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10593400000016

第16章 长生殿(6)

道士迟疑片刻,道:“也罢。小童,你去禀高公公,贫道即在坛上,飞出元神,不论上天入地,好歹寻着娘娘。不出三日,定有消息回报。”

道童帮他穿上鹤氅,只见他在坛上打坐毕,闭目叩齿俄顷,那元神已出窍,到处遍求玉妃魂魄去了。

杨通幽元神先来到酆都城,他敲开森罗殿的大门,道:“判官在么?”

判官蓦地跳出,跟了几个小鬼,判官问:“仙师何事?”

通幽道:“贫道特来寻觅大唐贵妃杨玉环鬼魂。”

判官道:“这个好办,凡是宫嫔妃后,地府另有文册。仙师请坐,且待呈簿查看。”小鬼送上簿册,判官递与道士:“自家看吧。”

杨通幽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却并无杨太真的名字。杨通幽道:“地府既无,贫道去了,不免向天上寻觅一遭也。”

道士飞到天上,在天门刚巧碰上织女。他上前施礼道:“织女娘娘,小道杨通幽叩首。”

织女道:“通幽免礼,到此何事?”

道士道:“小道奉大唐太上皇之命,寻访玉环杨氏之魂。适从地府求之不得,特来天上找寻,还请天孙指点。”

织女听罢,冷冷地道:“通幽,那玉环之魂,原不在地下,不在天上也。”

道士惊道:“那就怪了!”

织女道:“通幽,杨妃既无觅处,你索自去复旨便了。”

道士为难道:“娘娘,复旨不难,只是我已夸下海口,说三日内保准找到,那太上皇一心盼着我的回音呐!”

织女道:“那李三郎马嵬坡下已教玉碎香揉,还讨甚情是?”

通幽道:“娘娘,休冤屈了人呵!想当日乱纷纷鸾舆播迁,羽林军恶狠狠哗变,那时刻将骄兵顽,哪里由得天子主张呵!事过之后,皇上后悔不迭,至今念及,常是涕泪交并,那伤心悲泪真个要把沧海填哪!”

织女道:“如今死生久隔,岁月频更,只怕此情也渐淡了。”

通幽道:“天孙哪里话来?那上皇每日里像鹦鹉,将玉妃芳名在口里念叨,坐着时呆想,睡梦里惊觉,痴心一点没变。这不,他使我上穷碧落下黄泉,盼重觅芳魂,好了此一生的心愿。”

织女沉吟道:“前夜我与牛郎在斗牛宫相会,谈了一宿玉环与李三郎七夕盟誓的恩怨,牛郎曾为李三郎辩白,今他说来,果如此情真!煞亦可怜人也!”

通幽见状,进言道:“天孙娘娘呵,小道生怜上皇灵心一点,真情一片,因此不辞往返,甘肩辛苦为他觅芳魂。谁知她做长风吹断鸢,莽桃源寻不出花一片。若不找到贵妃娘娘时,怎教俺黄冠独自还呢?”

织女听情辞恳切,也动了怜悯之心,遂道:“通幽,你若必要见她,待我指一个所在,与你去访寻。”

她叫道士过来,附耳低语如此如此。通幽听罢笑拜道:“多谢娘娘指引!”说罢起身,御着天风往东海蓬莱仙山飞去……

这边道士刚走,织女即着人召取太真来到璇玑宫,她要细探其衷曲,好加点拨指引。

太真驾香车,强驱愁绪来天上,愁眉紧锁拜谒织女道:“娘娘在上,杨玉环叩见。”

“太真免礼,请坐了。”

“适蒙娘娘呼唤,不知有何法旨?”

“一向不曾问你,可把生前与唐天子两下恩情,细说一遍与我知道。”

杨玉环听说“唐天子”三字,那眼泪就不自觉涌了出来,道:“娘娘听启……”玉环将生前与玄宗的往事如数家珍般细说了一遍。

织女问道:“你们七月七日长殿发的山盟海誓我是听到的,怎生他陡地心如铁,马嵬坡便忍心将你抛撒了呢?”

