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10578600000002

第2章 序言(2)

公元1887年,大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午后,玉泰盐铺的后屋楼上传来一阵男婴的啼哭。蒋肇聪的父亲按照孙辈字序,给新孙子取名为“瑞元”。尽管在“贵子可期”的鼓励中,迷信的王采玉及她公公对蒋瑞元格外疼爱,并在他身上寄予了厚望。但谁也不敢想,这个男婴竟在数十年后与这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他便是溪口街上大名鼎鼎的“瑞元无赖”-中正蒋介石。

之后,王采玉再接再厉,相继为蒋家生下二女一男:

1890年,瑞莲;1892年,瑞菊;1894年,瑞青。

人生际遇好比季节流转,王采玉在蒋家经历了春季的温暖,夏季的热烈,以及秋季的收获后,终于需要再度面临冬季的霜寒了。1894年,公公蒋玉表以八旬高龄辞世。

次年夏天,丈夫蒋肇聪身染时疫,无力回天。处理店务与抚育儿女的重担全部落在了三十二岁的王采玉肩上。对于十多年前已经被迫当过家庭支柱的王采玉而言,这份更重的担子她还能不能扛得起呢?

面对苦难,永远微笑

苦难的女人再度挺起并不厚实的肩膀迎击命运的挑战。

由于嫁入蒋家之后,王采玉一直帮助丈夫操持生意上的事情,因此对于店里的事务一点也不陌生,完全可以料理得得心应手。让人觉得难过的是,丈夫与前妻所生儿子蒋介卿却逐渐与后母王采玉不睦,时常因为店务的事情和王采玉发生争执,言行之间也没有了起初的尊重,后来更是吵闹着要分家。

王采玉哪里会不知道,继子这样大张旗鼓地闹腾,就是害怕她把这整个家业算计成自己的,可她二度守寡,早就感受了世态炎凉,唯独希望自己的儿子女儿能平安成长,完全无心去和蒋介卿争什么,便同意了分家。

按照农村约定俗成的习惯,作为长子的蒋介卿分得父亲的产业,独自继承了玉泰盐铺,王采玉和二子二女只得到了祖传的三间老屋、三十亩耕地以及一片竹山。虽然条件差了些,但她有地方住,能够依靠耕地和竹山来维持生计,养育儿女,尚未窘迫到毫无经济来源的地步,王采玉已经很满足了。

可是,命运再度急转直下,让人窒息。在分家后的四年间,王采玉的女儿瑞菊、儿子瑞青相继夭折,王采玉看着他们小小的逐渐冰冷僵硬的身体,欲哭无泪,连恨老天的力气都没有了。幸而中正走过来,蹲在母亲身边,提醒了母亲,还有我们在相依为命。坚强的王采玉在这样的打击面前,再度站了起来,她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蒋介石身上,不只因为她只剩下这么一个儿子,还因着多年前那位相士的一句预言。

蒋介石自小非常顽皮,甚至到了顽劣的地步,左邻右舍都觉得这个孩子难成大器,将来也只能是个“小混混”。

可是王采玉却不这么认为,她拿出所有的耐心教育儿子,既扮演着慈母的角色,又兼任了严父的角色。

蒋介石六岁时,王采玉就送他去私塾读书,后来更甚,一听说哪里有好老师,王采玉就送儿子去“拜师”,因此,蒋介石不但熟读四书五经,且在县城的两所学堂中接受了新式教育。而王采玉呢,为了让儿子能够一心向学,家务事是半点不用儿子操心,自己再怎么苦也能够轻松微笑地面对儿子。

王采玉一生信佛,每天除了操持繁重的家务之外,最大的寄托便是口念佛经,求佛祖保佑儿子读书上进,功成名就了。可就在佛堂拜佛祈愿的时候,王采玉却听说了一出闲话,说是年仅十四岁的儿子要娶堂表妹毛阿春做媳妇。

这毛阿春是王采玉死去丈夫蒋肇聪的堂妹蒋赛凤的女儿。

在那个年代,这表里表亲的说门亲事倒也正常,只是别人闲谈之间透露出来的,却是对蒋介石这“小毛孩”的讽刺,认为这个孩子该念书又不好好念书,光想着娶媳妇的事情了,这让王采玉脸上很是挂不住,气鼓鼓地回家去。

