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不开心
10605000000006

第6章 向世界输出中国传统文化(1)

“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语言强。”这是美国40多所孔子学院院长们的共识,准确地概括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在全球各地不断升温的“中国语言文化热”之间的必然联系。

将文化影响力量化并加以排名,本身就是一件可疑的事情。但在数字化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就做到了。该中心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世界排名第七,居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

谈到文化影响力,不妨先理清什么是文化。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据说国内外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文化的定义。但所有这些关于文化的定义中,有一点是大体一致的,就是都承认道德是文化的核心,说得更具体点儿,一个民族,其文化的核心就是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由此看来,讨论文化影响力,就避不开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欧洲的文化影响力全球首屈一指,欧洲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过程中,不遗余力地输出着其价值观。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欧洲文化之所以风行全球,也是得益于欧洲价值观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认同。如此,相得益彰。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美文化交流十分有限,美国中文教育仅限于唐人街和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在不断吸取世界其他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以日益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孔子学院在美国蓬勃发展,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主流社会,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成功案例。

从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成立,短短5年多时间,美国孔子学院的数目已经增加到40多所。这些孔子学院不仅从事汉语教学和师资培训等工作,而且积极向美国各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和谐理念。

美国的孔子学院大多采取与著名高校联办的形式,学术力量强,直接影响美国的主流社会。美国国防语言学院教授麦根斯说,美国联邦政府约70%的雇员住在首都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而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学员中有许多就是政府官员。

美国的孔子学院除了进行汉语教学外,还举办各种讲座,让美国人在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的同时,接触并了解中国政府的和谐理念。此外,美国各地的孔子学院还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品尝中国小吃,欣赏中国音乐,展示中国文化。如今孔子学院在美国“供不应求”,多所美国大学在向中国国家汉办申请设立孔子学院。

“软实力”概念创造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说,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软实力”提升的一种具体体现。

2009年1月31日,正值中国农历正月初六,远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塞万提斯学院,也是一派节庆气氛,因为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该学院和近80位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学生畅谈了中国传统文化,并重点提出了“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四点看法。

温家宝在马德里同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举行了会谈,双方就两国合作交流广泛交换了意见,表示将在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其中就包括文明对话,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和塞万提斯学院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互办“语言年”。中国将尽快在西设立中国文化中心,而西班牙将积极参加上海世博会。

传统文化被多次提及,实际上和十七大提出“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关系。在经济实力上,中国是可圈可点的,但在文化输出上,中国是严重的逆差,1比10的比例。国际上的一个共识是,不能输出文化价值的强国并非真正的强国。纵观中国历史,包括当代,还是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有输出意义。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在新的时空之旅中,在孔家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和谐精神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在短短几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西班牙目前有4所孔子学院,德国有8所合办的孔子学院。2009年1月28日下午,法国首个“孔子课堂”——“《欧洲时报》孔子课堂”在《欧洲时报》读者之家正式挂牌。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基本是对汉语言的学习和传统文化的推广。

孔子学院更多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或是外交方式,但要在实力上传输中国的价值观,还得是以产业为载体的传播,当然,现在政府层面已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好事。

太平洋将不再是美国的内湖

中国实力的增长会影响到目前的超级大国美国。在过去50年,美国海军差不多把太平洋当做自己的内湖,这种情况今后50年将不会再继续下去。

中国正在超越一个个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在2005年已超过英国,现在的目标是德国和日本。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外交和军事力量。面对中国的不断强大,世界其他地区应该担心吗?

美国军事专家罗伯特·卡普兰十分担心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军事力量的强大,并指责中国发展导弹和潜艇是针对美国,卡普兰说,中国的国防预算增长速度比整个经济快得多。开支主要用于研制导弹和购买潜艇,具体目标是在中国领海外遏制美国海军。太平洋将不再是美国的内湖。

小布什政府上台时确信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但是后来发生了“9·11事件”。小布什政府才把注意力转向恐怖主义,对中国军力的注意力减少了。然而五角大楼仍感到担心,国防部长罗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说过,“中国的军火开支很大一部分被隐瞒”,拉氏也时不时地抱怨中国的军费不透明。

