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10562500000015

第15章 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3)

这时,需要或者说能量是流动的,我的心得到滋养,你的心也得到滋养,这个关系也得到了滋养。

M的人际关系是严重失衡的,他只给而不要,这样一来,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对方又会产生负罪感。于是,最后他会成为孤家寡人,不管他多么能够继续满足别人的需要,别人都会有点不敢和他来往。毕竟,需要很重要,负罪感也一样重要,谁都不想成为罪人。

不过,更进一步来说,将人际关系建立在满足彼此需要上,这的确是形而下的境界。

心理学说,关系就是一切。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则说,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

当我将你视为满足我的需要的工具与对象时,这一关系就是我与它。

当我没有任何期待与目的,而是带着我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时,这一刻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刚刚,有快递员给我家送了一份快递,我收了快递后说了一声“谢谢”。他走之后,我回忆时发现,尽管事情是刚刚发生的,但他的样子已然非常模糊。

因为,我和他没有相遇。

对我而言,见面那一刻,他就是一个“快递员”,满足了我正在进行的一种需要。如此一来,我就没有拿出我的全部存在去碰触他,于是他对我而言就是很模糊了。

同样的,可以推断,对他而言,我也只是一个客户,满足了他的工作的一种需要,他也没有拿出他的全部存在去碰触我。

想到这一点后,我看着我最心爱的阿白(我家养的加菲猫),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尽管它对我而言是很清晰的,但我与它仍然是以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方式来建立关系的。对我而言,我喜欢它的可爱,于是它一直扮演可爱与我打交道。

那一刻,我忽然间好像穿透了一切,看到了阿白的全部存在。

很有趣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阿白与我形影不离,我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而这时我们彼此之间是没有任何需要的。之前,这种形影不离只发生在它需要我时。

我也想起一次在飞机上遇到的一个帅哥,他至今还在我脑海中无比鲜明。我清晰地记得,他和任何一个人打招呼时,都是全神贯注的,他的眼睛会全然真诚地看着你。先看到他与空姐打招呼时,我想,哦,这小子,他估计什么样的女孩都可以追到手。

接下来,当他也这样看我时,我明白,他这不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而真的是一种境界。

也许我们认为需要是有罪的。

所以,我们想戒除需要。并且,你会看到,需要总是与被需要在一起,它们势必在关系中呈现。

那么,是不是当我是孤家寡人时这个罪就可以没有了?

所以,很多想开悟的人会斩断关系,独自一人待着。

这是一条路。然而,当境界不到时,独自一人待着会受到至少两个严峻的挑战:一个是饮食,一个是男女。修严格断食的人时,饥饿感甚至会让胃液变得贪婪而吞噬掉自己的内脏,性的欲火也可以让一个人走火入魔。

在我看来,孤家寡人常常是一种奢望,而需要或欲望总是逼迫着你去建立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寻到一条路。

这也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现代心理学将着眼点集中在人际关系与需要这两个主题上,并表示,关键不是消灭欲望,关键是接受欲望,并看到围绕着欲望而产生的负罪感,并从这种负罪感中走出来。

那时,我们还是有欲望的,但我们将不会用破坏的方式去追求欲望。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用疯狂的方式表达欲望,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觉得这是有罪的。

自卑,只是因为缺乏爱

一个人想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这反映了他的内心。

一个人能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也是由你所决定的。

经过上一节的分析,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假如完整表达,可以换成以上两句话。

说起来,人其实有些可怜,我们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决定我们的行为,但实际上,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多数时候不过是在重复小时候我们与父母等亲人打交道的方式而已。并且,这种重复真的会一一对应,非常具体。

我曾谈到性格是“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模式”,其实这只是基本说法。完整的说法是,性格浓缩着我们童年的一切人际关系。尽管主要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但也有我们与兄弟姐妹、我们与爷爷奶奶、我们与姥姥姥爷、我们与其他亲人乃至我们与宠物的关系模式。

例如,你可能与男性老师的关系处不好,但却与女性老师的关系不错。那么你想想,你是不是与父亲的关系不好,而与母亲的关系不错?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说,你是将“内在父亲”投射到了男老师身上,结果你与这位男老师的关系就重演了你与父亲的关系模式。

例如,你可能与男性老师关系不好,但你与男同学的关系不错。那么,你是不是与父亲的关系不好,而与兄弟的关系不错?

例如,你可能与女同学关系不好,但与女老师的关系不错。那么,你是不是与姐妹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关系,而你却独占了妈妈的宠爱?

