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谋人谋职谋事业
10600800000045

第45章 谋人篇之二(3)

为什么要找合伙人?很多人都没有仔细思考过他们找合伙人的真正动机,往往只是想要找个能辅助自己、帮助自己赚钱、和自己共担风险的人,使自己有安全感。

不错,商场上充满着惊涛骇浪,如果顾客不上门,如果货品有瑕疵,如果账单积压太多,能够问问合伙人“我们该怎么办”,这总比一个人喃喃自问“我该怎么办”感觉好得多。

合伙人不但能和你同甘共苦,也能提供给你某种程度的信赖感。在任何合伙事业的开始,你总会觉得合伙人比你行,他至少帮忙做了一半以上的生意,毕竟他懂得一些你不懂的东西。也许后来情况会改变,但至少在你开始合伙关系之初,你一定觉得他是个人才。

但是,你也要知道,责任不必完全由你一个人来承担,当然要轻松一些。然而,由合伙所产生的问题,往往比合伙所带来的安全感要多得多。

同样的道理,与人合伙去寻求资金当然比自己一个人去找财源容易得多。创业投资家必定较喜欢合伙的方式,因为他绝不愿负担全部的风险。不过要记住合伙人固然能帮助你筹措资金,但等资金足够后,你们可能会互相牵制。只为筹措资本而找的合伙人最后经常会意见不合,不欢而散。

你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可以参照詹姆斯·劳里在开办自己。的咨询公司前所做的对自己全部经历的自评。

他说:“当我开始自己干时,像许多其他人一样,也想成立个合伙公司,而且我也物色了几个合伙人。但当我做完市场调查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基本上没有风险。我想:以我自己的能力可能还办不了公司,如果我能有两三个可以依靠的人,这事将可能会容易得多——我认为90%的合伙公司的错误大概都是基于这样的错误。人们总以为他们自己没办法干的事,几个人一起干可能容易一些,所以他们经常和一些要好的朋友合伙,而要好的朋友却往往是坏的合伙人。经营上的合伙就像婚姻一样,除非你们是和谐的,除非你们可以干到一起,除非你们可以争吵,除非你们可以打架,除非你们可以互相同情。好的合伙人可以做所有的事情,就像婚姻一样。否则就要失败。”

4.动机歧异的人混杂在一起

每个人创建企业的目标和追求可能是不一致的。有的人本性喜欢追求长期收益,有的人喜欢追求称心如意的年收入,还有的人喜欢追求专业性的挑战,又有一些人追求个人的名声与地位。如果在选择合伙人时,未对合伙人创业的动机与目的进行仔细的考察,势必让一群动机歧异的人混杂在一起,这对合伙企业的发展极其不利。

因为目标不同,人们的行为就有所不同,对企业的要求也不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企业搞厂长经营承包制。因为我们的厂长是任期制,是由上级部门任免的,业绩优秀的厂长可能到更大的企业任职或政府部门去发展,所以很多厂长关心的只是一年、两年的问题,在其经营中便采取拼设备、拼资源、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承包期满后,利润好的厂长提升了,利润不好的厂长调到别的企业当厂长,于是这个厂的经营困难出现了。

因此,精明的创业者应该明察每一位可能成为合伙人的人内在动机与目标,并且慎重思考有无合伙的基础。

5.合伙人对企业没有直接的重要贡献

有三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新崛起的生化工业中,发现了一个大好机会。就技术方面说,三人联合起来可以解决其中的所有问题。他们在这件事上研究商讨了几乎一年之久。后来,他们结识了一个正在寻求研究题目的企业管理研究生,虽然这位研究对生化工业一无所知,但谈起管理来头头是道。他用电脑从各种角度做预测,预测结果看起来都很好,然后替他们撰写了一份周详的经营计划,于是,这三位科学家便拉这位研究生入伙,共同开办一个新技术公司。就这样。这位年轻的企业管理硕士便被推上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

你现在想一想:这些预测的可靠性如何?别忘记,这些预测都是替三位科学家做的,而不是由这些科学家做的。这位总经理是否有资格构建一个要发挥这三位科学家技能的生化公司?这三位科学家之间的某些创造性冲突,如何融入这一潜在增长公司的形成阶段中?

事实上,由于这位研究生对生化工业一无所知,仅仅从他自身的知识角度对未来所做预测的可靠性可能是靠不住的,而且他也无法发挥三位科学家的才能。在创建公司的过程中,存在冲突是必然的。因此,合伙人当中不能有“唯唯诺诺”的人,也不能有对所要做的决定没有直接贡献的人。

类似这样的例子较多,比如,公司开创阶段,缺乏资金,利润也不多,因而雇员的工资较低,为了笼络雇员,便拉雇员入伙。这样的办法不见得聪明,因为这样会使一些不适合合伙的人加入到创业者之中,而以后又难以革除。

老板之间如何打交道

1.老板众生相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爱好,所以与不同性格、爱好的老板交往时,倘能明白对方属于何种类型,交涉相处起来就比较容易了。现列举五种常见类型供老板们参考。

(1)傲慢无礼的老板

在商业交往中,常会遇到一些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的老板,他们或是大公司的代理人,一向瞧不起小公司;或是性格孤傲,一副“惟我独尊”的样子;或是故作深沉、争取主动的小老板。他们举止无礼、词锋锐利、态度傲慢。这种老板实在是让人一看就生气,是最不受欢迎的典型,但是,当你不得不同他接触时,你要如何对付他呢?

对付这一类型的老板,一定要不卑不亢。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最好少跟他哕唆,所谓“多说无益”,最好在不得罪他的情况下,言词尽可能“简省”。要尽量小心,以免掉进他的圈套里。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趣爱好,也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或许,这种老板正遇自己经营状况不佳,或许正被总老板批评,甚至家庭烦恼缠身。因此,我们只要同情他、理解他,而不必理会、计较他的傲慢,尽量简明扼要地交涉就对了。

(2)深藏不露的老板

生意交涉中,常遇到一些深藏不露的老板,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其心思,或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这种老板多半是防卫意识太强,一般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使在你要求他说出答案或作出判断时,他也故意装成什么也不懂,或者故意词不达意,闪烁其词,使你有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

其实,这只是一些老板的一种交往手段而已。既然他愿意和你交涉,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他需要你。人与人的交往,都希望多了解对方一点情况,经常挖空心思去窥探对方的情报,期望使对方露出“庐山真面目”。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也应该理解。

面对这种深藏不露的老板时,你也不必着急,不必多问他的情况,更不必急于把自己的情况和盘托出,你只需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当然,这资料的关键部分自己应当保留),让他根据你提供的资料,作出最后决断。他藏得再深,也需要你。

(3)草率决断的老板

这种类型的老板,乍看起来很爽快。他常常在交涉进行至高潮时,忽然作出决断,予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这种老板有些是急性子,没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就“断章取义”,草率地作出决断;有些则是为了表现自己说话算数、果断,而自以为是地草率决断。

其实,这种老板由于性子急或自以为是,往往会对事物产生错觉或误解,草率作出的决断,多半会留下后遗症,节外生枝,导致意料不到的损失。

同这样的老板打交道,就应当按部就班慢慢地来,你最好把谈话分成若干段,说完一部分之后,马上征求他的意见,没有问题再继续交涉。如此方能少发生错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发生,免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4)顽固不化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