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不开心
10605000000015

第15章 能源战争让美国头痛万分(1)

战争起源于能源的争夺

自古能源都是历次战争的焦点,尤其是石油。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能源,在根本目的在于改善生存环境、掠夺财富的战争中,总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左右战争的进程甚至结果。

纵观战争历史即社会发展史,与能源争夺相关的例子屡见不鲜。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战争史就是能源资源的争夺史。

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加剧,这也是近代战争的一个起因所在。由美国作家丹尼尔·耶金所著的报告文学《石油风云》生动地描述了20世纪的石油发展史,认为20世纪战争多由能源的争夺而引发,而战争的胜负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交战双方最终对能源的占有。能源作为一种商品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和实力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回顾上世纪中战争与能源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紧密联系。

让我们从日本开始,日本的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中叶,明治维新后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张。早先,在19世纪末,日本1895年侵华和1905年对俄战争,其胜利战果和与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重要意义在于保证了这一地区“日本的生命线”。日本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本土的能源远远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中国满洲的大量可利用能源正是日本所需要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液体燃料供应依靠美国,1940年后,日本侵占东南亚各国,希望占有那里的石油资源,进而完成其侵华战争。1940年7月19日,罗斯福指着一幅地图对他的高级顾问解释说,他天天坐在那里观看那幅地图,最终得出结论:要使世界摆脱困境的唯一办法是切断对侵略国家的供应。但罗斯福为了使美国海军能够顺利发展,并没有及时地对日本采取石油禁运,怕因此而过早地引发战争。日本设法从美国进口远远超出其正常用量的航空汽油。由于美国国内对日本的禁运呼声越来越高,到8月初,美国实际上不再向日本出口石油了。日本感到了压力和愤怒,提出“本帝国为了拯救自身,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来自南洋的原料。”于是,在当年12月1日,日本攻击珍珠港,日美之间正式宣战。这也直接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应当指出的是,在二战史中记载,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联盟形成后,按照战略部署,日本应按照协定于德国进攻前苏联时,同时从中俄边境向西伯利亚方向进攻前苏联,以完成东西夹击前苏联,牵扯前苏军远东兵力的目的。但日本从自身能源需要考虑,修改了战略部署,将主攻方向放在了相对能源较丰富的东南亚地区,这也直接导致了二战的格局发生变化。由于能源的需要,日本不得不过早地与美国宣战,这导致其大部分兵力被迫受牵制与东南亚及太平洋战场,因而无力在1941年进攻前苏联和巩固在中国的军事存在。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前苏联西方面军全面溃败的时候,前苏联依然可以进行抵抗。左尔格及时将日本不会很快进攻前苏联的消息通知了斯大林,使得在莫斯科战役前夕,前苏军可以调集其在西伯利亚的远东集团军主力,防守莫斯科,并以此获取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以及后来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两场胜利从根本上改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

和日本一样,英国也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所以从很早起,英国就意识到大力发展海军从海上获取能源的重要性。从十七世纪开始,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建立起漫长的能源补给线,创造了日不落帝国的神话。两次世界大战,保卫英国的海上补给线都成为英国赖以存亡的焦点。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由于威尔士燃煤的产量减少,以及燃煤发动机的技术问题,英国被迫依靠遥远的波斯石油作为海军舰船燃料。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军用潜艇围困英军,给英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1942年,仅三个月,德军就击沉了108艘船只,被击沉的油轮数目几乎为新造油轮的四倍。到1942年12月中旬,英国船用燃料只够大约两个月的供应量。首相丘吉尔也感到“形势看来十分不妙”。英国总参谋长也说:“船运不足已制约所有进攻的行动;除非我们能够有效地与德国潜艇的威胁搏斗,否则我们也许无法赢得这场战争。”这导致了英美大西洋强大运输线的建立,并直接导致了美国世界地位的提升。

