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10546600000077

第77章 造句

汉山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辛苦了一天,傍晚下班,还要撑着脚步,绕道"家访"--就是找找家长,特别是判分发生问题的时候。

家长刚下班回家。沏上一杯龙井,眼望绿雾如烟,肠胃自在舒张,看见班主任来了只好顺手让茶。

班主任微微喘着气,接过碧绿茶,不觉连喝几口,手里递过去作业本。家长竟觉着班主任太认真了,自己忍着叹气,皱着眉头打开本子--"造句:天真。昨天真倒霉。"

家长愣了愣,不由得暗笑:刘强这小子不是不会。就是犟。成心。

"造句:天气。过雨天气都不打一鼻孔出来。"

家长心想:还带气儿,过分了。也别说,思想倒活跃。

"造句:天天。李石叫天天不应。"

家长忖度:歪用成语。可用得还四平八稳的……他妈老埋怨名字起歪了:刘强,听着是"牛犟",可你犟得过老师?

班主任喝完了碧绿茶,出来一句话:"叫人怎么判分?"

谁都明白"判分"的分量。"分"就是成绩,就是价值。小成绩加起来就是大成绩,就是前途,就是命运。

"造句:但是。

毛保宝打水漂打开了李石的脑袋,但是他爸说开个价吧。"

家长心头一跳:这里窝着事儿。回头叫刘强,刘强没答应。莫非找李石去了?赶紧跟班主任说:就在胡同口,李石怎么在把角那儿练起摊儿来了。

说着拉上班主任往外走,路上班主任告诉家长,毛保宝的爸爸是大款,难怪开口就是开价。李石的爸爸刚下岗,妈妈又偏瘫,李石三天没来学校……说着走到胡同口,黄昏里,看见摊子已经归置在一堆,刘强指点着裹着纱布的李石,在作业本上划拉着什么。家长望着班主任一笑:好一幅"补课"图画。

班主任往前抢了一步,又见李石的爸爸蹬过三轮斗车来,李石和刘强架起瘫在摊儿边的妈妈,连抱带抬上了三轮,推着过马路去了。

家长随着班主任走到摊儿前,班主任随手拿起作业本,习惯地翻看。家长却盯着儿子的背影,心想谁说"牛犟"跟"缺根弦儿"一般?看看从什么角度判分吧。我也来造句,也造造"但是"……"可以有个性,但是不可以狂。"家长自觉有点抹稀泥味道,又来一句:"乐于助人,但是也要坚持原则。"眼角里看见班主任对着作业本摇头,又判了不及格了吗?再来一句:"判分不等于一切,但是关联着一切。"好哩,家长给自己判了声"好"。虽说还是"抹",可是"好",却又看见班主任把作业本一摔,扭头就走了。

家长赶紧抓过本子看孩子们的"补课":"造句:但是。

班长哪门功课也不是尖子,但是他听话第一;老师说教师节不要送礼,但是家长们送脑黄金脑白金;赵庆什么都不送也当班干部,但是他妈是局长。

老师教导我们不说假话,但是说了真话不及格。"

家长看见刘强和李石推走了车,合计着什么往回走来了,还造句吗?简直是哥儿俩。家长的精神一恍惚,眼前竟出现汉山小学的班主任和家长自己;班主任一身绿茶水变稠了,硬了,化不开了,跟苦胆似的吐出苦水:糟糕,把判分忘了。家长自觉透明,毫不抹稀泥,说:"真棒,把判分忘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责任真是重大。但教育的现实和现实的教育又究竟如何呢?毫无疑问,读罢这篇作品,那关系着一个人乃至一代人同时又是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教育,给人的感觉却只能用沉重两个字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