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狼道的法则
10600900000027

第27章 法则十一有勇有谋法则(3)

战争开始了,两军在平原上展开交锋。查理三世国王就在军队的阵中,他冲锋陷阵,指挥着自己的士兵迎战敌人。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的士兵都有些疲惫,但是国王的军队已经占据优势。就在这时候,查理三世发现不远处,自己一方的几个士兵开始退却,如果不加管制,就势必影响整个战阵。查理三世急忙策动自己的战马,往那里赶去,试图敦促那几个士兵重新调头战斗。但是,他还没走到一半,那只挂着的马掌就掉落了,战马的四肢不平衡,一下子就跌翻在地,马背上的查理三世也被掀倒在了地上。查理三世还没有来得及抓住马的缰绳,受惊的战马就跳起来逃跑了。

英王的士兵只看到国王落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以为国王发生了什么不测,于是纷纷败下阵来。

公爵的军队迅速发起反击,快速包围了上来。查理三世面对纷至沓来的敌军,万念俱灰,他在空中挥舞着自己的宝剑,大声地喊道:“马!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很快,敌军俘获了查理三世,战斗结束了,查理三世也从此结束了自己对帝国的统治。一个帝国的灭亡,一开始居然是因为对战马马蹄铁上的一颗小小铁钉的疏忽。正所谓小漏不补,大洞吃苦。每次一点点的积累,最终会酿成一场灾难。

从那时起,人们就说: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一个小数点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早在数千年前,古代的哲人就已经向我们阐述了这个道理,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中外共见。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关注细节,往往就是成功的开始;漠视它,或许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1967年8月23日,苏联发射了宇宙飞船“联盟一号”。在当时,苏联的航天科技发展迅速,这也不是苏联发射的第一艘宇宙飞船了。不出所料,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一切正常,圆满地完成了考察的任务,准备按照原定的计划返航。

然而,在返回大气层时,宇航员却突然发现宇宙飞船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的降落伞无法打开,这意味着飞船将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降落到地面,最终坠毁,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无法改变,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飞船坠毁。

苏联领导人经过紧急研究之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向全国宣布:宇宙飞船将在两小时后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听到这个消息,全苏联的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电视画面切换到宇宙飞船的船舱内,通过电视屏幕,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面对死亡,他依旧面带微笑。他对母亲说道:“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

科马洛夫的母亲泣不成声。这时候,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深情地看着还未成年的女儿,安慰着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宇宙飞船坠毁的时间只有7分钟了。在叮嘱了女儿一些话之后,科马洛夫对她说道:“以后,你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电视机前的人们都惊呆了,几分钟后,“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坠毁在苏联境内,宇航员科马洛夫遇难。事后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正如科马洛夫所言,在飞船升空之前的最后一次地面检查中,虽然工作人员提出了这个数据上的问题,但是科马洛夫却一时大意,并没有把它当回事,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为了这次太空行动,苏联耗费了数年时间,花费巨资,汇集了大批的科技人员,可是就是因为一个小数点,一切努力都化为乌有。

一切细节都蕴含着昭示未来的巨大力量,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

关注细节的人,善于把小事做细,把小事做扎实,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而漠视细节的人,却缺乏最起码的认真态度,终将误了自己的一生。对细节认真,必将会得到大回报。

管理学上有一种“蝴蝶效应”:纽约的一场风暴,起始条件是因为东京有一只蝴蝶在拍翅膀。翅膀的振动波,正好每一次都被外界不断放大,不断被放大的振动波越过大洋,结果就引发了纽约的一场风暴。细节被每次一点点地放大,最终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一种征兆。

对狼来说,对细节的追求永远不过分,它们知道对细节的忽视可能会导致捕猎活动的失败,但是对我们人类来说,很多时候,对细节的忽视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加以重视呢?

披羊皮做伪装无啥不当

美人计,苦肉计,釜底抽薪,围魏救赵……源自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三十六计”,让人们看到了智谋的重要性。战争的成败并不完全决定于兵力的多寡、装备的优劣,很多时候计谋更加重要。不仅战场,从人生之路到商场鏖战,善用计谋,才能无往不胜。

狩猎中,狼群并不拘泥于简单的潜伏——攻击的模式,很多时候,它们需要用巧妙的伪装来掩护自己,以防止被猎物发现。披着羊皮做伪装,往往节省了很多力气,却又能获得更多的成果,这就是计谋的重要性。

