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吃好三顿饭
10577300000019

第19章 调味的健康艺术(1)

吃什么食材固然重要,怎么吃也不容忽视,食物烹调加工方式会影响健康。富含营养的食材经过科学地烹调加工,才能真的有助健康,如果烹调加工不合理,反而会带来健康隐患。烧烤肉类、油炸肉类、油炸主食、油炸零食、面食加碱、生吃水产品等都是好食材变坏的常见例子。这些内容在第4章和第6章已有深入讨论,本章将重点关注调味品和如何调味对健康带来的影响。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油盐酱醋”均属于调味品,足见调味品的重要性。调味品不仅作用于我们的舌尖,让我们感受各种食物的味道,调味品还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影响到健康。五味调和,实乃健康之道。

百味之王,血压之祸

盐,味也;多则易患高血压

盐是百味之王,能激发、调和百味,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很少有人知道,盐多导致的高血压,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冠心病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我国是不折不扣的高血压大国。2010年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估计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高血压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高血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盐敏感型”占60%,可大致理解为60%的高血压患者与吃盐多有关。把上述几个重要数字联系在一起,我们会得出一个惊人结论:中国居民因盐而死者占12%,每年达90万之巨!

低钠盐,要推广

食盐是氯化钠(NaCl),对血压有害的是钠元素。所谓“低钠盐”是指钠含量减少约30%的食盐,咸度基本不变。低钠盐在生产过程中用钾代替钠,故实为“低钠高钾盐”。

钾是人体所需重要矿物质之一,生理功能很重要,包括降低血压。这一点对我国居民尤其重要,因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与膳食“高钠低钾”

有直接关系。有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尿液中钠/钾比值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低钠盐既能降低钠,又能增加钾,对控制高血压有双重好处,特别适合中国人群。低钠盐的咸度和口感与普通盐差别不大,不影响烹调食用,也加了碘。除了高血钾病人(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外,绝大多数人均可食用,对高血压患者尤其适宜。

低钠盐在很多大型超市有售。值得注意的是,超市里还会出售一些添加了铁、锌或硒的“保健盐”,如富硒盐、加铁盐、加锌盐等,这些保健盐并无保健作用,健康意义不大,不在推荐之列。

隐形盐,害处大

“隐形盐”是指食盐之外那些带有明显咸味的调味品和食品,如酱油、大酱、虾酱、肉酱、豆豉、腐乳、味精、鸡精、咸菜、榨菜、腌菜、虾皮、海米等。面碱(碳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中也含有很多钠,也属于隐形盐。这些食品要么含有较多食盐,要么含有较多钠,比如20毫升酱油含有3克食盐;20克大酱含有3克食盐;5克味精(谷氨酸钠)含量相当于1克食盐。

隐形盐对血压的危害与食盐相仿,也要纳入每天6克食盐的限量之内。

也就是说,如果选用这些咸味调味品和食品,应该代替食盐或减少食盐使用量。炒菜加了味精或鸡精之后要少放盐;加了生抽或大酱之后就尽量不要放盐了;咸菜、腌菜要尽量少吃;虾皮、海米、腐乳要代替盐用。

总之,控制食盐,保护血压,必须限制咸味食物的摄入。少放盐,多用醋、辣椒、大蒜等调味;不吃太咸的菜肴或带馅食物;尽量少吃咸菜、榨菜、腌菜等高盐低营养的食物;烹调时要出锅前放盐,以免盐过早渗入食物。

一瓶酱油的营养学问

多酿造,少配制

酱油是我国居民普遍使用的一种液态调味品,有生抽、老抽、豉油、鱼露、日本酱油等多个产品类型。生抽颜色淡,咸味重,多有鲜味,适合一般炒菜或凉拌。老抽颜色重,大多加入了焦糖色素,适合红烧等浓色菜肴。豉油是广东和广西一带的叫法,又分为普通豉油、蒸鱼豉油等不同类型。鱼露又称鱼酱油,是潮汕、福建和东南亚一带的叫法,又咸又鲜。

这些酱油产品按照国家标准可分为两大类,即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

酿造酱油是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配制酱油是在酿造酱油的基础上,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显而易见,酿造酱油的品质远胜配制酱油。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酱油产品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是“酿造”还是“配制”。

“氨基酸态氮”越高越好

“氨基酸态氮”含量是衡量酱油品质的关键指标,必须在酱油产品标签上注明。氨基酸有营养价值,且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鲜味越浓,越好吃。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最低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特级”

酱油的氨基酸态氮能达到0.8克/100毫升;某些“一品鲜”酱油甚至达到1.2克/100毫升。选购酱油应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

除“氨基酸态氮”外,购买酱油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其包装上应该有“QS”(生产许可)专用标志。这是保证购买安全酱油的第一关,不要购买散装酱油。

加铁酱油,值得推荐

加铁酱油又称“铁强化酱油”,是指额外添加了铁的酱油,其基本成分和食用方法与普通酱油相同。加铁酱油中添加的是“依地铁”

