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
10617400000024

第24章 “捉贼神童”董行成

董行成是唐朝年间的怀州人氏。他非官非吏,却将维护地方治安、破案捉贼视为己任。所以获得了百姓的信任,大家送了他一个雅号“捉贼神童”。

一天清晨,他去茶馆喝茶,台上的说书先生正在演说他捉贼的故事。茶客们见董行成来了,更是以敬羡的眼光看着他,弄得他反倒不好意思了,便走出了茶馆准备一会儿再去。

正在这时,由远而近,传来“得得得”的驴步声。不一会,一个老头骑着驴向茶馆走来,此人本想进去喝茶,见董行成站立门口,便改变主意,打驴子继续前行。

而此时那驴子已疲惫不堪,脚步踉跄,再也不肯举步,那小老头一手高举鞭子狠狠抽打,一手紧紧护住腰际的皮包,催着赶路。

董行成看到这个情景,急步上前,瞪着眼睛大声地喝道:“大胆偷驴贼,还不把偷来的皮包留下!”小老头听到喝声,支支吾吾辩白道:“皮包……是我在路上捡的。”董行成继续诘问:“一路行人如此之多为何无人捡到皮包,而你却那么好运呢?”小老头顿时语无伦次了:“我运气好,不,是他办事疏忽,不,是我……”董行成继续喝道:“还不从实招来!”小老头对董行成之事早有耳闻,这会被他抓到了,只得招供事实:原来,他于昨晚在一家旅馆内窃得同房间的一个商人的皮包,接着又偷了他的驴子连夜逃跑了。

这时在茶馆喝茶的人们都闻讯走出门来,其中也有县衙的差役,不由惊奇地问董行成:“董大官人如何得知这个人是盗贼?”“察言观色是探案的重要手段。”董行成解释说,“我看那人无情地鞭打驴子,就知道那驴子不是他自己的,哪有主人不爱护自己牲口的?再有,他神色慌张,紧紧护住腰际皮包,说明那皮包也是偷来之物,再把这两者加以联系,我便认定此人必是盗贼无疑。”差役正在将信将疑时,有个商人汗流浃背,神情紧张地追赶过来,寻找他被窃的驴子和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