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不开心
10605000000013

第13章 想打谁就是谁(4)

第五,对美国霸权的道义因素的制约。首先,是反恐与《国际法》的关系。反对恐怖主义应按照《国际法》进行,而不是肆意妄为。但是“伊战的爆发使《国际法》的基本原则遭受严重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主权平等原则的破坏:一个国家有权给另一个国家“贴标签”,还可以动用武力推翻别国政权,并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另一个国家,将霸权置于别国主权之上。二是对禁止使用武力和威胁使用武力原则的破坏:以往的《国际法》实践也没有绝对禁止使用武力,但都被严格限制在诸如民族解放运动、国家遭受外来入侵时行使自卫权以及对侵略行为实施武力制裁等行为,但是这些例外条件都规定的非常明确,而这次美国强调的所谓自卫权,是将使用武力的范围一般化和扩大化了。三是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破坏,人道主义干涉原则使得干涉别国内政理由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领导人是否犯有反人类的罪行都可以成为干涉别国内政的理由。

战争还对以《海牙公约》和《日内瓦公约》为基础的国际人道主义法构成威胁,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刑法体系形成冲击,目前的《国际法》院是在联合国名义上由各国联合组成的。但是伊拉克战争后的司法审判可能由美国一手包办,由它来确定战犯名单。国际刑法的客体过去主要是跨国性刑事犯罪核战争犯罪,现在重点则转向了国家领导人,这可能会导致刑法的滥用。

其次,是对联合国权威的藐视。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擅自发动的对伊战争实际上篡夺了国际社会授予联合国的神圣权力,是对安理会权威的沉重打击。美国的这一行为遭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使美国政府在政治上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界。这不能不说是对美国软实力的一次有力的打击。

再次,反恐与平民伤亡。战争是否符合道义还应看战争是否体现基本的伦理标准。在国际反恐斗争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美国所一直寄予希望的借助于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先进武器可以实现所谓的“无接触战争”、“零伤亡战争”已经陷入困境。无论是阿富汗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都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对于这样的悲惨结局,战争的发动者负有不可推卸的道义责任。

“9·11事件”的发生,加快了美国以武力打造霸权的步伐,但这一政策是行不通的。尽管美国凭借超强武力,通过反恐建立单边世界的图谋在一定时候和某些方面可能有所得,但到头来终归一枕黄粱。由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宰国际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时代毕竟已成为历史。从长远看,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以之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终将成为时代主流。

信任危机,美巴反恐路漫漫

美国新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特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2009年4月6日晚抵达伊斯兰堡对巴基斯坦进行访问,就美国针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新策略与巴政府及军方领导人举行会谈。巴方指出,巴美两国在反恐方面有着共同利益,面临同样的挑战,但如果两国之间缺乏信任,反恐战争将很难取得胜利。

这是美国新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特使与美军方领导人第一次同时访问巴基斯坦。访问期间,霍尔布鲁克和马伦与巴总统扎尔达里、总理吉拉尼、外长库雷西、陆军参谋长基亚尼等分别举行了会见或会谈,就美国针对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新策略交换意见。此外,他们还与巴国民议会第二大党派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领导人谢里夫会面,并表示希望能够促进巴几个主要政党达成一项联合机制,共同应付宗教极端主义。

观察家认为,霍尔布鲁克和马伦此行的主要目的仍是敦促巴方加强反恐,推动巴美两国之间的反恐合作。在7日与巴外长库雷西会谈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霍尔布鲁克表示,巴阿美三国面临同样的威胁,也有共同的利益。美国希望帮助巴基斯坦应对各种威胁。

但库雷西则指出,尽管巴美两国在反恐方面的确面临共同挑战,但是双方仍然缺乏信任。库雷西指出,如果彼此缺乏信任,反恐战争将无法进行。他说,“我们必须尊重彼此,信任彼此,才能一起行动。没有其他方法。”

巴基斯坦被视作美国反恐的坚定盟友,但是两国之间缺乏信任由来已久,近来双方的不信任呈现加剧迹象,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美方怀疑巴方的反恐态度不够坚定。美国《纽约时报》4月6日发表文章说,为数众多的巴政府官员、军队将领和普通民众并未作好做美国更紧密反恐合作伙伴的准备。尽管巴政府对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新策略表示欢迎,但是大多数巴政治家和民众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仍有不少巴军人认为,印度才是巴基斯坦的主要威胁,打击恐怖主义是美国的任务。对此,巴总统扎尔达里6日重申,巴基斯坦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而反恐,巴政府绝不会向武装分子屈服。据悉,巴方目前正在制定一项新的综合反恐政策。