(NaFeEDTA),目的是使人增加铁摄入量,预防缺铁性贫血,适合普通人食用,特别适合儿童、孕妇、育龄女性、老年人等易发生贫血的人群,或已发生贫血的病人食用。每天食用10~15毫升加铁酱油,可以吸收0.3~0.4毫克的铁,相当于普通人每日铁需要量的30~40%。

有人担心加铁酱油不安全,或造成铁过多。其实“依地铁”

(NaFeEDTA)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食品添加剂,添加量和添加方式也经过中国卫生管理部门批准,因而是安全可靠的。

加铁酱油在很多大型超市有售,其标签上有专门的强化铁酱油标识(类似血滴),消费者购买时要认准该标识。

浓油赤酱,重味不健康

除酱油外,大豆酱、甜面酱、豆瓣酱、虾酱、牛肉酱、蘑菇酱、腐乳汁、蚝油、豆豉、蒜蓉辣酱等多种酱汁也常用于烹调。这些酱汁有一定营养价值,能提供一些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但其中也含较多盐或钠。少量食用能开胃,是有益的,但过多食用则危及血压,有的还含有亚硝胺等致癌物质。

中式餐食调味花样百出,但浓油赤酱总体而言并不健康,带有咸味的各种酱汁都应节制使用。为健康计,平淡才是真味。现在很多产品已经开发出低盐类型,如淡豆豉、低盐腐乳、低盐辣酱等,可以选用。

烹调油的健康秘密

一半是营养价值,一半是健康隐患

烹调油也称食用油,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也称“荤油”)。常见的植物油有豆油、花生油、菜子油、玉米油、葵花子油、橄榄油等,是目前城市居民最主要的烹调油。常见的动物油有猪油、牛油、奶油等,一般食用比较少。不用何种油脂,其用途主要是调味增香,改善口感,促进食欲。尤其是油脂受热后散发的香味和润滑口感十分诱人,其他食物或调味品难以替代。

当然,食用油亦有营养价值,大多能提供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维生素E等。少数油脂,如橄榄油、芝麻油、南瓜子油等未精炼的植物油还提供微量元素、植物化学物质等。所有油脂均能促进其他食物中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K等脂溶性营养物质的吸收。

不过,食用油的负面作用也很明确。过多摄入会导致肥胖或脂肪肝等,因为不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其主要成分都是脂肪。动物油和棕榈油、椰子油、氢化油等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且动物油还含有较多胆固醇。氢化油含有较多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过多还会引发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饱和脂肪算过多还与糖尿病、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发病有关。

食用油更多健康隐患与烹调加工有关。在很多餐饮机构或加工厂,油炸、过油等工艺会使食用油反复高温加热,脂肪酸很快氧化破坏,发生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甚至包括一些致癌物,“地沟油”由此产生。这些氧化变质的餐饮废油理论上不能再食用,应该卖给政府指定的回收公司,用于工业用途。但我国在这方面管理很不到位,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地沟油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连鉴别鉴定“地沟油”(餐饮废油)的标准都尚未出台。

自家烹制油炸、过油食物也会产生有害物质,高温爆炒生成的大量油烟,都会危及健康。

烹调油,限量食用是关键

我国居民烹调油的食用量非常大,尤其是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量位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而我国肉类人均消费量处于中游水平,奶类人均消费量堪称落后。

吃好三顿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居民食用油消费量普遍过多。2010年人均每日消费食用油49.1克,远远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每天25~30克。烹调油摄入过量是造成中国居民饮食结构失衡、能量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食用油摄入刻不容缓。很多人对食用油过多的危害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觉得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多吃点儿也没什么不好。很多人依然认同“少吃点儿肉,多放点儿油”的错误说法。

中式烹调普遍用油较多,煎、炸、炒、溜、烩、烧、炖、焖等各种烹调方法都离不开油。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很难控制食用油摄入量。为此,要尽量少去饭店、餐馆、摊点进餐,这些地方的菜肴中往往烹调油过多。到这些餐馆进餐时,不要食用油炸、过油、油多、油腻的菜肴和面点。

家庭烹调时,也要严格控制用油量,尽量不油炸或烹制油腻菜肴,多采用蒸、炖、炒、微波等用油少的烹调方法。每餐至少有一个无须用油的菜(如凉拌菜)。在制作水饺、馄饨、馅饼、包子等馅食时要少放油,改变“一咬一包油”的偏好。做炒饭要控制加油量,避免使每个饭粒上都裹着一层油。主食不要吃油条、油饼、油火烧、葱油饼、抛饼、油面等。禁止在炒菜过程中二次放油,如淋明油。把“油滑”改为水滑,即上浆煨好的原料倒入开水中滑开取出(传统做法是倒入热油中滑开)。烧茄子不要事先过油,把茄子块切小,切薄,并用盐腌一会儿浸出水分,再下热锅干煸一阵,使水分减少,然后回锅用油煸炒成菜即可。

