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名臣名儒家训
10660900000105

第105章 颜之推家训(5)

读书人处于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是有益于国家和社会,而不是只知道高谈阔论,弹弹琴,看看书,白白地享用国家给予的俸禄。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大致有这六个方面:一是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要求能做到精通治理国家的事务,对错综复杂的事情进行综合的分析,并提出各种处理方案;二是掌管文史的官员,要求能做到起草法规和文件,撰写着作,不忘记前代的经验;三是率领军队的武将,要求能做到深谋远虑,决策果断,强力能干,精通军务;四是作为朝廷藩屏的边防长官,要求能做到体察民情,清廉公正,爱护百姓;五是负责外交事务的使臣,要求能做到随机应变,不负国家的重托;六是负责土木建筑的官员,要求能做到完成预定的工程,并节约经费。以上这几条,都必须勤奋学习,恪尽职守方能达到要求。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哪能同时具备六个方面的才能呢?但应当掌握其中的要领,如果能够胜任其中某一方面的工作,那就可以问心无愧了。

我看到世上的许多读书人,评论起古今得失来头头是道,清清楚楚,但让他们去管理实际事务却根本不称职。他们这些人,在天下太平无事时,想不到祸乱可能来临;在朝廷供职期间,根本不了解边疆和地方上正在发生着激烈的战争;只知道领取朝廷的俸禄,却不知道农民耕作有何等的艰辛;高居下层民众之上,不知道他们负担的劳役有多么的繁重。所以,这样的人是难以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的。晋王朝南渡之后,十分优待读书人。所以江南那些出自高门望族略有才干的人,就被提拔担任侍郎,掌管国家重要机密事务。其余一些读书人,大都迂腐虚诞,华而不实,不了解实际事务。他们犯了小小的过失,朝廷又不忍心对他们予以责罚。所以这些人被摆在清闲高贵的位置上,大概是遮护他们的短处。至于那些担任尚书台和令史以及主书、监帅、诸王府典签、省事一类小官的人,倒是熟悉公务、能够办理各种事务。即使其中有些人不那么精明上路,但都可以对其实行监督和责罚,所以他们常常被委派处理各种重要事务,这就是发挥了他们的长处。人们往往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大家都埋怨梁武帝父子信用出身低微的人而疏远家世高贵的人,这就像自己的眼睛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一样。

梁代时读书做官的人都风行穿宽大的衣服,系很宽的衣带,戴大帽子,穿高齿鞋。出门要坐车子,在家要人扶着走路,城内郊外都见不到骑马的人。周弘正受到宣城王的赏识,送给他一匹名贵的果下马,他常常骑这匹马,整个朝廷的官员都认为他太随便,太不拘礼节了。以至于都觉得如果尚书郎骑马,就应受到弹劾。到了侯景之乱时,这些人皮肤脆嫩,骨骼柔软,走不得路;又因为身体虚弱,经受不了寒热变化,坐着就突然死去的到处都有。建康令王复,性情温文尔雅,从未骑过马,他见到马匹嘶叫跳跃,没有不害怕的,于是对人说:“这明明是虎,怎么大家叫它为马呢?”当时的风气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

古人都知道种植粮食的艰难,这是符合珍惜粮食、重视农业这个根本原则的。民以食为天,人民没有食物就不能生存。如果三天不吃饭,父亲就保不住儿子,儿子也救不了父亲。种植粮食,要下种,要锄草,要收割,要脱粒,要扬去空壳,经过这么多道手续之后,才装进仓库里去,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看重工商业呢?江南做官的人,因为晋朝再度兴盛,于是渡过长江客居他乡,至今已经历八九代人了,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全靠朝廷的俸禄为生活的来源。如果有经营农业的话,那也都是由家中的奴仆去进行的,自己却从来没有亲眼看见怎样犁一块土、耘一株苗,不知道几月应当下种,几月应当收割,哪里还了解世界上其他的各种事务呢?所以这种人做官就不会称职,管家也不行,都是由于他们的生活过得太悠闲舒适而造成的后果。

【评析】

颜之推在篇中重点阐述了读书人不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应当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参加社会实践,关注国家兴衰,将自己从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挣脱出来,做一个既有学识又涉世务的人才。

养生须与养性相结合

【原文】

神仙之事,未可全诬;但性命在天,或难钟值[1]。人生居世,触途牵絷[2]。幼小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3]。衣食资须,公私驱役,而望循迹山林,超然尘滓,千万不遇一尔[4]。加以金玉之费,炉器所须,益非贫士所办。学如牛毛,成如鳞角,华山之下,白骨如莽,何有可遂之理?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不愿汝曹专精于此[5]。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禀,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诸药饵法,不废世务也。

庾肩吾常服槐实[6],年七十余,日看细字,须发犹黑。邺中朝士[7],有单服杏仁、枸杞、黄精、术、车前,得益者甚多,不能一一说尔。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8],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愈,今恒持之。此辈小术,无损于事,亦可修也。凡欲饵药,陶隐居《太清方》中总录甚备[9],但须精审,不可轻脱。

近有王爱州在邺学服松脂,不得节度[10],肠塞而死,为药所误者甚多。

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

单豹养于内而丧外[11],张毅养于外而丧内[12],前贤所戒也。嵇康着《养生》之论[13],而以傲物受刑;石崇冀服饵之征[14],而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畏险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15],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自乱离以来,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懑。侯景之乱[16],王公将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无全者。唯吴郡太守张嵊建义不捷[17]。为贼所害,辞色不挠。

及鄱阳王世子谢夫人登屋诟怒[18],见射而毙。夫人,谢遵女也。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19]?悲夫!

