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攻略——中国人不可不知的123个职场陷阱
10655000000026

第26章 说话不注意分寸,容易给你惹来大麻烦(3)

尽管他这句讨好的话说的水平很一般,甚至是比较俗气,实在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却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话音未落,领导把本来已经扭过去一半的身子又转了回来,眼里还迸射出一束兴奋的光芒,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人。领导非常友善地说:“噢!刚上任的?年轻干部更需要加倍历练,来,你再补上一杯。”说完,他一边拿起酒瓶子把这个人手中的杯子添满,一边盯着他说:“喝吧!年轻干部不历练不成才啊!”此时,这个人懊悔不已,恨不得狠狠地抽自己几个大嘴巴。但事已至此,他又不敢驳领导的面子,也就只好硬着头皮往下灌了。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在酒宴上,一位领导破天荒地离开自己的座位,端了一杯酒去敬一位普通员工。这位普通员工当然是受宠若惊,他赶紧端起酒杯,放得低低的,连声说着诸如“荣幸之至”之类的话。在这种场面下,如果这位普通员工干脆地一抬手,一仰脖,把杯中酒喝了,这段小节目也就很快会成为大家的记忆。但他多说了一句不合领导胃口的话,当场得到了特殊的“照顾”。

这位普通员工在端起酒杯正准备喝的时候,很激动地说:“您这么大的领导敬我酒,我怎么好意思喝呢?”领导闻听,呵呵一笑,补充了一句:“不好意思喝,是吗?那你就换大杯。”于是,领导招手叫来一名服务员,让服务员拿来一个大杯子,并满满地倒了一杯酒,递到这位不识趣的普通员工手中,然后说:“这回好意思喝了吧!”这位普通员工多了一句嘴,没想到却多出一大杯酒来。

【陷阱解读】

在酒桌上,你是不能乱说话的。万一你口不择言,说出一些不中听的话来,换来的可能不仅仅是一杯杯要灌进肚子里的酒,你还有可能被别人当成消遣的对象。所以,如果你不胜酒力或者身体不适不能喝酒,最好是管住自己的嘴巴,可千万不要多嘴多舌,而要用缄默来躲酒。

当然,躲也得讲求一定的技巧。如果你干巴巴地坐在那里,有时也是躲不过去的,因为那些有灌酒嗜好的人,当然不会放过在场的你。在这种情况下,当其他人都起身去敬酒的时候,你也不要在那里干坐着,你可以同样端起杯,跟着人流到处乱转悠。不同的是,别人是边转悠边忙乎着敬酒,而你只是转悠着装作去敬酒。如果实在转悠累了,你可以硬拽住一个身份比较相近的人,作出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东拉西扯地聊天。这样的场合,没有人会真正在意你,只要你自己不主动跳出来用言语“勾引”别人的注意。

信口开河

秦川刚毕业,在一家科研单位工作。一次,单位的一个年轻女孩不辞而别,过了10多天才回来。单位的领导召开全体员工会议,讨论对她的处分。在会上,女孩哭得梨花带雨,说了一大堆理由为自己辩解。在讨论中,有人主张严肃处理,否则的话,开了这样的先例,人人都擅自离岗,单位就乱了;也有人主张给她一个机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能一棒子打死。秦川一时动了恻隐之心,替女孩说起话来,说她虽然违反了工作纪律,但情有可原,不应该处分。领导当时面带不悦,觉得他初来乍到,说话没有分寸,缺乏是非观念。后来单位调查发现,这个女孩离岗的原因,完全不是她说的那样,而是为了干私活、挣外快。最后,这个女孩受到了单位严厉的处分。

【陷阱解读】

在职场中,办公室新人千万不能信口开河。单位里各人品行不一,总有一些人喜欢说长道短,评论是非,而你刚到单位,不可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没有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所以你最好保持沉默,既不议论是非,更不要散布传言。而且,老员工工作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发发牢骚,说说是非,大家可以体谅,但你初来乍到,要功劳没功劳,要苦劳没苦劳,对单位里林林总总的事情也缺乏了解,发牢骚,讲是非,就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很多单位里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有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甚至还沾亲带故。在这些人之间,有时可能会发生冲突,有时可能又休戚与共,表面上争吵不断,私底下可能过从甚密。如果你贸然介入他们之间的冲突,可能会两面不讨好。也许你自以为是在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但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张狂了。

自我吹嘘

杨海峰在美国一所大学研读计算机专业,几年以后,拿到博士学位的他决定回国发展。于是,杨海峰来到国内一家大型国有钢铁厂。由于他留学美国,又是博士,厂里的领导对他另眼相看,他享受着与一般同事不同的待遇。

杨海峰拿的是年薪,而且厂里还给他分配了一套宽敞的房子。当众人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杨海峰也开始变得飘飘然起来。他觉得自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是厂里的核心人物。

在这种优越感的驱使下,杨海峰开始瞧不起厂里的同事。在他的眼里,那些整天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简直就一文不值。他笑话他们的学历不如自己高,眼界不如自己开阔,思维不如自己灵活,知识不如自己丰富。在他看来,所有的同事几乎都一无是处。