和狼的捕猎一样,人生和企业在竞争中获取成功同样需要计谋的参与。计谋就是智慧,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在辽阔的草原上,狼群有着广泛的捕猎目标。虽然面对的猎物常常并不如自己强大,但是狼群也知道,弱小的猎物并不缺乏警觉,这些猎物们在吃草或者休息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注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四散奔逃。为了成功的捕猎,狼群往往需要各种各样的计谋。

有时候,狼群甚至需要攻击牧人的羊群,面对警觉的牧羊犬,披着羊皮做伪装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没有什么是不可以采取的,只要能够成功地捕猎,任何计谋都应该是把玩在股掌之中的器具。

综观中外社会,无论是成功的人还是经历风风雨雨最终胜出的企业、民族或者国家,无不是对计谋了如指掌者。成功者都是计谋的超级玩家,计谋运用得越是得当、越是出神入化,所得到的奖赏就越是丰厚。谋略,与成功相伴

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并不仅仅是一部兵书,它容纳了超人的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诡道,即使用谋略。在而今社会看不见硝烟的商战中,《孙子兵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这部兵书也成了很多企业的获胜法宝。

《孙子兵法》讲求谋略,谋略斗争是活力的对抗,是智慧的较量。一个个企业成功的案例在有意无意中实践着这本书中的谋略和计谋。

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的神户,有一家新开的福松商会,商会的经理是少年得志的松永左卫门,商会主要经营煤炭生意。这时候的福松商会虽然刚刚开张,但是由于松永父亲的关系,商会的资金雄厚,在当地名声显赫。

开张不久后的一天,商会来了一个客人,这个人是当时神户最出名的西村豪华饭店的一位侍者。侍者是替别人送信的,他见到松永之后,就呈上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松永老板敬启”,下面的落款是“山下龟三郎”。

松永打开信封,只见信上写着:“鄙人是横滨的煤炭商,承蒙福泽桃介先生的部下秋原介绍,欣闻您在神户经营煤炭,请多关照。为表敬意,今晚鄙人在西村饭店聊备薄宴,恭候大驾,不胜荣幸。”

这封信上提及的福泽桃介先生是松永父亲的一位老友,正是他借了巨资给松永作为商会的开办费,松永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按时赴宴。

当晚,松永按照预定的时间到达了西村饭店,受到了热情款待,山下龟三郎对他很是恭敬。在宴会中,山下和松永谈起了一笔生意。他说:“在安治有一家相当大的煤炭零售店,信誉很好。零售店的老板阿郎君是我的老顾客。如果您信任我的话,我可以做中间人,将贵商会的煤炭卖给阿郎君的零售店,他一定乐于接受,这样也会扩大贵商会煤炭的销路。我只要一点佣金就行了。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松永一听,心里已经有些松动。这时候,山下把女招待叫来,请她帮忙买些神户的特产瓦形煎饼拿过来。在松永面前,山下从怀里掏出了一大叠钞票,而且都是大面额的。山下随便看了看,就随手交给女招待,并另外多抽出一张作为小费。

松永看到此情景,心中暗暗吃惊,认定山下一定是一个资金雄厚的商人,于是没有经过太多的考虑,就决定同意山下的意见。两人稍作谈判后,松永就与山下签下了合同。

此后,福松商会按照合同通过山下向从未谋面的“阿郎君”的零售店销售煤炭,生意做了很多年。几年后,松永再见到山下的时候,山下已经成为一个大商人了。松永很是奇怪,不知道当初只是一个中间人的山下发迹为何如此之快?在了解了真相之后,松永才明白了其中的缘故。

原来山下当时不过是一个小老板,在横滨经营一家不景气的煤炭店,他在西村饭店不过是演了一场戏而已。他以自己那不景气的煤炭店作抵押临时向银行借来了一笔钱,利用豪华气派的西村饭店做舞台,成功地上演了一出戏。丰盛的晚宴后,松永一离开,山下便马上赶到车站,搭上末班车回横滨去了。那封介绍信不过是在了解了福泽、秋原与松永的关系后,借口向福松商会购买煤炭请秋原写的。

从那以后,山下一分钱没有花,就从福松商会那里得到大批的煤炭,再转卖中部,从中大获其利,很快就成了一个大商人。

山下的资本并不雄厚,要揽住大客户做成大买卖,并非一件容易之事。所以他就想出了这样一个计谋,抓住人的心理,在“面子”上面大做文章,虚张声势,给对方以实力强劲的虚假印象,最终使松永和自己合作。

正是谋略运用得当,使得山下显示出了并不存在的雄厚实力,隐藏自己没有资金做煤炭生意的事实,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年轻的松永被山下诚恳恭敬、热情招待和慷慨大方所迷惑,轻信了山下。