其次,美国一直指责巴军队和情报部门中渗透进了大量的塔利班人员,并怀疑巴情报机构支持武装人员越境袭击阿富汗目标。巴方则指出,美国的指责没有任何根据。巴军方称,已有1500余名巴军人在这场反恐战争中丧失了生命。另外,在各种恐怖袭击中还有数千名平民伤亡。美国的一再指责只会加深巴基斯坦人的反美情绪。

另外,之后驻阿美军无人驾驶飞机对巴西北部落地区发动的袭击进一步加剧了美巴之间的不信任。为打击巴境内的基地组织与塔利班成员藏匿地点,驻阿美军无人飞机屡次对巴西北部落地区发动袭击,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人员伤亡,激起民愤。最近,美国甚至表示,要将无人飞机袭击范围扩大到巴俾路支省,以打击可能藏匿在当地的基地组织领导人。巴政府和民众虽然进行了多次抗议,但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在2009年4月7日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库雷西重申,巴绝不会允许外国军队进入其领土。巴总统扎尔达里、总理吉拉尼以及谢里夫等在与霍尔布鲁克和马伦分别会见时也都表示,驻阿美军无人飞机对巴境内的袭击对反恐有害无益,效果适得其反。

舆论指出,尽管在美国针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新策略中,巴基斯坦是反恐的核心国家之一,但是如果信任危机无法得到化解,两国反恐合作之路将很难一帆风顺。

奥巴马指责布什反恐政策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5月21日在华盛顿首次以国家安全为主题发表长篇演讲。而同日,前副总统切尼也在华盛顿为过去八年布什政府实行的国家安全政策进行了辩护。

尽管两人并非在同一场合展开公开辩论,但因时间与主题极为接近,二人的演讲也颇有些“打擂”意味。据美国媒体报道称,切尼的演讲日程早在数月前确定,而奥巴马的安排直到二十日方告知各家媒体。

奥巴马在演讲中多次批评布什政府面对恐怖主义威胁作出一系列“草率的决定”。他说,这些决定虽然出自保护美国人民的立场,但却缺乏远见,违背了美国的“基本价值观”。他声称,布什政府过去八年的反恐努力既无效果,更无法持续。

奥巴马强调,美国需要改变以往的做法,以便更有效地对付恐怖主义威胁。他解释说,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才下令禁止使用酷刑审讯恐怖主义嫌疑分子,下令关闭设在古巴关塔那摩的监狱,重新审查关塔那摩监狱所有待处理的案件。

奥巴马演讲结束后不久,切尼即在美国企业协会午餐会上否认布什政府的国安政策有任何失误。他说,布什成功防止“9·11”式的悲剧重现,而奥巴马总统推行的政策将削弱美国对抗“基地”和其他极端组织的能力。

切尼还为受争议的酷刑审讯方式辩护。他表示,事实证明这种“高强度”审讯方式能够迫使某些恐怖主义嫌犯透露高度机密的信息,这种方式挽救了成千上万美国人的生命。

切尼指责奥巴马公开布什政府审讯恐怖嫌犯备忘录的做法是“不计后果的”。他说,既然奥巴马让公众了解了这些审讯方式,也有责任让公众了解政府施用酷刑都获知了什么样的情报。

“对付恐怖主义没有中间地带,”切尼说,“当美国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妥协决不是一个选项。”

奥巴马与切尼的“打擂”与美国掀起的“酷刑风波”不无关系。在奥巴马支持下,美司法部于四月公布了布什政府授权中情局使用酷刑的四份备忘录。美国民权组织和民主党左翼进而要求追究布什政府高层在虐囚事件中的法律责任,共和党则将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拉下水”,指责她是有关决策的“知情者”。

而据最新民调显示,自布什政府一月卸任以来,此前不受欢迎的切尼民意支持率不降反升,对布什持正面看法的民众亦超过四成。

“阿巴”反恐新政,受到严重挑战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3月26日宣布了软硬兼施的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反恐新策略之后,至今不到几个月时间,巴基斯坦已发生很多起严重的自杀攻击事件,显然恐怖分子软硬不吃,蓄意挑战奥巴马。

3月27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部落城镇贾姆鲁德,一座拥挤的清真寺发生自杀炸弹攻击,至少50人丧生,近百人受伤。据说伊斯兰教极端保守派塔利班集团和基地恐怖组织的武装分子,在当地出没频繁。

