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狼道的法则
10600900000049

第49章 法则二十二领袖法则(2)

那时候,东芝电器公司由于经营方针出现重大失误,负债累累,几乎处于倒闭的边缘。如何扭转局面,将公司维持下去并继续发展,这成了一个大难题。然而,没过多久,一个叫土光敏夫的人出任东芝电器公司社长,才使得东芝电器公司存活下来,一直发展到了今天,并成为世界公认的著名品牌。

土光敏夫本是日本石川岛造船厂的总经理,在领导艺术上很有一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石川岛造船厂也同样处于灭亡的边缘。为了挽救危机,造船厂毅然挑选了土光敏夫出任总经理。土光敏夫知道,经济的困难是战争造成的,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国家的进一步恢复,经济的复苏是必然的事情,而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石油这一战略资源。于是土光敏夫决定大力发展石油运输,他亲自率领全体技术人员攻关,准备建造20万吨巨型油轮。由于从来没建造过这样大的油轮,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很担心能不能成功,土光敏夫为了集思广益,领头创办了造船厂的内部刊物《石川岛》,广泛地吸收大家的意见。他还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把全体员工的利益、荣辱与造船厂的利益、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石川岛造船厂终于造出了20万吨级油轮。和土光敏夫预料的一样,造船厂在运输石油上面大获其利,摆脱了困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企业。

东芝电器公司很担心,不知道土光敏夫会不会放弃自己现有的地位,来这样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任职,他们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然而,令东芝电器公司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土光敏夫二话不说,马上辞去了自己的职务,来东芝公司走马上任。

面对东芝电器公司破败的局面,全体员工的士气低落,土光敏夫就任东芝电器公司董事长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鼓舞员工的士气,并严格公司的纪律。在制定纪律和规划的同时,这位董事长和公司中所有的普通员工一样,丝毫没有特殊之处。很多时候,他甚至亲自出马,做一些本属于员工去做的事情。

有一次,土光敏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公司有一笔生意无论如何也做不成,连续换了几个业务员,结果都是如此。土光敏夫调查后得知,这笔生意之所以做不成,主要是因为对方公司负责这件事的课长经常外出,东芝电器公司的业务员多次上门拜访,结果都扑了空,所以才一次又一次失败。

土光敏夫听到这种情况之后,简单地停了一会儿之后,就决定自己亲自出马。

东芝公司的业务员听说这个消息之后都很惊讶,因为在公司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如果董事长土光敏夫马到成功自然是好事,但如果这次亲自去同样也没有谈好业务,岂不是太丢一家大公司董事长的脸了。

但是土光敏夫并不考虑那么多,他所考虑的是这笔生意如何能够做成。

第二天,土光敏夫亲自来到了那位课长的办公室。果然,他也未能见到那位课长。但是他并没有马上就离开,而是坐在那里耐心地等候。等了很久,那位课长才从外面回来。当他看了土光敏夫的名片之后,急忙红着脸说:“真是对不起,有事情耽误了,让您久等了!”

土光敏夫微笑着说:“贵公司生意兴隆,我应该表示祝贺才是。”

这位课长面露羞愧之色,见对方公司的董事长亲自上门,再也不敢怠慢,很快就谈成了这笔交易。临走的时候,这位课长热切地握着土光敏夫的手说:“下次本公司无论如何都一定会买贵公司的产品,但唯一的条件是董事长您不必亲自来了。”

在土光敏夫的带领下,日本东芝电器公司不但很快就走出了困境,而且已经成为世界前一百家大企业中的一员。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与土光敏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

土光敏夫“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力量并不是领导这个地位本身所赐予的,而是追随者对他的发自内心的敬服。一个凡事以身作则、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领导者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土光敏夫领导下的东芝公司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土光敏夫的口头禅

土光敏夫有一个众人皆知的口头禅,那就是“以身作则最具说服力”。他在公司里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在要求员工为公司无私奉献的同时,土光敏夫也以“每个瞬间,都要集中你的全部力量工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他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会做到,然后才去要求别人。

他每天提早半小时上班,并空出上午七点半至八点半的一小时,欢迎员工与他一起动脑,共同来讨论公司的问题。

土光敏夫有一句名言:“上级全力以赴地工作就是对下级的教育。如果员工付出三倍的努力,那么,作为领导者,就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我自己更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杜绝浪费,土光敏夫身体力行,借着一次参观的机会,给东芝的董事上了一课。

有一次,东芝的一位董事想参观一艘名叫“出光丸”的巨型油轮。由于在此之前,土光敏夫已经看过多次,所以两人说好,到时候由他带路。参观的那一天正好是假日,按照规定,公司的车只能在平时上班的时间才能够使用。两人约好在一个叫“樱木町”车站门口会合。土光敏夫按照约定时间准时到达,而那位董事乘公司的车随后才赶到。

董事以为土光敏夫也是乘坐公司的专车来的,于是就说:“社长先生,抱歉让您久等了。我们就搭您的车去参观吧!”