…………

一次,我作为评委在一个电视台参加一个选秀活动,一位做DJ的女选手唱了一首歌,很专业很好听。选秀活动结束后,我正与她聊天,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跑过来,很崇拜地仰望这位美女说,姐姐,你长得真漂亮。

这位美女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说,小妹妹,你也长得好可爱。但她接着用手指着小女孩的鼻子说,咦,你这儿怎么有个雀斑啊?

小女孩听了这句话明显很受伤,跑了。

这位美女作为一个大女孩挑剔小女孩的长相,就构建了一个“我这个大女孩比你这个小女孩漂亮”的人际关系模式,那么可以推断,这个美女的内心有一个相应的内在关系模式,譬如很可能她家里有一个妹妹或姐姐,而她与妹妹或姐姐存在着相貌竞争的关系。

并且,我还发现,这位美女和比自己年长的女性也不能很好相处,那么也可以推断,这位美女和自己妈妈的关系也不怎么样。

但是,我与她相处感觉很舒服,那么可以推断,她小时候与家里男性的关系尚可。

按说,这个大女孩相貌漂亮,歌唱得很专业,她应该很自信才对,但如此失控地去挑剔崇拜她的小女孩的相貌,让小女孩感觉自卑而跑掉,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这个女孩自己的内心很自卑。

什么叫自卑呢?如果说自信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充满信心”,那么自卑就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没有信心”。

自卑与自信,其实是由我们小时候获得的爱的多少所决定的。如果从父母那里获得了足够多的爱,那么不管一个人的外在条件如何,他都会很自信。

相反,如果从父母那里没有获得多少爱,甚至相反是被蔑视、被伤害甚至被虐待,那么不管一个人的外在条件如何,他都会很自卑。

所以,不要被一个人的外在所迷惑。

作为男孩,假若你以后想追求一个条件优秀的女孩,你不要以为她条件如此优秀,所以她会很自信,所以她会很难追,你要先看看她的童年,了解一下她的家庭背景。

同样的,作为女孩,如果你想追求一个条件卓越的男孩,你也不要以为他会很自信所以很难追,你也要去看看他的童年。

通常而言,童年得到的爱越多,一个人就越是难追。这样的人会相信自己的感觉,凭感觉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如果他觉得你是他想要的,那他可能很快接纳你;如果不是,那么可能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是没有用的。

相对而言,童年得到的爱越少,一个人就越容易追。只要你对他很好,他就很容易感动,而暂时接纳你。但是,他是一开始容易追到,而以后会很难相处,因为他会过于敏感。

如果你是一个很自卑的人,你可以回溯一下自己的童年,明白这是如何形成的。明白自卑是源自缺乏爱后,你才有可能真正突破自卑,而走向自我接纳。

心灵成长书吧:《女心理师》

作者:毕淑敏

启迪性:4.0分 易读性:5.0分 趣味性:5.0分 推荐度:4.5分

┢ 推荐理由

读过无数小说,也听过无数真实的故事。比较这两者后,我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现实总比小说更离奇。

这个结论,也可以用到毕淑敏出的小说《女心理师》上。

仅从情节而言,小说作者可以凭借其想象力,虚构出现实生活中所不曾存在过的离奇来。然而,从人性而言,小说里人性的离奇永远超不过真实故事中的离奇。

由此,尽管《女心理师》的故事情节堪称离奇,但我却很少感到惊奇,因为我已知道,总有比这更离奇的,而这一切离奇都是合理的。

毕淑敏在这部小说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优雅的老太太得了癌症,即将不久于人世,但她临死前最牵挂的,不是已逝的老伴儿,不是孩子们,也不是什么秘密,而是101个洋娃娃。

这个“有一点儿像伊丽莎白女王”的老太太做了一辈子的女强人,安排过许许多多人的命运,但她却不知该如何安排这101个布娃娃的命运,是留给自己的儿女呢,还是捐到幼儿园去,或者和她的尸身一道火化……

这是一个鬼魅的故事,这鬼魅袭击了小说的主人公、女心理师贺顿,当听到那101个洋娃娃时,她被吓着了;当听到老太太说“把这101个洋娃娃和我的尸身一道火化”时,她更是被惊骇了。

年轻的女心理师的惊骇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可怕的故事。贺顿让老太太想一想这101个洋娃娃究竟有什么象征意义,而老太太经过反思,也终于明白了它们的意义。

