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强国利器
10658100000032

第32章 新概念武器与强国利器(1)

新概念武器的核心就是新概念!这不是废话!由于受到基础科学能力限制,很多国家提不出新概念来,只能人云亦云照搬或抄袭美国的新概念。上世纪的“F—22”隐身战机还是“概念机”,并提出“4S”新概念,作为“四代机”标准。如今世界很多国家都以此为标准来发展自己的“四代机”,但概念还是美国的,如俄罗斯的“T—50”、中国的“歼—20”、日本的“心神”,这就是“概念”上的滞后。如果按照时间性对比,这个新概念的差距将近二十年,可说是巨大的。如今美国再次提出来“空天战斗机”、“一小时全球打击工具”、“濒海战斗舰”、“无人机航母”和“核潜艇与微型潜艇结合”等等新概念,并已经都付诸实践,让其他更多国家亦步亦趋,只能继续跟踪、学习。

要想提出新概念就必须有新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体制。《阿凡达》电影中的智慧是需要底蕴的,不是哪个编剧、导演都能想出来,拍出来的,这也是新概念,是经验累积,绝没有模板抄袭。强国需要强大必然需要新概念武器,但要从基础科学做起,这才是核心,无法投机取巧。

(第一节)地质武器杀敌于千里

这一类武器是仿生地质环境灾难的武器系统,主要包括地震、洪水、海啸、泥石流等,多是利用独特的地形结构特点,采用诱发方式实现大规模杀伤性功能,如利用地下核爆炸诱发浅层地震引发灾难性后果,达到战争的目的。也许在未来一场地震或可以毁灭一个城市,这或许以后不再是真正的天灾,而是人祸使然。

传说地球上还有一个大洲叫“亚特兰蒂斯”,也叫“大西洲”或“大西国”,是传说中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大陆。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文章,提到“亚特兰蒂斯”是一个美丽、有魅力以及技术发达的大陆,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70年,但遗憾的是已经被一场所谓的“自然灾难”彻底毁灭了。究竟是什么灾难能让一个大洲瞬间“沉没于茫茫大西洋”?或者绝非一般的传统武器,只有地质武器具备这样的实力和威力,如一场人为的特大地震,一场衍生出来的特大海啸,都会让这个高度文明的陆地变成“泽国”。尽管假设是假设,传说是传说,担任何可能都不排除,剩下的就是找寻证据来支持这个假设。

2012年4月7日,在巴基斯坦北部发生一起巨大的雪崩,超过100名巴基斯坦士兵被埋,这次自然灾害带来的浩劫令人触目惊心。尽管这的确是一场自然灾害,是不可抗力的结果,但从地质武器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定向爆炸诱发雪崩或许不是什么高科技。同时也要给军事部门提个醒,存在雪崩、泥石流、洪水等隐患的地域,军队怎敢在此安营扎寨,古人尚知这个浅显道理,今人未免太不通晓地理了。

还有就是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日本沉没》。尽管这部电影彰显了日本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岛国,日本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但也确实让世人感受到了岛国的不安定性。与“亚特兰蒂斯”比起来,区区30多万平方公里的日本面积是小多了,就连日本人自己都担心如果有一天一场特大的地震突然降临日本,甚至比“3·11”大地震还恐怖,那么是不是日本这四个岛会慢慢地消失,慢慢地沉没,电影中的那一幕会不会变成现实?曾有人大胆预测,日本“3·11”大地震是自己在海底进行核试验诱发海底断层所致。当然这种可能性是零,毕竟本就脆弱的日本岛屿是经不起这样瞎折腾的,日本也不会傻到在自己家门口玩这个“惊心动魄”。但如果“别有用心”的某些国家和恐怖组织利用日本这个“死穴”在其家门口附近海域玩地质武器的话,日本或许就会荡然无存了!

其实说到这里也经很明显了,地质武器就是通过各种定向核爆炸实现人为但不可控的“地震”、“雪崩”、“泥石流”、“山崩”、“海啸”、“滑坡”和“塌陷”等地质或海洋灾害,如“雪崩”就是利用地质武器在雪山某些特定地点进行定向爆破。但我们也要深刻明白地质武器的几个特点。一是与周边环境密切关联,没有环境因素的主导,地质武器是无效的,因此地质武器也叫做地质环境武器。二是地质武器是可以人为诱发的,但遗憾的是地质武器是不可控的,一旦诱发之后带来的衍生灾难,将超出发起人的想象。要想终止地质武器破坏力的蔓延也是不可能的,只能任其发展下去,待能量消耗殆尽。因此,地质武器或许是“害人害己、损人不利己”的“双刃剑”。

