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淮十里扬媚香:李香君
10656400000011

第11章 浮影重重相扶将(3)

而杨龙友作为一个中间人,再次把这笔梳拢而来的巨资拿给了阮大铖,阮大铖看着那些完璧归赵的银两摆在面前,气得牙根直痒,这一笔钱去时风风光光,回来的时候灰头土脸,让阮大铖颜面扫地。过去那个张扬跋扈的阮大铖哪能受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阮大铖认为自己这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在他心里一直认为他呼风唤雨之时,那些复社的愣头小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如今竟然可以公然和他叫板,真是难忍心头之恨。

从此以后阮大铖大改卑微的状态,再也没有请求和复社成员言和,他一直在为自己寻找着另一个生机。期待着自己早日翻身,等重获出头之日,定将把复社之人置于死地,这就是一个小人的愿望。

重金不受,埋下祸根,只是侯方域和李香君还全然不知,暂时无债一身轻地享受爱情,殊不知这一切早就注定了悲剧。

守住名节

名节对于一个人来说何其重要,特别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才子,名节更是不可丢弃的。侯方域在李香君的帮助下将梳拢的巨资完整地还给了阮大铖,他和李香君的明智之举让很多复社人员钦佩不已。

只是没有人知道侯方域的名节完全应该归功于李香君的给予,如果不是李香君当机立断地打消了侯方域帮助阮大铖的念头,如果不是李香君通情达理地帮助侯方域归还梳拢巨资,恐怕此时的侯方域还没有那么洒脱。

自从梳拢巨资归还阮大铖之后,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心也彻底踏实了下来,他们以为这段阴霾不过是爱情中的插曲,夫妻联手其力断金,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彻底摆脱阮大铖的追随,就可以安逸地过上他们想要的太平日子。可惜他们都太幼稚了,把一切都想得和童话一样美好,却早就忘记了自己得罪的是一个小人。小人的心胸那么狭窄,怎么可能容忍自己吃亏呢?还击是迟早的事情。

只不过现在的阮大铖还没有那个能力,他目前只能苟延残喘地活于世间,虽然想着兴风作浪,可是时机尚未成熟,不过是在心中一万次地咒骂侯方域和李香君这对男女而已。如果阮大铖还是当年那个不可一世、说一不二的阮大铖的话,那侯方域也许早就被他害死了,敢和他阮大铖说“不”的人,定不会有好下场。因为他就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此时,侯方域自知自己的名节能够保住全是李香君的功劳,于是对李香君好感倍增,原本就十分相爱的二人,如今更加的甜蜜,彼此的心也贴得更近了一些。侯方域想着各种办法讨李香君欢心,写着各式各样的诗词送给李香君,每天把李香君捧在手心里供着,寸步不离地守在李香君身边,让李香君彻底感受到了爱情的滋润。

梳拢的事情过了以后,他们确实再次过上了神仙眷侣的生活,那些阴霾仿佛风一样在他们的记忆中就那么不经意地被吹走了。此二人再一次开始了把酒言欢,歌舞升平的日子,跟本就想不起他们的故事中还有梳拢插曲这么一档子事情了。快乐的氛围每天都包围着李香君和侯方域,让他们在爱的世界中肆意地徜徉。

每天李香君和侯方域都会游荡在媚香楼中,自己寻找着快乐。偶尔侯方域也会和李香君一起对诗,作画,李香君也会拿着自己心爱的琵琶弹曲给侯方域听,侯方域则是一边饮酒,一边品画听曲,重复其中,不知疲惫。

只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时间过得总是太快,就像所有美好一样,不管延续多久大家都会觉得意犹未尽。不过这样的日子里,李香君真正地感觉到了幸福,她甚至以为她的余生就会这样在幸福中度过。可惜造化弄人,幸福总是难以长期停留,拥有也不过是一个暂时的瞬间。

也许是因为有了这一段让侯方域和李香君都无比留恋的美好岁月,故而在后来他们分开的日子里,他们才会抵住无数的寂寞,任由思念慢慢地掠去思想的全部。而李香君也是因为太过留恋这样的美好,才会心甘情愿性命都不顾地为了侯方域保持清白。在那么多艰难的时刻都有勇气走过去,可能都是这段记忆给了她这样的力量吧。

侯方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他的身边不仅要有女人,还要有朋友,每天和李香君你侬我侬地过日子,他一样会觉得寂寞。因此,他经常会带着李香君去和那些自己曾经的复社朋友聚会。

应该说侯方域在彼时还能够与复社朋友见面都因为自己守住了名节。如果侯方域当初接受了阮大铖的要求,帮助阮大铖去和那些复社成员谈和,也许此时侯方域早就成了那些复社成员同样鄙视的人,他也会因此而失去复社的朋友。他会过上没有天日的生活,整天以酒麻醉自己,不敢面对生活。更不可能在闲暇之时找他们出来谈天说地了。