玉环痛哭流涕道:“岂是他情薄劣呵!那兵刃纵横,社稷阽危,蒙难君王,怎护臣妾?妾甘就死,死而无怨!与皇上毫无干系!”说罢热泪纵横,哀痛欲绝。

织女道:“如今你已证仙班,情缘宜断,若一念牵缠,怕天端又令从此堕尘劫。”

玉环上前再拜,禀道:“娘娘在上,倘得情丝再续,情愿谪下仙班,又何惜人间自受折罚?”

织女感动得眼眶里泪珠直转,双手扶起玉环道:“太真,坐了,我久思为你重续前缘,只因为马嵬之事,恨唐帝情薄负盟,难为作合。方才见道士杨通幽,说你遭难之后,唐帝痛念不衰,特令通幽升天入地,各处寻觅芳魂。我念他如此钟情,已指引通幽到蓬莱山了,还怕你不无遗憾,故此召问。今知两下真情,合是一对。我当上奏天庭,使你两人,永远成双,以补从前离别之恨。”

玉环感激涕零,拜谢道:“多蒙娘娘怜念,只求与上皇一见,于愿足矣。”

织女道:“也罢,闻得中秋之夕,月中奏你新谱《霓裳》,必然邀你,恰好此夕正是唐帝飞升之候,你可回去,令通幽届期径引上皇,到月宫一见,何如?”

玉环道:“只恐月宫之内,不便私会。”

织女道:“不妨,待我先与姮娥说明。你等相见之时,我就奏请玉帝到来,使你情缘永证便了。”

玉环再拜道:“多谢娘娘!就此告辞。”

杨通幽穿山越海,来到蓬莱山上,见彩云明灭处,一座参差巍峨的宫殿宝光四射,璀璨辉煌。门洞正上方,银榜飞草“玉妃太真之院”六字,他知道便是这儿了,取出琼簪轻叩洞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探出一个美丽绝伦的仙女头,问道:“你是何人?”

道士拜道:“贫道杨通幽稽首。”

“到此何事?”

“大唐太上皇帝,特遣贫道问候玉妃。”

“娘到璇玑宫去了,请仙师少待。”

“原来如此,我且在这瑶阶上伫立一会儿。”

须臾,风吹佩环“叮当”作响,玉环香车已来到殿前,见了道士,玉环问仙女道:“道士何来?”

杨通幽正要上前搭话,被仙女拦在了后面,仙女道:“禀知娘娘,他是唐家天子派来的使者,衔专词来此山的。”

玉环道:“既是上皇使者,快请相见。”说着径自先进了宫,在殿上坐了,仙女引杨通幽进殿。

通幽拜道:“贫道杨通幽稽首。”

玉环道:“仙师请坐。”杨通幽坐在一旁,玉环问:“上皇安否?”

“上皇朝夕思念娘娘,春风秋雨,无非即景伤心,因而成疾。”

玉环“呵”了一声,哭道:“谢君王钟情如此!漫自将咱一点旧情,也请你回示于上皇。”

通幽道:“贫道领命,只求娘娘再将一物,寄去为信。”

玉环道:“当年承宠之时,上皇赐有金钗、钿盒,奴家生生死死,未曾暂离,如今就分钗一股,劈盒一扇,烦仙师代奏上皇,只要两意能坚,自可前盟不负。”说着将分开金钗、劈开钿盒拈出一扇交给仙女,道:“侍儿,将这钗、盒送于仙师。”

杨通幽慎重地双手接过,认真收藏起来,玉环道:“请仙师受我一拜。”

杨通幽赶紧回拜道:“不敢!”又道,“贫道还有一说,钗、盒乃人间所有之物,献与皇上,恐未深信,须得当年一事,他人不知者,传去取验,才见贫道所言不谬。”

玉环心想:这也说得有理。低头沉思片刻,道:“哦,有了!记得天宝十载,七月初七日,上与妾并肩立于长生殿阶下,因感牛女之事,密盟誓道,愿世世生生永为夫妇。”

