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动物
10617100000039

第39章 “蛇坟”之谜

具有思维和能力进行报复行为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蛇。蛇可以记忆往事,可以寻找被报复对象——捕蛇人,并能组织群体进攻捕蛇者。这方面最令人惊奇不已的例子就是农民程地明的遭遇(遭遇:碰上,遇到(多指不幸的事)。)。程地明生活在利川市狮子乡山区鸟鹰岩下一个叫漆树坪的村落里。程在1986年4月17日与同乡青年上山,打死了一条“野鸡脖子”毒蛇(又称野鸡颈蛇),当他走出10多米远后,就有6条同样的蛇追来,程打死4条后,越来越多,在同伴帮助下直到打死73条,才逃离现场。从此程不再打蛇。两年后,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程又于1988年打起松花蛇(一种无毒蛇)。1988年7月12日程打死一条1.2千克的松花蛇后,一条青竹蛇窜出将程咬伤。在另一次夜归的路上打蛇时又被咬伤,花掉200多元医疗费。此后,1989~1990年两年间程3次被蛇咬伤。1991年7月15日,程带着妻子,儿子到田里工作,待妻子回家取午餐之时,来了一群毒蛇向程攻击,经过人蛇大战,17条毒蛇被打死,可是程地明也被咬伤9处致死。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程地明打死第一条蛇后的五年间,蛇是靠什么记忆来追杀程地明的?是不是程地明身上已带上什么捕杀蛇的信息?而蛇为什么总咬程地明?而在他身边玩耍的儿子却安然无恙?蛇又是靠什么方式联络,形成群体攻击阵式的呢?程地明死后于1991年7月16日安葬于漆树坪田野。此坟当地人称之谓“蛇坟”,“蛇坟”上无草无树,多年来犹如新坟,令人大惑不解,奇上加奇的是每年3~9月都有一次群蛇聚会,来到这坟上爬行缠绕,不少人都亲眼目睹了这一奇观异景。类似程地明的事在江苏某县还有一例,农民潘某在深翻地时翻出一群小蛇,他将这群小蛇打死,以后蛇越来越多,追逐潘某不放。此后,他家经常出现成群结队的蛇。这里的奥妙(奥妙:神奇,巧妙。)实在令人困惑。到底蛇是如何传递信息,组织集体行动,又是如何判别“凶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