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狼道的法则
10600900000014

第14章 法则六适者生存法则(1)

狼改变不了环境,就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自己。在狼族中,往往有一只地位最低的狼,它是狼群中最为弱小的一个,在家族中的各个方面,它总是被置于最后的位置,但如果它能够生存下来,往往能成为一只优秀的狼,它最终成为头狼的概率也比较大。因为这种顽强的生存能力使它经历了更大的磨砺,使它积累了更为完善的生存技能。

做主宰环境与命运的强者

对于严峻的生存环境,狼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狼驾驭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世界上各种动物中最出色的,这或许正是它们适应性强的主要原因所在。

在众多的动物中,狼是最能适应外界环境的,由于狼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很强,使其不论在哪种环境中都能找到自己及种群的生存方法,所以狼可以生存于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狼是主宰环境的强者。只有主宰了环境,才能不被环境主宰,一旦被环境主宰,生存就会出现危机。

在北极,在严寒的冬季,在肆虐的暴风雪中,狼都能在露天里蜷缩成一团,用尾巴遮住面部安祥地睡觉。狼的嗅觉功能也着实令人惊叹不已,在几公里之外,它们就能准确地确定猎物的方向和位置。

在草原上,狼之所以成为自然界真正的主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草原狼特别善于长途奔袭。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无论是猎者,还是被猎者,如果没有超强的奔跑能力,要在草原上生存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草原狼可能就是因为具备了这种能力,才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战斗力,成为草原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甚至可以将虎、豹、熊等个体更大的猛兽逐出草原。

动物的生存法则与人类一样,要想生存,就必须首先去适应生存环境。如果生存环境很恶劣,要想改变它,只有不断地去适应、改变环境,才能在越来越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得以繁衍。

狼在自然界中并没有天敌,即使有一些大型的食肉动物能够捕杀它们,那种情况也会因为狼群的团结而很少发生。如果说狼有天敌,那个天敌就是人类——十分可怕的人类。“智慧”的人类可以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在他们看来十分“邪恶”的狼,而不是靠他们的双手,这些手段和办法是狼所不能抵御的,狼惟一的办法就是小心谨慎地躲避。

正是狼不断地与“智慧”的人类作斗争,从中使自己进化的更优秀,更能适应环境。所以狼和其他动物相比,简直是具有“天才一般的智商了”。正是这种“天才一般的智商”保证了狼群的生存,它们把从人类学到的智慧,运用在捕猎活动中去,使其生存危机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从而保证了狼群的良性生存环境。

让我们来看一幅马尔科夫向我们讲述人类与狼的惊心动魄的画面。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马尔科夫在打猎时,遇到了一条狼。这是一条银灰色的狼,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毛色很光滑,体长将近两米,非常健壮。可惜马尔科夫的猎枪没有瞄准,只打到了狼的右后腿,但狼拖着受伤的腿,一瘸一拐地逃跑了,狼血斑斑。于是,马尔科夫骑上马去追赶这只受伤的狼。在追赶的过程中,马尔科夫看见,前面逃跑的狼的速度不是很快,他距离受伤的狼越来越近。

造成这种状况,那是因为狼受伤的腿成了其前进的障碍,狼拼命地向前跃了几下,和马尔科夫的距离稍微拉大了一些。狼利用这个机会,回过头去撕咬自己受伤的右后腿,几下就把那条腿咬断了。马尔科夫看到这一幕,他惊呆了,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敬畏。狼的举动缩短了他和狼之间的距离。他的马也一动不动,静静地看着狼,看着这只仅剩下三条腿的狼逃跑。

狼为了生存,表现出这份让人望尘莫及的坚强、舍小求大的精神,着实让人敬畏。狼知道,要想在危机四伏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牢牢地掌握克服危难的本领。只有经常在恶劣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才能练出锋利的爪牙和果敢的决心,使生命力更加顽强。

狼不仅能够利用环境,顺势而为,它还能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不利的环境。现在活下来继续奔驰在草原上的狼,都是能够主宰环境的强“狼”。

以竞争跻身群雄,并成为超强

在辽阔的草原上,每天当第一缕阳光出现,狼和羚羊就开始进行赛跑。狼发誓要追上羚羊,因为追上羚羊,它就可以把它们当作自己的食物。羚羊一定要跑得比狼快,否则它就会成为狼的美餐。羚羊之间也在进行着残酷的竞争,跑得最慢的羚羊成了狼的食物,而其他羚羊就可以暂时幸免于难。这就是动物界之间的残酷竞争。

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狼族的竞争意识尤其强烈。狼不但要面对与不同动物种类之间的竞争,而且还要面对在狼群之间存在着的激烈竞争。一般在同一区域的所有狼群中,会有一个狼王,它具有统领这个区域所有狼群的权力。当需要集体围猎时,狼王就会用嚎叫召集所有的狼。狼群成员都要无条件地接受它的统一部署。当然,这个狼王的位置也是各个狼群的首领们经过竞争决定的。

