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宝物华
10656000000027

第27章 夺宝(22)

多尔衮朝一个兵丁招招手。那个兵丁从屋里搬出一把椅子,放在他身后。他坐到椅子里,摆出听他诉说的架势。是这样,何洛会结结巴巴地说,奴才监督李庆发做完这批阿胶后,除了把大部分给您送去外,自己也留、留了一些……都是奴才听说阿胶是宝物,起了贪念,又加之手头方便,所以……多尔衮冷冷地问他,你也把它吃了?何洛会点点头,是,奴才吃了一些,可是……多尔衮直盯着他,可是什么?何洛会摇摇头说,可是,奴才吃了以后,并不像传说的那样,觉到有什么好处,反而……多尔衮不动声色地说,什么?何洛会不好意思地说,反而拉起肚子来,弄得身上没一点力气了……多尔衮点点头,悄自在心里说,看来就是这些阿胶的错了。那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依旧装模作样地问。奴才也不知道……何洛会沮丧地摇摇头。

多尔衮站起来,在他面前来回走了几步。何洛会,也许你能够想象得到,太后和皇上吃了你监督制造的阿胶后,也出现了很不好的反应,我也是刚从太后那里接了懿旨,追查这批阿胶的制作过程,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转过身,直直地看着他说,这批阿胶可是你何洛会何大人一手监督制造的……何洛会还没听完他的话,就吓得连连在地下叩头,摄政王,奴才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敢在献给太后和皇上的东西里搞鬼呀,何况……多尔衮盯住他,何况什么?何洛会低下头,何况奴才也吃出了麻烦。多尔衮打断他的话说,至于你偷偷截留皇家宝物的事儿,本王就不追究了,你只要把阿胶存在的问题说清楚了,我就饶了你。何洛会试试量量地说,奴才已经……多尔衮说,你已经做什么了?何洛会说,奴才知道太后会让摄政王追查下来,为了保全自己这颗脑袋,就先对李庆发进行了审讯。多尔衮赶紧问,他交代些什么?何洛会又丧气地摇摇头,他什么也不说,但奴才估计问题就出在他手里,为了让他彻底交代,就对他动了刑。说着,他朝厂房门口瞥了一眼。

多尔衮明白了,怪不得他不让自己往厂房里走,原来他在那里设私刑堂拷问李庆发呢。没把他打死吧?他担忧地问。倒是没打死,何洛会低下头说,但也把他打坏了,现在、现在还昏着呢。多尔衮急忙朝厂房里走去,你要是把他打死了,你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何洛会爬起来,也一颠一颠地跟在他后面。多尔衮进到厂房里,看到李庆发被捆绑着吊在房梁上,几乎变成了一个血人。几个持刀和握鞭的兵丁站在四周,常太医也瑟瑟地蹲在一边。何洛会摆摆手,那几个兵丁走出去。多尔衮走到李庆发面前,把他耷在胸前的头颅托起来。李庆发的气息已很微弱,两眼紧闭,嘴唇发青,看来很难再让他开口说话了。他死不了,何洛会解释说,等会给他喂点参汤,他会醒过来的。多尔衮白他一眼,难道一点线索也没得到?你平时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何洛会信誓旦旦地说,整个制作过程绝对没有问题,我两只眼瞪得像核桃大,就是他掺进去一根头发丝,我也能把它捡出来,摄政王如若不信,可以问问常太医。