小油壶,定量用油

家庭烹调时不要直接使用大桶油,应该先把大桶中的油倒入带刻度的小油壶中,并按每人每天25~30克定量用油。有人不在家进餐时要按比例减量,严格控制烹调油,不是为了节俭,而是为了健康。

建议家庭烹调时使用带刻度的小油壶,定量加油。很多超市出售这种带刻度的小油壶。像定量盐勺一样,小油壶刚开始使用时也会让人略觉麻烦,但习惯一段时间后,其实并不麻烦。

烹调油要多样化

食物多样化是健康饮食的首要原则,食用油也不例外。《膳食指南》

建议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

厨房油瓶要多样化,不要总吃一种烹调油。因为不同的植物油,其脂肪酸组成不同,各具营养特点。比如大豆油含亚油酸比例高,但油酸比例低;花生油油酸比例稍高一些,但亚麻酸比例极低;菜籽油油酸和亚麻酸比例都要高一些,但亚油酸比例低,且含有无用的芥酸;橄榄油和油茶籽油油酸比例很高,但亚麻酸和亚油酸比例很低。总之,没有哪一种食用油是完美的,食用油多样化才是最佳选择。

交替食用是实现烹调油多样化的简单方法,即用完一瓶A种植物油后,换用B,之后再换为C。或者早午晚三餐分别用A、B、C3种植物油。

混合食用是实现烹调油多样化的更好方法,即在A、B、C3种植物油各取少量混合在一个小油壶中,摇匀后烹调使用,相当于自制的“调和油”。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食用调和油,是由多种植物油组合配制的,只要货真价实,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选用。

多选“好油”,少选“坏油”

市面上有各种植物油,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最常见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等,亚油酸含量很高;第二类是橄榄油、油茶籽油(茶油)、高油酸菜籽油、芥花油等,以油酸为主要成分;第三类是亚麻籽油(亚麻油)和紫苏油等,亚麻酸含量很高。

如果说第一类食用油比较普通的话,那么第二类和第三类就是更健康的食用油。油酸能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甘油三脂,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

油酸对血糖亦有益处。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生的EPA、DHA等对血脂和大脑功能很有益处。因此,富含油酸的橄榄油、茶油、高油酸菜籽油等,以及富含亚麻酸的亚麻油、紫苏油等就是值得提倡的“好油”。除此之外,芝麻油(香油)、核桃油、红花油、南瓜子油、葡萄籽油也是“好油”。

“坏油”则是指那些营养价值较低,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或胆固醇等不利成分的食用油,主要包括猪油、黄油、奶油、氢化油、起酥油、人造奶油、棕榈油、棕榈仁油、椰子油等。这些油脂广泛用于加工食品,消费者要当心。

橄榄油,适合各种吃法

橄榄油是从油橄榄的果实——“齐墩果”中榨取的,一般采用低温(≤25℃)压榨工艺制取,故称为“初榨橄榄油”,其中“特级初榨橄榄油”是头道油,等级最高。之后2~4次压榨的油品质不如头道油,需要精炼,称为“精炼橄榄油”。最后用有机溶剂浸出的油品质最差,但精炼后仍可食用,称为“橄榄果渣油”。

橄榄油最大的营养优势是含有高比例的油酸,就这一点而言,上述各种橄榄油均有益处,而且油酸不怕加热,能在普通炒、蒸、煮等烹调过程中保持稳定。橄榄油另一个营养优势是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K、植物甾醇、角鲨烯、绿原酸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怕高温加热,在煎炒烹炸中受热破坏,所以有人说橄榄油不能加热烹调。

但实际上,这些怕热的营养物质在初榨橄榄油中含量较高,在精炼橄榄油和橄榄果渣油中含量不多。因此,只有初榨橄榄油或特级初榨橄榄油不宜用于煎炒烹炸,而精炼橄榄油或橄榄果渣油是可以煎炒烹炸烤的。

而且,即使初榨橄榄油或特级初榨橄榄油也可以用于蒸、煮、煲汤、做馅等低温加热烹调方式。

总之,凉拌、蒸、煮、煲汤、做馅等低温烹调方式可选用任何品质的橄榄油;煎、炒、炸、烤等高温烹调方式应选用精炼橄榄油。橄榄果渣油品质偏低,不建议选用。市面上还有一些橄榄调和油(掺入其他植物油),品质亦不高,购买时要仔细鉴别。

茶籽油,接近橄榄油

油茶籽油又名茶籽油、山茶油、野山茶油等,是我国湖南、广西、江西等地区的特有资源。油茶籽油也富含油酸,对心血管疾病和血糖的益处与橄榄油相似,也是值得推荐的食用油之一。

但与初榨橄榄油不同的是,油茶籽油不能低温榨取,必须高温精炼,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远远少于橄榄油,故其整体营养价值低于橄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