【注释】

[1]钟值:遇到。

[2]牵挚:牵制,束缚。

[3]妻孥:妻子儿女。

[4]一尔:一个。

[5]汝曹:你;你们。

[6]庾肩吾:南梁着名文士。

[7]邺:古地名。今河北磁县,东魏都城。

[8]《抱朴子》:书名。东晋葛洪着。集中反映出作者内神仙而外儒术的立场。

[9]陶隐居:即陶宏景,当时着名医学家,着有《太清草木集要》等书。

[10]节度:节制;控制。

[11]单豹:见《庄子·达生》,“单豹被虎所食”。

[12]张毅:见《庄子·达生》,“张毅因内热而死”。

[13]嵇康:三国时魏人,不肯屈身以事权贵,被权臣钟会害死,着有《养生论》。

[14]石崇:东晋人,家财巨万,有侍妾百余,一名为绿珠,姿色冠绝,权臣孙秀向他索要此女,遭拒绝,于是石崇被害死。

[15]谗慝(ch佗nt侉):阴险狡诈。

[16]侯景之乱:发生于公元548-552年。

[17]张嵊(sh侉ng):梁朝人,事迹见《梁书·张嵊传》。

[18]谢夫人:鄱阳王萧恢达之孙萧嗣的夫人。诟(g侔u)怒:怒骂。

[19]引决:自杀。

【译文】

神仙之事,不可说全是假的,但是人的命运是注定了的,很难遇到真的成为神仙的事。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到处都要受到牵制。幼小的时候,需要别人的抚养;成年之后又增加了妻子儿女的牵累。还有衣食和各种开支,公家和私家的劳役。能够隐居到山林里去,脱离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千万个人中也难找到一个。加上炼丹需要黄金白玉做原料,丹炉做工具,更不是清贫的人所能办到的。学仙术的人多如牛毛,但真正成功的人就像凤毛鳞角那样稀少了。华山之下,求仙者的白骨遍地都是,哪有可以轻易成功的道理呢?查考道家的经典,纵然学成了神仙,最后还是要死的,并不能脱离这个凡人居住的世界。所以我不愿意看到你们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去。至于保养精神,调节呼吸,活动与休息适度,注意寒热和饮食,服用一些有健身作用的药物,顺应自己的身体素质,不致短命而死,我是不反对的。服用药物,也不妨碍我们从事的各项事务。庾肩吾经常服用槐树果实,年纪七十多岁了,每天还能看蝇头小字,胡须和头发仍然是黑色的。

邺中的朝官,有单服杏仁、枸杞、黄精、术、车前等中草药的,受益甚多,我不一一指出来了。我曾患牙痛病,松动得像要脱掉,饮食稍冷稍热,都很疼痛。后来采用《抱朴子》一书中固齿的方法,坚持每天早上叩齿三百下,仅试着做了几天,牙痛就明显消失了,直到现在我还坚持这样做。像这种小方法,不妨碍我们做任何事情,所以是可以采用的。要想服用单方的,陶隐居的《太清方》中纪录得很详备,但服用时应当慎重得法,不可轻率从事。近年有一个叫王爱州的人在邺中学服松脂,由于用量没有节制,以致肠塞而死,像这种因服药不当而搞坏身体的人也为数不少。

讲养生之道的人先要考虑免祸,保住生命,然后才谈得上保养,不要只讲保养而不顾性命。单豹这个人的身体保养得很好,但不注意外部的安全,被老虎吃掉了;张毅注意了外部的安全,但体内的热病夺走了他的生命。这都是前代的贤人们所戒备的。嵇康写过《养生论》,但是因为得罪了权贵而被处死;石崇希图服药健身,但因为贪财和沉溺女色而招来祸殃,这都是以往的糊涂人干的事情。

生命不可以不加以爱惜,也不可以苟且偷生,走危险的道路,做可能招来灾祸的事情,贪求私欲而伤害身体,因阴谋狡诈而断送性命。这些都是正人君子们所感到痛惜的。行忠孝之道而遭受别人的暗害,做仁义之事而得罪朝廷,或者牺牲自己以保全家族,献出生命而有利于国家,君子都不会对此加以责难的。自从乱离发生以来,我见到许多所谓名臣贤士,他们在危难之际委曲求全,最终还是免不了一死,白白遭受屈辱,令人气愤。侯景之乱时,王公将相大都受辱并遭害,后妃、公主和大官的妻妾基本上没有一个得到保全。只有吴郡太守张嵊起兵讨贼,失败后遭到杀害,临死时没有丝毫屈服的表情。还有鄱阳王的孙媳妇谢夫人,登上屋顶怒骂叛贼,被箭射死。她是谢遵的女儿。为什么那些号称贤良聪明的人保全操守如此困难,而女流之辈献出生命却如此从容呢?真是可悲极了。

【评析】

颜之推认为,一个人企图超然于尘世,去追求修炼成仙,那是不切实际的。许多单方验方虽然可以健身祛病,但须谨慎选择行事,决不可滥用。一个人必须懂得:只有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免除了祸殃,然后才谈得上养生。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就应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千万不可苟且偷生,贪生怕死而自取其辱。这实际上是把养生与养性联系在一起来阐述的。