在狼群内部,头狼的位置,并不是谁都可以得到的,也不是按照年龄或者辈分去安排的,每个公狼都有竞争这个位置的资格,只有狼群中的最强者能得到这个位置。当一个狼群的后代们逐渐长大,它们就会觊觎首领的位置。虽然狼群的首领是它们的父亲,它们也毫不心虚,因为狼群就是一个能者为王的世界。同时,在兄弟之间也会展开激烈的竞争。最后,最强大的公狼成为这个狼群的首领;而其他的公狼要么臣服于它,要么带领一部分狼自立门户,要么到处流浪,成为孤独之狼,或者加入其他狼群。当狼群确立了新的首领之后,所有的狼都要接受它的领导。作为头狼,它具有绝对的权威。严格的等级秩序确保了狼群的生存。

在狼群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竞争,那就是对领地的争夺。由于自然界食物的有限,狼群之间经常会为了争夺领地而大动干戈。每个狼群都有自己的领地,它们用尿和气味来划分领地,但有的狼群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侵犯其他狼群的领地。这种侵犯类似于人类的一个国家入侵另外一个国家,这当然是领地被侵犯的狼群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不可避免地要在两个狼群之间展开一场争夺领地的战争。胜利的一方就是这片领地的主人,而失败的狼群则没有在这片领地上捕食的资格。

回顾狼群之间的“残酷”游戏,我们会发现,其实“竞争”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球类、游泳、拳击、田径、棋类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有音乐、诗歌、戏剧、影视、书法、绘画等文艺比赛;有学习竞赛、演讲比赛、劳动比赛等。有组织的比赛已数不胜数,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暗下决心要赶超他人的无形竞争更是到处都存在着。

竞争是一种能力,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感觉到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活得充实而有意义,只有在竞争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

总之,不论什么方式的竞争,也不论竞争的对象是谁,竞争的具体内容怎样,竞争都是为了在地位和利益上压倒对方,超越对方。在这种压倒和超越对方的竞争中得到心理的满足,生命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在这一点上,狼如此,人更是如此!

在绝境中求生存、求锻炼

在地球上,狼族已经生存了一百多万年的时间,它们历经了人类的猎捕、毒杀、陷阱,人类甚至用威力强大的武器从飞机上射杀它们。人类也毁灭了很多狼族的栖息地,很多狼族赖以维生的生物族群——例如美洲野牛、麋鹿和美洲驯鹿,也都遭受到人类无情的毁灭。狼就是在这种“绝境中求生存”。它们敢与天斗、与人斗,就是它们的这种斗争精神,才使其能在绝境中生存。

狼的一生是充满艰辛的。在野外,一只狼可以存活约13年,但大部分狼只有约9年左右的寿命。然而,为人类所捕获并饲养的狼,其寿命通常都会超过15年。显而易见,狼群在野外的生活万分艰辛,并且处处隐含着凶险。

生活在野外,狼不但要与人类及其他动物进行殊死的搏斗,以求生存。同时,狼还必须经常与自己的同类争夺食物和领地,因为狼群只能在自己的领地进行生活、捕猎,领地的大小根据他们捕食对象的多少而有很大的变化。这种情况取决于这个地区的猎物数量。在猎物分布较密集的地方,狼就不必奔袭很远便可获得美餐。而在较荒凉的、猎物比较少的栖息地,狼有时则需要跑很远,才能猎到食物。

在狼的世界里,“适者生存”就是他们最重要的生存法则,如同最虚弱的美洲驼鹿为狼所捕获一样,最虚弱的狼也会消失。狼的生存主要是依托在战胜对手、吃掉对手的方式上,否则会被饿死。而捕猎是危险的,狼在捕获猎物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猎物的拼死抵抗,一些大型猎物有时还会伤及狼的生命。研究表明,狼捕猎的成功率只有7%~10%。

一旦捕猎成功,狼还必须警惕其他想不劳而获的动物的袭击。这些动物还经常袭击、捕杀狼的幼崽。最后,狼还必须与人类抗争,人类无疑是狼安全生存的最大威胁。

正是在这种险恶环境中,狼才得以战胜对手,成为陆地上食物链的最高单位之一。困境一般是产生强者的土壤,正是这种环境,使狼成了强者。

有一位老人曾经向人们讲述了自己亲身遭遇狼的故事。小时候,他住在乡下,村子周围都是草地,远处是长满丛林的群山,经常有狼下山来偷袭村子里的羊。其中有一只三腿独狼,十分凶狠,令人生畏。一天,他和父亲去野外,在一条路上与这只狼相遇。两人一狼分别站在两头,相互对峙起来。狼毫无退让之意,也没有扑过来的打算,只是冷冷地凝视着他们父子俩,眼神中充满了冷峻,表现出一副临危不惧的姿态。后来,父亲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只得对狼作出了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