师的开导,开始和班上其他同学一样全力备战高考。

他却不以为然,依然为自己心中的那个作家梦而拼搏着,勤奋地写着那些很难发表的诗歌和小说。

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已从中游滑至最末位,她焦急地劝他赶紧停笔,否则会考不上大学的。他却固执地说:“等他将来在文学上有了成绩,可以再考鲁迅文学院的。”

结果,她如愿地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他很自然地榜上无名。因家人的极力相劝,他又心不在焉地在补习班里呆了一年,但仍迷恋着写作,结果再度名落孙山。当然,这两年当中,他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和他的付出实在不成比例。

而她,如今正悠然地在某高校一边教书一边写作,成绩斐然。

一晃,高中毕业十年了。在同学聚会上,已经研究生毕业、在文坛小有名气的她,给大多事业有成的同学们带来了两部新出版的作品集,大家一致夸赞她不愧为昔日文科班的才女。

她谦逊地说她可赶不上那个他,当初他的文学功底要比她好多了,上中学时他就有作品发表呢。可同学们却纷纷摇头,有好几个同学替他惋惜:“他要是先考上大学,再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然后再专心写作,或许我们班就有两位作家了。”

从大家的叙述中,她才知道:高中毕业后,家境贫困的他便到南方打工去了。生活的重负,把他抽得跟陀螺似的飞转,天天为保住一份谋生的工作而忙得焦头烂额,很快便无奈地疏远了文学。

其实,如今仍在为生计而疲于奔命的他,早已为自己当年的自以为是而深深地懊悔:在人生的路途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时是按严格的顺序排列的,是绝对不能轻易地颠倒的。就像有些梦幻尽管很美丽,在需要蕴藏在心底的时候,就一定不要急于让它绽开。

很多梦想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不能是急功近利的,需要做许多充分的准备,需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铺垫,需要眼光放得再远一点,需要设计好最佳的途径,需要科学地安排行动的顺序……如果简单而草率地抉择和割舍,也许会有一时的成功,但很难实现最终的心愿。很多时候,应该把梦想揣在心中,让梦想成为召唤和勉励,沿着选定的方向前行,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把梦想擎得更高。

不要与风向较劲

他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政府机关,工作很轻闲,许多人都把大块的闲暇时间都交给了喝茶、闲聊和游戏。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每周至少一次的所谓学习例会,其内容不过是读读报刊上的一些材料,或听几位领导冗长而空洞的讲话。很多人对那样的学习例会都心不在焉,但没人提反对意见,大家早已见惯不怪了。

他觉得在这样了无生气的单位庸庸碌碌地混下去,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但他无法放弃这份既体面收入又不错的工作,只得苦恼地劝慰自己现实一些,慢慢去适应吧。

那是夏日的又一次百无聊赖的学习活动,室内外的闷热和领导乏味的讲话,弄得许多人已昏昏欲睡。可是,管档案的老田却精神抖擞,他以手指为笔在桌面上比比划划,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引得他好奇叠生。他听说老田在45岁那年才开始迷恋书法艺术,如今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行销海内外,已出版多本字帖和专著。

怀着敬佩之情,他向仍是单位一名普通职员的老田请教,问其在那个缺乏进取意识的环境中是怎么走向成功的。老田淡淡地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只不过是懂得不跟风向去较劲儿罢了。”

“不跟风向去较劲儿?”他有些困惑地望着老田。

“是啊,我们每个人有时很难改变风向,但我们可以轻松地改变自己在风中的姿态,最重要的是别忘了自己的方向。”老田简单的话语里藏着深刻的生活感悟。

老田的一席话犹如一缕清凉的风,点醒了沉迷的他。没错啊,自己的方向是什么?自己又为心中的梦想付出了多少努力?与其坐在那里抱怨环境,不如马上行动,改变自己,就像老田那样,学会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

从那以后,他在勤勉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开始利用一切时间去一点点圆他大学时代诞生的作家梦,当别人闲聊、游戏的时候,他抱着文学书籍苦读、深思,学会了闹中取静、乱中取静,甚至不再讨厌那些无聊的学习活动,因为他已经渐渐地学会了在那样的氛围中,也能精神放松地构思自己的作品。

数年后,他的作品纷纷地见诸各类报刊或出版成书,并多次获奖,因他突出的创作业绩,他已被调入一所大学中文系,一边从事他向往的教学工作,一边安心文学创作,真正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大学同窗聚会时,不少同学在羡慕他的成绩之余,纷纷慨叹自己的工作环境不理想。这时,他便讲了老田的故事,讲了老田那耐人寻味的口头语--“别跟风向较劲儿”。

是的,我们每个人工作、生活的环境,或许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种种不如意,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懒惰、不进取的借口和托词,更不能消极地随波逐流,无论在什么样的风中,都应当亮出自己的旗帜,朝着自己的前方进发。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风向,但我们完全可以守住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