天下知子莫如母,只有王采玉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她并没有被旁人的褒贬所左右,而坚信自己的儿子能成大器。在她看来,幼时顽劣不一定是十足的坏事,如果培养得好,恰恰是这种小时候不安分的少年长大以后能成大事,关键在于好好引导和培养。所以她安静下来好好反思着儿子未来的路。

王采玉的母亲姚氏见状,便给王采玉出了个主意,让她直接到蒋赛凤家里去提亲,一来为蒋介石找个媳妇管教着点那个野性子,王采玉还可早早抱孙子,二来也可以堵住悠悠众口。

说干就干,王采玉第二天就请了个媒人去堂妹蒋赛凤家里提亲。谁知道,蒋赛凤丝毫不给面子地回绝了,口中还诸多抱怨地说:“嫂子真作孽,这么个不争气的歪胚子也想来娶我的女儿,我就算生了十个女儿,也不会让她们谁去嫁给阿元(蒋介石)的,让她死了这份心吧,不然将来变成败家子才有得哭呢。”

媒人出力不讨好,回来自然添油加醋地回复了王采玉,这下真是把王采玉窘得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她发狠地说道:“堂妹你把我的阿元看成一条虫,我还偏就要让你看看,我阿元定能娶个好媳妇。”

于是,王采玉便雇了顶软轿,亲自去榆林拜访表兄陈春泉,让表兄务必给儿子找一个好媳妇。表兄一番思量,最终为侄儿选定了通家世交毛鼎和的二女儿毛福梅。看王采玉没什么意见,陈春泉便差人去毛鼎和家提亲。

毛鼎和是个眼界宽广的人,并不拘泥于当时蒋介石那些淘气捣蛋的“恶名”,欣然同意了女儿和蒋介石的婚事。

于是,在1901年的时候,十四岁的蒋介石迎娶了十九岁的毛福梅。这时,伟大的母亲王采玉再度显示出她不凡的一面,她把新媳妇送到县城里的作新女校去读书,为的就是让小夫妻俩更能够举案齐眉,毛福梅能在蒋介石通向功成名就的道路上搭把手。

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千疮百孔,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及亲信臣子仓皇出逃西安,清王朝被迫向帝国主义求和,同这11个国家在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列强勒索的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之上;改变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地位,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已经完全无力主宰国家命运,而王采玉这样的普通人家也受到了国难的影响。高额的赋税被摊派到了甲首和中户家里,王采玉家也是摊赔的人家之一。几个狡猾的甲首见王采玉家孤儿寡母,便心生恶念,勾结征收田赋的庄书一起,给王采玉家分配了高额的赔偿。王采玉心知肚明,据理力争,可是她毕竟是一介女流,怎么敌得过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强权强势,对方把蒋介石扣押在县里,逼迫王采玉拿钱赎人,万般无奈的王采玉只得东拼西凑,认了这个哑巴亏。

母子相见,抱头痛哭。王采玉觉得这件事简直是奇耻大辱,遂鼓励儿子一定要发愤图强,将来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也一洗今番耻辱。十九岁的蒋介石把母亲的话深深刻在了心上。

由于一直在县城里接受新式教育,对于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年轻的蒋介石也深受感染,他主动剪去发辫,决心出国留洋去接受更先进的教育。他的决定在农村老家掀起了轩然大波,亲朋好友们纷纷上门相劝,让王采玉规劝儿子,不要做这么“出格”的事情,但王采玉却很赞成儿子的做法,她相信蒋介石的选择,也相信自己的儿子将来定能出人头地。尽管不舍得儿子远渡重洋离开自己,但她还是很坚定地为儿子筹措学费,准备送儿出国。这也是王采玉不同于普通女人的地方。苦难让她明智而有远见,曾经的出世生涯让她能超越常人、超越世俗的现实人生去判断人事并做出智慧的决断。因此说她是蒋介石一生中最重要的女性应不为过。

蒋介石先是去了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受训,然后又由学校保送去日本振武学校学习军事,在日本时加入了同盟会,正式开始了革命活动。

