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不开心
10605000000034

第34章 俄罗斯的强硬让美国没想到(6)

尽管俄美关系中存在原则性的分歧,但俄罗斯依然在推动两国关系朝着正面方向发展。随着俄罗斯和美国元首的更迭,俄美关系出现了新的变数,但美俄之间的战略分歧很难加以克服。

梅德韦杰夫上台后,俄美关系是否会有缓和的迹象?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但梅德韦杰夫将俄美关系调整到什么程度,美国新任总统对俄罗斯持何种态度,这些都是未知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俄美关系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两国领导人个人因素的影响,但两国战略利益才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走向的根本因素。从这个角度考察,今后俄美关系的发展曲线依然是弯曲的。

北约东扩,永远的斗法板

2008年4月2日至4日,北约成员国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这次峰会是北约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有26个成员国和20多个伙伴国派团参加,与会者中有24位国家元首、26位政府首脑和80多位部长。

此次峰会主要有3大议题,概括而言,是“行动”、“东扩”和“能力建设”三个议题。“行动”是指阿富汗和科索沃的安全问题;“东扩”说的是能否吸纳克罗地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3国加入北约,是否邀请乌克兰、格鲁吉亚加入“成员国行动计划”;“能力建设”则指赋予北约一些新含义,如在能源安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等。这些都是棘手问题,而且北约内部分歧严重,因此峰会进展不太顺利。

在上述议题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东扩,亦即冷战后北约的第三轮东扩。进一步加强与西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关系、确定北约这一轮东扩的被邀请国名单,是本次首脑会议的重要议程。西巴尔干地区包括阿尔巴尼亚、黑山、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马其顿和克罗地亚等国,它们均被纳入北约的政治版图,也都表达了加入北约的战略意图。此外,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两个独联体国家也是这次峰会要重点讨论的候选国。目前看来,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5国备受美国青睐,应成为讨论的焦点,这些国家在美国的全球外交战略中都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作用。

围绕这次峰会,美国最近加大了外交攻势。当年布什在白宫会见了当时刚刚当选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重申了美支持格入约的立场,萨卡什维利也表示将在其任内力促格入约。布什抵达乌克兰访问,以示对乌向北约靠拢的支持。在北约峰会后,他将马不停蹄地赴克罗地亚访问,并前往俄罗斯,就欧洲安全与普京举行非正式会晤。

如同前两轮东扩一样,新一轮东扩计划也是在美国的推动下出台的。

北约东扩是美国政府既定的外交战略。美国采取三管齐下的策略来遏制俄,即:在东欧建立北约反导系统,在部分独联体国家搞“颜色革命”,积极推动北约东扩进程。2008年2月,美主导的北约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综合试验平台”在荷兰正式揭牌,旨在测试北约美欧盟国战区导弹防御技术的兼容性。为加速北约东扩步伐,2007年4月美签署了一项《北约自由统一法案》,拨款1200万美元援助乌克兰、格鲁吉亚、马其顿及克罗地亚等国。

北约不断东扩严重挤压了俄的安全空间。在失去比邻的波罗的海三国之后,乌克兰成了俄阻隔来自西方地缘政治压力的最后一道防线。若再失去乌,俄将失去西面整个屏障。

作为北约积极拉拢的对象,乌克兰已在独联体国家中率先成为北约“和平伙伴国”,并同北约签订了特殊伙伴国关系宪章。相对于乌,格鲁吉亚迈的步子更大。在2008年1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格72.5%的选民赞同加入北约。这被俄视作“危险信号”。尽管北约尚未就格的申请作出明确答复,但已同意格加入空情信息交换系统,这就意味着北约各成员国都将监控格领空。实际上,此举意在监视俄领空及各种飞行器,有可能会给俄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地区的维和行动造成不小麻烦。尤其在科索沃宣布独立后,独联体和巴尔干地区的复杂局势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若回顾一下冷战后的北约,不难看出其职能和影响都在扩大。北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按理说冷战后已失去存在价值。但恰恰相反,北约在美外交战略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砝码,美竭力促其“返老还童”。事实上,今天的北约已牢牢掌控在美国人手中,而且通过转变职能和东扩,大有凌驾于联合国之上而欲充当全球“宪兵”之嫌。时下,北约不但有26个成员国和若干候选国、联系国,初步建立起快速反应部队,触角也由欧洲伸向了全球。特别要指出的是,北约不断东扩已引起俄强烈反对。近年来俄美矛盾加剧大都源于此,双方关系时紧时松、渐行渐远。在俄美之间北约似乎再度成为“冷战”的政治工具。

美国这次将会老调重弹,再次催促北约国家向阿富汗南部增兵。这一方面说明阿富汗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美国兵力有限,急需得到北约盟国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阿富汗在美实施的中亚―南亚大战略中举足轻重,是美控制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关键所在。

但北约面临的困难着实不少。成员国间缺乏有效协作、设备短缺、兵员不足、民意支持率低迷等“老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组织,不断扩大的北约在任务、职能、机制等诸多方面也都需要调整。面对新形势,北约希望团结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包括与欧盟、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加强协作,以便形成一种合力。在阿富汗问题上,北约将推出政治军事综合战略,目的之一即是聚合国际组织和全球伙伴的力量,为阿的重建、维和等行动构建一个合作框架。