狼在捕猎的时候很少直接地进攻,它们总是采用可行的策略使自己的力量消耗少而获得多,每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运用策略的重要性,这样可以省却很多的时间,更快地达到目标。计谋相助,从窘境中“雄起”

俗话说:“兵不厌诈。”为了谋取胜利,战争中交战的双方往往利用各种各样的计策。胜利者才是强者,能够将各种计谋运用得出神入化的人才是命运垂青的对象。

二战中,各种战略资源丰富的北非成了交战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北非最初控制在英国手中,后来德意趁着法国战败投降、英国从非洲大陆溃退之机进入北非,抢占英法殖民地。

担任北非德意联军总司令的是希特勒最得力的将领之一隆美尔,他也是一个精明的战略家。隆美尔利用北非一望无际的大沙漠这种有利的地理条件大显身手,使用坦克集群发动闪电般的突击,虚张声势,以闪电般的凌厉攻势在沙漠中纵横驰骋,使英军连连败北。尤其是1942年1月21日,隆美尔的闪电战将英军击退500多公里,迫使3万名英国兵投降。隆美尔由此声名大振,获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

半年之后,德意联军又逼近埃及阿拉曼附近的英军防区,距亚历山大港只有140公里,英军即将丧失在北非的最后据点,形势万分危急。英军士兵士气低落,陷入了准备撤退的悲观气氛之中。英国首相丘吉尔焦虑万分,只好将已奉命去指挥“火把战役”的蒙哥马利中将调任为北非第八军团司令。

蒙哥马利到达北非之后,积极准备展开反击。他仔细地分析了德意联军的进攻形势之后,预见到隆美尔将进攻英军防御薄弱的地点,于是就依托阿拉姆·哈法高地的有利地形,组织好防御力量,构筑起坚强的防御工事,并决计诱使德意联军的坦克部队进入预设的战场——英军布雷区和伏击区。

但是,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并非无能之辈,同样是运用计谋的好手。如何引诱他上当,这是一个难题。

蒙哥马利逐一分析了在此之前英军多次失败的教训,初步掌握了隆美尔的作战特点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决定先用各种假情况,使隆美尔相信他的部队经过数次败绩之后已经不堪一击;同时根据隆美尔当时对阿拉曼地区的地形还不熟悉的情况,巧妙地送给隆美尔一套假地图。在这套地图上,车辆难以通行的流沙地区被改为“硬地”。

隆美尔得到地图之后,发现“硬地”正适合自己惯用的闪电战,心中大喜。既没有想过需要实地侦察,也没有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调查核实,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1942年9月1日凌晨,隆美尔按照地图向阿拉曼地区发动进攻。蒙哥马利早已在此悄悄地部署了3个战斗力很强的装甲师严阵以待。

隆美尔率领部队按照地图推进,从凌晨到天亮几个小时都未找到一个目标,而隆美尔对地图依旧深信不疑,指挥部队继续按地图前进,结果使德军的非洲兵团进入了地图上标示为“硬地”的流沙地区。很快,德军开始发现不妙,德军的几十辆坦克、装甲车、半履带车和7辆卡车在流沙地区东倒西歪,不能开动,机械化部队一下子陷入了瘫痪,德军士兵不得不下来推车,一下子就暴露在英军的火力之下。

蒙哥马利下令攻击,英军几个中队的战斗机对其进行了轰炸扫射,隆美尔一向引以为荣的机械化部队已无还手之力。轰炸过后,蒙哥马利的装甲师也乘机发动了反攻,德军损失惨重,仓皇撤退。

此后,在北非的战争中,蒙哥马利准备战役的时候,都非常注意采取伪装隐蔽的措施,利用各种虚虚实实的策略保障战役的突然性,最终赢得了北非战场的胜利。

一个人的成功不但要靠自己的能力,还要靠必要的计谋,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胜出;一场战争,不仅靠士兵的强壮和装备的精良,还要靠虚虚实实的连环妙计;在激烈竞争的时代,企业不仅要靠技术和资金来取胜,还需要采取高超的市场开发技巧,在商海中抓住商机,使自己游刃有余。或虚张声势制造假象,迷惑对手;或虚静实动,暗渡陈仓;或积蓄实力,以逸待劳;或调虎离山,欲擒故纵……种种计谋,无啥不当。

披羊皮做伪装,是为了最后捕猎的成功;以计谋做辅助,是为了竞争的成功。

所有的计谋都以胜出为目的,只有熟知计谋、善用计谋的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计谋节省人力、物力,节省时间与金钱,计谋大于气力,善用计谋,这是真正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