德国的地理位置处于欧洲的中心,在历史上德国也总是以一种特殊的姿态出现。德国不属于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因此在一次次发动战争的背景下,其实质也是为了掠夺邻近国家丰富的资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上台后,加强了军备。由于石油等战略储备的不足,使德国在战争开始就把战略重心放在资源丰富的中、东欧国家。罗马尼亚的普什蒂油田是当时除前苏联以外的欧洲最大的石油产区。在二战初期,希特勒就迫不及待地占领了这个重要的战争命脉。这也是一直到第三帝国覆灭时,德国最主要的能源中心。普什蒂油田在1940年为德国提供了高达总进口量58%的石油。也因此在二战的五年中,这里成为双方重兵相接的中心。盟军显然了解其对德军的重要性。在1942年战略轰炸计划开始后,盟军在此投入了大量轰炸兵力。即使在轰炸机战损率高达33%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保证在普什蒂油田的利益,进而占领巴库和其它高加索的油田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是希特勒在1941年不顾古德里安劝阻执意进攻前苏联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其心目中俄国战役的中心。在俄国战役初期,希特勒就单独组织了兵力——南方集团军群,来负责重点攻打高加索。德军为能够迅速利用前苏联高加索巴库油田的战略资源,甚至准备了一万五千人的石油技术队伍,负责在占领俄国油田后恢复和管理这些油田。但是随着德军的主力在1941年秋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利,他们永远也没有能达到真正占领高加索油田的战略目的。虽然在1942年8月德军一度占领了高加索石油中心西端的迈科普,但其产油量只占巴库油田的1/10,而且苏军在撤离前已彻底破坏了油田的产油设备,致使德国到1943年1月在迈科普一天也只能生产七十桶石油,远远不能满足其军队的需求。反倒是苏军依托高加索油田强大的石油储备后来居上最后完成逆转打败了德军。普什蒂油田的长期空袭导致减产以及占领高加索油田的战略意图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能源匮乏,无力组织大规模反攻,并最终导致了整个战争的失败。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的北非战场,隆美尔的德国北非兵团在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英军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切断德军补给线之后,德军变得举步维艰,常常在每一次战役后期,由于燃料不足,将大量技术装备弃置荒野。到北非战役后期,甚至常常需要偷袭对手的油库来补充自己的燃料,当然这样的局面是不可能支持长久的,最终在1943年,德军不得不完全撤出了北非。

1990年8月,伊拉克的萨达姆入侵邻国科威特,他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占领一个主权国家,达到其政治目的,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进而成为阿拉伯世界和波斯湾的领头。而由于美国在波斯湾重要的石油利益,也使得美国不得不迅速作出反应。在1991年1月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收复科威特的军事行动并最终迫使伊拉克军队撤出了科威特。美国之所以后来围困伊拉克近10年,并最终武力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也是为了巩固自己在中东的霸权和石油利益。美国一年进口的石油为其年总石油消耗量的43%,超过29亿桶,其中大部分来自中东。美国的一系列的外交、军事和经济政策也是因这种战略目标而制定的。

石油,大家都需要

有人说,“石油多的地方,战争就会多。”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被誉为“黑金子”,它和国家的繁荣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储备之一,石油和战争的关系密不可分。历史上牵涉到石油的战争更是举不胜举。

由于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而且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获得和控制足够的石油资源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100多年来,多次武装冲突和战争的背后都有石油问题,有的甚至就是因为争夺石油引发的“石油战争”。

二战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战略资源,都瞄准了石油资源异常丰富的中东地区。前苏联的目的是扩大中东石油的进口,向中东产油国渗透。美国也针锋相对,扶持沙特阿拉伯等国,遏制前苏联的扩张。亚、非、拉等地区的石油争夺,成为美苏抗衡的重要内容。

1956年爆发的第二次中东战争根源就在于石油。当时,英国等西欧国家对海湾石油严重依赖,大部分石油必须经苏伊士运河运输,而埃及总统纳赛尔却决定从英国手里收回苏伊士运河。为夺回运河,英法和以色列于当年10月29日对埃及开战,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给予埃及坚决支持,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切断了输油管道,沙特停止向英、法供应石油。石油供应中断给英、法的经济造成致命打击。

