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宝物华
10656000000032

第32章 兴宝(3)

林毓春没想到,自己一到李家庄来,一成为李家的人,就和丈夫原来的家庭分开了,不,她还没有来到李家庄,还没真正成为李家的人,李德祥就从他自己家里搬出来,在李家这个已经废弃多年的老祠堂里住下来。直到她也来到这里,才知道由于自己的原因,李德祥和他的家庭闹翻了。举行婚礼那天,李家做主的老祖母当然没有出现,怯于她的威势,李继堂也没敢到这里来,好在婆母一直在婚礼上忙活,对她也没有另眼相看,而且那天的婚礼也办得隆重热烈,宗族里的多数人都来了,李德祥还领着她到新祠堂里祭拜了祖先,算是让自己成为了真正的李家人。尽管这样,林毓春还是感觉得不自在,像是做了什么重大的错事似的。德祥,她歉疚地对他说,都怨我,让你和家人……丈夫不让她说下去,是我对不住你,让你住到这种地方。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几乎流了多半夜眼泪。

虽说这是个快要荒芜了的老院子,但毕竟在过去的日子里派过大用场,还保留着一些气派和辉煌,正房和偏房都能使用,又经过丈夫一番收拾,还是变得焕然一新,墙壁都用石灰刷得雪白,再贴上大红的喜字,让人一下子感觉得温馨起来。残破的门窗也修补上了,倒塌的院墙被篱笆所代替,上面已经爬上了绿色的瓜蔓,尤其是院中间那棵高大的李子树,虽然非常老迈了,但还是枝叶茂盛,鸟儿们每天都在上面歌唱,加之树下奔跑而过的猪和鸡,一切都透出了浓烈的家庭气息。难道这还不够吗?林毓春在心里问自己,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她随即摇摇头,没有,只要她和丈夫恩恩爱爱地待在一起,就再也没有其他什么需求了。

李德祥要经常出去收购药材,无法时刻待在她身边,这使林毓春在寂寞之时,又有一点点不安。鉴于她身子的孱弱,李德祥嘱咐她不要干力气活。其实也没有多少活干,丈夫是个勤快的人,一回家来,连扫地喂鸡这样的事也抢着做了,她只要把饭烧出来就行了。这天上午,林毓春实在闲得没事干,突然想起要做一件小小的肚兜,便从箱子里找出这块红布,剪裁出样子后,用丝线慢慢地缝起来。已经连续好几天了,她都有一种要呕吐的感觉,凭着从娘家得来的一点点知识,她似乎意识到,自己可能怀上孩子了。一想到不远的将来,这个院落里便会有一个小孩子在脚前蹒跚着奔跑,她就觉得万分惊奇,也害羞得不行,急忙用肚兜捂住脸,生怕会被别人看到了似的。但这个院落里空荡荡的,谁会看到她脸上的红晕呢?

日头偏向西去了,李德祥还没有回来。林毓春站起身,透过篱笆院墙,默默地朝村外路上看。过了一会儿,她刚要坐回到凳子上,却见母亲从侧边的一条巷子里出来,搀扶着一个拄拐杖的老太太,一起朝她门前走来。天呐,是祖母……林毓春想起来,结婚后第二天,丈夫领着她回家去拜见祖母,两个人在她炕前跪了足有半个时辰,祖母才勉强转过身,摆摆手让他们起来。从那时起,她就对这个不苟言笑的老女人充满了恐惧。但她无论如何没想到,平时连炕都不大下的祖母,今天居然会朝自己家走来。林毓春一下子惊慌开了,赶紧扔下手中的活计,朝门口跑了几步,又转回来,把红肚兜藏到布墩下,才又跑过去开门。奶奶,还隔着栅栏门,她就招呼说,您怎么来了?祖母看了她一眼,没有说什么。母亲则笑着说,你奶奶挂着你,趁今儿天气好,到这里来看看。林毓春不好意思地说,我这些天还没去看您老人家呢,奶奶您倒……

