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0579900000034

第34章 唐朝卷(23)

【鉴赏】在月下痴心地等待着,看到映在墙上摇动的花影,还以为是意中人已经来了。玉人:指的是意中人。“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两句诗,描写男子在月下痴心等待佳人前来赴约的情景;“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两句诗,描写男子在痴情等待中那兴奋焦灼的心情。

【原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出处】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鉴赏】现在我只能整夜一直睁着眼睛思念你,来报答你一生都不能展眉欢笑,以此作为对你长年为我受苦的偿谢。长,或作常。元稹思念亡妻,哀痛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遣悲怀。同甘共苦的夫妻常用“报答平生未展眉”这句诗,来表示对另一半诚挚的真情与感谢。

【原诗】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狁费词。同穴窗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处】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鉴赏】曾经经历过沧海的大水后,再看到其他地方的水,就会认为那些水很难算作是壮阔可观的水,看过巫山的云,就会觉得除了巫山的云以外,其他地方的云都不能算作是秀丽好看的云。元稹这两句诗是描写自己对过去情人的痴情迷恋,难以忘怀。即使再美丽的女子,在他眼中看起来,也比不上他心目中的那位意中人。所以在下面他接着说:“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云”、“水”在此可当做所追求、向往的理想或影像。对意中人一往情深或是难忘旧情的人,都常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诗。《孟子尽心》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可与这首诗互相对照。

【原诗】见“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出处】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鉴赏】我闲坐在这里为你悲伤,也为我自己悲哀,人生百年的光阴似乎很长,其实又真有多长呢?作者此诗是追念爱妻,悲妻亦自悲,感叹自己身世飘零,凄楚万分。“百年都是几多时”常用来感叹人生的短暂飘忽,百年光阴转眼即逝。

【原诗】见“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残灯无焰影幢幢

【出处】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鉴赏】那残余的油灯火焰已经烧尽,只觉得到处阴影幢幢,摇摆不定。这句诗描写黑夜灯残影晃,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很适于形容荒郊野地或是古刹丛林夜晚的凄冷阴森。

【原诗】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嫁夫恨不早,养儿将备老

【出处】唐·元稹《忆远曲》

【鉴赏】女子出嫁,恨不得嫁得早,也好早些养个儿子来防老。备老:等到年老时能有儿子奉养也好有个依靠。原诗充满怨恨,流露出女子遇人不淑的感叹。

【原诗】忆远曲,郎身不远郎心远。沙随郎饭俱在匙,郎意看沙哪比饭?水中书字无字痕,君心暗画谁会君?况妾事姑姑进止,身去门前同万里。一家尽是郎腹心,妾似生来无两耳。妾身何足言?听妾私劝君:“君今夜夜醉何处?姑来伴妾自闭门。嫁夫恨不早,养儿将备老。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为郎求娶妾。妾不忍见姑忍见,为郎忍耐看姑面。”

谢公最小偏怜女

【出处】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鉴赏】怜:是指爱怜。谢公:指晋朝谢奕。谢奕有女名道韫,颇受宠爱,后嫁给王凝。晋朝的谢王两家都是高门大族。元稹原诗是赞美妻子出身高贵,以谢公比喻岳丈。这句诗下接:“自嫁黔娄百事乖”意思是说:你这个谢公最偏爱、怜惜的小女儿,自从嫁给我这贫穷人家以后,凡事都不顺心。“谢公最小偏怜女”这一句诗常用来形容最受父母宠爱的女儿。

【原诗】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出处】唐·唐宣宗《怀白居易》

【鉴赏】你的诗句文章早已遍传于天下行人的耳中,随时都可以听到有人在吟唱你的作品;每一次想起你,总感觉万分的凄苦悲怆。白话诗人白居易死后,唐玄宗以这两句诗表示他对白居易的怀念。“文章已满行人耳”是赞美白诗的平易近人,无论妇孺老少都能随口吟诵。“一度思卿一怆然”是思念已逝或穷困失意的友人,内心感到无比的悲哀。

【原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出处】唐·罗隐《自遣》

【鉴赏】今天有酒,今天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愁,就明日再去忧愁好了。这两句诗是劝人欢乐要及时,何必去管身后的烦忧呢?此诗充分流露出作者人生态度的达观与洒脱。现今常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两句诗,来揭露那些社会寄生虫,不劳而获的堕落生活与颓废情绪;也有人用来形容人们没有长远打算,只知贪图眼前的安逸和快乐。

【原诗】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出处】唐·罗隐《西施》

【鉴赏】一般人都认为吴国的灭亡,是由西施所造成的;而作者罗隐却为西施抱不平,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亡原因颇为复杂,不去深入探讨而只从表面去看,是极不合理的。如果说西施真的能使吴亡国,那么使越亡国的又是谁呢

【原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出处】唐·罗隐《赠妓云英》

【鉴赏】罗隐以寒士身份赴举,路过锺陵县(今江西进贤),结识了当地乐营中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十二年后,他再度落第路过锺陵,又与云英不期而遇。罗隐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送给她。这首诗的意思是: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成名,你也并未出嫁,可能是我们都比不上别人吧!罗隐以“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两句诗,来表达他“同是天涯失意人”的哀痛意味。