1961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的新地岛成功试爆了一颗当量为5000万吨梯恩梯的氢弹。这次试验后不久,前苏联特工就搞到了一份美国军事科技情报文件集,呈送给了赫鲁晓夫。其中就提到美国潜艇遭遇到前苏联超级核爆炸冲击波袭击的报告——大爆炸使美国潜艇遭到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次打击使得美国上下一片惊慌,担心苏联人会在美国海岸深水区内投放热核爆炸物,从而引发沿海地区的海啸,进而淹没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在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安德烈·萨哈罗夫的率领下,随后一大批前苏联科学家投入到大地构造武器,即地震武器的研制工作中。这位院士甚至主张,“一旦美苏开战,苏联应在第一时间内在美国海岸深水区投掷热核炸弹”。但是经过大量精密的计算后,前苏联人失望地发现,由于北美大陆架的延长线过长且水深不够,在这里进行水下攻击的设想很难变为现实。于是,这项计划暂时搁浅。但前苏联有关地震武器的研究工作并未就此罢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大洋深处。

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情报机构获得信息,美国正在探测太平洋深处的地层断口,有可能借此发动一场地球物理大战。为防止美国先下手为强,前苏联领导人命令克格勃在海底先行安放两枚核弹,以便在“必要”时抢先引爆核弹,实现在加利福尼亚海岸引发海啸的目的。为此前苏联总参谋部情报局的特工乘坐深海潜艇,下潜至太平洋洋底,完成了深海地层断口的探测工作,并取得了宝贵的数据。

1979年,前苏联科学家开始了代号“墨尔库里斯—18”的地球物理武器工程的研制工作。该研究小组以巴库的地震研究所为中心,组建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对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下变化进行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根据项目小组的研究结论:核爆炸产生的地下能量可以在离震中很远的地方蓄积起来,并且能量很大。如果以后再进行一次定向爆炸,就能把这些地下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根据前苏联试验得出的数据显示:一枚1万吨梯恩梯当量的核弹在一定深度的地下爆炸,造成的地面破坏程度相当于里氏5.3级的地震;一枚10万吨梯恩梯当量的核弹在地下爆炸,则可诱发里氏6.1级的地震。前苏联著名的地震学权威尼古拉耶夫对核爆炸与地震的关系也曾做过研究并发现,核爆炸的后果从来不是立刻出现的。地震有可能在爆炸之后两天、一周或几周之后发生。这一延迟出现的后果使地震武器具备了极强的隐蔽性。

1987年11月,前苏联决定加速对大地构造武器,即地震武器的研究工作,这就是“水星计划”。“水星计划”旨在要求加紧研究出能摧毁敌方战略目标的地震武器。1988年,项目小组在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巴特金市以东50公里处进行了首次试验。前苏联在地震武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项目负责人克里莫夫曾自信地说:“如果我们愿意的话,不但可以在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引发地震,而且还可在不大可能发生任何地震的地方引发地震。”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项目试验所需的大批资金没了着落,这项毁灭性试验也被迫中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技术成果还是被俄罗斯完整地继承了下来,为其在今后需要时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地质武器是自然灾害武器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就是隐性,不为人知,可以伪装成各类自然地质灾害,神不知鬼不觉,杀敌于无形中,千里之外。另外,地质武器形态多种,可以根据敌方所在地的地质特点拟定不同的灾害类别,如在雪山旁边就可以制造雪崩,在海边就可以制造海啸,在沟渠内可以制造泥石流,等等。

既然地质武器如此的厉害,究竟该如何防范呢?简言之,如果是针对某一个国家的城市等战略目标发动地质武器,确实是难以防御的,这就需要尽最大可能做好城市自身的“自救互救”城防工作,毕竟这类武器要想预警实在是太难了。如果是针对某一个军事基地和某一支军队发动地质武器打击,也确实不易拦截,但这个时候就需要告诫我们在军事部署时要重视“天时、地利”因素,驻军、打仗、宿营、补给都需要与天时、地利相结合,尽量避开在地质武器容易制造的地方为妥。三国时期的“关羽水淹七军”倒不是因为关公有多高明,主要是对手太不懂天时、地利,又不听逆耳忠言了。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试想进入“死地”焉有不死之理!为将者,不通晓天文地理,将无以为将。趋利避害或许就是对付地质武器的上上策。

(第二节)基因武器遗祸于无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罗援少将在2012年两会期间提出议案,建议国家应高度重视生物安全问题,警惕转基因物种的无序迅速扩散和外国插手中国疫苗生产过程,警惕敌国以转基因物种和特种疫苗等为武器,针对中国人口发动新型战略打击。为此,罗援将军建议成立生物安全国家实验室及鉴定中心。可以肯定地说,罗援将军的这个判断十分准确、及时。

