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淮十里扬媚香:李香君
10656400000008

第8章 珍重梳拢意慌张(3)

他们对李香君赞赏绝句,让人叹为观止。虽未必发于内心,但在外人看来足以赏心悦目。李香君对侯方域的这些复社友人也是崇拜多时,早有耳闻却不得见,终于在侯方域为她梳拢之后得以相见,在他们面前也着实表现出了异于青楼女子的豪情、侠义,因此这些人醉酒后的出言不逊她自然不会放在心里,这样一来,更是和侯方域达成了共鸣。可谓是志同道合,交友理念都近乎相似。爱情之路自然一帆风顺。

生活就这样在波澜不惊的平淡中如履薄冰地延续着,原本以为幸福就会像浓茶一样细品而浓烈,可爱情总会在最美的时刻迸射出刁钻的难题,这可能也是它有别于其他感情的另类之处。

经历了难忘的梳拢幸福,踏入了平淡的夫妻生活,总要去迎接新的挑战,去刻写新的艰难。

梳拢的沉醉眠香感觉如昨,情难了,意难忘,烟花燃尽,满眼现实,拨开云雾的刹那,多少阴谋展世间。

秋风吹荡

桃花已进归人院,梳拢言欢情义绵。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了今生的相扶相伴,爱情总会让人心迷神往。那无数个纸醉金迷的夜晚,彼此点燃的除若四溢的激情,还有心灵相交的汇通。

缘分,多么美好的词语,寄托了美好的誓言。彼此相吸的欣赏,温暖了多少空寂的心灵。然而,缘分这个看似简单的词语,又恰似一汪清泉,可深、可浅。有的人即使拥有了一生相伴的缘分,却未必能得到爱情的渴求。人生总是这样矛盾,这样辗转,这样微妙,这样的难以预料,拥有了爱情,又不一定会永生相随。这是命运的安排吗?是人生的奇遇吗?相爱的人,只愿将此理解为最美的恩典,即便是虚幻,是缥缈,是路过,也只愿孤注一掷地投入其中,忘却了现实的骨感。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虽是阳春季节,但现实却带来了秋意。爱情的激情四溢,才刚刚吹起,心中的誓言还未沉淀,蜜语甜言还未言尽。就要睁开蒙眬的睡眼,揉搓现实的疑团。

爱情最灿烂的时刻人们总是会被幸福冲昏了头脑,看见的都是美好,很多人都觉得在爱情到来的时候,就连电闪雷鸣的雨夜两个相爱的人都能看出那夜晚中的浪漫,这就是爱情,能让人心旷神怡,能让男人变得怜香惜玉,能让女人变得分外妖娆。爱情就是这么难以言尽的绚丽。

可是当幸福的烈火由大转小之后,人们又会或多或少地恢复一些理智,当理智再次被人们呈现在眼前时,很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就会不自觉地出来晒太阳了,而这样的一晒就不知道又要牵扯出多少个背后的故事了。

侯方域为李香君梳拢的壮举,震天动地,天地喜极而泣,判若神仙的夫妻生活让李香君与侯方域容光焕发。如果时间可以停下脚步,是不是可以停在最绚烂的时刻?可那幸福却似银杏叶片一样地凋零,是谁夺走了这仙境的犹存?友情的资助,圆梦感恩,可这巨资的缘起,到底隐含了多少欺骗?

夜幕再次降临,满月映入湖畔,微风吹拂着爱的旋律,是爱人间把酒言欢,倾诉过往的时辰。几盏红烛,几丝过往,涌入心田。李香君与侯方域就在这个夜晚回忆起了相遇、相知、相恋、相伴的曾经。追忆那些短短的似水流年,不由得心声感叹。多少艰难旅程得现眼前,如今仿佛如浮云飘过,却让彼此拥有了幸福的相融。

回想起当初的一切,只让李香君和侯方域同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他们视如贵人的杨龙友,是他成全了这美好的爱情,也是他了解了李香君与侯方域的为难,毫不犹豫地解囊相助,这样看似两肋插刀的朋友,怎能忘却?而此时对杨龙友了解颇多的侯方域只想一心报答朋友的滴水之恩,有朝一日,奉还银两,是他的愿望,也是李香君的愿望。

对于侯方域和李香君来说,杨龙友既是他们的媒人,也是他们的贵人,还是他们的挚友,把这几种关系的定位联系在一起,只觉得更近了一步。如果没有杨龙友,侯方域不会认识李香君,李香君也不会和侯方域产生这样的爱情;如果没有了爱情,侯方域也许还是一个整日花天酒地吟诗听曲的风流才子,根本不会为了谁而去凑钱梳拢,更不会将心在某一个烟花女子的身上过多地停留。可是缘分已经至此,他和李香君已经成了公认的夫妻。而这样的幸福,都是杨龙友的帮助,即使奉还了银两,似乎都不足以感激他。可是还能用什么方式去报答杨龙友呢?侯方域和李香君不停商量着。

想要回报一个人,自然是要看这个人需要什么,对于杨龙友来说他缺少的是什么呢?侯方域从杨龙友的出身开始回想,又想到杨龙友的现状,虽然没有找到什么他认为杨龙友缺少的,但却找到了梳拢巨资的诡异之处。