每当同事有事请教他的时候,杨海峰更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看到他不可一世的模样,同事们都很反感。

更让同事们无法忍受的是,杨海峰竟然到处自我吹嘘,极力宣传自己的功劳和贡献,完全没有把和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放在眼里。这令每一个同事都极其不爽。就这样,他在同事们眼中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领导看出了同事们对他的不满,便私下里找人调查情况。当领导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就辞退了他。

在领导看来,杨海峰这种只知道炫耀自己、吹嘘自己的人毫无团队意识,即便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博士,也是无法容忍的。厂里需要的是懂得团结合作的员工,而不是一个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员工。接到辞退书的杨海峰一脸茫然,无奈之下,悻悻然地离开了。

【陷阱解读】

不顾别人的感受,只顾沉浸于自我吹嘘,在多数场合是不受欢迎的。优点最好是由别人去发现,而不是靠自我吹嘘。

实际上,在职场中,最忌讳的就是自我夸大、自吹自擂。你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你毫无顾忌地炫耀自己时,虽然你可以获得一时的心理满足,但却会在无形之中为自己树立敌人。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受到足够的重视,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而你却在他们面前吹嘘自己,这无疑是在否定他们,甚至是讽刺他们。可想而知,他们对你的不满一定如滔滔江水一般。而一旦他们对你产生不满的心理,你就会成为他们潜在的攻击目标。他们或者孤立你,或者打压你,目的就是要获得一种心理平衡。而一旦你成为了他们瞄准的靶子,那么你遭殃的时候就到了。

夸夸其谈

易敏民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刚踏出校门的他被一家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聘用,成为同学和朋友羡慕的对象。为此,他的虚荣心也开始大大膨胀起来。

易敏民设想着未来自己在公司的大好前途,不免沾沾自喜。为了能够给公司所有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他决定从上班第一天就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走进公司的那一刻,他兴奋极了。他热情友好地与每一个同事打招呼,似乎谁都是他的朋友,而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也让他锦上添花。工作之余,每当同事们讨论某个话题时,他总能恰到好处地加入到其中,并开始自己的一番夸夸其谈。说到激动之处,他的声音会抬高八度,时不时地还会唾沫四溅,大有一副指点江山的豪迈气势。在他的一阵唇枪舌剑之后,办公室里的所有人开始“赞美”他。有的人说他口才一流,可以上台演讲;有的人说他见多识广,真是堪比当年的诸葛亮;有的人甚至说他到公司来上班简直是屈才,还不如自己创业。

可是,易敏民没有察觉到同事们对他的不满。此时的他开心极了,完全沉浸在众人的“赞美”声中。不过,不久之后,他便尝到了夸夸其谈给自己带来的恶果,不仅同事们疏远他,而且领导也认为他是一个华而不实的员工。

【陷阱解读】

当你初到一个单位时,切忌整天夸夸其谈,滔滔不绝。你可以通过闲谈与同事沟通,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你应当表现得友善大方,比如邀请同事共进午餐或晚餐,寻找机会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借此表达你愿意配合同事工作的善意。

乱发牢骚

郝娜大学毕业后到一家贸易公司任职。由于她性格开朗,活泼大方,所以刚开始时和每个同事相处得都不错。

郝娜天生一副好口才,能言善辩,经常在办公室里发表意见。开始的时候,同事们都跟她打得火热。可是时间长了,大家对她的态度似乎发生了转变。对于她的高论,同事们都不怎么回应了。

原来,同事们渐渐发现,郝娜的牢骚特别多,似乎她就是个牢骚专业户。每天从踏进公司的那一刻开始,她的牢骚便随之而来。她不是抱怨公司是“好又多”,加量不加价——工作量增加,不增加工资,就是抱怨办公环境差,午餐不够好……面对着她无休无止的牢骚,大家都心生厌烦,但又不好当面说出来,于是就只能以沉默对之。

孙泉,重点大学毕业,现在却待在家中,每个月只拿800块钱的生活费。

大学刚毕业,孙泉就在一家工厂里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厂长很器重孙泉,他上班后不久,就被提拔为部门经理;一年半后,他又被提拔当了厂长助理。

孙泉的个人能力很强,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就是讲话不太注意,喜欢发牢骚。这一点厂长早就有所耳闻,只是觉得人无完人,只要他能改正,还是可以重用的。

但是,自从做了厂长助理后,孙泉不仅没有改掉自己爱发牢骚的毛病,反而变本加厉,甚至经常当着厂长的面抱怨不休。于是,厂长开始渐渐地冷落他,先是免去了他厂长助理的职务,后来又免去了他部门经理的职务。这样一来,孙泉的牢骚就更多了,不但自己消极怠工,还影响别人做事,厂长考虑他还年轻,就让他“内退”了。

如果孙泉能够吸取教训,以他的能力,应聘其他单位,会比继续留在原单位更有发展前途。事实也是这样,孙泉“内退”之后,又应聘上了一个单位。刚开始,这个单位的领导很器重他,可是他爱发牢骚的老毛病改不了,结果同样遭到了冷落,而他受不了这种冷落,一气之下就又不干了。最后,他只好早早地过起了“内退”生活。

【陷阱解读】

不少职场人士无论工作在什么环境中,总是牢骚满腹,逢人就大倒苦水。尽管偶尔一些推心置腹的诉苦可以构筑出一点点办公室友情的假象,不过像祥林嫂一样唠叨不停,会让周围的同事苦不堪言。也许你自己把发牢骚、倒苦水看作是与同事真心交流的一种方式,不过过多的牢骚和怨言,会令他们对你产生厌烦的心理,他们会认为既然你对目前的工作如此不满,为什么不另谋高就呢?