祖母依旧没有说话,却自顾走进院子里,眯起眼,四下里看了一圈。我年轻的时候,是不能轻易到这个院子里来的,她感叹着说,你倒好,一来就住到这里来了。听了她的话,林毓春不知说什么好。母亲替她打圆场说,是呀,要不是祠堂搬到新地方去,毓春怎么能到这里来住呢。林毓春站在她们身后,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要不,她想了想说,奶奶进屋去坐吧。祖母这才转回身,又朝她身上打量。母亲接过话说,还是在院子里坐会吧,屋里热,待不住人,这院子里有树荫,也有风。林毓春又赶紧跑进屋,搬出两把椅子,一一摆在她们身后,然后搀扶着祖母坐进去。祖母在椅子里摇晃着身子,好像总也坐不牢稳。林毓春也想在凳子上坐下,但又觉得不妥,便仍然站在她们面前,两手抓在衣角上,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

祖母总算坐正了身子,又抬起头,继续朝着她看。林毓春意识到了她的目光,不禁低下头去。每次去看望祖母,她都这样默默地看自己,眼光里含着一种考究的意味,好像自己什么地方不对劲儿。她实在想不明白,祖母到底看自己什么呢?也就是说,自己什么地方值得她如此费心地琢磨呢?怎么样,母亲又笑着问她,还习惯这个地方吧?林毓春顺着她的话说,习惯,一切都很好。母亲又说,德祥没欺负你吧?林毓春连连摇头,没有,他对我很好。同时又在心里说,他对我好还好不过来呢,哪里又会欺负我?祖母用拐杖捣了一下地,有些不耐烦地说,干什么问她这些?她嫁到这个我们李家来,又不是来做客的,她是德祥的女人,这里也是她的家。尽管她的话不怎么好听,但林毓春却觉得她说得在理,自己当然是这个院落里的主人,也应该是老李家的一个人。

想当年,祖母回想着说,我嫁到李家来时,哪有你这个地方好呢?可我知道该怎么过日子。她用拐杖朝前指一下,当年我就养了两头牛,三头猪,除了十几只鸡外,还有鸭子、鹅,对了,还有一条看门的黑狗。母亲忽然说,等哪天你也喂条狗吧,德祥不在家的时候,也好让它给你守院门。林毓春还没表示什么,祖母就又提高了声音,我不光养了那么多家畜,还要伺候一大家子人呢。那时候,我那个院里的人可真多呀,有老有少一大帮,哪像现在,你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林毓春接口说,人多,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她又在心里说,起码不让人觉得寂寞。祖母把眼转向了她,你居然也知道人多了好?林毓春不知道她这话是什么意思,也就不敢说什么。要想人多,祖母用拐杖捣着地说,就得靠自己多生,你孙男娣女的一大帮,在你膝前绕来绕去,那是什么滋味?你自己品味去吧,人这一辈子图的不就是这么个乐子?听了她的话,林毓春不禁把手按在肚子前。说一千道一万,祖母总结说,还是要有儿有女,让这个院子热闹起来。母亲又替她表白说,毓春会争气的,等着吧,说不定哪一天就能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小子。林毓春垂下头,脸上又有些发烧。

祖母抬起头,目光落在那棵苍老的李树上,忽然想到了什么,扭头对她说,知道我们李家是怎么来的吗?林毓春懵懂地摇头,不知道。母亲对她说,那您对她说说吧。祖母不以为然地说,这个还是让德祥对她说吧。她用拐杖撑着地,慢慢站起来,做出要走的架势。奶奶您不要走,林毓春挽住她的胳膊说,天不早了,德祥也快回来了,我这就去做饭,您和娘在这里吃了饭再走吧。祖母再次上下打量着她,吃饭?等哪天你真的生了孩子,我再来给你贺喜吧。说着,就朝院门口走去。母亲跟上去扶住她。祖母回过头,又朝那棵李树看了一眼,吧嗒着嘴说,好像这棵树上还吊打过不正经的女人哩。尽管她的声音很低,林毓春还是听到了耳朵里,不禁一惊。母亲赶紧朝她笑笑说,都是过去的事了,我都想不起来了。直到祖母和母亲走出了门去,林毓春还有些愣怔。奶奶的话是真的吗?她也抬起头,朝那棵李树上打量,奶奶为什么要说这个?莫非她还在警告你什么?林毓春觉得好笑,看来李家对自己还不放心哩。随即她又想到祖母那些生儿育女的话,明白这都是她有意说给自己听的,也就是说,她是盼自己早日生出孩子,但她不知道,她的孙媳妇其实已经……

