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蓝海战略之口才修炼
10573500000022

第22章 对象修炼——看准对象下菜碟(4)

于是,堂豁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的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堂豁公开导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委婉地批评当权者。

拒绝上司,智慧为上

领导委托你做某事时,你要善加考虑,这件事自己是否能胜任?是否不违背自己的良心?然后再作决定。

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情面,即使是无法做到的事也接受下来,这种人的心似乎太软。纵使是很照顾自己的领导委托你办事,但自觉实在是做不到,你就应该很明确地表明态度,说:“对不起!我不能接受。”这才是真正有勇气的人。否则,你就会误大事。

如果你认为这是领导拜托你的事不便拒绝,或因拒绝了领导会不悦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很艰难。因畏惧领导报复而勉强答应,答应后又感到懊悔时,就太迟了。

领导所说的话有违道理,你可以断然地驳斥,这才是保护自己之道。假使领导欲强迫你接受无理的难题,这种领导便不可靠,你更不能接受。

尽管部下是隶属于领导,但部下也有他独立的人格,不能什么事不分善恶是非都服从。倘若你的领导以往曾帮过你很多忙,而今他要委托你做无理或不恰当的事,你更应该毅然地拒绝,这对领导来说是好的,对自己也是负责的。

此外,限于能力,无论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的事,也应拒绝。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即是否真的做不到,应该衡量一下,切不可因怀有恐惧心理而不敢接受。经过多方考虑,提出各种方案后,是否再加上勇气来突破它?都需要考虑清楚。考虑后,认定实在无法做到,方可拒绝。

当然,拒绝更要讲究方法,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上司接受,也是很有学问的。

一、触类相喻,委婉说“不”

当领导提出一件让你难以做到的事时,如果你直言答复做不到时,可能会让领导有损颜面,这时,你不妨说出一件与此类似的事情,让领导自觉问题的难度而自动放弃这个要求。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调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你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甘罗的爷爷作为秦朝的宰相,遇到了皇帝的不可能做到的请求,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拒绝。甘罗作为一个孩童,能如此得体地拒绝秦王,并让秦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无理请求,实在是大出人们的预料。也正因为如此,秦王才有“孺子之智,大于其身”的叹服。以后,秦王又封甘罗为上卿。现在我们俗传甘罗十二岁为丞相,童年便取高位,不能不说正是甘罗的那次智慧的拒绝,才使秦王越来越看重他的。

二、佯装尽力,不了了之

当领导提出某种要求而属下又无法满足时,设法造成属下已尽全力的错觉,让领导自动放弃其要求,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比如,当领导提出不能满足的要求后,可采取下列步骤先答复:“您的意见我懂了,请放心,我保证全力以赴去做。”过几天,再汇报:“这几天因急事出差,等下星期回来,我再立即报告他。”又过几天,再告诉领导:“您的要求我已转告了,他答应在公司会议上认真地讨论。”尽管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你也会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因为你已造成“尽力而做”的假象,领导也就不会再怪罪你了。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总是念念不忘。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回音,就会认为对方不重视自己的问题,反感、不满由此而生。相反,即使不能满足领导的要求,只要能做出些样子,对方就不会抱怨,甚至会对你心存感激,主动撤回让你为难的要求。

三、利用群体掩饰自己说“不”

例如,你被领导要求做某一件事时,其实很想拒绝,可是又说不出来,这时,你不妨拜托其他两位同事和你一起到领导那里去,这并非所谓的三人战术,而是依靠群体替你作掩护来说“不”。

首先,商量好谁是赞成的那一方,谁是反对的那一方,然后在领导面前争论。等到争论一会儿后,你再出面含蓄地说“原来如此,那可能太牵强了。”而靠向反对的那一方。 这样一来,你可以不必直接向领导说“不”,就能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方法会给人“你们是经过激烈讨论后,绞尽脑汁才下结论的”的印象,而包括领导在内的全体人士都不会有哪一方受到伤害的感觉,领导因此会很自然地自动放弃对你的命令。

求神看佛,说话看人

有句俗话叫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言辞表达的内容和方式要因人而异,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也要注意因人而异,讲究“求神看佛,说话看人”。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则应注意循循善诱。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回答他的问题。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可以去干吗?”孔子回答说:“不能。”另一个学生冉求也问同样的问题:“听到了,就可以去干吗?”孔子的回答是:“那当然,去干吧!”公西华听了,对于孔子的回答感到有些疑惑,就问孔子说:“这两个人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想来请教。”孔子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的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我就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劝阻他,做事要三思而行。

可见,孔子诲人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特别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因此能够使学生听进自己的话。

“会说话”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烧香看佛,说话看人”,左右逢源,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红楼梦》里林黛玉抛父进京城,小心翼翼初登荣国府的时候,王熙凤的几段话就展现了她“会说话”的超凡才能。先是人未到话先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尚未出场,就给人以热情似火的感觉。随后拉过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着说:“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一席话,既让老祖宗悲中含喜,心里舒坦,又叫林妹妹情动于衷,感激涕零。而当贾母半嗔半怪说不该再让她伤心时,王熙凤话头一转,又说:“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至此,她把初次见到林妹妹应有的悲喜爱怜的情绪,抒发表演得淋漓尽致。

听话对象的不同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民族、地域、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阅历、性格等诸多方面。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能够听得懂,也有人干脆听不懂。有的人可能只听明白了本意,也有人可能听出了弦外之音;同样一个意思,有人领会为褒,也有人可能领会为贬。所以,我们说,只有语言的接受对象——听话人才能检验说话者的表达效果。因此,对说话者来说,要想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就必须区分接受对象。

如果见到一个5岁以下的孩子,要和他讨论糖果;

如果见到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要和他讨论游戏;

如果见到一个18岁左右的学生,要和他讨论高考;

如果见到一个18岁左右的社会青年,要和他讨论时下什么是最流行的;

如果见到一个20岁以上的男青年,要和他探讨恋爱的技巧;

如果见到一个20岁左右的漂亮女青年,去和她讨论哪部电影最经典,哪里的小吃最出名;

如果见到一个24岁以上的独身女青年,现在有了男朋友的,害怕男朋友是不可以托付终身的那种人;而没有男朋友的,为了找一个好的男朋友绞尽脑汁,所以要巧妙地避开“男人”这个敏感话题,谈谈她的事业,化妆品;

如果见到一个初为人妇的女子,要和她探讨厨艺,她丈夫的事业等;

如果见到一个初为人母的女子,要和她讨论育婴经验,奶粉调制等;

如果见到一个孩子在18岁左右的母亲,就和她谈谈孩子的未来;

如果见到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就和她谈谈她老公的身体情况;

如果见到一个儿孙满堂的老奶奶,就和她谈谈她的幸福晚年。

这就是说话的技巧——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不是圆滑,而是一种做人的艺术。那么怎么才能够做到见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呢?

1.对于一个人要多从他的言行举止等方面观察他的性格。要想征服一个人,必须先了解一个人,只有了解了他,才能够说出他爱听的话。其实了解一个人有很多途径,可以先通过熟知他的人,先了解一下他的性格特征,或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来了解他。总之,只有先仔细地了解一个人,才能够做到“见到什么人说什么话”。

2.置身一个环境,必先搞清人和人的关系,搞清身边每个人的所好所忌,搞清喜欢听什么厌恶什么,高兴听什么就说什么,讨嫌的话绝对不说。

3.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够和各种人都有话可说,才能够说出对方爱听的话。

和人谈话时,能够面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想使自己说出的话引起对方的重视或取得对方的认可,必须把握好说话对象的分寸。只有根据不同的说话对象,说出他们爱听的话,才能够真正地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