对于美国这种无理取闹式的指责,中国的沙祖康大使给予有力反击。他说:“美国最好闭嘴。别出声,这样要好得多。”对于中国发展军力,美国没有理由感到担心。看一看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中国发展军事力量是一个有关中国未来的重大问题。中国将来仅仅是一个满足于向世界卖鞋和洗衣机的经济超级大国吗?它会拥有军事力量保护它在世界的新利益吗?过去两百年中国先后成为西方和日本的受害者,现在对美国强权之下的和平感到不满。中国迫切希望保护过去30年的经济成就,避免与华盛顿直接对抗,然而台湾问题可能成为引爆点,中国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问题上不会有任何妥协。

美国之前炒作过小鹰号航空母舰被不明潜艇追踪的事情,并把矛头指向中国,当然,我国政府给予了否认,不管事实是怎样,太平洋将不再是美国的内湖,美国在太平洋内撒野也得有所收敛了。

美国担忧被中国挤出东亚

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领导人来自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

这次峰会却引起了美国的不满,美国已多次表达了对东亚峰会的担忧,认为东亚峰会可能会削弱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作用。

首届东亚峰会具有开拓意义,有人预测,这次峰会将为最终形成一个永久性的东亚共同体铺平道路。这一组织将形同亚洲版的欧洲联盟,或者说,至少在其初始阶段,相当于亚洲版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但与欧盟不同,东亚各国的政治理念并不完全一致。围绕如何从地理角度定义未来的东亚共同体,各国也存在严重分歧。虽然有不少不利因素,但现今的紧张局势将促使东亚各国下决心按照欧洲模式建立东亚共同体。

新加坡外交部长杨荣文评价这次峰会时表示:“这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涵盖了半个世界,而且是迄今为止发展速度最快的半个世界。两个文明古国飞速复兴,我们,在今后数十年内如何改变地区结构将是十分重要的。”他还说,他认为这一会议将“逐渐成为一年一度的盛事”。中国已表示希望承办第二次东亚峰会。

对没有其参加的东亚合作,美国一向都采取非常消极的态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提出希望建立一个类似于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结果因美国反对而流产。

对东亚峰会,美国也同样表达了不满的态度。在东亚峰会刚刚敲定的时候,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负责人米歇尔·雷斯就在东京发表演讲,对东亚峰会表示“忧虑”。雷斯指出,“美国在东亚拥有权益”,亚洲目前正在推进“构筑一个试图将美国排除在外进行对话的机构以及新的合作(框架)”,东亚峰会“便是这样的构想之一”,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日本《朝日新闻》曾报道说,美国对在马来西亚召开的首届东亚峰会持有危机感,美国对东亚峰会的召开一直保持沉默,内心是希望这个峰会不会召开。当时的布什政府最大的不安是担心中国会利用这一峰会让美国参加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形同虚设,然后把美国从这个地区排除出去。

美国同样对日本积极参加东亚峰会抱有疑虑态度。日本前外相町村信孝为消除美国对日本的疑虑,曾建议让美国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不料这一“善意”反而引起美国的反对,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明确表示,美国不会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峰会。

日本对东亚峰会中的这种“结构性分裂”很为难,日本对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原则是不会和美日安保条约形成矛盾,也会避免在APEC上“屋上架屋”。

美国媒体也分外关注即将举行的东亚峰会,《华尔街日报》发表社论称,中国致力把美国排除在东亚峰会之外,显示了其新的政治力量。

社论称,国务卿赖斯上任后表现非凡,但至少有一点她的国务院败阵了,即让中国把美国排除在一个新的亚洲国家集团之外。新的东亚峰会预期将成为每年固定举行的集会。日本建议至少邀请美国以观察员的身份与会,但这项建议没有进展,澳大利亚也是在同意与中国签订一项条约后才被列入峰会的。

长期以来,没有美国参加的组织会倾向于反对美国,例如“中国主控”的上海合作组织,由中俄和四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该组织要求美军撤出中亚,害得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急忙跑到吉尔吉斯斯坦去,试图保住美国对中亚基地的使用权。