杨通幽道:“有此一事,贫道可复上皇了,就此告辞。”

玉环道:“且住,还有一言,今年八月十五日夜,月中大会,亦是皇上飞升之候,我在那里专等一会儿,敢烦仙师届期,指引上皇到彼,失此机会,便永无再见之期了。”

杨通幽领命辞拜了玉环,元神立即回到神坛,他将钗、盒交给高力士手中,叮嘱了一番。高力士道:“你来得正好,上皇自你去后,相思透骨,病体越重,让他盼得好苦也。”于是匆匆赶进南宫,将钗、盒捧与上皇,告诉他贵妃娘娘在蓬莱山太真仙院,日日牵记君恩,下望尘寰热泪双流。

玄宗接过钗、盒摸了又摸,看了又看,道:“这钗、盒乃人间之物,怎到得天上?前日墓中不见,朕正疑心,今日如何却在她手中?”

高力士道:“万岁爷休疑!那仙师早有虑及,向娘娘问得当年一件密事在此。”

玄宗急道:“是哪一件?你可说来。”

高力士道:“娘娘把天宝年间长生殿里的事从头说了一遍。”

玄宗道:“此事果然有之。”于是捧着那一股金钗、一扇钿盒,不住流泪叹息。

高力士道:“万岁爷,且省愁烦,娘娘说,今年中秋之夕,教仙师引着万岁爷,到月宫里与娘娘相会。”

玄宗喜道:“既有此话,何不早说,如今是几时了?”

高力士答道:“如今七月将尽,中秋之期只有半月了,请万岁爷将息龙体。”

玄宗道:“妃子既许重逢,我病体一些也没有了。”

这年中秋之夕,碧天如洗,银汉无尘,一轮金黄的圆月,将宇宙照得通体透明。

玄宗等了整整半月,这十五天好像比他一生中度过的日子还长。好不容易熬到黄昏,他一直眼睁睁盯着东山,终于看到山阙处泛出朦朦黄光,露出金黄月芽,那月芽慢慢浮升,最后一个圆球终于跳上了暗蓝色天穹,他嘘了一口气,急忙唤内侍更衣。

出了宫门,杨通幽迎面赶来,向玄宗拜道:“上皇,贫道稽首。”

玄宗道:“仙师少礼,你看这碧澄澄天淡云闲,光皎皎月明星稀,好不爱煞人也!”

通幽道:“上皇趁此月色,就此同行。”

玄宗担心道:“仙师,天路迢遥,怎生飞渡?”

通幽道:“上皇,不必忧心。待贫道将手中拂子,掷作仙桥,引到月宫便了。”说罢将拂子望空中一掷,倏忽一道天桥从空出现。道士却忽然不见了。玄宗唤了几声,不见回答,只得独自上桥而行。

每岁中秋,嫦娥必教在广寒宫请宴,邀众仙毕集,听乐赏舞。月中向有《霓裳》天乐一部,中秋必奏。昔为杨贵妃于梦中闻得,遂谱出人间,其音反胜天上。近贵妃已证仙班,嫦娥遂教人向蓬山觅取其谱,补入钧天,拟于今夕奏演。昨日天孙已向嫦娥借用月府,让唐皇与贵妃二人相会,重续良缘。

嫦娥想到自己丈夫后羿的不恩不义,感慨系之,欣然应允。此时她由众仙女簇拥,来到宫前,吩咐道:

“仙女们,候着太真到时,教她在桂荫下稍待。等上皇到来见过,然后与我相会。”四位仙女,一边两个,立在宫门守候。

玉环挨到月出,收拾停当,驾香车已来到广寒宫门。见了仙女,玉环问道:“月主娘娘在哪里?”