二战后的中东更是很少太平过,其间爆发的战争更是和石油难分难舍。海湾地区的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三雄鼎立,各自为了国家利益争夺中东地区的石油霸权。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更是从起因到结束都与石油有关。

石油的战略价值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石油是战争机器运转的重要动力。有了石油,才使飞机实现全球机动,使战场空间从陆地延伸到海上、空中甚至外太空。从近几次的战争可以看出,美国的战机通过空中加油的方式,可以奔袭万里之外的战场,然后又不间断地返回美国本土。有了石油,才能使远洋舰只保持充足的动力,能够在远离基地的战场作战。有了石油提炼的燃料,才能使航天器送上太空,使在外层空间作战成为可能。石油使战争由陆地或海上的平面战争,发展成陆、海、空和外层空间同时进行的立体战争。

石油的使用,提高了军队作战的推进速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就依靠自己的摩托化、机械化能力,编成突击集团,对波兰等国发动“闪电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石油的使用大大拓展了战场的攻击和防御纵深。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都有可能遭到战略袭击,战略防御也将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防御。

比较而言,电力、煤炭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电力必须依赖线缆才能实现传输,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仅仅依靠蓄电池很难建立长程高效的动力系统。煤炭燃烧缓慢,而且需要大规模的燃烧空间,更是难以适应战争的灵敏性、机动性。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战争的主题虽然是维护伊拉克主权和反恐,但是维护稳定的石油市场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集中了全球石油储量的2/3,可谓名副其实的“世界油库”。据有关统计,海湾石油储量达910亿吨,占全球64.5%,其中沙特占25%,伊拉克10.9%,阿联酋9.5%,科威特9.1%,伊朗8.7%。全球前五个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都在中东。

中东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地和出口地,产量占全球的1/3,出口量为全球的65%。此外,中东石油的开采成本极低,一桶石油的成本仅需1个多美元,世界上其他地区无法比拟。储量上,目前世界其他许多产油地资源已呈现枯竭状态,而海湾石油的可采储量年限要比世界各地平均水平多44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东是世界经济的“油箱”。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有关伊拉克重建问题成为各国议论的焦点,其根本也在于能源。伊拉克石油储量世界第二(1120亿桶),目前日产约200万桶。据预测,在伊还有2200亿桶储量,居全球第一。而且伊石油开采成本极低,平均每桶不到2美元。

现在美国推行的反恐政策其实也是能源与战争密切联系的延续。下面我们就此问题以及21世纪美国所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的背景及成因作一个表述:

进入21世纪第一年的9月11日,美国本土遭到了最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这一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由于恐怖主义分子主要是来自中东的伊斯兰教徒,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石油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挑战。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和恐怖分子本·拉登发动了21世纪的第一场反恐怖战争。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目的及战争进程与石油有着密切的联系。

2001年10月7日,美军发动了代号为“持久自由”的军事行动,对塔利班和本·拉登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经过两个月的持续轰炸和特种作战,塔利班节节败退,12月7日放弃了最后据点坎大哈,向阿富汗反塔联盟缴械投降。这一天也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的6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成了美国“世纪第一战”的获胜日。但美国的反恐怖战争还没有结束,阿富汗塔利班失败后,2003年美国又发动了对伊战争,虽然从表面上其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但实际上其战略目的却是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和原油进口国,年进口原油近5亿吨,占世界原油贸易量的近1/3。美国石油需求的一半以上依靠进口,据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10年,美国石油进口依赖程度将达到70%。美国政府为保证国内石油供应,正在制定一项新的能源战略。目标是保证石油供应安全,防止全球油气供应出现混乱和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根据世界地缘政治的变化,营造有利的石油战略环境,加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实现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在中东、中亚等石油生产的关键地区保持力量优势的同时,加强对美洲大陆石油资源的控制,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提高石油使用效率。扼制有损美国石油利益的恐怖活动。一旦威慑失败,采用军事力量决定性地战胜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