如果说传统武器是要毁灭一个甲种师,一个集团军,甚至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那么基因武器就是要毁灭这个世界上的某一类人种。目前这种可怕的“恐怖武器”正在一些国家紧锣密鼓地研制着,一旦真正使用将比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恐怖、更难以控制、更难以对付。

基因武器,也称“遗传工程武器”或“DNA武器”。它运用先进的遗传工程这一新技术,用类似工程设计的办法,按人们的需要通过基因重组,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或者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接入致病基因而制造成生物武器,尤其是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可实现人工设计与合成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生物或病毒等。它能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利用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使这种致病菌只对特定遗传特征的人群或人种产生致病作用,从而有选择地消灭对方有生力量。

基因武器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具有不同寻常的巨大威力,它也不同于核武器使用后的核爆炸多种效应。

首先,基因武器具有精确的敌我识别能力,只攻击不友好、需要敌对的特定人种。要知道某一类人种的基因信息是特定的、唯一的,这种精确打击能力是其他任何敌我识别系统所不具备的。

其次,基因武器一旦使用将难以防治,有抗药性,有传染性。毕竟研制的机理和过程都是严格保密的,真想治疗只能是“解铃还需系铃人”,除非敌人善心大发,将病毒疫苗等“解药”双手奉送,否则将是无药可救。

再次,基因武器都是秘密施放,神不知鬼不觉,无法察觉;就算察觉,也很难破译其遗传密码并进行有效治疗。由于基因武器只在被攻击的同类人种中具有传染性,因此破坏力很强,交叉传染力很强,可通过空气、水源、食物、血液等方式快速散布、传播。

第四,基因武器的杀伤力极大,但成本十分低廉,一旦“战剂”研制成功后,只要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就可以大量复制生产,如同制药厂生产疫苗那么简单。

第五,由于基因武器是战略武器,只是针对某个国家、某个民族的隐形大杀器,因此对其战略对手具有十分强烈的心理威慑作用,也属于比较隐秘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基因武器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微生物基因武器、毒素基因武器、克隆基因武器、转基因食品武器四大类。

微生物基因武器是生物武器库中最常见的一类,包括利用微生物基因升级新的生物战剂,改造构建已知生物战剂,利用基因重组方法研制生产新的病毒战剂,并把自然界中致病力强的基因实现技术转移,最终制造出致病力更强的新型战剂,或把耐药性基因转移,制造出耐药性更强的新型战剂。

毒素基因武器是基因武器中的“恶魔”,威力最强,破坏性最大。这类武器是把自然生成的天然毒素通过生物技术实现增强其毒性,制成自然界所没有的毒性更强的基因战剂。而种族基因武器就是这类基因武器库中最具诱惑力的新成员,也是最具威力、最惨无人道的一类。目前尚无成功报道,但其现实威胁已迫在眉睫。种族基因武器,也称“人种炸弹”,是针对某一特定民族或种族群体的基因武器。这类武器只针对某特定人种的特定基因、特定部位才有效,而对其他人种则完全无害,是新式的超级“精确制导”武器。

克隆基因武器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恐怖钥匙,一旦打开就会跳出太多不可控的“魔鬼”。通过成熟的基因克隆技术,可在小小的实验室里研制出极具攻击性和杀伤力的各类恐怖生物,如更厉害的“杀人蜂”、“军蚁”、“吸血蝙蝠”、“血蛙”、“巨蛙”、“侏罗纪生物”类新物种,继续利用克隆技术大量复制,如果在未来战场上出现怪兽、异形等生物追杀人类的残酷血腥场面将不是天方夜谭。

转基因食品武器看似安全,但包藏祸心。基因武器的制造者通常会采用伪装和友善的方式,利用基因技术对食物进行处理,制成强化或弱化基因的食品,诱发特定或多种疾病,降低对方的战斗力。当然也可以研制新型转基因药物,通过药物诱导或其他控制手段既可削弱对方的战斗力,也可增强己方士兵的作战能力,培育未来的“超级士兵”。但毫无疑问这种类似于兴奋剂的“玩意”归根到底还是害人害己。

基因武器的使用方法就简单得多,可以用人工、飞机、导弹或火炮把经过遗传工程处理过的细菌、细菌昆虫和带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目标国的主要河流、城市或交通要道,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使人畜在短时间内患上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使其在无形战场上静悄悄地丧失战斗力,俨然经历一场天灾和瘟疫。由于这种武器不易发现且难防难治,甚至对基因武器的忧虑将远胜于其他“核生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这类武器技术再被恐怖主义国家或恐怖组织掌控,那就将是全人类的一场浩劫,远比“脏弹”更加可怕,更加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