林毓春正胡思乱想着,忽然听见街上传来了马嘶声,跑到门口一看,果然是李德祥赶着马车走来。马车进了院子,林毓春从丈夫手里接过鞭子,挂到墙上,先递给他一碗凉开水,看着他咕咚咕咚喝下去,又端过去一盆冷水,让他脱光膀子,把头扎进盆里洗个痛快,然后她举着毛巾,亲自把他脸上的水珠擦干净。看着他头上那片白发,她不禁有些愣神儿。也许她离他太近了,李德祥没有让她立刻走开,顺势把她搂到怀里,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想我了没有?林毓春羞涩地点点头。丈夫又要做更亲昵的动作,她赶紧挣脱开他的手臂,有些惊慌地说,别……李德祥大咧咧地说,怕什么?这是在我自己家里。林毓春态度坚定地说,那也不行。李德祥不解地说,怎么回事?变得拘谨起来了?林毓春不禁看看那棵李树,又想到了祖母临走说过的话,她没有回答他,只是尽力从他怀里钻出来,站到一边去。李德祥笑了笑,有些余兴未尽地摇摇头,也只好作罢。

两个人相帮着把药材卸到院子里,用篷布盖好。李德祥把马栓到棚厩里,林毓春也进到灶屋里做饭。不一会儿,李德祥发出一声叫,迈着大步朝灶屋里跑来。林毓春吓了一跳,急忙回过头去看。李德祥跨进灶屋,手里晃动着那个她才做了半拉的红肚兜,快说,这是什么?他的黑脸膛上含满了期待。林毓春嗔怪地说,你又不是没见过?还来问我?李德祥朝她凑近了一步,我是问你,这是给谁做的?这么小,总不会是你戴的吧?林毓春打了一下他的手,傻瓜。没有再说什么,就要朝灶坑里坐。李德祥一把拉住她,你是不是有了?林毓春点点头,脸上又有些发烧,我也吃不准,兴许是吧……李德祥在自己头上拍了一下,老天。蹲下身,把脸凑到她肚子前,这是真的?这是真的吗?林毓春告诉他说,那东西已经两个月没来了,这些天,我也老是想吐……李德祥接过她的话说,那就是说,你真怀上了。他忽地举起手,一把撩开她的衣襟。林毓春急忙拨开他的手,干什么你?李德祥越发急不可待,让我好好看看。林毓春使劲把衣襟放下来,才刚刚怀上,哪里又会看得出来?李德祥沉浸在激动中,一副手舞足蹈的样子,简直不知该怎么表示好了。

看你兴奋成这样,林毓春有些不解地说,不就是怀个孩子,好像什么天大的喜事似的。李德祥把她搂抱到怀里,对我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喜事呀。林毓春说,现在不是还没生下来吗?李德祥说,只要怀上了就好,只要怀上了就能生下来。他又自言自语地说,我就不信你怀不上,这不,这么快就……看他们还说什么?林毓春若有所思地说,是不是奶奶他们说什么了?李德祥看着她,你怎么想到了奶奶?林毓春说,奶奶今天到这里来了,而且说了一大堆话。李德祥问她,你告诉她怀孩子的事了吗?林毓春摇摇头,这才刚刚……我哪里好意思说呢?李德祥松开她,你不知道,我们全家人就等着你……好吧,你不说我去说。转身就匆匆朝外走。哎,林毓春想喊住他,这么急干什么?李德祥跑出院门,很快便看不见影子了。林毓春呆呆地站在院子里,望着正在到来的暮色,心里有些麻乱的感觉。她似乎终于明白,李家之所以不同意德祥和她的婚事,兴许就是担心自己生不了孩子……

