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10546600000021

第21章 寄钱

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成刚提出要母亲随他去长沙生活。母亲执意不肯,说乡下清静,城里太吵住不惯。成刚明白,其实母亲是舍不得丢下已长眠于地下的父亲。父亲是村小学老师,人不在了,原本不多的退休工资也没有了。成刚是个孝顺的儿子,临走时对母亲说,过去您总是不让我寄钱回来,今后我可要每月给您寄两百元生活费了。母亲心疼儿子,说,乡下开销不大,要寄寄一百元就够用了。母亲住的村子不通公路十分偏僻,乡邮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如今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亲人的信息,因此乡邮员在村子里出现的日子是留守村民们的节日。每回乡邮员一进村子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了,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邮件,然后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这天,乡邮员又来了。母亲正在屋后的菜园里割菜,当邻居张大妈一连喊了几声,母亲才明白是在叫自己,慌忙出门从乡邮员手里接过一张纸片,是汇款单。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我儿子成刚寄来的。邻居张大妈夺过母亲手里的汇款单看了又看,羡慕得不得了,说,乖乖,两千四百元哩!人们闻声都聚拢来,于是这张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欣羡。

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这么多钱,高兴得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给儿子写信。母亲虽没上过学堂,但父亲告诉她识得些字写得些字。母亲的信只有几行字,问成刚怎么寄这么多钱回来?说好一个月只寄一百元,一年只有一千二百元呀,可别只顾了娘弄得自己没了饭钱。成刚回信说,乡邮员一个月才去村里一次两次,怕母亲不能及时收到生活费弄得揭不开锅。成刚还说如今他工资不低,说好每个月寄两百元的,用不完放在手边也好应付急用呀。看了成刚的信,母亲甜甜地笑了,心想还是儿子想得周到。

过了几个月,成刚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只短短几句话,说成刚你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个月寄一次。成刚理解母亲的心情,母亲总担心儿子给她寄多了钱,弄得没了饭吃。成刚心想,过去母亲吃了不少苦,纵使做儿子的现在吃不饱饭也该先孝敬母亲呀,何况儿子赚的钱并不少呢。

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成刚因单位一项工程工期紧脱不开身,原打算回老家看望母亲的不能实现了。他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因为忙会忘了误事,只好又到邮局一次给母亲汇去两千四百元钱。二十多天后,成刚收到一张两千二百元的汇款,汇款是母亲退回来的。成刚先是十分吃惊,后是百思不得其解,正要写信问问母亲却又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上嘱咐说,要寄钱就按月给我寄,要不我一分钱也不要!原来是母亲因为成刚没听她的生活费按月寄的话而生气了。成刚知道母亲的固执做法还是为儿子着想,是出于对儿子的疼爱。成刚感动得泪水湿了眼眶,立即提笔给母亲回了一封信,说儿子以后按月给您寄生活费就是了,请母亲一定放心。

一天,成刚遇到了一个从家乡来长沙打工的老乡,成刚在招待老乡吃饭时,顺便问起了母亲的情况。老乡是母亲邻居,对母亲很熟悉,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尤其是乡邮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更是像过节日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成刚听着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明白了,母亲坚持要他每月给她寄一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十二次快乐。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再美丽、优雅、高贵、大方的词语,也比不上朴素、平淡、真实、生动的画面。美丽脱俗的言语最多只能收藏在我们的笔记本里,只有那真实的画面才能直达我们的心坎里,留下母爱永不消退的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