龟缩在地下的常太医急忙站起来,神情不安地看着他。多尔衮心里一动,对,兴许他会从医家的角度看出些问题来。常太医,你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常太医叩动着牙齿说,这、这个……在下恐怕也说不好。多尔衮有些不相信地看他,你就没看出一点点问题?常太医想了想,才吞吞吐吐地说,按说,阿胶是个好东西,肃、肃亲王也曾经……何洛会警告他说,不要提他。常太医急忙改口,是,在下该死。就说这次制作阿胶吧,何大人一刻不离地在这里监督着,在下也把每个环节都看得十分仔细,李庆发根本没有机会作假。多尔衮开始不耐烦了,板起脸说,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常太医不敢再犹豫,鼓起勇气说,古时候,晏子曾经对楚王说过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的是由于环境、土壤、气候和日光等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橘子这种果树种在淮河南边和种在淮河北边,味道会变得不一样。何洛会打断了他的话,常先生,别卖弄你那些老掉牙的酸学问了,这与阿胶有什么关系?多尔衮瞪他一眼说,不,他说得不是没有道理。他转向常太医,你继续说。常太医捋了捋胡须说,摄政王,阿胶为什么叫阿胶,因为它出产在东阿那个地方,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为什么是珍奇的宝药,也正是因为它只出产在东阿,全天下就那么一个地方生产,所以它才是宝,如果别处也能出产阿胶了,那它还是阿胶吗?还是珍宝吗?

多尔衮思考着说,你的意思是说,即使是李庆发没作假,只要是他在京城、在宫内制作的阿胶,其药效也已经改变了?常太医点点头,又谦逊地躬躬腰,在下也是一点点看法,斗胆乱说而已,摄政王明鉴。何洛会指着他的鼻子说,大胆常世功,你这岂不是说,大清皇室根本享用不了阿胶吗?常太医吓得身子一抖,赶紧转向多尔衮,摄政王明鉴,在下不是这个意思呀。多尔衮朝何洛会摆摆手,好了,不要吓唬他了。何洛会依旧说,可奴才认为,这是胡言乱语。多尔衮有意将他说,那你觉得是怎么回事呢?何洛会把嘴附到他耳边,低下声说,除了审讯李庆发之外,奴才也进行了一些调查,而且……多尔衮眼睛一亮,你掌握了些什么?何洛会试量着说,这可能要牵涉到别人,奴才也不敢肯定……多尔衮说,说。

何洛会神秘兮兮地说,奴才悄悄访问过恭顺王……多尔衮心里一动,孔有德?他说些什么?何洛会说,五年前,就是恭顺王引领肃亲王到东阿弄来的阿胶,为了这件事,肃亲王杀掉了许多人,其中包括一个老者,也就是济世堂阿胶店的店主。多尔衮有些不解,什么?济世堂阿胶店的店主不是这个李庆发吗?何洛会耸耸肩说,兴许真正的店主已经被肃亲王杀掉了。多尔衮一惊,杀掉了?他看看还在房梁上吊着的李庆发,也就是说,这个人不是济世堂的店主?而是一个冒牌货?这样说着,他越发感到愕然了,那么豪格为什么要杀那个店主呢?何洛会添油加醋地说,这还用说吗?他是要独占那些阿胶,让以后的人再也见不到这种东西。

多尔衮倒吸了一口冷气,天呐,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豪格可真是歹毒至极了。他两手卡在腰里,来回走了几圈,突然站住,朝门外一个兵丁喊道,马上把恭顺王给我叫来。那个兵丁急急地跑去了。这个豪格,多尔衮望着屋外的远处,在心里感叹着说,想不到他还有这样一手呀。他把一只拳头捣在另一只手心里,咬了咬牙说,好呀,你就等着吧,老子和你算总账的时候不远了。

他说,这些天,关于阿胶的争论,在宫廷里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汉人的东西有毒,这样的传言也在不胫而走,而且不再局限在阿胶这些吃用的东西上,也很快扩大到那些被多尔衮看好的文化传统上。受到这种传言的影响,小皇帝顺治也拒绝学习汉文了,范文程给他找来的汉语老师被他轰到了宫外。听到这个消息,一向反对继承明制的豪格兴奋至极,立即向顺治递上了一份奏折,明确提出废除一切与明朝有关的典章制度,焚烧那部满人们看不懂的《永乐大典》。一时间,声讨汉文化的呼声和议论在朝野间泛滥开来。