侯方域乃是复社中的领袖,如果当初因为他的一时错念选择帮助了阮大铖,那复社之中还有什么正义可言呢?也许要是那样,那复社的存在就更没有什么意思了。不过好在侯方域深爱的李香君点醒了他,这样的错误他没有犯。

人生就是这样,就像是下的一盘象棋,落子不悔,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后悔,而是最好不要后悔,因为无法补救。就像侯方域一样,多亏他没有帮助阮大铖,否则他就算日后后悔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这样的错误在没有发生前,就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有些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人们的话题中还是难免会提到,就像是阮大铖这个人一样。每当复社成员小聚之时,自然话题中还是会提到那个煞风景的阮大铖,他们依然痛恨着阮大铖,对于阮大铖的种种行为还是以抨击的方式对待。阮大铖自知自己暂时无处立足,自然也便乖了许多,不敢再那么胆大妄为地与复社成员公开宣战或者言和,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想要翻身的梦而已。

但是偶尔阮大铖的一些丑陋之事还是会传到复社成员的耳朵里,大家听后还是一样地等着公开和阮大铖宣战,不过时机尚未成熟,而阮大铖那个老狐狸更不会轻而易举就让那些复社的成员抓到现行。这样一来阮大铖和复社成员之间的矛盾就更加明显了。彼此都是不愿服输之人,心中的怨气就像是快要被撑爆了的气球,轻轻一碰就会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复社成员个个士气高涨,都是清高不凡的文人雅士,内在都是刚毅强悍不肯低头的热血男儿,他们敢做敢为,既然能够公然谩骂阮大铖,就从来没想过后果会是如何。即使想到了他们也不会害怕。因为在他们心里,大明河山依然壮阔,朗朗乾坤岂容一个小人左右?正义总是可以战胜邪恶,总有一天他们可以靠自己的实力将这些恶势力一一铲除。

可惜这些复社的人员都和侯方域一样的天真,他们真的相信在那样动荡的时期还有正义的存在。直到事实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傻。

这些复社的人员虽然都是正人君子,敢作敢为,但是他们错就错在过于光明磊落,把一切不满都放在明面上一一批判,而那些小人都是在背地里偷偷使坏。就像是阮大铖对侯方域一样,只会在背后做小动作,可是就是这样的小动作,却能将君子害得生不如死。

而很多时候生活中也是这样,好人未必有好报,坏人未必得恶果。事实证明阮大铖那个小人真的就那么如愿地笑到了最后,而这些复社的成员则是伤得遍体鳞伤。这就是计谋,这就是手段,想要在一个社会立足,光有一身正气,缺乏沉稳的思考只能将自己逼上绝路。

在这些复社成员还可以以茶代酒互相倾诉种种烦恼的时候,还是会带着侯方域一起幻想未来。每次一起吃饭之时,侯方域同样会带上李香君,大家坐在一起,肆无忌惮地开着玩笑。自然也少不了听听那些悠闲的曲段,偶尔也会请李香君弹奏一曲,李香君也会很开心地为大家弹奏。每次听到李香君唱曲、吟诗,这些复社的成员无不赞叹李香君是难得的才女,更是羡慕侯方域能够拥有这样的佳人。

也许这些复社成员虽然不都看好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但是毕竟是朋友妻,多少都会留些余地。他们也会和李香君开玩笑,没深没浅地说着,李香君这个身处青楼多年的女子,自然不会把那些喝醉后的一些无礼之话放在心里。她的心里除了侯方域,没有谁更重要了。

而那些复社之人因为知道侯方域将梳拢的巨资还给了阮大铖,更是对侯方域尊敬有佳,原本侯方域就是复社中的领袖,如今更是得到了拥护。这样的簇拥也让侯方域有了更多被重视的感觉,这让他满足不已。

日子就在这样的美好中继续着,李香君和侯方域一心陷入爱河中,观察不到周围种种的变化。只是阮大铖那个小人在此期间确实蓄势待发地准备着东山再起。

有的人命就是不该绝,在没有希望的时候命运总是会带给一些人,一些希望,阮大铖连想都不敢想自己复仇的机会来得会那么容易。那些复社成员也想不到就凭一个小小的阮大铖,就能在弹指一挥间将他们一一置于死地。

而侯方域原以为自己守住了名节,就守住了爱情,剩下的日子就是享受生活的时间。可命运偏偏喜欢和人开玩笑,就在一切看似平静之时,战火烧进了南京,并改变了一切,只是不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侯方域还会不会像此时一样保住自己的名节,始终如一地忠于自己的诺言。环境会改变他吗?就要看未来的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