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的资本(智慧生存丛书)
10549300000010

第10章 选对目标就是成功的一半(7)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出门时间比在家时间还要多得多,但无论到什么地方,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书籍,随时阅读。一般人轻易浪费的零碎时间,他都用来学习。结果,他对于历史、文学和科学,都有相当见地。他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我相信他的付出会有回报。

从一个年轻人怎样利用零碎时间就可以预见他的前途。自强不息、随时求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卓越超群的标志,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征兆。

有一句格言说:“只因准备不足,导致失败。”这句话可以写在无数可怜失败者的墓志铭上。有些人虽然肯努力、肯牺牲,但由于在知识和经验上准备不足,做事大费周折,始终达不到目的、实现不了成功的梦想。

看看职业中介机构的待业者名录吧,多少身强力壮、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这里登记,其中大部分人,因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而驻足不前、被人超越、丢了饭碗。这些人本来就没有深厚的根基,工作期间又不注意积累经验、增加才能,当然会被淘汰。

比如这种人:在商店里工作多年,只会按顾客的要求拿东西,对商业一窍不通。他只是在挣钱糊口,不思考,不关心商品的特点和顾客的需求,如果他不被淘汰的话,只能当一辈子售货员。那些精明强干、善于思考的年轻人,却能在短时间内发现一个行业的秘密,时机一旦成熟,就能独当一面。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个律师事务所任职三年,尽管没有获得晋升,但他在这三年中,把律师事务所的门道都摸清了,还拿到了一个业余法律进修学院的毕业证书。一切都是为了开办他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我还有不少在律师事务所的朋友,按从业时间来说,他们的资格够老的了,但他们仍然担任着平庸的职务,赚着低微的薪金。

两相比较,前者立志坚定、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并能利用业余时间深造,他将获得成功;后者恰恰相反,不管他们是否满足于现状,他们这样庸庸碌碌地混日子,永无出头之日。

一个前途光明的年轻人随时随地都注意磨练自己的工作能力,任何事情都想比别人做得更好。对于一切接触到的事物,他都细心地观察、研究,对重要的东西务必弄得一清二楚。他也随时随地把握机会来学习,珍惜与自己前途有关的一切学习机会,对他来说,积累知识比积累金钱更要紧。他随时随地注意学习做事的方法和为人处世的技巧,有些极小的事情,也认为有学好的必要,对于任何做事的方法都仔细揣摩、探求其中的诀窍。如果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学会了,他所获得的内在财富要比有限的薪水高出无数倍。

在工作中积累的学识是他将来成功的基础,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财富。

如果你真有上进的志向、真的渴望造就自己、决心充实自己,必须认识到,无论何时、无论什么人都可能增加你的知识和经验。假如你有志于出版业,那么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会帮助你了解书籍装帧的知识;假如你热衷于机械发明,那么一名修理工的经验也会对你有所启发。能通过各种途径汲取知识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更加广博、深刻,使自己的胸襟更加开阔,也更能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常听到别人抱怨薪水太低、运气不好、怀才不遇,却不知道其实处身于一所可以求得知识、积累经验的大校园里。今后一切可能的成功,都要看他们今日学习的态度和效率。

用失去换来获得

有许多目标、动机及人物可以激发一个人爱的天性。有些工作是我们所不喜欢的,有些工作则是我们稍微感兴趣的,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有某种工作是我们真正喜爱的。

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或是为他所喜爱的个人工作时,这个人将发挥最大的效率,而且也将更为迅速、更为容易地获得成功。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当爱的情绪进入一个人所从事的任何工作,这项工作的质量将立即得到改善,数量将大为增加,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劳将相对地大量减少。

一群社会学家--他们自称为“合作者”--在路易斯安那州组织了一个“殖民地”,他们买下几百亩农地,开始为实现一个理想而工作。他们拟订了一套制度,让每个人去从事他最喜爱的工作,或是从事他拥有最佳装备的工作,他们拥有自己的牧场、自己的制砖工厂、自己的牛和家禽等等。他们还有一个印刷厂,出版了一份报纸。

一位来自明尼苏达州的瑞典移民也加入了这个殖民地,根据他自己提出的请求,他被分配到印刷厂工作。没过多久,他却抱怨并不喜欢这项工作,于是他被调到农场工作,负责驾驶一辆拖拉机。但他对这项工作只忍耐了两天,就觉得再也受不了。于是他又申请调职,而被指派到牛奶厂工作。偏偏他和那些乳牛处不来,他就这样子一一尝试过“殖民地”中的每一样工作,但没有一样工作是他所喜欢的。正当他要退出这个殖民地之际,有人突然想到,有一项工作是他尚未尝试过的--就是在制砖工厂。于是他拿到一辆独轮手推车,被分配去做这样一个工作:把制好的砖头从窖里运到砖场上,堆成一堆。一个星期的时间过去了,并没有人听到他提出任何抱怨。有人问他是否喜欢这项工作,他很高兴地回答说:“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工作。”