在职场中,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能力之外,还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不能动不动就发牢骚。要知道,单位不欢迎发牢骚者,没有领导会喜欢爱发牢骚的“刺头”。其实那些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幸运之神的宠儿,反而大都是一些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员工。但是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从不发牢骚,而是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终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乱用口头禅

程书博所在的办公室里有位女孩,提起她来,程书博总是无奈地摇摇头。最让同事们讨厌的是她的口头禅——“没劲透了”。刚来的时候,程书博还想主动和她交往,毕竟对方来的时间长,应该搞好关系。

一次,程书博和其他几个同事去酒吧,顺便叫她一块去,她说:“又去酒吧,没劲透了。”另一次,程书博叫她一块去吃日本料理,她说:“又是日本料理啊!怎么就没点新花样。这附近的日本料理没一家做得地道的,每次吃后我的胃都不舒服。一样花钱,还不如去日本吃正宗的,那才叫新鲜。到底是空运过来的,没劲透了。”两次下来,程书博被噎得够呛,再也不敢招惹她了。

其他同事的遭遇也不比程书博好多少,比如,有的同事问她上网聊不聊天,她说:“什么‘美眉’、‘青蛙’的,全是假的,没劲透了。”有的同事问她新流行的一本书看没看,她说:“还不是那么回事,翻了几页就扔了。要看就看原版的,翻译过来的就是少了那么股韵味,没劲透了。”连同事买了件新衣服,她不仅没兴趣去看,还说:“就她那个身材,穿什么国际名牌,就算套一身‘宇宙’名牌都未必好看。臭显摆呗,没劲透了。”不过,这话只适用于那些她明摆着买不起的品牌。

于是,很多同事心里都憋着一句话:“你这人啊!真是没劲透了。”

【陷阱解读】

这位女孩的口头禅和接人待物的方式,实在是不可理喻。口头禅往往反映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心态,心态不好的人总会在嘴边挂上一些讨人厌的口头禅。如果职场人士想让同事“笑纳”自己,就一定要摒弃这些口头禅及其背后的消极心态。

你是否也曾在同事或者领导面前说过一些让他们觉得不舒服的口头禅呢?实际上,口头禅是你在工作中应当予以回避的字眼。即便是那些不那么刺耳和惹人讨厌的口头禅,你也要留心,因为它们可能在无意中就影响着你的个人形象、工作效率和职业前途。比如,你有可能喜欢使用“原来”、“本来”、“也许”、“老实说”、“严格来讲”等口头禅,这些口头禅不过是一些不必要的累赘,它们使得你的谈话显得繁琐、乏力。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谈话简洁、明确、有力,就要把这些口头禅从谈话中剔除出去。

把“ 我是新来的 ”挂在嘴边

陈梦是某企业的高管,他曾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他应邀要去某公司做一个演讲,于是他便给该公司的公关部打了一个电话。

接电话的是该公司公关部的一位新员工,当陈梦说出自己的名字后,她马上很谦虚地说部门经理出去了。陈梦让她简单地介绍一些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免得演讲时无的放矢。听陈梦这么一说,她马上打退堂鼓:“陈老师,实在对不起,我是新来的,还不太了解公司的情况,我给您另外找个人介绍。”说着,她把电话转给了别人。

尽管该公司公关部的这位新员工的态度很好,但还是让陈梦感到失望。

【陷阱解读】

许多职场新人进入单位后,往往几个月时间过去了,他们还像是客人,缺乏工作的主动性。

从理论上来说,办公室里的每个老员工都有责任辅导职场新人的工作,但是,除非领导有专门的指示,哪个老员工能抽出专门的时间来辅导职场新人呢?即使有闲工夫,他们的思想觉悟也不一定有那么高,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辅导职场新人呢?所以,尽管时间一天天地流逝,但许多职场新人不是无所事事,就是一问三不知。

职场新人在自己的工作还不是满负荷的情况下,最好先利用这段时间多学点东西,了解本单位的一些基本情况,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员工请教。这样一来,一旦领导布置了具体任务,职场新人就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而不至于客人来电话时,只能用“我是新来的”这类的话来搪塞对方。

职场如战场。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你进入了职场就如同进入了战场。你不能在子弹射来的时候,只会喊:“我是新来的,不要朝我开枪!”职场是无情的,就像子弹是不长眼睛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