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鼎孳回京供职,作为妻子的顾横波随行。她与江南,他与江南,他们与江南,此生不知是否还有缘相见,是否这一别离,就是永远?江南一梦,梦里千年。梦里可以做主自己的人生,导演一出完美的戏,只是梦总会有清醒的一天。如同别离,我们用整颗心来珍惜时光,时光还是要将你我抛弃,各奔天涯。
天涯分袂客途长
俗话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也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深厚的感情,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感情,其次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感情,而女人与女人之间是没有真正的感情存在的。其实,女人之间的友谊是无法用一句话或者一种片面之词就能概述清楚的。女人这一生丰富而寂寞,她们灵魂深处拥有着太多的落寞与无奈,拥有着太多的忧郁与感伤,正因为有这些的存在,她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经营着爱情,更在意着友谊。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来了又去,有些人去而复返。有些近在咫尺,有些远在天涯。有些人擦肩而过,有些人一路同行……“缘分”是个缥缈又虚无的词,但是它却真实地存在某些人之间。就像顾横波与李夫人,她们的友情要怎样书写才能道尽温婉和浪漫?
顾横波随龚鼎孳回京,一番情趣,与南京时相差无几。终日得酒且醉,得诗且吟,快意人生。这是一段衍生回忆的日子,更是一段新的旋律。那山,那水,那人,那情,悠然,徘徊,人与人之相识、相知、相守,更多的是缘于一段心灵的际遇,洗脱了懊恼和沉迷,叫人沉醉难以自拔。
古朴庭院,幽香安然。南国佳人,遗世独立。领略了人间万种情,顾横波更懂得珍惜生活。她直面世俗,直面惨淡,即便有愁云,也未退半步。或许并不能预知情的结果,但她仍然义无反顾地一头扎入,留下一路芬芳。她的一生,是情满天涯的一生。那里,有龚鼎孳的护持和厮守,有余怀等蓝颜的钟情和凝望,还有李夫人这等红颜的相知与相惜。她是幸福的,有这等情缘相伴。
顾横波的前世,或许是开在望川河边的花,生生世世,花叶永不相见,无法抵达相思的彼岸,所以才在今生给她许多爱的补偿。她这一世,就活在情中,一番甘甜,几多苦涩。这可能就是她的人生,不同凡人,却也深入凡尘。
如果说往事能下酒,回忆便是一场宿醉。斟在琉璃盏里的总是略带寒色,逆光薄中,帘卷黄昏,空灵雨雾,心事总开在最柔软的时光底色下,激荡起最心动的相遇和最不舍的离别。
李夫人姓朱,名中楣,字远山,是清代著名的才女。她是明朝宗室之后,辅国中尉议汶次女,所以在她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仅是流光溢彩、星辉斑斓,也多有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之痛。其中有一首《浪淘沙》如此写道:
新月映眉妆,露滴花房。
香风暗透薄罗裳,何处清音偏著耳,恰在西厢。
切切指生香,雅韵悠扬。
愿天速变我为郎,竟作牵牛他织女,早日成双。
新月恰似一弯悬在夜空的娥眉,滴露声声,伴随着皎洁的月光,袅娜着花的芬芳。何处的清音,穿透春风的屏障将心底的情思缓缓勾起,化作四下零落的雁鸣,泼洒在未眠人的那方心田阡陌上。
雅韵悠扬的音韵,如天上自在漂浮的白云,飘过晚枫和渔火的倒影。西厢的佳人,纤细的十指轻轻抚在长长的琴身上,似情人温柔的抚摸,在一根根琴弦里演绎出情思多变的旋律。
我迷醉的情绪不知身居何处?是杏花烟雨的江南,还是长河落日的云烟?唯愿苍天知我心意,将我变作织女的牛郎,早日鸳鸯双飞,成双成对。
只因隔邻女子清越的琴音,朱中楣竟生出变为男身与其作配之意,其想法之大胆、惊世骇俗震惊了一干遵守礼教的人,后人在编选词集时,大概是觉得最后这三句太出格,竟改作“凄凄楚楚断人肠,流水调高人不见,遥隔长廊”。
原来,美好都是相通的。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女子,同样蔑视一切礼法的人,不自觉间惺惺相惜。月下流年,两个不羁的灵魂在红尘掩埋的岁月里执着地流浪。一个王朝的背景已经模糊,才女佳人却在亘古的时空中自由地吟唱。
世界上没有比三两知己、对酒当歌更幸福的事了,时光是如此散淡、美好,不染尘埃的寂静欢喜。你是否相信,有一种感情止于唇齿,掩于岁月,就像暗夜萤火永不坠落,唯美的过往都是逆光的,今生今世,只要一合上眼,都想得起那惬意的一幕。
朱中楣集中有《暮春次龚年嫂》二首:“纷飞彩蝶簇群芳,两歇红残日正长,细听莺声歌似曲,杨花点点缀罗裳。”情由景生,景由心生。此诗应是作于春光潋滟的时节,彩蝶纷飞,红日下长,黄莺的啼鸣是那样悠扬婉转,似一首动听的歌曲。此时的杨花点点,再也不是离人的眼泪,而是衣裳的点缀。“凭栏无事数飞花,簾卷晴光翠影遮。却忆江南春欲暮,双双燕子夕阳斜。”斜倚栏杆,细数飞花从眼前迤然飘落,一席卷簾,将阳光拉扯出一片翠绿的景色。京城的春天正飞花,而生你的江南已是暮春了吧!此时,是否是夕阳正好,燕子双双正归家?