想想看,竟然有人会喜欢推送砖头的工作。不过,这项工作倒是很适合这个瑞典人的天性。他独自一个人工作,而且这个工作不需要任何思想,对他也没有任何责任上的束缚,这正是他所希望的。他一直担任这项工作,直到所有的砖头都被运出摆好为止,然后,他就离开了这块“殖民地”。

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他很容易就能做得比分内应做的更好、更多。为了这个原因,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找他自己最喜爱的工作种类。

如果你只是从事你报酬分内的工作,那么你将无法争取到人们对你的有利的评价。但是,当你愿意从事超过你报酬价值的工作时,你的行动将会促使和与你的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对你做出良好的声誉,将增加人们对你的服务的要求。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替汽车制造商杜兰特工作时,只是担任很低的职务。但他现在已是杜兰特先生的左右手,而且也是杜兰特手下一家汽车经销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够升到这个很好的职位,是因为他提供了比他所获得的报酬更多及更好的服务。

有人曾经前去访问道尼斯先生,询问他是怎样如此迅速地获得晋升的,他以短短的一段话,道出了整个过程。

“当我刚去替杜兰特先生工作时,我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但杜兰特先生仍然留在办公室内,而且一直呆到很晚。因此,我也决定在下班后留在办公室内。没有人请我留下来,但我认为,应该留下来,必要时可对杜兰特先生提供任何他所需的协助。

“因为他经常在寻找某个人替他把某公文拿来,或是替他做个重要服务,那么他随时都会发现,我正在那儿等待替他提供任何服务。他后来就养成了呼叫我的习惯;这就是整个事情的经过。”

杜兰特先生为什么会养成呼叫道尼斯先生的习惯?因为道尼斯自动地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让他为杜兰特先生提供服务。

他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是的,他所获得的报酬是获得一个很好的机会,使他自己获得了某个人注意,而这个人就是老板,有提升他的绝对权力。

有十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应该养成“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习惯,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这样做。其中有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第一,你在建立了“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好名声之后,将获得好处。因为和你四周那些未提供这种服务的人比较起来,你们之间的差别将十分明显,因此,不管你所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将有很多人指名要接受你的服务。

第二,到目前为止,这是你为什么应该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最重要原因。也许可以这么说,假设你想要把你的右臂锻炼得十分强壮,那么,你知道唯有利用它来做最辛苦的工作,若你不去使用你的右臂,让它长期的休养,那么会使它变得虚弱而萎缩。

身处困境,与之奋斗能够产生力量,这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一项法则。

如果你做的工作比你所获得的报酬更多、更好,那么,你不仅表现了你的乐于提供服务的美德,也因此发展了一种不寻常的技巧与能力,你将对你的工作胜任愉快,最后将产生足够的力量,使自己摆脱任何不利的生活环境。

哈伯德生平所获得的一次最有利的晋升,是由一件小事情造成的。

那是在某个星斯六的下午,一位律师(他的办公室和哈伯德的老板的办公室在同一栋大楼的同一层)走进来问哈伯德,他到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下忙,因为他有些工作必须在当天做完。

哈伯德对他说,他们公司所有的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他晚来5分钟,连自己也已经走了。但哈伯德很高兴留下来替他工作,因为哈伯德他可以在另外的任何日子里去看球赛,而律师的工作却必须在当天完成。哈伯德替他做完了这些工作。律师问哈伯德应该付他多少钱,哈伯德开玩笑地回答说:“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要一千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他脸上露出微笑,向哈伯德道谢。

哈伯德这样回答时,纯粹只是开玩笑。并未想到他是否会为了那天下午的工作而付自己一千美元。但出乎他的意料,那位律师竟然真这样做了。6个月之后,哈伯德已经完全忘掉此事了,律师又来找哈伯德,问他当时的薪水是多少。

哈伯德把自己的薪水数目告诉他之后,律师对哈伯德说,他将把哈伯德上次替他工作后开玩笑说出的那一千美元付给他,律师请哈伯德到他的办公室工作,年薪比哈伯德当时的薪水要多出一千美元。