土光敏夫面无表情地说:“我今天并没有乘坐公司的轿车,所以我们还是搭电车到那里吧!”那个董事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时间羞愧万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东芝公司,于是公司从上到下的所有员工都立刻心生警惕,不敢再随意浪费公司的物品了。土光敏夫并不是通过夸夸其谈来教诲公司的员工,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立下了最好的范本。

正是由于土光敏夫处处以身作则的点滴努力,东芝的情况才逐渐好转起来。“以身作则最具说服力”的口头禅,也成了东芝公司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范本。

领导者是指向标,指导着员工的努力方向,指导着企业的发展路径;同时,领导者也必须是以身作则的先行者,做下属的楷模。

须深知,身教重于言传。一视同仁,不分领导还是员工

香港联想集团于1988年创始时,柳传志先生成为香港联想主席。柳传志1967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进入联想集团之后,渐渐成为联想的灵魂人物。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开始出任联想集团的主席。

在联想公司里,为了防止大家开会迟到,就制定了这样一条规则:如果是开二十几个人以上的会,迟到者要罚站一分钟。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一分钟的罚站并不像表面上的这么简单,而是一种严厉的惩罚,谁也不愿意在同事的面前丢脸。

这条规则实行以后,没想到第一个迟到的竟然是柳传志原来的老领导。

柳传志一下子犯了难,虽说有规定,但是无论如何,让自己的老领导在众人面前发展,也有些太不近人情了。但是不罚站,显然也说不过去。最后,柳传志还是毅然决然按照规定执行。罚站的时候,老领导非常紧张,他紧张是因为自己违反了规定,在全体同事面前罚站,感到十分羞愧,而同样紧张的是身边坐着的柳传志本人。

会开完之后,柳传志走过去悄悄地对老领导说:你今天在这儿站一分钟,今天晚上我到你家里给你站一分钟。

事实上,柳传志本人也被罚过三次。其中有一次他乘电梯,不知道为什么电梯门死活打不开,他努力地打门,想找个人先替自己请假,结果没有人听见,等他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已经迟到了好几分钟了,结果还是被罚了站。

对这些事情,柳传志毫无怨言,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那就是:做人要正。要求属下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不然的话,如何要求下属?

正是由于这些毫不留情的处罚,正是由于领导者以身作则、处罚时与员工一视同仁的态度,拉近了下属和领导者之间的距离。以身作则,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一位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审理案子十分细心,断案公平,很有贤名。但是有一次,李离在审理一桩杀人案件的时候,却不小心听从了一个下属的一面之词,没有作详细的审问就仓促结了案,判处那个有杀人嫌疑的人死罪。尽管这个被判死罪的人不断为自己辩解,但是李离认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于是这个人就被处斩了。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件杀人案的真正凶犯在另一个地方杀了人,被抓住了,在审问的过程中,这个犯人交待了先前的一桩案子,正是李离上次判决的那桩案子。李离回想起来,才发现当时案子中的很多疑点自己都没有仔细地考虑,只是因为听了那个下属的挑拨才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如果当初自己能够仔细地就其中的疑点加以询问,并不难使那个案子水落石出。正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才使得一个人冤死。

李离悔恨万分,上书给晋文公,要求以死赎罪。晋文公很喜欢这个官员,而且早就听说他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就有意想赦免他的罪。于是就说:“朝廷的官员有贵有贱,对人的处罚也有轻有重,虽然你判错了案子,但是念在你从前的功劳,可以从轻处罚。况且,这件案子主要是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又不完全是你的罪过,不必要以死赎罪。”

李离听了之后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正色道:“我做这个官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做的,并没有和别人一起分享这个官位,每次我所拿的俸禄也都是自己一个人独得,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我犯了错误,又怎么能够把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呢?”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最后终于自杀以赎罪。

晋文公很是惋惜,厚葬了他,并给予他的家人厚赏,以表彰李离以身作则的品格。

在很多人眼里,李离的做法似乎有些小题大做,失误谁都会有,更何况李离的判断失误,责任并不完全在自己,如果想推卸罪责,完全可以找到替罪羊。更何况,晋文公已经有意赦免他的罪责。但是,李离却甘愿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来成就为官者“以身作则”的领导信条。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换取的是下属的尊重和千古流芳的名声。

作为领导者,应该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如果领导者不能够主动约束自己,下属自然就会效仿,那么,所有的纪律、规范都将成为儿戏,被所有人踩在脚下,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领导者自己规范自己,才能够令行禁止。这不是愚蠢和呆板,而是一种大智大勇。

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经理亚科卡受任于危难之际,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000美元,这种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几乎所有的员工都像他一样,不计报酬,团结一致,自觉为公司勤奋工作。不到半年,克莱斯勒公司就发展成了拥有亿万资产的跨国公司。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起死回生的简单故事,而是渗透着巨大力量的领导者秘诀的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任何一个有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存在的地方,“以身作则”的巨大力量都不能忽视。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不能自律,就无法以德服人、以力御人,如果无法取得他人的信赖和认可,那么团队的走向就堪忧。

好的领导人在要求下级和员工做到什么事的时候,必须先扪心自问:我能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