【原诗】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出处】唐·罗隐《西施》

【鉴赏】一般人都认为越王勾践运用美人计,派西施迷惑吴王夫差而灭掉吴国。唐朝诗人罗隐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盛衰亡,自然有它的道理,吴国的人民又何必苦苦埋怨西施呢?如果说西施真的能使吴国灭亡,那么又是谁的力量使越国灭亡呢

【原诗】见“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出处】唐·罗隐《蜂》

【鉴赏】当你们费尽心血采得百花回来酿成蜂蜜后,自己却不能享受,全都被人们拿走了。蜜蜂啊!你到底是在为谁辛苦,为谁把蜜酿甜呢?作者借蜜蜂采花成蜜白忙一场,来比喻农民心血成果惨遭剥夺。“为谁辛苦为谁甜”现今多写成“为谁辛苦为谁忙”,常用来感叹自己的心血付诸流水,与对自己辛苦所得被剥削的不满与愤怒;有时也用来表示满怀希望,结果成空,到最后不知目的何在的惆怅与凄苦。

【原诗】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处】唐·张继《枫桥夜泊》

【鉴赏】原诗前两句是说:作者把船停泊在枫桥边,一个人在船上远望着江枫渔火,愁情满怀,久久不能成眠。这两句诗是描写作者辗转反侧,夜半听得阵阵钟声传到客船上来,不禁惆怅万分。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县。寒山寺:在姑苏城外,唐代诗僧寒山曾在这里住过,因而得名。传说当时的寺院里,有夜半敲钟的习俗。原诗写秋夜旅人的凄凉愁苦,十分动人。这首《枫桥夜泊》,可说是张继最脍炙人口的作品。

【原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处】唐·张继《枫桥夜泊》

【鉴赏】枫桥:在江苏吴县阊门西七里。原诗中的姑苏:吴县在隋朝时是苏州府治,因境内有姑苏山,所以又叫姑苏。寒山寺:在阊门西十里。这首诗描写旅人夜泊愁眠的心情跃然纸上。尽管后人有怀疑夜半和尚不一定敲钟,乌鸦也不一定啼叫,但文艺所表现的形象却往往超乎现实所给人的真实感。千百年来读者吟咏这首诗,总觉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无限凄凉寂寞,并不问半夜钟声和乌啼是否合乎事实。愁夜凄冷,乡愁难遣,但在凄冷中,却别有一番清丽、雅致的萧瑟美。

【原诗】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出处】唐·苏颋《汾上惊秋》

【鉴赏】离家万里,心绪愁苦悲凉;正要渡过汾河的时候,正逢满山遍野飘落缤纷的秋叶,那一片萧瑟的秋声,实在令人不忍心去听。游子飘泊天涯,家乡远在万里之外,满怀的乡愁,怎忍心去听那萧瑟的秋声呢?秋叶飘落,本就是宇宙间自然的景象,只因游子心绪寂寥,聆听瑟瑟秋声,倍添心头无限哀愁、伤感,可见“境由心造”,确乃至理名言。

【原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心轻万事如鸿毛

【出处】唐·李颀《送陈章甫》

【鉴赏】在心胸开阔的人的眼中,万般世事犹如鸿毛般的微不足道。此句诗是描写一个人的胸襟开阔,率真放达;在他眼中看不到世俗的名利与权势,由于心怀坦荡,生活自然逍遥、自在,无牵无挂。

【原诗】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候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出处】唐·李颀《送陈章甫》

【鉴赏】四月里南风一吹,田中的大麦就要发黄成熟,这时枣树上的花片还未落下,而梧桐树的叶子,却已经滋长起来了。

【原诗】见“心轻万事如鸿毛”。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出处】唐·李颀《古从军行》

【鉴赏】“蒲桃”就是现在的葡萄。年年打仗,大漠荒野不知埋有多少英勇战士的尸骨;他们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只是胡人的葡萄,进贡到汉家朝廷来。唐代屡次征伐西北边塞,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不少边塞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汉朝,其实是暗喻唐朝,诗中隐含有一种讽刺的意味。

【原诗】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出处】唐·李颀《古从军行》

【鉴赏】远行的人听到军中发出的刁斗声,只觉得像在阴暗的风沙中一般。

想当年公主和番乌孙时,在马上只借着弹琵琶来诉说心中的幽怨,实在非常凄凉

【原诗】见“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出处】唐·李颀《送陈章甫》

【鉴赏】贮存着一肚子的学问,自然是不肯低头伏身在草莽之间。

【原诗】见“心轻万事如鸿毛”。

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

【出处】唐·李颀《体卢五旧居》

【鉴赏】一想起你,伤心的眼泪就像那东流的江水不停地流;那花朵每年都定时开放,又是为了谁呢?岁岁花开,可是你却年年不来,想起你的人,悲伤难抑,便忍不住流下伤心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