在那个周六的下午,哈伯德放弃了球赛,提供了一次服务,而这次服务之提出,显然是出于乐于帮助他人欲望,而不是基于金钱上的考虑。

哈伯德没有责任放弃他的周六下午,但是--那是他的特权。

而且,那是一项有益的特权,因为它不仅为自己增加了一千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一项比以前更为重要的新职位。

哈伯德记得有一次某家公司很不诚实,他们把哈伯德的构想据为己有,采用了哈伯德为他们所做的改善设计,却未付钱给他。

可是,这件事结果反而对他有利。其过程是这样的:该公司一位熟悉这件事的职员,后来自己独立在外创办了一所公司,由于哈伯德前次对他的老板所做的免费设计极为杰出,所以他请哈伯德和他合作,所得的报酬是他原来公司可能付出的两倍。

这不仅补偿了哈伯德以前为那个不诚实客户服务所遭受的损失,还得到盈余。

马歇尔·菲尔德可能是他那一时代最杰出的商人,设于芝加哥的菲尔德大百货公司目前仍然耸立于大街上,象征了他的卓越成绩。

有位顾客在菲尔德百货公司购买了一件昂贵的丝质胸衣,但并未穿用。

两年后,她把这件胸衣送给她的侄女作为结婚礼物。这位侄女把胸衣退还给菲尔德百货公司,拿它交换了另一件商品,虽然,这件胸衣是在两年前卖出的,而且式样已经落伍,但菲尔德百货公司仍然准许拿它交换其他商品。

菲尔德百货公司不仅是收回了这件胸衣,更重要的是,它是毫无怨言地收回这件胸衣。

当然,百货公司本身没有义务、道义或法律上的责任来接受拖延了这么久的退货,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件事更具有意义。

这件胸衣原来的价钱为50美元,在两年后收回,却只能丢到廉价品专柜中,能卖多少算多少。但是,深懂人性心理的心理系学生将会明白,菲尔德公司不仅不会在这件胸衣上有任何损失,相反的,它还将因此而获得无法以金钱衡量的好处。

把这件胸衣退回去的那位妇女,心中一定明白,她并没有要求更换物品的权利。因此,当这家百货公司给了她无权利获得的物品后,等于争取到了她这位永久性的顾客。但是,这件交易的影响并不仅如此而已。因为这位妇女把她在这家百货公司获得的“公平待遇”宣传开来,弄得远近皆知。

她把这件事当作她的谈话主题,而且一连谈了好几天,使得菲尔德百货公司从这个事中获得了最佳的广告效果。菲尔德公司如果想要花钱作广告,可能要化上这件胸衣十倍价钱的费用,才能获得这种效果。

爱默生说过:“因和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实,失与得,是不能分割的。因为‘果’早就酝酿在‘因’中,目的存在于手段之前,果实则包含在种子中失去往往也是获得的前兆”。

干嘛不用别人的钱赚自己的钱

我们身边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用日新月异这样一个词汇来形容,我想没有人会反对。也许,当明天你睁开眼睛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让你感觉到了陌生。知识、科技、信息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我们的头脑里冲撞,我们身边的机会,就向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一样,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你需要的是资本,是能让你产生金钱的金钱。你会问:“资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资本从商业中来。

“商业?这是十分简单的事。它就是借用别人的资金!”小仲马在他的剧本《金钱问题》中这样说。是的,商业是那样的简单:借用他人的资金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条致富之路。

借用“他人资金”的前提条件是:你的行动要合乎最高的道德标准:诚实、正直和守信用。你要把这些道德标准应用到你的各项事业中去。不诚实的人是不能够得到信任的。

借用他人资金必须按期偿还全部借款和利息。缺乏信用是个人、团体或国家逐渐失去成功诸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富兰克林在1748年写了一本书,名为《对青年商人的忠告》。这本书讨论到“借用他人资金”的问题,富兰克林说“记住:金钱有生产和再生产的性质。金钱可以生产金钱,而它的产物又能生产更多的金钱。”他又说,“记住:每年6镑,就每天来说,不过是一个微小的数额。就这个微小的数额说来,它每天都可以在不知不觉的遭遇中被浪费掉,一个有信用的人,可以自行担保,把它不断地积累到100镑,并真正当作100镑使用。”富兰克林的这个忠告在今天具有同样的价值。你可以按照他的忠告,从几分钱开始,不断地积累到500美元,甚至积累到几万美元。这就是希尔顿做到了的事。他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希尔顿旅社公司过去靠数百万美元的信贷,在一些大机场附近为旅客建造了一些附有停车场的豪华旅社。这个公司的担保物主要是希尔顿经营诚实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