一些媒体更是认为,东亚峰会的长期目标是创造一个“东亚社区”,这个目标将“给北京提供一个形成和主控一个新的地区权力轴心”的机会。

美国对东亚峰会如此猜忌,实在是没有必要。因为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所面临的恐怖主义、传染性疾病威胁也空前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合作是必然之途。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所说,只有合作,亚洲才能兼容并蓄;只有合作,亚洲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和振兴。

超级担忧下的美国外交政策

中国影响力的增强,让某些美国人颇感不安。在圣迭戈召开的“2009西部论坛”的焦点话题,正是如何应对中国的“军事崛起”。事实上,美国军事和外交决策层也已对“中国军事崛起”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

美国的军事分析家们就“军事崛起的中国”是美国的敌人还是朋友,或两者兼而有之展开激烈辩论。这也是“2009西部论坛”上最热门的话题。“西部论坛”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国防工业年会。

按照与会者们的说法,中国正在以每年两位数的百分比增加国防开支,以实现陆海空三军的现代化——它正在建造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正在研究建造航母的办法;正在开发更加先进的军用卫星;也在部署更多瞄准台湾的导弹。一艘大型医院船加入中国海军,它可以用于向海外投射软实力,这点与美国海军类似。

美国“长期战略集团”首席执行官杰奎琳·纽耶尔表示:“中国或许是惟一想遏止美国的国家。北京有勃勃雄心,千万别忘记这一点。”美海军分析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退役海军少将米切尔·麦克德威特则表示:“中美彼此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又是太平洋上最具影响力的竞争对手;中美关系在不同领域表现得非常不同,所以轻易将其贴上某种标签是错误的。”

不过,也有不少人不同意中美会发生军事冲突的观点。尼克松中心中国关系项目主任德鲁·汤普逊就指出:“与中国进行接触,彼此了解并建立信任的方法很多。与中国保持积极、和平、合作与互利的关系并不难。”

军事专家们也认为,中国海空军尚与美国有数十年的技术差距,两国相当可观的核武库使战争变得更不可能。退役空军上校、军工顾问查特·理查德直言:“中美军事冲突?在我看来是天方夜谭!”

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正在悄悄地应对“中国军事崛起”,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将更多的水面战舰、潜艇和兵员从美国东海岸调到西海岸。美国军方已将两艘攻击潜艇调到圣迭戈的诺马角海军基地;“卡尔·文森”号航母也将于2010年进驻这里;美国海军首批装备的“濒海战斗舰”也将部署到圣迭戈。

美军大量涌入圣迭戈,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圣迭戈就一直是美国3个航母战斗群的母港,它们每年都会轮流到西太平洋进行战备训练,以熟悉亚太地区的作战环境,并显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2004年4月,太平洋舰队正式成立了反潜战司令部,全面负责在亚太地区的反潜作战,这个司令部就设在圣迭戈。2006年年初,日本自卫队还首次派人到美国本土,同美军共同演练“夺岛战”,演练地点同样选在了圣迭戈!

2006年2月,在美国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出炉后,美军正式将战略重心移至亚太地区,圣迭戈也进一步加快了转型——由一个后方基地和练兵场,变成在亚太实施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海军水面部队司令部前司令蒂莫西·拉夫卢尔称:“这是我们有史以来首次将潜在之敌列入调整部署的考虑中。显然,中国是未来惟一可能的威胁。”

希拉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记者询问美国是否愿意继续对台军售。希拉里说,美国对台湾政策依据“一个中国”政策、中美三项联合公报以及《与台湾关系法》,可以预见美国会继续满足台湾自卫的需要。

美方将派遣负责东亚事务的国防部副助理部长塞德尼与解放军高层进行磋商,这次磋商将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解放军与美军之间的首次政策对话,它标志着两国将在共同关心的领域内展开进一步交流。

参加“2009年西部论坛”的部分美国学者也表示,中美不必非得进行军事对抗。美国国防信息中心军事改革项目部主任温斯洛·惠勒尔说:“中国是美国债券的最大持有者。如果将这些债券全部抛出的话,美国的经济就会崩溃,但同时也会重创中国自身的利益。所以,中美关系可以实现互惠互利,而不是必然走向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