3月30日,毗邻印度边界的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合尔,发生警察学院遭自杀式突击,18人丧生、95人受伤。巴基斯坦塔利班头子马赫苏德承认这是惩罚巴基斯坦政府支持美国的报复行动。

4月4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马巴德的一个安全部队营地,一名潜入营地的恐怖分子引爆身上炸药,造成8名安全人员丧生,多人受伤。至今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声称为此攻击行动负责。

4月5日,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一座伊斯兰教什叶派清真寺,一名十六七岁的男孩在清真寺入口遭到警卫拦阻时,引爆身上炸药,造成至少30人丧生、200多人受伤。据说男孩如果进入1000多人正在集会的清真寺引爆,伤亡将更为惨重。

奥巴马3月26日宣布的“阿富汗暨巴基斯坦(Af—Pak,简称阿巴)”反恐新策略,将在南亚反恐战争的主战场,从阿富汗扩大到巴基斯坦,并将两者合而为一统筹处理,以利美国集中打击阿、巴境内的塔利班极端分子和基地恐怖组织。

他承认,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联军在阿、巴的反恐战争情势愈趋险恶,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活动势力范围已有蔓延整个南亚地区之虞。他的话也暗示了,美国依赖的巴基斯坦军方,已无力压制恐怖活动的猖獗,也失去了美国的信任。

奥巴马也承认,光靠军事不能赢得反恐战争,必须调整美国前政府的强硬政策,改以软硬兼施的方式,包括在增兵阿富汗及加强巴基斯坦反恐军备的同时,协助两国兴建学校、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争取地方人民的支持。

奥巴马的“阿巴”新策略,改变了前布什政府将反恐金援用于两国军人和政客的做法。例如他宣布今后5年每年向巴基斯坦提供的15亿美元援助,将是直接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用,不会像以往一样,落入军方或是贪渎腐化的政客手中。

奥巴马在宣布新策略时说:“为避免重蹈过去的错误,我们必须明确表示,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是建立在巴基斯坦民主机制与巴基斯坦人民支持的基础之上。”显而易见,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新策略,将是以争取巴基斯坦民心为战场。

英国布莱德福大学巴基斯坦安全研究部门主任葛瑞格里,最近在《印度斯坦时报》也撰文指出,如果巴基斯坦政府无法提供人民安全与基本需求,那么任何派系的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都会乘虚而入。

相对地,奥巴马的新策略,势必造成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的活动空间遭到压缩,结果是引发更强烈的反扑。同时,也不能排除其他反美势力,包括既得利益损失的政客和对美国立足南亚抱有疑虑的外在势力,可能纵容恐怖分子,让奥巴马难堪。

奥巴马政府体认阿、巴境内的塔利班和盖达组织是国际恐怖乱源之一,也是美国最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宣布要灵活运用软、硬实力,希望根本解决恐怖主义问题。但最近自杀攻击加剧,显然恐怖分子软硬不吃,蓄意挑战奥巴马。

美国的反恐战争前景迷茫

“反恐战争”并没有取得什么新突破。可以说,美国民众和学界对这一战争的前景越来越感到迷惘和困惑。

几年来,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伤亡人数不断攀升。在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势力颇有重组和卷土重来之势。在伊拉克,安全形势不断恶化,政治斗争异常尖锐,重建进程步履艰难。正如美国智库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米谢勒·弗洛诺伊所说,美国“反恐战争”几年来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并没有像美国政府所声称的那么大。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基地”组织目前已在“蔓延”,这使美国很难将其彻底铲除。此外,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使这个中东国家陷入一片混乱,“基地”组织得以乘机在那里招兵买马。在过去的一年中,世界范围内的恐怖袭击呈上升趋势。

美国在“9·11事件”之后逐步推出了以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军事打击为特点的策略,这不但构成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也成了美国“反恐战争”的指导原则。但事实证明,无论是单边主义还是“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都行不通。美国虽然轻而易举地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由于缺乏联合国、国际机构和世界各国的有力支持,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屡屡受挫。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惨痛教训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在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军事打击问题上加以反思。

美国在抛出“先发制人”军事打击策略时曾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美国所称的“邪恶轴心”国家,即伊拉克、伊朗和朝鲜,但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政策也遭受到很多挫折。布什政府力图把“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造就成中东地区的一个“民主”典型,从而实现对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进行“民主”改造的梦想,但伊拉克重建进程一波三折,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某日载文指出,美国不得不降低对伊拉克的期望值。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在其强硬政策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只好表示支持欧盟对伊朗核问题进行的外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