豪格感觉到,或许自己的机会就要到来了,顺治一旦罢免了多尔衮,那么这个摄政王的职位除了他豪格来当之外,还能找到第二个人吗?他作为先帝皇太极的长子,最应该继承他的皇位,但却由于多尔衮和孝庄的暧昧关系,加之阿济格、多铎等人的捣乱,他才没有做成这个皇帝,而是让那个五岁多的毛孩子捡了便宜,多尔衮也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一时权倾朝野,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多尔衮与孝庄勾结,胡作非为的时候,一个看似平常的阿胶事件出现了,也许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就能改变朝纲,甚至发生宫廷政变也说不定呢。在这种关键时刻,蛰伏已久的豪格怎么能不及时杀出来,替天行道匡扶正义呢?豪格激动万分,一连两夜都没有睡安稳。第三夜黎明时分,他终于扛不住了,倒在床上便进入了梦乡。这当然是个美梦,但只是他还没有看清它的模样,就被一声叫喊惊醒了。豪格翻身爬起来,头一句话就是,摄政王退位了吗?他睁大眼睛,看见柯丽哲伏在他身边,两手捂在胸口上,正用惊恐不安的眼神看他。

我做了一个梦,柯丽哲喘吁吁地告诉他说,看起来还是个噩梦。豪格有些丧气,倒下头又闭上了眼睛。怎么会是噩梦?他不满地嘟囔着说,连梦也不会做。他随口又问,什么噩梦?柯丽哲一边回想着,一边心有余悸地说,我梦见一片黑水,起初,那只不过是一块黑布,可不知怎么回事,很快它就变成一大片黑糊糊的水了。豪格想和她开句玩笑,是不是下雨了?柯丽哲白他一眼说,要是因为下雨就好了,让我搞不明白的是,什么原因也没有,那块布眼看着就变成水了,而且是一片好大好大的黑水。豪格故作关心地说,没有淹着你吧?柯丽哲不好意思地说,我倒是没淹着,可我看见、看见王爷你被淹在里面了。豪格又睁开了眼睛,我被淹了?看你这梦做的?自己没有被淹着,倒让我掉到里面喝水?柯丽哲有些歉意地说,是呀,我怎么做了这样的梦?是不是很不吉利?

经她这样一说,豪格也没有睡意了,看看天也差不多亮了,便开始穿衣起床。一个梦有什么?他安慰她说,我不怕水,恐怕你还不知道吧,本王的水性可不是一般的好,就那么点小水,哪里又能淹得着我呢?柯丽哲纠正他的话说,那不是一点小水,那可是一大片黑水,简直就像江水、海水一样,风一吹,那浪头都掀起来了。豪格摆摆手说,算了吧,那是你做的梦,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在你做梦的时候,我不是就在你身边睡得好好的么?柯丽哲张张嘴,也不好再说下去了。豪格又想到了自己那个被打断的梦。等着吧,他信心十足地说,过不了几天,那些黑水就会把另一些人淹进去。他忽然想起来,多尔衮似乎还没学会游泳,如果他掉到了那片水里,还能爬得到岸上来吗?想到这里,他不觉笑出了声。

豪格起来床,在院内舞了一刻钟剑,又打了两套老虎拳,回屋后,侍女们也把早饭端上来了。他还真感到饿了,便洗了把脸,坐到桌前,捧起碗,唿唿噜噜地吃起来。他吃得很香,饭量也很大,虽然是早饭,但却吃了一碗又一碗。吃到第四碗时,他停了下来,注意到柯丽哲没有吃饭,只是呆呆地看着他。看什么?豪格放下碗,用筷子敲敲桌面说,有什么不对吗?柯丽哲反应过来,这几天,王爷的胃口怎么这样好?听她说这个,豪格没有回话,埋下头去继续吃,直到嗓子里打出了饱嗝,才把碗放下,一边用牙签剔牙一边说,本王的心情特别好,所以胃口就格外大,吃得当然就多了。柯丽哲凑过去问他,王爷是不是听说了什么?豪格看她一眼,点点头,又捏住她的脸腮,狎昵地笑着说,爱妻不仅模样俊美,头脑也聪慧着呢。他把嘴附到她耳边说,恐怕要改朝换代了。柯丽哲吃了一惊,什么?不是刚刚……怎么又……