这天夜里,李德祥待她比平时更加温馨呵护,先亲自给她洗了脚,又把她抱到床上,并帮她把衣服脱下来。他的动作缓慢轻柔,每一根手指都像风儿一样从她身上刮过,让她有一种沉醉的感觉。他把脸探过去,认真仔细地朝她身上看,目光既热烈又温顺。虽然她有些害羞,但还是尽量坦然地躺在他怀里,身子一动不动,任他从头到脚去看,看个够。她以为他会控制不住自己,接下去会和她做那种夫妻间的事。但他却只是在怀里搂抱着她,甚至不轻易触动她一下,似乎他抱的是一件稀世的宝贝,如果稍一大意,就会把她打碎了似的,所以动作格外小心谨慎,只是用火热的目光来向她传递内心的激情和爱意。毓春,李德祥有些不知所措地说,你快些让肚子里的孩子长大,早日把他生出来吧。林毓春娇嗔地埋怨他说,看你快昏了头吧,这怎么由得了我呢?李德祥挠挠头皮又说,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急?林毓春笑话他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凡事都得一步一步来呀。

李德祥还要说什么,林毓春截住他的话说,对了,你给我说一说李姓是怎么来的吧?李德祥愣了一下,你怎么想到了这个?林毓春没有向他说祖母的话,只是催促他说,让你说你就说嘛。李德祥说,好吧,凡是娶进李家庄来的媳妇,男人都要向她说说这个的,这都成了我们老李家的规矩。林毓春在心里说,原来是这样。李德祥躺下来,一只手搂住她的肩膀,一边想一边说,其实我们老李家,最初并不姓这个李树的“李”,而是姓道理的“理”,为什么姓那个“理”呢?因为我们的祖先是尧帝的理官,什么是理官你知道吗?林毓春想了想说,是不是断案的官?李德祥点点头,对,你还真不简单呢,居然还知道这个?林毓春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是在书上乱看的。

李德祥继续讲道,后来,理家出了一个叫理征的人,是个非常耿直的大忠臣,看到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便多次进谏纣王,劝他以天下和社稷为重。纣王对理征的劝谏很恼火,一怒之下,便把他杀死了,还要残害他的家人。理征的妻子契和氏被逼无奈,只好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在逃亡的路上,母子两人疲惫不堪,饥饿难忍,小利贞已经站不起来了。可四处荒无人烟,根本无法找到像样的食物。就在这时,契和氏发现附近的野树上结有一些“木子”……林毓春打断他的话说,什么是木子?李德祥说,木子就是野果子呀。林毓春想到了院子里的李树,脱口说道,是不是就是李子树上的果子?李德祥挠挠头说,应该是吧。吃了一些木子后,母子两个才保住了性命,来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安家落户,最终躲过了纣王的追捕。为了表达对木子保命的感激之情,再加上理、李同音,契和氏就让利贞改姓李,而且世代相沿。林毓春感慨地说,原来是这样?

夜深了,随着夜风的刮过,窗外传来李子树叶婆娑的声音。林毓春又想到了祖母出门时说过的话,心里有些不安,但她没说什么,只是把头朝他怀里扎了扎。李德祥更紧地搂住她,安慰她说,等你把孩子生下来,这个院子就会热闹起来,那时我再出去收药,你就不会感到寂寞了,我也就……放心些了……林毓春明白,丈夫在外面忙碌时,心里还记挂着家中的她呢。她把脸靠到他脸上,无比陶醉地说,我真是个幸运的女人,居然嫁给了一个这么好的丈夫。李德祥迟疑着说,我真地害怕对不住你,我给过你许诺,说要让你感到幸福,可我没有为你做到,所以……林毓春使劲摇头,不,你已经做到了。她想起婚后的日子,丈夫带她到山上去玩,让她如愿祭拜了曹植的亡灵,又领她来到大清河边,向她讲述济水变清河的故事。这些当然都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他给了她一个崭新的家庭,让她过上了一种温暖安逸的生活。德祥,她摇动着他的身子说,你知道吗?我现在就感觉得无比幸福,幸福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