这两个女子,都是生命中多情而善良的旅人。某一年的某一天,不期邂逅在红尘的某一点,一缕诗意的红线触动着彼此的心弦,当我在眸光中写满了痴情的絮语,你便会在万缕柔情里解读着我秋波的微澜。
顺治九年,顾横波与朱中楣陪金之俊的夫人一起去看东岳盛会。朱中楣有诗《三月廿八日同金马司马龚奉常两夫人往观东岳盛会,是日立夏》:“共作春明客,居然似故乡。漏随时序短,贫向日边长。池暖鱼儿跃,梅青燕子忙……但觉人心豫,惟闻佛号扬。太平歌有象,归鸟任回翔。”
人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脚步永远在路上,其间会沉浸于不同的风景里,会遇到与众不同的你,共同地走过一段美好的旅途,把各自最美好的一面融入到陌生灵魂的长河里,理解,相知,扶持。我们一起迎接瑰丽的黎明,一起目送辉煌而壮丽的落日,一起迎风沐雨走过春的温暖、夏的热烈、秋的凉爽、冬的严寒。因为人生有你,旅途的单调成为一种甘美的回忆。
顺治十年,朱中楣南归,两个好朋友至此就要分别,再也不能诗词闲话,把酒话桑麻,再也不能把臂同游,共赏秋菊篱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同行一段,挥手作别,亦是缘分。朱中楣作《留别龚夫人时夫人将有得麟之喜》一诗:
苑柳垂垂乳燕忙,衔杯共对紫藤香。
兰芬九畹堪栽赋,桂落三秋好弄璋。
旅舍论文知已远,天涯分袂客途长。
为怜别后烦宵梦,颜色还疑照屋梁。
人生最难舍莫过于生离,两个知己好友从此就要天各一方。有一句话说:你走,我不去送你。你来,无论风雨再大,我都会去接你。人生总有无数的别离,无数的缺憾。“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这样对老朋友这样豁达地告别;“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这样意气风发地握手言别。别离有期,那些存在过的友情,绝不会因为风吹雨打而烟消云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的美好,会永驻心间。物换星移,沧桑巨变,亦不会减损分毫。
朱中楣还有《千秋岁·别横波龚年嫂南归》一词相赠:
天涯分袂。更绝愁千倍。凭寂寞,添憔悴。风移蝉唱短,雨滴梧桐碎。方信道,离怀未饮心先醉。湿花疑有意。点点如红泪。新荷碧,残葭翠。秋清人渐远,水静鸳浓睡。知音少,斯时别去何时会。
顾横波也有《千秋岁·送远山李夫人南归》一词答送:
几般离索,只有今番恶。寒柳凄,宫槐落。月明芳草路,人去真珠阁。问何日,衣香钗影同绡幕?曾寻寒食约,每共花间酌。事已休,情如昨。半船红烛冷,一棹青山泊。凭任取,长安裘马争轻薄。
二人的诗中不复昔日之乐,充满了离愁别绪。那些曾经的美好,就如同春日里盛开的鲜花,明艳的色泽,动人的姿态,醉人的香气。在热烈奔放之后,零落成泥,似乎因为生命的短暂而毫无价值。不,不是的,那些美丽着春天的风景。会永远存在,不是存在于春光里,而是春天的心房里。一如友情,斯时别去,不是永远,而是将它封印在灵魂深处。
即使是隔着长安与江南的距离,两个也从未中断过往来,朱中楣时常有书信寄来。顾横波有《虞美人·答远山李夫人寄梦》一词记录了二人之间的鱼雁传书:
春明一别鱼书悄,红泪沾襟小。却怜好梦渡江来,正是离人无那倚妆台。朱栏碧树江南路,心事都如雾。几时载月向秦淮,收拾诗囊画轴称心怀。
江南路,鱼雁住。一首清词,却惹人泪满衣襟,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朱栏碧树的江南?带上我的诗情你的画意,白日放歌,青春作伴。
有人说,人的情感就像竹子,每一节都是封闭的整体,而每一个封闭的竹节关联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最美的风景。深以为然。每一份真挚而美好的友情都是一节封闭而生动的竹子,因为彼此独立而又关联的情感,构成了丰富多姿的人生。共同地走过一段人生的长路,是一种无言的幸福。虽然因为多种缘由,彼此开始了一段独行的旅程,但是,曾经走过的日子,那些灵魂共舞的黑夜与白天,已经深深的根植于心的深处,如醇香美酒,还未启封,心已醉倒大半。
恩爱缠绵无绝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