原来,每一个洋娃娃都代表着一个人,一个曾被她迫害过的人。“文革”时,她共迫害过101个人,她意识上从未计算过自己究竟害过多少人,但潜意识替她计算过了——你曾经害过101个人,并指引她得到这101个布娃娃,爱它们胜于一切,仿佛这样就可以赎罪了。

这是贺顿听到的“最不可思议”的故事。

无独有偶,《心理月刊》杂志刊登过一个类似的真实的故事:一个法官离职做了艺术家,他的家中摆着14具“尸体”,他忍不住这样做,但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后来,他明白了,他曾见证14个犯人被执行死刑,他们向他递过哀求的眼神,他也认为他们罪不当死,然而他无法阻止死刑的执行。后来,他以为这些眼神自己已忽略、已忘记,但家中的这14具“尸体”表明,他的灵魂为此不安,并为此而忏悔。

女心理师贺顿还听到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故事,这些故事的离奇性,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

离奇+离奇+离奇……

然而,仿佛毕淑敏觉得这样还不够,她还给这些匪夷所思的故事的倾听者贺顿安排了一个离奇的人生:

先是一个悲惨的童年,父亲早逝,母亲给她找了一个继父,她被继父多次强奸。

接着,母亲去世,继父横死,贺顿(原名绛香)做过一段时间的保姆,专门照顾一个姓贺的传奇老太太,并在贺家学会了做许多优雅之事,这是贺顿获得拯救的一个关键点,贺顿的名字也是贺老太太所赐。贺老太太去世后,她再度颠沛流离,在养老院做过“临终关怀”护工,卖过害人的化妆品,偶然读了心理师的课程,并在一家电台做过一段时间的主持人。

取得心理师资格后,贺顿渴望开一间心理诊所,但她什么都没有,于是用婚姻换取了开诊所的房子,用性换取了10万元的借款,最后得偿夙愿,拥有了自己的心理诊所,取名“佛德”。

在这间诊所里,贺顿的心灵吸收了太多故事,每吸收一个人的故事就好像自己活过了一遍一样。于是,她感觉自己尽管只有20多岁,但却“好像已经3000岁了……像一个老妖”。

即便这样的经历,毕淑敏仍不满足,她还给贺顿的故事又加了一个离奇:她的督导老师姬铭骢,用发生性关系的方式,找到了贺顿“上半身热、下半身冷”的秘密——她的继父强奸她的时候,用了清凉油做润滑剂。

咨询室听到的离奇故事,加上贺顿离奇的人生,再加上督导老师的非法手段,再加上贺顿的丈夫、婆婆和生意伙伴的离奇故事,又加上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这一切让《女心理师》这本书充满令人眩晕的离奇。

只是,我想,一切都是离奇反而损害了这本书,令它在展示人性的复杂性时力有不逮。

法国一个哲学家曾称:任何一个人的人生,如果你往下看,都会看到一个深渊。

所以,写人性的高手,是不会刻意用离奇的情节去展示人性的离奇的,他们反而会用看似平淡的笔触、看似平淡的故事,写出人性的令人战栗之处。

由此,可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小说,但远称不上卓越。

小说中展示的咨询过程,很多学院派出身的咨询师估计会挑贺顿的刺,但我认为不错。和许多咨询师一样,贺顿犯过一些错误,但每个咨询师都是在错误中不断获得成长的,而且小说所描写的心理咨询过程不乏精彩之处。并且,我有时也的确觉得,贺顿宛如一个活了3000岁的老妖,对人性有着非凡的洞察。

但这也恰恰是这本书的一个问题所在。作为一个心理师,贺顿很年轻,而且没有文化,给读者的印象是,她仅仅读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课程,获得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就可以开一间诊所,而且还做得相当不错。

这给许多人一种错觉: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师,门槛很低,而且过程很迅速,毕竟贺顿是用了相当短的时间就做到这一点的,而她的起点还那么低。

然而,就我所了解的,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内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考试的门槛很低,仅仅读这样的课程,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毕淑敏在书中所描绘的这种境界的。

我想,这是一种错位。真正像一个活了3000岁的老妖的,不是仅仅20多岁的贺顿,而是已55岁、拥有丰富的人生体验、读了无数书并写了许多文学作品的毕淑敏,她是将自己的心智,安在贺顿身上了。

假若你看了这本小说,心中涌动起一种激情:贺顿是我的榜样,我要像她一样努力。

这是可以的,我鼓励你这么做。只是,我要提醒你一下,贺顿的闪电速度可能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