这一头的王采玉很快从送儿远行的失落中摆脱了出来,因为她惊喜地发现,儿媳毛福梅已经怀孕了。要说这夫妻俩已经结婚八九年,毛福梅的肚子却始终没有动静,这可把盼着抱孙子的王采玉等得心焦,这下,她终于如愿了,欢欢喜喜地准备着抱孙子颐养天年。

转眼寒假,留学日本的蒋介石回家探亲。某天晚上,夫妻之间不知道因为什么小事起了争执,年轻且性情火暴的蒋介石一脚踢在毛福梅的肚子上,可能用力太大,竟导致毛福梅流产了,这下可气坏了王采玉。一向轻声细语的王采玉一反常态,痛哭流涕,一面诉说自己一生苦难,一面指责儿子不孝,吓得蒋介石跪地求饶,才平息了母亲的怒火。正是这种关键时刻体现了王采玉既对世事高屋建瓴的权衡,又对人生的细节也毫不粗心,如果不是她的准备和明智的拿捏与掌控,恐怕就不会有蒋介石的未来。这也许是天下所有的母亲需要学习和模仿的。

这个世界不怕从未拥有过,怕的是得到复失去。眼看着孙子就要呱呱落地,却一场空欢喜,王采玉对于孙子的期盼就更加迫切了,她带着儿媳去算了流年,然后眼巴巴地等着蒋介石暑假再回家,夫妻团圆。

时间健步如飞,转眼暑假,回国的蒋介石却滞留在了上海。迫不及待的王采玉带着儿媳追到上海去,“一哭二闹三上吊”,逼着蒋介石不断诅咒发誓不再与妻子争吵。蒋介石邀来好友做保,才把情绪激动的老太太给劝了回去。为了督促儿子多多努力“造人”,王采玉还拜托在上海的乡亲,随时观察着蒋介石夫妻的生活状况。

当得知儿媳毛福梅再度怀孕的消息时,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立刻将儿媳接回老家,亲自照顾,直到1910年农历三月十八,毛福梅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叱咤风云的蒋家王朝的第二代伟人-蒋经国。

这一年,王采玉已经四十七岁了,岁月似乎曾把所有能够想得到的苦难都加诸她头上,可是她却凭着自己的坚韧一桩桩一件件地承受了过来,不曾绝望,也从未低头。

如果没有她的智慧和勇敢,恐怕这历史就该重写了。所以说蒋家王朝的成长与功绩,最终都要追溯到这个倔强的传奇般的伟大老人。而今,饱经风霜的她终于能够长舒一口气了,她抱着孙子,左看右看合不拢嘴,欢喜得禁不住泪流满面。

1911年秋天,在日本高田野炮兵受训的蒋介石听闻国内武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便和几个同学一起回到国内,贡献自己的革命力量。蒋介石灵活的头脑以及卓越的领导能力很受孙中山及陈其美的赏识,被指派负责浙江的起义活动,组织武装讨袁,遂成为了北洋政府通缉令上的一员。

在光复杭州战役中,二十四岁的蒋介石拍下绝命照留给母亲,然后率领敢死队身先士卒猛攻浙江巡抚衙门,活捉浙江巡抚曾韫。这时的蒋继承了母亲顽强勇敢大无畏的精神,并靠着它取得了革命史上的至高地位。

为了逃避追捕,蒋介石几次回老家避难,左邻右舍都知道这个“瑞元无赖”惹上了大麻烦,避之唯恐不及,都与他家断了来往。王采玉却泰然自若,每日吃斋念佛,对外人指指点点的眼光视而不见,在家极尽母性温柔地宽慰儿子,且想办法资助儿子躲避灾难。如果没有她对儿子的信心,如果她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索与判断,历史恐怕也要重写,王采玉不愧为一个伟大的老人,伟大的母亲。王采玉如此的胆识,让很多人肃然起敬,虽然大家害怕惹麻烦不敢相交,但渐渐地也没有人再在背后讨论这家人的诸多问题了。

没过几年,积劳成疾的王采玉终于病倒了,庆幸的是,儿子蒋介石正因处境不如意待在家中韬光养晦,得以侍奉汤药,陪伴了王采玉最后的岁月。1922年6月14日,在老房子里,王采玉终于闭上眼睛,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一年,她五十八岁,历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但最终,她还是笑着告别人生,从此再不与命运抗争,此后的日子,就留给儿孙去经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