想到这里,侯方域毫无隐瞒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香君。经过二人推心置腹的交谈翻来覆去的分析过后,李香君与侯方域同时突感到了事情的玄机。杨龙友现如今不过是一介草民,出自平常百姓家,后来也不过是一个区区县令。这突如其来的阔绰,银两从何而来?这让两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对于侯方域来说想要借到梳拢的巨资都是难上加难,更别说一个身份地位都不如侯方域的杨龙友了。如果杨龙友也是去四处借钱才帮助的侯方域,那还钱总是需要期限的,可是在杨龙友将那些银两拿给侯方域之时,从未提到过任何一句急需归还,而且名义上还是赠给侯方域的,这一切都让人难以想通。可是杨龙友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呢?真是难倒了侯方域。

爱情这本该纯洁的一切,瞬间笼罩了雾霾的侵蚀。两人如梦初醒的惊觉,只感幸福的背后隐藏了刺骨的寒冷。

李香君与侯方域,一个是冰雪聪明的佳人,一个是风流倜傥的才子,竟然也会犯俗人的错误。爱情确实冲昏了彼此的头脑,理智在那一刻化为了尘埃,这雨打的风霜该如何收场?难倒了这对苦命鸳鸯。

为解疑惑,侯方域只好找到杨龙友一探究竟。甚至忘记了时已过晚,迫不及待地前往杨龙友家,只为一个等候已久的解答。

到了杨龙友的府上,杨龙友看到侯方域到来,很是开心,以为侯方域半夜跑来是想找老朋友叙旧了,于是开始吩咐下人准备酒菜,热情招待,待侯方域稍事休息之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得知侯方域的来意之后,杨龙友顿时神色突变,哑然失声。在侯方域的一再追问下,杨龙友自知欲盖弥彰不过是个假想,纸里包不住火,无奈之下,只好和盘托出。

而这被宣读了的真相,该让侯方域一时间如何接受?命运之轮,在此刻仿佛游转到了美好的背侧。惊天欺骗,让人目不暇接,该情何以堪?

侯方域只好屏住呼吸,等待着眼前这个曾被视如难得知己的人宣判。果然,杨龙友确实没有拿出梳拢巨资的能力,这巨资是出自那个无恶不作的阮大铖之手,不过是利用了杨龙友与侯方域的交情,将此巨资转给了侯方域。

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猜测是正确的,所有的完美瞬间崩塌,幸福涵盖的不过是阴谋,这得之不易的爱情,该如何继续脱离险境,成了侯方域脑海中思索的主题。

阮大铖,是明神宗时期的进士,为官多年,官场的腐败独具一身,此人臭名远扬,口碑极烂,狡猾诡诈,十恶不赦。与宦官魏忠贤苟且合污,丧尽天良。

好在天开法眼,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明思宗崇祯年间,魏忠贤被灭九族。阮大铖也被贬为庶民,还乡思过。而阮大铖绝非安分守己之人,一心想着东山再起,广交狐朋,静待时机,予以翻身。

可是像他这样的人,想要翻身怎能那么轻而易举呢?排斥、反驳他的人大有人在,一些有志之士,为人正直,定会排挤他。这其中最为鄙视他的当数以张溥和张采领导的江南复社。

因为实在看不惯阮大铖的所作所为,陈贞慧等人发表文章直接披露他的恶行,大肆抨击他的为人。引来复社成员共鸣,骂声一片。阮大铖自知难以蒙混度日,想办法要拢络人心,解除复社人员对他的看法,而自己若是冒失地前去和解,结果一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必须有一个中间人连线,才好撮合,思前想后觉得最好的人选就是侯方域。

阮大铖在为官之时曾经和侯方域的父亲侯恂有过一些往来,因此阮大铖自认为他和侯方域可以攀上关系,才将如意算盘落在了侯方域的身上。

选中侯方域后,阮大铖一心密谋此事,想尽办法要靠近侯方域。可是侯方域一身傲骨,怎可能轻易接受他的请求呢?

而人都有弱点,侯方域也不例外,善于广交志士,而才子风流的身份也决定了他会为红颜献全部的结果。

彼时,阮大铖打探到侯方域在南京城频繁往来于青楼,尔时正缺钱用,就想法找到了杨龙友,让其转交给侯方域,并且要以友情为名,这样侯方域才能顺利笑纳。就这样一切按部就班地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着。而毫不知情的侯方域也果真上了当,这看似天衣无缝的骗局,只有置身室外的时候才能看清楚。

事实的真相得以确认,侯方域痛苦万分,曾经那个让自己无比唾弃的人,竟然成了想要利用自己的人。心中顿时如同大雨倾盆一般,淋湿了幸福的火焰。

秋风凄凉,卷走落叶,爱情美好,换来暗算。侯方域与李香君刚刚才看到生活的曙光,就要因这样的结果而过早地进入了心底的晚秋。

秋风吹荡,思绪迷茫,人生游离,还有多少窘境是要侯方域和李香君去面对的,只能等着命运的安排,顺势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