仙女道:“娘娘吩咐,请玉妃少待。等上皇来见过,然后相会。请少坐。”

玉环跚跚弱步,来到桂树荫下,在玉兔捣药的玉凳上坐了。只见吴刚在挥汗砍斫桂枝,比平素更加卖劲,玉兔也不再捣药,帮衬他拣捆枝条。如果今日不如此拼命努力砍斫桂树,这玉轮清光怎么会如此之多呵!玉环遂想:在人间只喜中秋月光分外明朗,原来还是吴刚哥与玉兔弟的劳绩。又感叹欷歔了一回。

玄宗忧心忡忡地步上月阶,早被仙女发觉。一仙女迎上去道:“来的莫非上皇么?”

玄宗抬头答道:“正是。”眼睛却搜寻着什么,仙女看出他的心思,道:“玉妃到此久矣,请进相见。”

玄宗蓦地来了精神,急匆匆冲进宫门,边跑边唤:“妃子,妃子,你在哪里?”

坐在玉凳发呆的玉环,听到玄宗的声音,赶紧起身,迎上宫门,口中唤道:“陛下,我在这里呵……”止不住热泪涌流,见到玄宗,扑了上去,两人抱头痛哭……

玄宗道:“我的好妃子,想当日玉折香摧,都只怪我失了主张,累你冤海深沉,命殒黄泉。到今日悔不欲生,诉不出相思千缕万缕,割舍不断,欲理还乱呀!”

玉环道:“陛下,说哪里话来!是妾薄命,遭魔障,累君播迁西蜀。还荷蒙君王不弃孽顽,念切思专,碧落黄泉为奴招魂。”

玄宗道:“寡人旧驾马嵬,将妃子改葬。谁知玉骨全无,只剩香囊一个。后来朝夕思念,特令方士遍觅芳魂。”说罢取出钗、盒,道,“看到这钗一股、盒一扇,又听提起乞巧盟言,朕心下才稍安。”

玉环亦取出钗、盒,道:“妾的钗、盒也带在此。”两人互相交换,抚摸着,观赏着,看到同心钿盒,比划着双飞并头的钗上燕,两人都如鲠在喉,悲泪涟涟。

玉环道:“幸蒙天孙鉴怜,许令断缘重续。今夕之会,得来不易啊!”

玄宗道:“是呵。得谢苍天可怜你我,千秋万古为你我证奇缘。”

玉环道:“这要多谢嫦娥的帮助。”

玄宗立即松开紧握着的手,拜道:“月姐拜揖。”

嫦娥回拜道:“上皇稽首。”

玉环拜嫦娥道:“娘娘稽首。”嫦娥双手扶起玉环,道:“玉妃少礼,请进殿坐了。”

一行步上广寒宫正殿,分宾主入座。嫦娥道:“上皇、玉妃,恭喜仙果重成,情缘永证。往事休提了。你两人,经历了别离生死的磨炼,对这‘情关’的真面目,也该体味得清楚了。让你们相逢在月儿团圆的宫殿,望能理会天孙的良苦用心呵……”

“玉旨降。”仙女的声音打断了嫦娥的话头。只见织女天孙手捧玉旨,降下祥云,来到宫中。玄宗、玉环跪拜接旨。织女宣道:

“玉帝敕谕唐皇李隆基、贵妃杨玉环:咨尔二人,本系元始孔升真人、蓬莱仙子,偶因小谴,暂住人间。今谪限已满,准天孙所奏,鉴尔情深,命居忉利天宫,永为夫妇。如敕奉行。”

玄宗、玉环再拜道:“愿上帝圣寿无疆!”

两人起身后,织女握住玉环的手,对二人道:“上皇、太真,你两下心坚,情缘双证。如今已成天上夫妻,不比人世了。”

嫦娥兴奋道:“群真既集,桂宴宜张。聊奉一觞,为上皇、玉妃称贺。看酒过来。”仙女们捧酒,仙乐骤起,歌舞升平。

仙女们奏起了美妙的《霓裳羽衣》曲。杨玉环、李隆基二人手挽着手,缓缓地向忉利天宫走去。

月主嫦娥和天仙织女遥遥地向这一对有情人祝福,为他们永久的重逢,为他们美好的新生,更为他们那惊天动地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