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问题上,波兰新政府一反常态地指出,如果美不“百分之百地”保证波国家安全,波将不同意在其领土上建立美反导基地。大多数捷克民众都反对建立美国雷达基地,认为应就该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同样,在乌克兰入约问题上,因其国内反对呼声甚高,一旦举行全民公决,乌入约的可能性就不大。另外,在北约候选国问题上,因在“国名问题”上争执不下,希腊坚决反对马其顿入约。凡此种种,都是美推行北约东扩战略必定要面对的。

北约东扩大大改变了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俄认为,这已严重威胁其安全,双方形成“零距离”接触,致使它不得不面对与北约国家为邻的残酷现实。为表达不满,俄中止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并恢复中断15年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例行战斗值班飞行。这是俄近年来针对西方战略挤压采取的最强硬举措。俄还认为,北约不断东扩具有破坏性,将会在欧洲“制造出安全程度不同的新分界区域”。普京2008年2月就表示,如果乌克兰入约,同意在其领土上部署反导系统,俄可能不得不将战略核导弹对准乌。俄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甚至放言,俄不想攻击任何国家,但所有西方国家应当明白,必要时俄将动用武力,其中包括使用先发制人手段与核武器。这一表态是俄向美国乃至北约发出的最严厉警告。俄《生意人报》甚至认为,俄与北约已陷入“全面对抗”。随着北约加速东扩,俄美在欧洲的军事平衡“越来越向一边倾斜”,来自西方的军事威胁已触及俄国家安全底线。国力迅速增长的俄罗斯被迫采取一系列战略反制措施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俄方的强烈反弹,北约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在北约看来,俄这样做是为其国内政治服务,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对北约并不构成实质性威胁。以俄今日之实力,尚无法阻挡北约东扩步伐。正因如此,北约方面一再表示,东扩不会考虑“第三国因素”。当然,北约也不希望与俄闹得太僵,因而才会主动邀请普京参加布加勒斯特峰会。

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致信普京,提议在这届北约峰会期间召开北约―俄罗斯峰会。据悉,北约提议的这次会议将在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框架内举行。不过,即便普京接受邀请赴会,陷入困境的俄美以及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也难以马上缓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俄在能源供应、科索沃问题、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等问题上的种种做法,让北约中的对俄“温和派”立场趋向强硬。可以预期的是,双方关系在近期内仍将在低谷徘徊。说到底,只要北约东扩的步子不停,美欧之间、美俄之间的利益博弈就会继续充满悬念。

不会停息的俄美军事博弈

早在梅德韦杰夫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之初,西方媒体就有评论称,他较具“自由主义色彩”,“对西方最没有敌意”,如其当选,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有望得到改善,俄美间军事安全领域的博弈也可能缓和。

还有一些评论认为,近一年多时间,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在军事安全问题上争吵不休,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随着俄总统大选落下帷幕,这种争斗也将会降温。

虽说以上观点并非全无道理,但是将其作为预测大选后俄罗斯对外政策,特别是军事安全政策走向的主要依据,却很难立足。

事实表明,俄罗斯军事安全政策的选择,主要是由其安全环境和安全利益、战略目标和战略思维、国家实力和民心民意等一系列关键性的因素所决定的。

从这些角度进行考察,有理由相信,俄新一届政府组成后,普京所倡导的基本路线,包括军事安全政策,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俄美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博弈不会停息。

北约经过几轮东扩,其前沿已经抵近俄罗斯“家门口”,目前正在酝酿向独联体国家扩展;“新欧洲”国家与俄罗斯关系普遍不睦,乌克兰、格鲁吉亚与俄罗斯争吵不休;在高加索地区,车臣恐怖活动尚未平息;环里海能源博弈日趋激烈,俄罗斯对该地区能源资源和外运网络实施“双控制”计划面临美欧的严峻挑战;阿富汗局势不断恶化、伊朗核危机持续发酵、周边地区宗教极端势力蠢蠢欲动,亦对俄罗斯构成安全威胁。

而美国推行“大中亚计划”,在中亚建立军事存在、策动“颜色革命”,企图剥夺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甚至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意欲废掉俄罗斯赖以与美国抗衡的主要支柱——战略核威慑能力,更是令俄安全危机感空前增大。

俄罗斯一向把安全利益置于国家利益的首要位置,对安全环境的判断必然影响到其内外政策特别是军事安全政策的制定。诸如“外部威胁、内部威胁、跨境威胁严重存在”,“几十年来国家安全环境从未如此严峻”,“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艰巨复杂”,这些判断已成为俄罗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的直接推动力。

在俄罗斯人的战略思维中,“强大的俄罗斯”必须以“强大的军队”做支撑,“强国”必须“强军”。面对美国一超独霸、俄安全威胁复杂严峻的地缘战略形势,“俄罗斯没有理由不成为军事大国、军事强国”。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均具有浓重的“强军”情结,“普京路线”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正是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将能源资源和军事力量视为新世纪支撑国家崛起的两大战略支柱,在努力打造“能源武器”的同时,决心建设一支能够应对任何安全威胁的现代化军队。

俄罗斯民族具有“尚武”传统,对加强国防建设也有着全民共识。普京曾有一句名言,“如果军队没有前途,国家也就没有前途”,在俄罗斯引起了广泛共鸣。俄媒体称,“重振俄罗斯军队的雄风几乎是每一个俄罗斯人的愿望”。

目前,俄武装力量已经走出艰难维持阶段,进入快速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