豪格站起来,背起两手,踌躇满志地踱着方步。自从孝庄和顺治吃了那些阿胶,一个脸上长出了疙瘩,一个拉起了肚子后,多尔衮的路也就快走到头了。豪格一板一眼地说,往小处说,他是假药充宝,要是往大处说呢,那他可就是谋害圣上了,你说这一回他还能过得去吗?柯丽哲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样说来,他多尔衮真要倒台了?她不解地眨着眼,怎么会是这样?那阿胶明明……豪格摇摇头说,你以为他制出的那些东西就是阿胶?阿胶明明在山东的东阿,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多尔衮求宝心切,却把人弄到宫里来做,还能不出差错吗?柯丽哲依旧有些惊慌,那太后和皇上……豪格耸耸肩,幸灾乐祸地说,如果太后只是长疙瘩,皇上只是拉肚子倒还罢了,万一要是发生了大事,那可就……他有意不再说下去。柯丽哲还有些不明白,那可就怎么样?豪格把嘴附在她耳边,低下声说,那可就要改朝换代了。柯丽哲呆呆地望着他,这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好了,豪格挥挥手说,给我收拾收拾,我要去上朝。柯丽哲赶紧去帮他穿朝服,戴朝珠。豪格信心百倍地念叨说,等着吧,也许今儿上朝,就会有他多尔衮的好看。柯丽哲随口劝他说,如今太后不但信任多尔衮,听说还要……你最好不要和他去争……豪格瞪她一眼说,你怎么总是站在多尔衮一边,是不是你也要下嫁给他呀?柯丽哲跺了一下脚,王爷,看你说些什么呀?我这样劝你,还不是为了你好?多尔衮老谋深算又心狠手辣,你哪是他的对手呀。豪格不耐烦地说,不要再长他多尔衮的志气,灭我豪格的威风了。他挣脱开她的手,走到门口,又回过身说,不信你就走着瞧。柯丽哲又赶上去,给他把官服扯整齐,将缨帽扶端正。王爷,上朝时您要谨慎小心,今儿一大早,我的眼皮就跳,她摸摸自己的眼说,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我跳的就是右眼。豪格不以为然地说,少来这一套吧,都是他们汉人编出来骗人的把戏,本王打死也不相信。

豪格走出府门,乘轿来到午门前,和几个上朝来的官员一起进了宫,大步朝顺治所在的乾清宫走去。他忽然看见,恭顺王孔有德也走在前面,便急赶了几步,和他并排走在一起。孔有德也看见了他,想和他打招呼,不知为什么,又没有张开口。怎么了恭顺王,豪格有意和他说,不认得本王了吗?孔有德的样子有些尴尬,肃亲王……早……豪格打量着他说,今儿恭顺王是不是有什么事呀?怎么鬼鬼祟祟的?说着,他就顾自笑起来。可过了一会儿,他也没有再听到回应,转身一看,孔有德竟然落到后面去了。这个狗日的,他悄自骂了一句,便回过身,继续走自己的路。孔有德有些反常的举动,丝毫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出门时柯丽哲说过的那些话,也被他忘到了一边,他只是沉浸在自己制造的幻想里,一味地想看多尔衮甚至整个朝廷的热闹了。

豪格夹杂在大臣们中间,列队进入乾清宫内。孝庄和顺治已经在龙椅上坐好,多尔衮则坐在他们旁边的位子上。跪拜完毕后,豪格悄悄地抬了一下头,有意朝孝庄脸上看了看。孝庄脸上竟然戴着一个纱罩,这使他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她脸上的疙瘩。随着,他的目光又落在小皇帝顺治身上。在孝庄的陪伴下,顺治坐得还算端正,而且好一会儿也没有动弹一下,是不是已经不闹肚子了?于是,他又把目光投向多尔衮。此时,多尔衮端坐在那把专门为他设立的坐椅上,神色坦然,目光严峻,看不出一丝惊慌甚至不安的神色。豪格似乎觉得再这样看下去也有些无趣,便又不情愿地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