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人类神秘现象破译
10616700000014

第14章 “大脚怪”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传说在北美的原始丛林中,生活着一种类似于亚洲野人“大脚怪”。

“大脚怪”多是夜间出动而又很聪明,极善于逃避敌害。为探索这种捉摸不透的“大脚怪”之谜,伊凡·马克斯凭着毅力和本领,从20世纪50年代起,通过访问印第安人和爱斯摩人的知情者,一直对“大脚怪”进行追踪、考察。

1951年10月,伊凡·马克斯在加里福尼亚北部西克犹郡的死马山顶第一次见过了“大脚怪”的脚印。在这之前伊凡并不相信这种生物的存在。

1958年伊凡·马克斯在内华达州的华尔特山狩猎美洲狮时,发现500米外的地方有一个黑色高大的可怕人类生物。他立即用长焦镜头拍了下来,他说:“那东西古怪、陌生,可能很危险,所以我不想再靠近它。”

1970年5月,他和一名瑞士“大脚怪”考察者雷内·达因顿在华盛顿州的科尔维尔追踪“大脚怪”中,再次发现众多的、分布广泛的“大脚怪”,他们还做出了这种脚印的石膏模型。

华盛顿州立大学人类学家格罗弗·克兰茨博士鉴定模型后评论说:脚印异乎寻常地弯曲、隆起和细致,从解剖的精密度来说,是真实可信的。

同年10月份,有一个“大脚怪”在科尔维尔北边的公路上被汽车撞倒。马克斯闻讯马上赶到现场,他看见那个被撞但伤势不重的“大脚怪”浑身长着黑毛,它正在仓皇地逃跑,而且很快消失在丛林中。马克斯仅仅抢拍了一点这个动物蹒跚而行的镜头。不久,马克斯在爱达荷州的普利斯特湖东边加里布弯附近考察时,突然发现一个红褐色的“大脚怪”正朝一片沼泽地跑去,它的身体在树干之间时而显露类似人的四脚与宽阔的背部。

1972年,有一只庞大的白毛“大脚怪”在加里福尼亚北部的暴风雪中四处奔腾、跳跃。据有人考证认为,雄性的黑猩猩也有在风暴中腾跃(腾跃:飞快地跳跃。)的行为,而且随着身体发育成熟,在身体某些部位的体毛会变得特别白。这个白毛“大脚怪”是否在习性上与黑猩猩有相同之处呢?

1977年4月,在加里福尼亚州夏斯塔郡的雪山附近,马克斯发现一个雄性“大脚怪”站在沼泽中用手舀水,并用力抖动身体驱赶成群的蚊子。它的皮毛像水獭那样光亮,头上的毛发在缝处分成前后两半,这是一种胚胎发育的特征。同年12月的一天,马克斯与妻子正沿着一条猜测可能是“大脚怪”的脚印搜索前进时,忽听一种树枝断裂的声音正在向他们接近。马克斯以为遇见了熊,他从肩上将枪取下来,正在这时,突然一个“大脚怪”晃动着脑袋十分迅猛地朝他们扑来,马克斯出于自卫,将它一下击倒。

“大脚怪”很快就一跋一拐(一跋一拐:走路一高一低,像拐子一样地走路。)地逃走,不久就不再跛行,而是精力充沛地大步离开。马克斯和佩吉谨慎地跟在“大脚怪”后面。

走了一段路后,“大脚怪”登上一个熔岩石脊停了下来,摆动着长臂,回过头来威胁地看着马克斯他们。“大脚怪”额顶部的顶毛直直地竖着,显然很可怕!为免遭它报复性的袭击,马克斯和佩吉急忙离开了。

人类学家认为“大脚怪”很可能是类似于粗壮南猿或包氏南猿的一种素食性的人科。他们喜欢居住在潮湿的森林中,雌体和雄体的两腿姿势、骨盆外状和阴部酷似于人类。

不过,多数猿类都不习水性,但“大脚怪”却极善游泳,甚至能潜水,并习惯以潮湿带、溪流、湖泊和沼泽中的水生食物为生。人类学家猜测“大脚怪”是一种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水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